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段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段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学者研究发现,殷王朝贵族勤于宗教祭祀,制作了大量青铜礼器。周人虽然继承殷礼,铸造铜器祭祀祖先,却重视与称颂先祖先考之德,希望能继承仿效,发扬光大,以促成家族的发展和繁荣,与殷人观念迥然不同。这一变法反映了( )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西周先民崇拜趋于理性
C.青铜铸造技术的提高 D.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2.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从田庄的角度出发,记载其从正月到十二月的例行活动,包括耕地、播种、分栽、耘锄、收获、储藏等一系列农事安排,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农业生产知识。书中不少地方论及农业技术,如稻秧移栽、果树压条繁殖,都属于当时先进的生产经验。据此可知,东汉( )
A.践行藏富于民思想 B.重农政策有所放松
C.田庄经济较为发达 D.农业生产的市场化
3.唐代政治开明,文化昌盛,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广泛,中国传统典籍得以在周边流布。日本、新罗通过留学生大量引入中国典籍。同时,唐代也从天竺、大食、拂林(今东罗马帝国)等国学习科技知识,促进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进步。这些交流有利于( )
A.世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B.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
C.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D.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
4.藏文史料《汉藏史集》认为,吐蕃地区相当于元朝的“第十一个行省”。元廷在吐蕃地区执行较全面的清查户口、收取赋税、驻守军队、建立官府、设置驿传等治理工作。这体现出元代( )
A.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B.民族间的隔阂得以消除
C.民族习俗的日益趋同 D.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
5.下表为中国古代口粮总量与人均占有量总表,由此可见( )
时间 口粮总量(亿斤) 人均占有量(斤)
秦汉 417.6 985.75
隋唐 626.4 988.7
宋辽金元 835.2 1457.87
明代 1392 1192.94
清朝乾隆年间 2088 780
A.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与推广 B.乾隆年间盛世与危机并存
C.“摊丁入亩”政策成效显著 D.康乾时期农民生活较富裕
6.道咸以来,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成《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如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这些书籍表明( )
A.国人革新政治的强烈要求 B.西学观念已被广泛地接收
C.国人的思想眼界逐步打开 D.中国社会保守落后的现实
7.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随着与英法等国的广泛接触和频繁交涉,奕诉等进一步认识到,“洋人之向背,莫不以中国之强弱为衡”,“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为了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一些清朝重臣开始意识到现代外交的重要性,主张设立处理外交的专门机构。据此可知,清政府( )
A.主动融入国际公法 B.有效遏制了列强的侵略
C.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D.被迫走向了外交近代化
8.1905年的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为争夺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而进行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而中国却宣布了“局外中立”,这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特例。清政府的这一做法( )
A.加速了战争结局的到来 B.推动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台
C.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D.助推国人形成“以俄为师”观念
9.据统计,1903年至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工厂为21.1家,1913年至1915年平均为41.3家,1916年至1919年平均高达124.6家。如1906年所建的无锡振新纱厂,经营了七八年,始终没有重要发展,但到了1919年和1920年,股东红利竟高达760%。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佐证( )
A.实业救国思潮的普及 B.北洋政府重视经济的发展
C.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D.经济法规的颁行利国利民
10.下图是近代某一时期的战争路线示意图,这场战争( )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导致北方出现了“府院之争”
B.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促使孙中山北上与军阀和谈
11.1929年10月后,闽浙赣根据地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比较正确的土地政策。如在没收对象与范围方面,规定“没收豪绅地主阶级的土地、财产”,寺庙、祠堂等公共土地与财产,富农“给予别人种而自己收租的田”,而不是没收一切土地。又如在分配的土地归属上,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可以出租出典,可以雇人耕种”,肯定农民的土地私有。根据地的这些举措旨在( )
A.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促进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2.1943年1月24日,《纽约时报》有报道称,“为了赢得这场非胜不可的战争,我们必须……实现对中国提供更多援助的承诺,并让中国直接参加缅甸战役。”该篇报道的作者对英国政府在中英新约谈判中不肯承诺战后归还香港和九龙的做法予以尖锐抨击,并呼吁美国政府废除《排亚(华)法案》。该言论主要基于( )
A.英美政府的无耻行径 B.中国实行全民族抗战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抗战的世界贡献
13.中共在根据地建立了一系列群众组织,如农会、工会、青年团、妇女会和儿童团等,将各种人口按其所属集中在组织中。以山东根据地为例,抗战胜利时,已有农会会员133万人,工会会员15万人,青年团员36万人,妇女会员131万人,儿童团员89万人,共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这表明( )
A.中共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 B.大生产运动的成效显著
C.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D.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14.朝鲜战争之际,毛泽东毫不犹豫地大举发动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力图乘举国对外之际,一举清除社会上的反革命分子。各地对新政权构成威胁的各种旧势力,包括恶霸、地主、惯匪、特务、国民党党团及军警政骨干分子,以及曾经杀害中共人员或给中共造成严重损害的分子,大部分都遭到了严厉的惩罚,全面改善了许多地区原本十分动荡和混乱的社会秩序。该项举措( )
A.重新建构了社会意识形态 B.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威望
C.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D.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
15.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一定要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的向前发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制定了“利用、限制”政策。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批评了党内存在的“把资本主义由大化小”“提早消灭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想,他同时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该论述( )
A.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
16.下图是1960年发行的5元纸币。纸币正面炼钢工人表情果敢坚毅,重心前倾,钢钎所指之处配以放射状底纹,沉稳里透出勃勃生机,曾被国际纸币协会(IBN)评选为“年度最佳纸币”。这可用以说明( )
A.我国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B.社会主义建设热情高涨
C.建国初期忽视经济客观规律 D.三线建设需要专业人才
二、论述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下)》目录
第十章 近代初曙(明清)
第十一章 沉沦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十二章 文明新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十三章 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
第十四章 春回大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十五章 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结语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
从目录中择取一个章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述。(要求:写出所选章节名称,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三、材料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盛极一时,不论组织规模还是制度建设,都大大超过以往各代水平。据《元史》记载,元代在全国遍设水站、陆站、汉人站、蒙古站、海青站、海站等各类驿站。驿站设驿令、提领、驿丞、百户、脱脱禾孙等官,负责驿传的有专门的站户。驿站肩负双重任务,既是公文传递站,又是过路使者、官员招待所,“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元时的驿站,不仅在国内普遍设置,而且在国外东欧、亚洲西部等地也设了许多。凡是当时蒙军控制地区,都有驿站组织。据《世经大典》记载,元代驿站最多时达1万多处,在中国境内的驿站最少时也有1496处。各个驿站均备有豪华的房舍、住宿用品、良马,还有牛、骡、驴、羊、狗、车、轿等交通工具。水站则备有船只。元代的文书驿传制度对以后各代均具有很大影响,明清等朝公文投递的制度和方法,基本上沿袭元代而来。
——摘编自丁忱《元代文书驿传制度述略》
材料二 1842年,英国率先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称为“客邮”。它们实行本国邮政章程,粘贴本国邮票,不仅收寄中外间的邮件,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1878年,清政府允许海关试办邮政,称寄信局,在各口岸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与民信局展开竞争。1897年,朝廷正式开办大清邮政,以北京总税务司署为邮政管理机关,将各海关寄信局,统一改为邮政局。1902年,大清邮政局大幅降低邮费,扩展邮路,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汇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分散经营的民信局受到极大冲击,日渐萎缩。北洋政府时期,彻底废除驿站制度,所有公文归邮局递送,并且加入万国邮会。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多次提出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
——摘编自姜希河《中国邮政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文书驿传制度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至民国邮政事业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邮政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创制科举时,北方籍进士明显多于南方。及至北宋初期,“崇北贬南”的倾向更有过之,名相寇准曾多次公开贬低南方考生的进路,并且引以为荣。然而有趣的是,这一切的转向也恰恰始自北宋。宋真宗年间,任命江西新余人王钦若为宰相。从此,南方籍官员加入了宋代的宰相行列,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反超北方籍宰相。唐宋八大家,宋占其六,而这六人也全无北人。至于科场上的南方籍进士数量,更是早已反超北方,科举重心南移已成既定事实。终宋一代,南北地域差异彻底反转。
——摘编自李三光《从“南北榜案”到“南北分卷”》
材料二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朝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
——据《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科场“南北地域差异彻底反转”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商人重视祭祀,周人重祖考之德,周人的“德”具有丰富的内涵,这里主要是指政治上获得成功与声望、威仪,因而受到天子的信任与重用,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人的崇拜更加务实和理性,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文化的多元一体,排除A项;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青铜铸造技术高超,但不是本题强调的重点,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四民月令》从田庄角度出发记载田庄农业生产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可知东汉田庄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藏富于民”的思想流行于宋代,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重农政策,并未放松,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农产品是否流入市场,因此不能得出农业生产的市场化,排除D项。
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唐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些交流有利于双方借鉴并吸收对方的先进文化成果,从而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故选A项;这些交流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不能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中外交流而不是民族交流,排除C项;这些材料不能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对西藏执行了比较有效的治理工作,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故选D项。材料并未体现华夏认同观念,排除A项;元代对西藏地区的治理工作有利于缓解民族间的隔阂,“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本题并未涉及民族习俗,排除C项。
5.答案:B
解析:材料列举了不同时期的口粮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清朝乾隆年间的口粮总量最多体现了其盛世的特点,同时人均占有量却是最少,可见盛世之下存在危机,故选B项;表格体现了口粮总量多,这与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传入与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关系,但选项反映的不全面,排除A项;“摊丁入亩”是雍正时期,排除C项;根据表格可知,乾隆年间人均口粮最少,可见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及的书籍都对西方做了比较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因此有助于国人开拓眼界和解放思想,故选C项;根据材料不能明确王韬和郭嵩焘是否有革新政治的需求,排除A项;“广泛接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的书籍只介绍西方并未提及中国,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是在一次又一次与外国交往的过程中,意识到设立外交机构的必要性,由此走上了外交的近代化,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并未主动融入国际法而是被动接受,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外交机构并不能遏制列强的侵略,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藩关系是在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后逐渐解体,排除C项。
8.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俄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向中国人证明日本的立宪政体要优于俄国的沙皇专制统治,所以助推了1906年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台,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结局与交战双方的军事力量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相关,而中国的“局外中立”不能对日俄战争的结局起到决定的影响,故排除A项;中国的“局外中立”并不能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排除C项;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获胜而结束,中国人在亲见这一结局后也结束了以俄国还是以日本为学习对象的长期争议,排除D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注册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企业利润也有很大的提高,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这有利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较为流行,但“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项;虽然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在发展,但材料并未体现北洋政府的鼓励经济发展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经济法规的颁布,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本题图为“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北伐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势力,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选A项;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故排除B项;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了“府院之争”,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已于1925年3月病逝,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没有没收地主的一切土地,分配上也肯定了农民私有,即实行正确的对待富农的政策,又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要求,体现了其政策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故选D项。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开辟了革命的新道路,故排除A项;材料时间是1929年,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有几次,文家市决策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材料时间都不符,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建立,作者认为应该给予中国更多的帮助,也应给予中国应有的政治地位,因为中国在二战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英美的行为并不是作者的主要立场,故排除A项;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与作者的言论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中国的国际地位是基于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排除C项。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庞大的群众组织,可见这一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已具有较高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故选A项;材料未提及大生产运动,故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双方力量发生逆转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妇女政治地位,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镇压反革命打击反革命分子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故选B项;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未曾改变,故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已经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主要是在经济方面而不是军事方面,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态度,与苏联直接剥夺资本家生产资料不同,我国遵循本国国情,提出了“团结、利用、限制”等政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并未照搬苏联模式,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社会各界人士的态度,排除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纸币正面炼钢工人表情果敢坚毅……沉稳里透出勃勃生机”体现了工人的精神风貌,故选B项;此时是196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排除A项;纸币并未体现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国家处于三线建设时期,但材料未体现三线建设需要专业人才,排除D项。
17.答案:章节:第十三章换了人间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恢复国民经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为国家迅速发展创造条件。1953年,国家开始有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国家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科教文卫事业有很大发展,“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外交方面,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提高了保障国家安全的强大能力。
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然经历曲折,但新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古老的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转变,要求从材料中择取一个章节,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述。首先,明确选择的章节。比如,可以选择第十三章换了人间(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展开);然后,围绕这一章节进行概述,所谓概述即概要地叙述。概述需注意思路和角度,史实必须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我们可以以时间为序,从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最后,对概述进行总结,“总之,在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虽然经历曲折,但新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古老的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18.答案:(1)特点:规模大;类型多样;驿传制度完备;范围广;驿站数量多。
作用:有利于密切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文书驿传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2)变化:外国势力插足到中国收回邮政主权;官民分立到政府统一管理经营邮政业务;邮政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邮政逐渐与国际接轨。
原因:西方邮政事业的影响;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的推动;中国人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关系:邮政建设是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为邮政建设提供必要保障。
解析:(1)第一问特点,“元代的公文驿传,不论组织规模还是制度建设,都大大超过以往各代水平”说明规模大,驿传制度完备;“元代在全国遍设水站、陆站、汉人站、蒙古站、海青站、海站等各类驿站”说明类型多样;“不仅在国内普遍设置,而且在国外东欧、亚洲西部等地也设了许多。……元代驿站最多时达1万多处,在中国境内的驿站最少时也有1496处”说明驿站范围广、数量多。第二问作用,根据“驿站肩负双重任务,既是公文传递站,又是过路使者、官员招待所”可知,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密切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加强中央集权;“不仅在国内普遍设置,而且在国外东欧、亚洲西部等地也设了许多。凡是当时蒙军控制地区,都有驿站组织”,这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明清等朝公文投递的制度和方法,基本上沿袭元代而来”可知,元代文书驿传制度为后世文书驿传制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第一问变化,根据材料“英国率先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邮局……也收寄中国国内互寄的邮件”“中国代表多次提出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获得列强同意”可知外国势力插足到中国收回邮政主权;根据“邮件量迅速增加,邮政业务从信函、包裹扩大到汇兑、新闻纸寄递等业务”可知邮政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材料“与民信局展开竞争……朝廷正式开办大清邮政……统一改为邮政局”可知官民分立到政府统一管理经营邮政业务;根据材料“北洋政府时期……加入万国邮会”可知中国邮政逐渐与国际接轨。第二问原因,根据材料“英国率先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邮局,此后列强群起仿效”可知西方邮政事业的影响;“中国代表多次提出客邮‘侵害中国主权’须撤除”说明中国人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邮政的变化
得益于洋务运动、清末新政等社会运动的开展。第三问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邮政建设是国家有效治理的重要手段;国家治理为邮政建设提供必要保障。
19.答案:(1)原因: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统治者政策调整;南方籍官员逐渐增多;南方文化教育繁荣;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2)认识: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导致科举取士南北失衡;南北分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取士的相对公平程度,缓和南北矛盾;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方士人的及第机会;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需要适时调整。
解析:(1)北宋科场“南北地域差异彻底反转”的原因,据材料“南方籍官员加入了宋代的宰相行列,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反超北方籍宰相”“唐宋八大家,宋占其六,而这六人也全无北人”,得出南方籍官员逐渐增多,南方文化教育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也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
(2)对南北分卷制度的认识,结合南北分卷制度实施的背景和影响上进行分析,据材料“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得出,宋元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导致科举取士南北失衡;据材料“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得出,南北分卷制度根据南北方经济文化差异进行差别录取,有利于提高取士的相对公平程度,有利于缓和南北矛盾;最后对南北分卷制度的弊端进行阐明,得出分卷录取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不公,南方士子中举难度大,北方士子中举难度小,这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南方士人的及第机会;综合两段材料可知,国家政策要与时俱进,根据国家需要适时调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段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