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 凸透镜成像 课时习题(含解析)

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知识梳理
凸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
透镜分类 凹透镜:中间 ,边缘 ;对光线有 作用。
1.u>2f,f<v<2f,成    、   的   像。应用: 。
2.u=2f,v=2f,成   、  的    像。
凸透镜 凸透镜 3. f<u<2f,v>2f,成   、  的   像。应用: 。
成像 成像 4. u=f,   。
规律及 5. u<f时,成    、   的    像。应用 。
应用 6.   倍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烛焰总是越靠近    成的像越大。
基础知识
1.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②④⑤⑥
2.关于透镜的焦点说法正确的是(  )
A.焦点是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B.焦点是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
C.凸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D.凹透镜既有实焦点,也有虚焦点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 cm的主光轴上,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9 cm B.10 cm C.15 cm D.20 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 cm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到 10 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蜡烛移到 45 cm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将蜡烛移到 35 cm 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将蜡烛从 10 cm 刻线处移向 40 cm 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5.2013年12月8日,万众期待的首届深圳国际马拉松赛事隆重举行。右图是记者用照相机在起跑点拍摄到的画面,已知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该画面时物距应
   (填写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所成的像是    、缩小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6.邵敏是集邮爱好者,她用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时,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cm,所成的是    、放大的    像。
7.根据透镜的性质,在图中完成光路图: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8.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
9.如图所示,作出透镜位置及两个焦点。
10.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   (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
重难点突破
11.如图所示,是一副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12.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大于32厘米
B.一定小于12厘米
C.一定在12厘米到16厘米之间
D.一定在16厘米到24厘米之间
1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它的焦距是     cm。
14.如图,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相当于一个   ,对太阳光会聚造成。所以我们在野外游玩时,   (选填“能”或“不能”)将空矿泉水瓶丢在草丛中。
15.为了加强管理,很多学校对老师们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所示,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    (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与录入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记录考勤。若镜头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用符号和数字表示)。
16.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在屏幕上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可    (选填“增大”或“减小”)幻灯机到屏幕的距离。
17.昊阳和婷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2)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用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字母序号)。
18.如图所示,两透镜的焦点正好完全重合,请完成光路图。
19.烛焰尖S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的像为S′,请通过作图的方法找到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的1个焦点F。
20.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光屏和蜡烛分别在凸透镜两侧。
(1)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如图当蜡烛移到20 cm处时,移动光屏到80 cm处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 cm处移到10 cm处时,要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光屏应从80 cm处向    (填“左”或“右”)移动,这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是    。
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能力提升
2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两个焦点处,垂直光轴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平面镜,镜面相对,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现在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在凸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一个点光源,则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所成的虚像个数为(  )
A.一个 B.两个 C.无数个 D.一个也没有
2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水透镜的主光轴上;当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像未画),现保持光屏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改变透镜中水的多少,需将蜡烛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A.第二次成像可能是放大的
B.蜡烛移动的距离s>12 cm
C.一定是从透镜里抽水
D.两次成像时,透镜焦距可能相差11 cm
23.如图所示,点光源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凸透镜位置未画出),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像成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像成在C点,已知AB=5 cm,BC=10 cm,则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为(  )
A.1 cm B.5 cm C.30 cm D.60 cm
24.如图主光轴上的S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主光轴于S′点,现有一条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线从R点射向凸透镜,则折射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
A.和主光轴有交点,仍在S′点
B.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的左侧
C.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的右侧
D.和主光轴没有交点
25.如图所示,L为一凸透镜,OO'为透镜的主光轴。试作出一条光线先通过图中的A点,经L折射后再通过图中B点。并确定凸透镜两侧焦点的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知识梳理
厚;薄;会聚;薄;厚;发散;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倒立;等大;实;倒立;放大;实;投影仪;不成像;正立;放大;虚;放大镜;一;二;焦点;
基础知识
C。
【解析】图中的②④⑥,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叫凹透镜;而①③⑤都是中间厚边缘薄,都属于凸透镜,故ABD错误,C正确。
2.A。
【解析】A.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A正确;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误;
C.凸透镜只有两个实焦点,故C错误;
D.凹透镜只有虚焦点,故D错误。
3.C。
【解析】物体离凸透镜2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2f>U>f,
所以,2f>20 cm>f,
20 cm>f>10 cm,只有C选项符合条件。
4.D。
【解析】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 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50 cm刻线处,
A.将蜡烛移到10 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 cm﹣10 cm=40 cm,凸透镜焦距为10 cm,则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将蜡烛移到45 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 cm﹣45 cm=5 cm,则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B错误;
C.将蜡烛移到35 cm刻线处,此时的物距是:50 cm﹣35 cm=15 cm,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故C错误;
D.将蜡烛从10 cm刻线处移向40 cm刻线处的过程中,物距减小,则光屏上呈现的像和像距都变大,故D正确。
5.u>2f;倒立。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小于;正立;虚。
【解析】因放大镜成像时,须将物体放在焦点之内,焦距为10 cm,即这时放大镜与邮票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 cm,此时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解析】左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右图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如图所示:
8.【解析】左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右图中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是发散的,所以是凹透镜,如图所示:
9.【解析】由图可知,该透镜成实像,所以该透镜为凸透镜;
由于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可以确定凸透镜光心的位置;
连接AA′,与主光轴相交于一点,即为凸透镜的光心;然后垂直于主光轴画出凸透镜,
由A做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则通过凸透镜的会聚后过焦点而会聚在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F为焦点的位置;
根据光路可逆可知,从A'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交到A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为焦点的位置:
10.(1)同一高度;(2)倒立;上;(3)倒立;缩小;(4)<;L0﹣2L。
【解析】(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将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蜡烛燃烧变短后,因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所以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相当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4)由图可知,蜡烛与光屏的距离为L0,蜡烛与凸透镜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即物距为L,像距为L0﹣L;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当物距为L0﹣L、像距为L时,在光屏上能第二次得到清晰像,此时蜡烛与凸透镜所在位置B间的距离(物距)为L0﹣L,所以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L)﹣L=L0﹣2L。
11.C。
【解析】由图可知,眼镜放到物理书上一定距离时观察到的是正立缩小的虚像,则该镜片是凹透镜。
12.C。
【解析】由图可知,物距u=32 cm,像距v=24 cm,且u>v;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成缩小实像的条件可知,u>2f,即32 cm>2f﹣﹣﹣﹣﹣﹣﹣①,
2f>v>f,即2f>24 cm>f﹣﹣﹣﹣﹣﹣﹣②,
由①②解得:12 cm<f<16 cm。
13.会聚;10.0;
【解析】由图知,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40.0 cm﹣30.0 cm=10.0 cm,即凸透镜的焦距为10.0 cm。
14.凸透镜;不能。
【解析】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在野外游玩时,不能将空矿泉水瓶丢在草丛中。
15.人脸;缩小;大于20 cm。
【解析】只有将更多的光射到人脸上,才能看得更清楚,所以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人脸。
摄像头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人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即大于2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6.凸;放大;增大。
【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幻灯片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将幻灯机的镜头远离屏幕并减小幻灯片到透镜的距离。
17.(1)10.0;(2)B。
【解析】(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刻度尺需要估读,则凸透镜的焦距是40.0 cm﹣30.0 cm=10.0 cm;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
18.【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该光线又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如图所示:
19.【解析】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据此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经过焦点,据此确定焦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20.(1)同一高度;15.0;(2)左;缩小;照相机;(3)D。
【解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当蜡烛移到20 cm处时,此时u=30.0 cm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80 cm处的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所以2f=30.0 cm,即f=15.0 cm;
(2)凸透镜位置不变,又将蜡烛从20 cm处移到10 cm处时,物距大于2f,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故光屏应从80 cm处向左移动,则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
(3)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物体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下半部,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选D。
21.D。
【解析】因左侧平面镜的中心处挖去一个圆孔,每个平面镜都关于凸透镜的光轴上下对称;
物体发出的光透过圆孔直接经透镜成像,再被右侧平面镜反射回来,然后过透镜光心,再从透镜左侧平面镜的小孔射出,所以光源S通过这个小孔成实像,成在凸透镜的光心上,因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而右边平面镜上,两条反向延长线没有交点,还有光线通过透镜中心后继续传播,并且刚好能直接从小孔中出去,因此一个虚像也没有。
22.C。
【解析】AC.如图,物距u=50 cm﹣30 cm=20 cm,像距v=70 cm﹣50 cm=20 cm,u=v,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u=v=2f,凸透镜的焦距为f=10 cm。
蜡烛向左移动s,物距增大,像距不变,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要增大焦距,像距相当于变小,要从凸透镜中抽水,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C正确。
B.从水凸透镜中抽水,新凸透镜的焦距为f ',新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2f '>v>f ',即2f '>20 cm>f ',解得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f '>10 cm,当u'>2f '时都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凸透镜向左移动,只要蜡烛和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不必s>12 cm,故B错误。
D.两次成像时,假设透镜焦距相差11 cm,因为f '>f,f=10 cm,则新凸透镜的焦距 f '=11 cm+10 cm=21 cm,因为光屏和新凸透镜的距离保持20 cm不变,v<f '光屏上不会出现清晰的像,故假设错误,故D错误。
23.D。
【解析】由题意知,当点光源位于A点时,像成在B点;当点光源位于B点时,像成在C点而不再A,所以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B为虚像,因此,凸透镜不能在AB之间,凸透镜位于A的左侧:
﹣=;﹣=,
联立求解得f=60 cm。
24.B。
【解析】过光心作平行于光线S和R的入射光线,与S的折射光线相交于一点F′,过焦点F′垂直主轴画一个平面(虚线),将主轴转一个角度与入射光线平行,利用凸透镜成像解释该题S′点是S的实像,所以焦距小于SO,做SA垂直主光轴交R光线于A,得到倒立实像S′A′因此这条光线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点的左侧如图所示:
25.【解析】
(1)因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所以,先过B点画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可得折射点(入射点)C,连接CA并延长,可得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为凸透镜的左侧焦点F;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作左侧焦点F关于凸透镜的对称点,可得右侧焦点F,如图所示:
1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 凸透镜成像 课时习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