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冰壶运动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冰壶被运动员掷出后,在冰面上减速滑行到停下的过程中,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若冰壶以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则冰壶以的速度被掷出,在冰面上滑行的距离为
A. B. C. D.
2.(3分)小明上学时,前一半路程的行走速度是,他因为怕迟到,加快了速度,后一半路程的行走速度是,则小明在上学的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3.(3分)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2m/s,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用去了150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 )
A. 2.5m/s B. 1.5m/s C. 1.6m/s D. 2m/s
4.(3分)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他去上学时,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为了不迟到后一半路程用了,他上学的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A. B. C. D.
5.(3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中测得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为,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本实验的原理是
B. 全程的平均速度
C. 由大于可知,小车在做加速运动
D. 实验时斜面坡度尽量小,便于测量时间
6.(3分)小明一家自驾小汽车去郊游,如图是小汽车行驶过程中某段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7.(3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秒末的速度为,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前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B. 在后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C.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D. 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8.(3分)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的成绩跑完全程。测得她在处的速度是,到终点时的速度为,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9.(3分)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米秒 B. 米秒 C. 米秒 D. 米秒
10.(3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B.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C. 课桌的高度约为 D. 正常人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1.(3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 前米内甲车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车运动的时间
B. 甲车运动的速度为米每秒
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在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2.(3分)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的频闪照片,每隔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B. 小球从点运动到 点通过的路程为
C. 小球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平均速度为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4分)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小明周末骑车去郊游,前半程的速度为,后半程的车速为,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14.(4分)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______ 图物体前秒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5.(6分)如图所示,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表。
从点开始计时的时间
从点开始的路程
相应的平均速度
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物块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第内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物块做 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前,小明对物块的运动情况作了以下可能猜想: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______选填①或②,并推测:物块自点开始计时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______。
16.(6分)常见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______ 性质制成的。如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情形,错误操作是 ______ 。
如图乙中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______
如图丙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两点间的长度是 ______ ,小车在段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
17.(6分)小强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个、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个。

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______ 。
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 。
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______ 选填“较大”或“较小”。
经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这段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 ,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了,则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 ______ 选填“大”或“小”。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8分)
18.(12分)一辆汽车正以的速度向着一峭壁开去.某一时刻,司机鸣笛,他在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计算一下司机鸣笛处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19.(12分)假期,小明一家人打算到大连游玩,他们决定从东港北站坐动车到大连。小明家距离东港北站,驾车平均速度为。车站为了安全起见,在发车前分钟停止检票上车。下表是他在网站上找到的动车时刻表。请回答:
东港北到大连站的铁路距离约为,求次动车的平均速度。和速度为的小轿车相比,谁更快?
如果他们早上:从家出发,为了更早到达大连,他们应该在网上订哪一列车次?
车次 出发站 出发时间
到达站 到达时间
东港北 :
大连 :
东港北 :
大连 :
东港北 :
大连 :
东港北 :
大连 :
20.(12分)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绵阳环卫部门每天都安排洒水车在城市各道路洒水。一辆洒水车在万达广场和洞天隧道之间沿直线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洒水车在某处鸣笛一声,后司机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洒水车向前行驶了,过一会又听见后方高楼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高楼和隧道口之间距离为,求:
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多少?
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多少?
21.(12分)一列长为火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上坐了一个人,该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需要。求:
隧道的长度;
该人通过隧道所需要的时间:
该火车全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路程的计算公式是,冰壶以的速度被掷出时,在冰面上滑行了;
由于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此时速度变为原来的二倍,则平均速度会变为原来的倍,运动时间也会变为原来的倍,根据可知,路程为原来的倍,即。
故选:。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路程的计算公式是,根据题意可知,冰壶的平均速度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冰壶的滑行时间也与冰壶被掷出时的速度成正比,根据题中给出的速度变化判定滑行的距离。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明确平均速度、运动时间与抛出速度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
设总路程为,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路程,

小明前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


总的运动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
要求平均速度,需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可设总路程为,用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小明前半段与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速度,要掌握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时,注意路程和时间的统一平均速度与路程及时间的统一,难度不大,若运用不好,容易出错。
3.【答案】B;
【解析】略
4.【答案】A;
【解析】解:根据可知,前一半路程用时;
又知后半程用时,则全程用时,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正确,错误。
故选:。
根据求出前所用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即可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必须明确哪段时间内或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求解出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平均速度不等于几个速度的算术平均值,这是解答本题的易错点。
5.【答案】B;
【解析】解:
A.本实验的原理是,故正确;
B.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错误;
C.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做加速运动,故正确;
D.实验时斜面坡度尽量小,小车运动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故 正确。
故选:。
A.本实验的原理是;
B.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C.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据此分析;
D.实验时斜面坡度尽量小,小车运动时间较长,据此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重点考查实验原理、速度计算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知识。
6.【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小汽车内行驶的路程,
小汽车在内的平均速度:。
故选:。
由图可知小汽车内行驶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小汽车内的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图象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常考的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前内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前内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后内的路程未知,所以不能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后内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百米赛跑的路程是,时间是,所以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即物体的路程和发生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确定路程与总时间即可求解。
该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求平均速度应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严格按定义式求解。
8.【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晓燕百米赛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
该题考查了求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是一道基础题;要求平均速度只要找出路程与所对应的运动时间,代入平均速度公式计算即可,解题时不要受题干所说的两个速度的影响,题中所提的速度为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无关.
晓燕的百米平均速度:

故选B.
9.【答案】A;
【解析】解:由可知,物体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则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故选:。
假设全程的总路程为,则前一半路程为,后一半路程为,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本题是关于平均速度的计算,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10.【答案】C;
【解析】解:
、中学生的质量在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不符合实际;
、中学生的身高在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符合实际;
、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的次数在次左右,跳动次的时间接近故不符合实际.
故选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11.【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车到达处所用的时间为,乙车到达处所用的时间也等于,所以甲、乙两车前内所用时间相等,故错误;
、由图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说明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通过所用的时间为,所以甲车的速度:,故正确;
、由图可知,乙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乙车在做变速运动,故错误;
、甲在内通过的路程,乙在内通过的路程,即甲、乙两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则根据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错误。
故选:。
分析前内甲车和乙车运动所用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分析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车的速度;
分析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乙车的运动状态;
根据甲、乙两车在内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比较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公式的运用,注意路程和时间的一一对应,能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故错误;
、由图可知,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路程:,故错误;
、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小球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错误;
、由图可知,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路程:,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时间:,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故正确。
故选:。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是变速运动;由图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路程越来越远,所以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找到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可以计算出从点到点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以及长度的测量、运动性质的判断,要求学生能从频闪照片中找到相关信息来解题。
13.【答案】8;
【解析】解:
设总路程为,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物体全程时间,
全程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
设总路程为,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则总时间为,用公式计算出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物体的平均速度,要求平均速度,应先求出物体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然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不要错误的认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
14.【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被测木块所对刻度尺的起始刻度值为,末端刻度值为,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由图象知第做匀速运动,路程是,第静止,第、做匀速运动,路程为,故物体前秒的路程为,
物体前秒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
刻度尺读数首先要弄清楚其量程和分度值,刻度尺的测量需要估读一位,图中刻度尺分度值为,即在后需再估读一位;
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本该题考查了刻度尺的读数、平均速度的计算,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5.【答案】v= 20 12 变速 ② 144;
【解析】解: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物块时间内的路程为,平均速度;
第内的路程,平均速度;
由表格数据可知物块每秒通过的路程不同,所以物块做变速直线运动。
表格中数据可知,时间是的时候,路程是;时间是的时候,路程是;时间是的时候,路程是;时间是的时候,路程是;据此可得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故②正确;
物块自点开始计时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变速;②;。
本实验所测得的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根据计算;
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出猜想的结论,据结论中的关系式求出物块自点开始计时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测量实验,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信息,总结规律。
16.【答案】热胀冷缩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140 v= 90.0 0.15;
【解析】解: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由图可知,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和“”之间,偏向“”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秒针指示的时间为,即秒表的读数为;
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为:;
全程中小车的路程为:,时间为:,
则全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读出全程中小车的路程和时间,由即可求出全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常见测量仪器的原理、读数和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难度不大,属于常规考查。
17.【答案】刻度尺 v= 较小 0.5 大;
【解析】解:根据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的原理是:;
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则,由图知:,
所以小车在上的平均速度:

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了,说明记录的时间会变短,所以根据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大。
故答案为:刻度尺;; 较小;;大。
根据可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出时间,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实验的原理是:;
为了便于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应小些;
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和,根据得出小车在上的平均速度;
如果小车还没到终点线就停止计时了,说明记录的时间减小,根据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将偏大。
此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需要的器材、对仪器的要求以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本的实验题目。
18.【答案】解:在t=4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t=10m/s×4s=40m,
这段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为s,
则:2s=+,
∴s=(+)=(40m+1360m)=700m.
答: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有700m.;
【解析】
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的速度已经前行了,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
该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倍.
19.【答案】解(1)由题意可得,D7742次动车从东港北到大连站运行时间t=10:31-8:07=2h24min=2.4h,
故D7742次动车的平均速度v===100km/h=100×m/s≈27.78m/s,
比较可知,和30m/s的小轿车相比,小轿车更快。
(2)小明从家到车站所需时间t′===0.3h=18min,
在发车前10分钟停止检票上车,
则他到达大连站的最早时间为:6:35+0:18+0:10=7:03,
而D7718次动车的发车时间为7:00,当他到达东港北站时D7718动车已经发车,
所以为了更早到达大连,他们应该在网上订D7742车次。
答:(1)D7742次动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和30m/s的小轿车相比,小轿车更快。
(2)为了更早到达大连,他们应该在网上订D7742车次。;
【解析】
从表中找出通过的路程和所需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次动车的平均速度,然后将单位换算为,与小轿车的速度比较即可。
根据变形求出小明从家到车站所需时间,出发时间加上行驶时间和预留时间可得到达大连站的最早时间,然后对照动车时刻表做出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掌握基础知识、由表格求出通过的路程与对应的时间、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0.【答案】;
【解析】
已知洒水车向前行驶了,由速度公式可求得洒水车行驶的速度;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路程,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的距离等于声音传播的路程与洒水车行驶的路程之差的一半;
高楼和隧道口之间距离减去司机听到隧道口山崖回声时洒水车距隧道口的距离即为听到隧道山崖回声司机与高楼的距离;听到隧道山崖回声司机与高楼的距离减去洒水车行驶的路程即为洒水车鸣笛时司机与高楼间的距离;
设听到隧道山崖回声至听到高楼回声期间,洒水车行驶了,此时对应的时间为,由速度公式可知声音从鸣笛开始到从高楼返回过程中传播的总路程,洒水车从鸣笛开始到听到高楼返回的声音过程中行驶的总路程;
洒水车鸣笛时司机与高楼间的距离等于声音从鸣笛开始到从高楼返回过程中传播的总路程与洒水车从鸣笛开始到听到高楼返回的声音过程中行驶的总路程之差的一半;据此可求出对应的时间为,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洒水车行驶了。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回声测距的应用,第三问难度较大,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洒水车鸣笛时司机与高楼间的距离等于声音从鸣笛开始到从高楼返回过程中传播的总路程与洒水车从鸣笛开始到听到高楼返回的声音过程中行驶的总路程之差的一半。
21.【答案】;
【解析】
火车通过隧道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火车通过隧道所通过的路程,再减去车长就是隧道的长度;
知道隧道长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该人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减去车长,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这列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了速度公式变形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路程是隧道与火车长度之和,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等于隧道长与车长之差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4 平均速度的测量》同步练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