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八年级历史期末练习题
题号
二
总分
得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该题的答案填在相应的位置)
0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在于(
A.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B.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国人民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2.下列属于洋务派为“求富”创办的企业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开平煤矿
③汉阳铁厂
④湖北织布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
稍有知识者,多承认富强之策…”
材料旨在说明甲午中日战争(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
C.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
新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图片所示
报刊主要宜传了哪种新思想(
软闐图
A.师夷长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球销
B.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判
C.民主共和,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H3联
糊B控
D.民主科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D
5.大型历史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提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
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下列关于这一“国耻”
童
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丧失国家主权
B.沙俄侵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北洋舰队至此全军覆没
D.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留
6.“签字而山东亡,山东亡而全国随之,亡国大难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视家国之亡而甘心
做奴隶乎?”与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相匹配的口号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反清灭洋”
C.“废弃偶像,崇拜上帝”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7.如下所示诗词描述的事件带来的影响是(
)
红船初启,烟波江上情,思潮激荡,国梦正当行。
月照南湖夜,星引壮志生,共产初心立,百年大业兴。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D.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
1
8.《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主要是指()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建立统一全国的南京政府
C.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9.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复习笔记。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1905年
1911年
1912年
1924年
成立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创办黄埔军校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民族危机的加刷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0.图片辨识是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育的重要价值,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第一枪下列图片反映此史实的是(
《南昌起义(油画)》
遵义会议会址
黄埔军校
五四运动(浮雕)
11.民谣亦能证史。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
一定会成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吴起镇会师
B.井冈山会师
C.会宁会师
D.甘孜会师
12.在“重走长征路忆峥嵘岁月”的研学活动中,某同学制作了以下路线图(部分)。下列与
图中①②③④处对应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历史土十
灯乱敌人的
跳出敌人的
红军长征
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追剿”计划
重重包围
胜利结束
①
③
A.①渡过金沙江
B.②遵义会议
C.③四渡赤冰
D.④会宁会师
13.2024年龙年春晚,《山河诗长安》的惊艳亮相让西安成为了大众热议的旅游城市。20世
纪30年代的西安,也曾因一次“兵谏”事件成为中外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该事件的和
平解决(
)
A.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4.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共御外辱。”
材料中的事件发生的地点在()
A.旅顺
B.南京
C.重庆
D.上海
15.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下图是张乐平在1937年10月发表的抗日救亡漫画,
2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