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牡丹江二中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1~13课。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的学生万章说“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此时距离夏启建国已经一
千七百年了。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深入人心
B.禹因道德衰落而传子
C.夏启建国之路艰难
D.新旧制度更替阻力大
2.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
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图·四川三是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图二安徽阜南山土的龙虎纹青铜尊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
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
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3.在中国古代民族中,无论“诸夏”还是“夷狄”,皆“天地所生”,都受着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支
配,都有创造出文明的可能和权利。虽然强调中原文化的主体地位,但是“夷夏”是可以互相
转化的。所以“夷夏”的文化差别不是绝对的,如楚国自称“我蛮夷也”。据此可知
A.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主流
B.民族交融呈双向互动性
【高一期中·历史第1页(共6页)】
9067A
C.中原文明展示强大向心力
D.夷夏文化差异性消失
4.荀子认为,“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
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由此可知,
荀子意在
A.坚持儒家的正统观念
B.重视道德教化的成效
C.强调礼制的治国功能
D.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5.春秋时期,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实行改革,把国都按地域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兵)乡
…国都以外的农村设邑、卒、乡、县、属等管理机构。这一改革
A.加强了贵族政治的权力
B.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C.打破了宗法分封的传统
D.形成了家国一体格局
6.邢台市第一中学图文中心前有一组关于古代思想家的文化柱,其中呈现了儒墨道法四家的政
治主张,分别是“为政以德”“尚同尚贤”“无为而为”“以法为本”,其共同的思想主旨是
孔了
老了
韩非了
类了
儒家学派创始人道備家学派创始人法家学派集大成者
墨家学派创始人
为政以德
尤为而为
以法为本
尚同尚贤
A.为生民立命
B.拨乱反治
C.藏之名山传之同好
D.成一家之言
7.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领五万大军出击漠北,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当时,霍去病发出的时
代最强音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C.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D.精忠报国,迎回二圣
8.为解决“财用不足,多寡不调”现象,汉武帝时期采取了一项措施,取得了“通有无之用”,“通委
财而调缓急”“和平万物而便百姓”,“民不益赋而天下饶”的效果。该措施是
A.推恩令
B.均输平准
C.设诸路转运使
D.市易法
9.下图是河西地区魏晋画像砖墓壁画中的采桑图。该图可以直接佐证
【高一期中·历史第2页(共6页)】
9067A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