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汽化和液化
一、单选题
1.(2022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
B.温度计和体温计都可以离开待测液体读数
C.使用温度计时认真测量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D.纯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2.(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3.(2022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4.(2022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某些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是 ( )
A.升温 B.密闭 C.摊开 D.通风
5.(2022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有关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
B.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防止菜被冻坏的
C.夏天,乘坐有空调的公交车,车窗上有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水珠附着在玻璃内侧
D.感冒发高烧时在身体上擦拭酒精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6.(2022秋·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二、多选题
7.(2022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图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A.80℃的酒精是液态
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来测量液体
C.铅的凝固点是328℃
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三、填空题
8.(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世界杯比赛期间,经常发生运动员相碰受伤现象,这时候医生会对着运动员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是通过 的方法使它液化的;药液喷在皮肤表面会迅速汽化 ,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瘀血。
9.(2022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用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取一些乙醚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如图所示)。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0.(2022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水的沸点为100℃),试管中装有适量的酒精(酒精沸点为78℃),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则先沸腾的液体是 ;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若把试管中的酒精换成适量的水,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没有沸腾,原因是 。
11.(2022秋·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夏天,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蒸发 (选填“吸热”或“放热”);冬天,手上、脸上涂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 (选填“减慢”或“加快”)了皮肤表面水蒸发。
12.(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水沸腾时可以看到从壶嘴有“白气”喷出,“白气”是 。用玻璃片可以接收到水滴,这个事实说明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
13.(2022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冬天的早晨,为了防控疫情,同学们进学校时,必须戴口罩,而戴眼镜的同学的眼镜片经常会因此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他自己呼吸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发生了 而导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14.(2022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期末)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起飞升空的瞬间,发射塔周围产生大量的白色“气团”,这些白色“气团”是由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火箭发射时,以 为参照物,三位宇航员是静止的。
15.(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青藏铁路沿线,能看到整整齐齐地插着两排金属棒——“热棒”,它有效的解决了高原高寒冻土问题。热棒的密闭空心装有液氨,下面埋入冻土中的是吸热段。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氨吸热变为气态氨 过程;气态物质上升到热棒上端后,对空气放热变为液态物质 过程,经过这两个物态变化的不断进行,冻土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而不熔化
16.(2022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进出校园时,同学们应佩戴口罩。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时,眼镜容易“起雾”,这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此过程中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7.(2022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 造成的(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模糊不清的“雾气”在护目镜的 (选填“内”或“外”)侧产生。
四、实验题
18.(2022秋·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1)在图乙和图丙中,表示水正在沸腾的现象是 图;
(2)实验中得到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丁中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时的特点是: 。
19.(2022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甲图中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2)乙图中,水中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 ;
A.空气 B.水蒸气
(3)两位同学利用两套相同的实验装置实验,将水加热至沸腾后持续加热,得到了丙图中的b、c图像,在0~t1的时间内b、c两条线不重合,原因可能是: 。
20.(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气压 (填“低于”或“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乙图中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21.(2022秋·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组装器材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其中有一处错误: ;
(2)调整好器材后,该同学继续完成实验,表中是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根据数据可以推测表中第 min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5 97 97 97
(3)请在图乙烧杯中画出水在第9min时C处的一个气泡上升至水中D处时的大致图形;( )
(4)实验完成后,小明将实验组装成如图丙所示,用A容器中的液体对试管B中的液体进行加热,发现当A容器中的液体沸腾了,B容器中的液体也沸腾了,如果A、B容器中液体的沸点分别为tA、tB,则tA、tB可能的关系是 。
A.tA=tB
B.tA<tB
C.tA>tB
D.无法确定
22.(2022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表。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
(3)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温度—时间”的关系图象 ;
(4)图丙是用PAD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3.(2022秋·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A)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图D)。
(1)如图A所示,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主要目的是使试管 。
(2)图B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是 ℃。
(3)图C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发现: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4)图D是某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进行调整。
(5)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6)图E、F是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其中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7)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G所示。分析该图可知水的沸点是97℃,这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4.(2022秋·安徽滁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了较多的水量进行实验。
(1)如图1甲所示实验装置,组装完成后刚加热不久就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下列有关实验的组装顺序及温度计示数上升得很快的原因应是 (选填字母);
A.“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B.“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酒精灯火力较大;
C.“自下而上”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D.“自上而下”组装,示数上升得很快是因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
(2)解决上述问题后重新开始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里,其中有一处数据是错误,请自行更正后并根据实验数据,在题1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3)完成实验后得到结论:水的沸点为 °C,说明实验时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讨论:
①被等质量100°C的水或100°C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是 (选填字母);
A.100°C的水
B.100°C的水蒸气
C.两者烫伤程度相同
②有关“炖汤”的讨论,如图2中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选填字母)。
A.会沸腾
B.不会沸腾
C.无法判断是否会沸腾
25.(2022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乙中表示水沸腾时的现象的是 (选填“A”或“B”);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当时的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若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26.(2022秋·安徽阜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按图甲的实验装置组装器材,应最先调整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的位置;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熔化的特点是 ,在DE段试管中的物质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27.(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按图甲组装实验器材后,实验中还需的一个测量仪器是 ;
(2)实验中,需要每隔相等的时间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只到水沸腾时还要继续观察5min,其中 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图丙是小明和小亮根据各自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填“升高”或“不变”)。小明和小亮的图像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条);
(4)如果温度计是准确的,且使用和读数规范。根据图丙可知实验时的大气压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8.(2022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物理小组分别进行如下两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i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ii实验中每隔 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iii比较乙图像中 段与 段可知:该物质在 (选填“”或“”)段是液态;
(2)如图丙所示,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i如图丁 、 所示是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选填“”或“”);
ii小红和小兰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戊所示。 、 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29.(2022秋·安徽亳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气泡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
(2)在实验过程,气泡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 图是水沸腾前气泡变化情况;
(3)同组的小华同学用相同的装置做了实验,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小明、m小华,则m小明 m小华(选填“>”、“=”或“<”)。
30.(2022秋·安徽六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实验“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如图所示,先用温度计测出容器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入容器B中,将会看到:
(1)试管A中出现 ,这种现象是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2)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容器B中的水温,可以发现 了(填“升高”或“降低”),这个过程是通过 改变B中的水的内能的;
(3)这个实验说明了 ;
(4)可以利用高温水蒸气来做饭、烧水,原理是 。
31.(2022秋·安徽淮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雨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小雨发现温度计外壳模糊,是因为水蒸气在温度计表面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
(2)小雨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冰是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到第7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做此次实验时将试管浸在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使试管中固态物质 。
五、简答题
32.(2022秋·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末)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用电水壶烧开水,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后,在壶盖小孔和倒水口上方一定高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近小孔和倒水的口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这是为什么?“白气”向上飘一段一会又不见了,这又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测温液体通常有酒精、煤油、水银等,不同用途的温度计,所用测温液体种类不同,故A正确;
B.实验室用温度计测温时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B错误;
C.使用任何温度计都会产生实验误差,测量造成的误差只能尽可能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故C错误;
D.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时,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才是100℃,故D错误。
故选A。
2.B
【详解】A.电热吹风吹头发,“热”表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这两个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不符合题意;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
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
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
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减慢蒸发的措施有: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和减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某物质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减慢蒸发,可采取的措施把该物质密闭起来,这样就减慢了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减慢了蒸发,故选B
5.B
【详解】A.冬季,湖水结冰是水的凝固过程,凝固是个放热过程,故A错误;
B.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凝固时会向菜窖内放热,使菜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把菜冻坏,故B正确;
C.夏天,车外温度高,车内温度低,车外的水蒸气液化放热,水珠附着在玻璃外侧,故C错误;
D.酒精在常温下可以迅速的汽化,汽化要吸热。所以在发烧病人身上擦些酒精,利用酒精汽化吸热降低体温,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由图知:海水从右上方的管中进入,流到左下角设备中被加热,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海水液化成淡水,下面的盐水再流入右边的设备,二次淡化,最后盐水流出,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B。
7.CD
【详解】A.液体达到沸点继续吸收就会沸腾,高于沸点时处于气态,酒精的沸点是78℃,80℃高于78℃,所以80℃的酒精是气态的,故A错误;
B.水银的凝固点是-39℃,而当气温接近-50℃时,低于水银的凝固点,所以此时水银已经凝固,无法使用,故B错误;
C.对于同一个晶体,它的的凝固点与熔点是一个温度,铅的熔点是328℃,所以铅的凝固点也是328℃,故C正确;
D.水银的熔点是-39℃,-39℃的水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如果是固态,继续吸热水银将熔化,温度不变;如果是液态,继续吸热,水银温度将升高,故D正确。
故选CD。
8. 加压 吸热
【详解】[1]常温下液化的方法是压缩体积。
[2]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药液汽化,吸收热量,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瘀血。
9.汽化
【详解】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即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
10. 酒精 78 试管中水的温度达到100℃时,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详解】[1][2]已知酒精的沸点为78℃,随着给烧杯加热,当烧杯和试管中的液体都达到78℃时,若再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升高,即此时水的温度高于试管中酒精的温度,所以试管中的酒精达到沸点后,由于酒精还能继续吸热,所以能够沸腾;酒精沸腾时温度不变,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78℃。
[3]若把试管中的酒精换成适量的水,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都是100℃,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11. 吸热 减慢
【详解】[1]刚从水中出来的人身上有水,水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使人体温度降低,所以会感到冷。
[2]冬天,手上、脸上涂些护肤霜后感觉寒风没那么刺骨,因为护肤霜涂抹在皮肤表面,避免了皮肤和空气直接接触,减慢皮肤表面水蒸发。
12. 小水珠 液化
【详解】[1]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2]液化过程需要放热,用玻璃片可以接收到水滴,是因为水蒸气降低到一定温度时会发生液化。
13.液化
【详解】戴眼镜的同学的眼镜片经常会因此变得模糊不清,因为他自己呼吸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发生了液化。
14. 液化 火箭(或飞船)
【详解】[1]这些白色“气团”是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火箭发射时,三位宇航员与火箭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以火箭(或飞船)为参照物,三位宇航员是静止的。
15. 汽化 液化
【详解】[1][2]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氨吸收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气态氨,气态氨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液化变成了液态氨沉入棒底。
16. 液化 放热
【详解】[1][2]佩戴口罩时,戴着的眼镜容易起雾,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片上。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
17. 液化 内
【详解】[1] [2]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戴的护目镜镜片常会模糊不清,上面有一层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附着在护目镜镜片,小水珠出现在护目镜的内侧。
18. 乙 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详解】(1)[1]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气泡从下向上升的过程中,周围有液体被不断汽化,加入气泡中,使气泡逐渐变大,其中的乙图是沸腾时的图。
(2)[2]根据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3]根据沸腾图像发现,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9. A B 两次实验中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详解】(1)[1]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并且温度计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壁,所以组装器材时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水沸腾时,水中一部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形成气泡,故气泡内的气体主要是水蒸气,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3]丙图中在0~t1的时间内,b、c两条线不重合,说明两次实验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两次实验中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
20. 98 低于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min开始,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98℃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8℃。
[2]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此时沸点98℃低于100℃,所以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2)[3]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所有点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21.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8 C
【详解】(1)[1]根据图所示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了,不符合正确使用方法。
(2)[2]由表格数据可知,水从第7min开始沸腾,沸腾后温度不变,而第8min时水的温度降低了,故该数据错误。
(3)[3]第9分钟时水已经沸腾了,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如图所示
(4)[4]由题知,A容器中的液体沸腾了,B容器中的液体也沸腾了,根据液体沸腾条件:要达到沸点并要持续吸热,要达到这个条件,B的沸点必须低于A的沸点,即,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 自下而上 98 a
【详解】(1)[1]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调整下面的铁圈,使石棉网处于适当的高度;调整上面铁夹,使温度计处于适当的高度,可保证一次调整到位;故安装图中的实验装置时,安装顺序是自下而上。
(2)[2]从3min开始,水的温度保持不变,水已经沸腾,故水的沸点是98℃。
(3)[3]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如图所示:
(4)[4]水在沸腾前,底部温度较高,底部少部分水汽化为水蒸气冒出时,一部分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放热液化,所以气泡变小,因此图b是沸腾前的情形;水沸腾时,容器中不同深度水温相同,不同部位的水都会汽化为水蒸气,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故图a是沸腾时现象。
23. 受热均匀 73 晶体 6 A处向上 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E 低于
【详解】(1)[1]如图A所示,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受热均匀,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2]图B显示的是某时刻的温度,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其示数是73℃。
(3)[3][4]图C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可判断该物质是晶体,熔化从第6min开始至第12min结束,过程持续了6min。
(4)[5]图D是某小组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装置,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实验装置按“自下而上”组装完毕,酒精灯的位置不能再调整,此时应适当将A处向上进行调整。
(5)[6]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是用酒精灯的外焰还是内焰加热等等,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故在实验中,向烧杯内倒入热水,这样可以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6)[7]图E、F是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不同的实验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气泡周围的水不断汽化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液体对气泡的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变小而减小,所以气泡会逐渐变大,所以其中图E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7)[8]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G所示,可知水的沸点是97℃,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这说明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4. C 99 不等于 B B
【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容器底部的温度很高,当温度计玻璃泡触及容器底部时,温度计示数会迅速上升;水的比热容大,加热时升温慢,酒精灯火力很大也不会引起温度计示数快速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根据表中的时刻和每个时刻对应的温度,在图乙中分别描点并连线,作图如下
(3)[3]有表可看出,从加热4分钟开始水温保持不变,故水的沸点是99°C。
[4]因为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C,所以,实验时的气压不等于标准大气压。
(4)[5]100°C水蒸气变成100°C的水有一个液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放出大量的热,相比于比100°C水,100°C的水蒸气会对人体带来更多的热量伤害,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盅内的汤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但是盅的内部和外部温度相同,盅内的汤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5. A 98 低于 水银
【详解】(1)[1]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2)[2][3]由图丙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8℃不变,水的沸点是98℃,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当时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3)[4]因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应该选沸点高于水的沸点的物质做测温物质,故选水银温度计。
26. 酒精灯 -4 吸热不升温 不能
【详解】(1)[1]为了让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且不碰到容器底和壁,实验装置应“自下而上”安装,因此应最先调整酒精灯。
(2)[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中的液面在0℃以下,一大格为10℃,一小格为1℃,故读数为-4℃。
(3)[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时酒精灯持续加热,但温度不变,故冰在熔化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4]DE段温度不变,说明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试管中的水虽然已达到沸点,由于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不满足液体沸腾的条件,故不能沸腾。
27. 秒表 a 99℃ 不变 水的质量不同 低于
【详解】(1)[1]在实验中,需要测量水的温度与水被加热的时间,除了需要温度计外,还需要秒表。
(2)[2]沸腾时,水的上下部分水温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减小体积越来越大,所以表示水沸腾时的图为图a。
(3)[3]由图像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
[4]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5]观察图丙中的图像可知,两组同学水的初温相同,沸点相同,升温的快慢不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4)[6]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由图丙得,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此时水的沸点小于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则实验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28. 使物体受热均匀 温度不变 晶体 CD a 水的质量不同
【详解】(1)[1] 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采用的是水浴加热的方式,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2][3]由图乙得,该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是晶体。
[4]AB段的温度在熔点以下,还没开始熔化,为固态;物质在C点熔化结束,则CD段为液态。
(2)[5]水沸腾过程中,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变大,为a图。
[6]由图得,两图像水的初温和沸点相同,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原因是水的的质量不同,导致水杯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不同。
29. 96 B 98 <
【详解】(1)[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内液柱液面与96℃刻度线相平,则水的温度为96℃。
(2)[2]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B是沸腾前的图像。
(3)[3]由图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根据图像可知两次实验水的初温相同,沸腾时沸点相同,小明实验水沸腾所用的时间的小于小华实验水沸腾所用的时间,故小明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小于小华实验所用水的质量。
30. 小水珠 升高 热传递 液化放热 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会放热,米饭和凉水吸收这些热量之后就会变熟或变开
【详解】(1)[1]烧瓶中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导管进入试管,在试管中液化成为小水珠。
(2)[2][3]通过测量,可以发现试管中的水温升高了,这是试管中的高温水珠将热量传给了容器中低温的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3)[4]容器中的水温升高,是因为吸收了热量,说明试管中水蒸气液化时,是向外放热的。
(4)[5]水蒸气在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使周围的物体温度升高。
31. 液化 晶体 固液共存状态 受热均匀
【详解】(1)[1]温度计外壳温度低,水蒸气温度高,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温度计外壳就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时形成的小水珠附在温度计的外壳上,于是变得模糊了。
(2)[2]冰在熔化过程中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的温度不变,故冰是晶体。
(3)[3]熔化过程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15min结束,因此熔化过程共用了10min,在第7min时,该物质处于熔化过程,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4]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2.见解析
【详解】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现象,形成了小液滴;高温的水蒸气在遇冷时才发生液化现象,而在靠近壶盖小孔和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会液化,仍是无色的水蒸气,故看不见;“白气”进一步上升,发生汽化现象,一会儿“白气”又不见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3.3 汽化和液化期末真题精选(有解析) 2022-2023上学期安徽省八年级物理期末试题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