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2025 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调查
历 史 答 案
一.选择题(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B C B C A B D
11 12 13 14 15
C C D A B
二.非选择题(40 分)
16.(9分)
(1)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 分)变化: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 分)
(2) 标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分)
(3)转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史性决策。(2分)
历史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分)
17.(12 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分)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 分)
(2)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或者农业合作化运动。(1分)
变化:由农民土地所有制变为集体所有制或者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3)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是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我
国经济进入严重困难。(2分)
(4)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要顺应历史发展潮
流。(言之有理即可,2分)
18.(11 分)
(1)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 分)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符合题意均可,1分)
(2)【示例】雷锋:雷锋作为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
好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或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
(言之有理即可,3分)
(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 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
主义精神。(2分)
(4)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去积极宣传红色文化;去红色资源地做志愿者;做手抄报、板报、展板、宣
第 1 页 共 2 页
{#{QQABIQCs5gKwgAQACR7qV0WCC0uQkIERLSoGQUCUOAQjARNIBAA=}#}
传画;开展故事会;学唱红歌;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做红色文化宣讲员等。(答出一点,言之有理
即可,2分)
19.(8分)
(1)社会主义类型宪法。(2分)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要求自拟观点 ,从材料中给出的有关史事进行论证 (6 分)
评分标准如下:
等级 要求 分数
紧扣主题加以论述,运用材料中的两个史实,能够做
1 6-5
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能够围绕主题加以论述,运用了材料中两个史实,
2 5-4
条理基本清楚
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加以论述 ,运用了材料中一个
3 4-3
史实 ,但数量不够,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4 论述与提供的主题无关,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2-0
【示例】
观点:党和政府以行动筑牢新生政权根基
选择史事: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
论述:1951 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
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决议》,
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从政治上巩固了新生政权。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彻底
摧毁了我国存在 2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
设准备了条件。
综上所述,党和政府以行动筑牢新生政权根基。
(阅卷说明:选择的史事两个,论述史论结合,有条理,最后回扣观点。可适当放宽标准,只要选择史
实恰当,论述符合逻辑关系,即可酌情给分,6 分)
第 2 页 共 2 页
{#{QQABIQCs5gKwgAQACR7qV0WCC0uQkIERLSoGQUCUOAQjARNIBAA=}#}A.最可爱的人 B.军民鱼水情 C.工业化起步 D.建设社会主义
5.1950年,刘少奇指出:“乡村中90%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在此,他意在强调( )
A.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当务之急 B.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经济
C.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必要性
6.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7.人民币是中国的象征,其图案和纹饰记录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梦想。第三套人民币 (1953年版) (下图)反映的时代梦想是( )
A.民主法制,坚实保障 B.改善交通,共同富裕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发家致富,科教兴国
8.1954年,《人民日报》登载了一篇文章:“……晨雾还未消散时,街道上即出现了一队队打着红旗,敲着锣鼓的人群,他们走过到处挂着和贴着“庆祝普选”标语的街道,到选举站投票……以下与此次投票选举有关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下图是上海市杨浦区公私合营麫切工坊饮食商店股东李昌安每年领取定息的凭证,上面写着“年息5%”、“1958年填发”等字样,它反映出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和平赎买 C.集体合作 D.市场经济
10.作家莫言在其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农民获得土地,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C. “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得到极大提高
D.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1.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
A.实现中国梦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2025年中国农历乙巳蛇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组高科技机器人登台表演,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先进技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革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以下科技成就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正式实施
13.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下列哪一个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4.如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 )
A.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15.“12月22日,大会闭幕。这一天是冬至,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立春’。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出了1957年下半年以来长达21年的‘左’的阴影;从这一天开始,中国走上了腾飞之路。”材料中的“大会”是指(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七千人大会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 16题9分, 17题12分, 18题11分, 19题8分,共40分)
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生政权】
材料一: 见下图
(1)材料一图1会议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 (1分)图2事件后,中国的国家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制度建立】
材料二:见下图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可知,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1分)从此我国进入哪一历史发展阶段 (1分)
【伟大转折】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人民日报》1979年1月1日社论
(3)结合所学,材料三中“伟大的战略转变”是什么转变 (2分)“转变”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分)
17.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梦想实现】
材料一: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受。这次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中的“改革”是依据政府颁布的哪一法律文件进行的 (1分)此次改革后,农民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由分到合】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编自《历史纵横》
(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 (1分)这一条路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分)
【艰辛探索】
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 (2分)对此,你如何评价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在调整农村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2分)
18.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记录着辽宁儿女砥砺奋进的征程。某班同学以“弘扬六地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访共和国工业奠基地】
(1)辽宁曾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图片中两个博物馆的设立与哪一事件有关 (1分)请举一例这一时期辽宁取得的成就。 (1分)
【任务二:寻英模足迹】
——图片摘选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2)请任选一位英雄模范人物,为其制作人物卡片。 (要求从其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等角度作答,3分)
【任务三:唱红色旋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3)这首战歌激励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他们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2分)志愿军战士赴朝期间表现出了哪些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分)
【任务四:悟所思所感】
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讲话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准备以哪些方式来宣传家乡红色文化 (2分)
19.掌握历史事件间的联系是探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现代历史事件 (部分)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
1950年-1953年 抗美援朝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2分)
(2)从表格中选择两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党和政府以行动筑牢新生政权根基”这一观点。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6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2024-2025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