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兰州市天庆实验中学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1. B
2. B
3. A
4. C
5. D
6. D
7. D
8. B
9. C
10. B
11. A
12. A
13. D
14. B
15. B
16. B
17. D
18. B
19. C
20. A
21. D
22. A
23. D
24. D
25. C
26.
(1) 他指的是玄奘。玄奘的主要贡献包括:西行天竺求取佛经,并带回大量佛经;撰写《大
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促进了中
印文化交流。
(2)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同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
珍宝特产的需求。其伟大意义在于: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
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3) 图中人物是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严格的
军纪;广大爱国军民的支持;先进的武器和战术;明朝政府的支持。
27.
(1) “公主入藏”的影响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开明的民族政策,即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尊重其文化和传统,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2) 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是战争与和议并存。例如,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双方议和,
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3) 清朝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包括: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
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些措施的历史意
义在于: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
{#{QQABZQCAogCAQABAAAgCQQnyCgMQkgECAagOBAAIsAAACRFABAA=}#}
济、文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QQABZQCAogCAQABAAAgCQQnyCgMQkgECAagOBAAIsAAACRFABA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小题,每题1分,合计25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材料中所描述的隋末这一社会状况出现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国家长期分裂 B. 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C. 持续的自然灾害 D. 外族的大规模入侵
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系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科举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①与吐蕃和亲 ②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③日本遣唐使 ④鉴真东渡日本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4.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 儒家思想 B. 建筑艺术 C. 活字印刷 D. 佛学经典
5.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百家姓》可能出现在
A. 西周 B. 汉朝 C. 唐朝 D. 北宋
6.“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 ‘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A. 秦朝的御史大夫 B. 西汉的诸侯王
C. 唐朝节度使 D. 北宋的通判
7. 宋初文举每年录取进士至多10余人,后文举规模逐渐扩大,每年录取进士增至数十人,甚至200余人。相反,武举每3年一次,每次最多30人。1110年规定限额,每次武举只能取10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宋朝( )
A. 等级森严 B. 商业繁荣 C. 重农抑商 D. 重文轻武
8. 宋辽议和后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 宋辽之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 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9.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 《史记》 B. 《战国策》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10.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行政区域范围不同,这幅疆域地图对应的朝代是
A. 周朝 B. 元朝 C. 唐朝 D. 明朝
11.“我们敬重成吉思汗,并不只是因为他是民族的骄傲,而很大程度上因为他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成功者之一。”下列属于成吉思汗的功绩是( )
A. 统一蒙古 B. 统一全国 C. 建立清朝 D. 攻灭南宋
12.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13. 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 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 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 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4.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 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B. 唐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C. 宋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D. 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5.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宰相) 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A. 秦朝 B. 明朝 C. 元朝 D. 清朝
16. 如果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17. 明朝时期,我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有
①引进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农作物 ②苏州成为明朝丝织业的中心
③出现了筒车、秧马等新式农业生产工具 ④出现了晋商等有名的商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 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不到两天就攻入北京城,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下列关于该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南京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B. 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C. 最终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王朝 D. 起义最终因财政危机而失败
19.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五千万,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 突破三亿,而且生活基本上比较安定。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消极影响是( )
A. 社会动荡不安 B.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C. 人地矛盾尖锐 D. 实行垦荒政策
20. 清朝嘉庆年间,洪亮吉痛斥吏治一天不整肃,则民不聊生,十年来,地方官员戕害百姓比比皆是。这反映出清朝中期( )
A. 吏治腐败 B. 灾荒严重 C. 党争严重 D. 军备废弛
21.“雍正帝实现了中国近世独裁君主制的理想 他在某种程度上解散了官僚私下的团结,令每个人直属于自己”。下列使雍正帝“实现了独裁君主制理想”的机构是 ( )
A. 转运使 B. 通判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22. 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A.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被迫开放五处通商
C. 坚持重商抑农政策 D. 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萌芽
23.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A. 西汉 B. 两宋时期 C. 隋朝 D. 明清时期
24.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
A. 汤显祖的《窦娥冤》 B. 洪昇的《桃花扇》
C. 孔尚任的《长生殿》 D. 曹雪芹的《红楼梦》
25. 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 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B. 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
C.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D.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合计2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贞观年间他从长安出发历经十五年西行求法后返回,期间他游历了诸多国家,其所见所闻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此外,他精通梵语,将本土佛教经典《大乘起信论》翻译成梵文流传天竺,又受天竺请求,率众翻译《道德经》,也曾将印度带回的佛经译为汉文。
——摘编自谭晓祎《影响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效果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郑和的出使远航,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创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团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以及巩珍著《西洋番国志》,分别记录了航行诸国的见闻。《郑和航海图》和郑和的《针位编》,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的资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他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
回答:
(1)材料一中“他”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他”的主要贡献。(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及伟大意义。(4分)
(3)指出材料三图中人物是谁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自贞观十五年(641年) 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材料二: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但和辽、西夏、金议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和西夏边境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
互通有无。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材料三:清代的民族统治政策是比较成功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辽阔版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公主入藏”的影响,并指出唐太宗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朝民族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这一时期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议和的史实。(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并简述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兰州市天庆实验中学2023-2024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