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物态及其变化》巩固提升(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物态及其变化》巩固提升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3分)一位护士用体温计给一个发烧病人测了温度,温度计示数是,之后粗心的护士直接用这个温度计给一个体温大概是病人测量体温,则她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 B. C. D. 无法读数
2.(3分)如图,若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 )。
A. B. 37.5℃ C. D.
3.(3分)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 )
A. 熔化吸热 B. 汽化放热 C. 液化吸热 D. 凝固放热
4.(3分)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 春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 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C. 北方的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D. 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5.(3分)下列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 初春,湖面的冰层变薄 B. 盛夏,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C. 深秋,草叶上出现露珠 D. 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冰花
6.(3分)魔术师把手伸进一锅沸腾“油”,分钟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魔术师有特异功能 B. 是因为手上沾由水吸收了“油”的热
C. “油”在沸腾时的温度不断升高 D. 是因为“油”的沸点低
7.(3分)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B. 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 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高
D.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8.(3分)年月我国成功完成“神舟九号”飞船试验。飞船搭载长征二号火箭升空,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天后返回。飞船的返回舱返回到大气层中时要解决飞船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达上千摄氏度的问题,保证返回舱不被烧毁。飞船最终在内蒙古自治区安全降落。关于“神舟九号”飞船试验,涉及能量的问题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飞船的太阳能电池板为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板将电能转化为太阳能
B. 飞船搭载火箭从发射塔开始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
C. 飞船返回舱返回到大气层中时有加速下落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返回舱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 飞船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时要设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宇航员生存,一种可能的办法是:让舱的外层发生某些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使舱内温度不致于过高
9.(3分)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棍纸时,可以看到冰棍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棍发生熔化形成的水蒸气
C. 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D. 这两种“白气”都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0.(3分)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口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对这两次“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②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外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③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④口里呼出的“白气”是口里的气体中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1.(3分)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 冰冻的河面融化
B. 护目镜上的“水雾”
C. 树叶上的水珠
D. 窗户上的冰花
12.(3分)四季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 冬天,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3.(3分)小明打开电冰箱门时,看到电冰箱的内壁结了一层“白箱”。形成“白霜”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汽化 B. 凝华 C. 液化 D. 升华
14.(3分)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瓶水在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瓶外壁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B. 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干冰熔化吸热
C. 把酒精擦在手背,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华放热
15.(3分)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水的比热容大,是良好的冷却剂;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B. C. D.
16.(3分)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 太阳辐射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7.(4分)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______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______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18.(4分)冰糖葫芦如图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______。
19.(4分)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内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小水珠时会 ______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0.(4分)云、雨、露、霜、雪、雹、雾都是水的“化身”,其中都是固态成分的有______,都是液态成分的有______,有固态、液态等多种成分的是______。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1.(6分)读图:
如图所示,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______,其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如图,横截面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从方向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液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___,我们用它能看到液柱被放大后正立的______像。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得出物质__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这种晶体在时处于______态,加热分钟时该晶体处于______态。
22.(6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或“”,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段升温比熔化后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
图象中段是 过程.
23.(6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分别同时开始加热等质量的水,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并同时开始记录加热时间和水的温度。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中的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 ______ 选填“水银”或“酒精”制作的温度计。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酒精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______ 。
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情形如图丙所示,可判断该情形是水沸腾 ______ 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图丁是两组同学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______ ;由图象还可以看出,甲、乙两组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______ 不同。
24.(6分)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___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烧瓶高度,先固定好______铁夹铁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往瓶口的上方倾斜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______,这是因为水蒸气由于______而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内盛放适量的______冰块热水。
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______升高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______填序号
夏天饮料里加冰块 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
蒸笼蒸馒头 通过洒水,给地面降温。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5.(6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这是冰发生______现象的缘故。
三个实验小组探究“石蜡熔化规律”“海波熔化规律”“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
甲温度
乙温度
丙温度
根据记录你判断:甲是______,丙是______。
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__。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放入沸水中是,再放入另一种液体中,读数是,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注意: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
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的体温高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此时病人的体温是,低于,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
故选。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略
4.【答案】D;
【解析】解:、春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发生的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B、在饮料中加冰块,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属吸热过程.不符合题意;
C、冰冻衣服变干,固态冰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吸热过程,不符合题意.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符合题意.
故选D.
题要求学生首先分析出所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明确其中熔化、汽化和升华属于吸热过程;凝固、液化和凝华属于放热过程.
该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及吸热和放热情况的判断,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5.【答案】A;
【解析】解:、湖面的冰层变薄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现象,故正确;
、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错误;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错误;
、严冬,室内玻璃窗上形成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错误。
故选:。
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定义的掌握情况,同时要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6.【答案】D;
【解析】解:手却未烫伤,说明锅内液体沸腾时温度并不很高,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掺入某种液体,在油的下方即密度比油大同时在温度很低就沸腾,而且沸腾时温度越低,对“表演”越有利.表演时,因为醋的密度大,所以会沉在油的下面.上面的植物油吸收的热量主要是来自下面的醋,醋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再升高,上面的油达到醋的沸点后,不再发生热传递,温度也不再升高.所以当人从锅里取物时,手不至于烫伤.
故选D.
不同的液体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液体在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再升高的;
魔术师的手放在沸腾的“油”中,手不会烫伤说明这种“油”的沸点比较低.
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魔术师没有特异功能,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就能用科学知识解释一些魔术中的现象.
7.【答案】A;
【解析】解:、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A正确。
B、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
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故C错误。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8.【答案】B;
【解析】解:、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需要太阳能同时产生电能,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该选项不合题意;
、飞船搭载火箭从发射塔开始加速升空的过程中,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其动能变大,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故其重力势能变大,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飞船返回舱返回到大气层中时有加速下落的过程,由于其与空气摩擦,所以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故机械能不守恒,故不符合题意;
、飞船返回舱与大气摩擦时要设法保持舱内温度适宜宇航员生存,即常在返回舱的外部涂上一种特殊的物质,即让这些物质熔化、汽化或升华,让其吸收热量使舱内温度不致于过高,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动能势能。
判断能量的转化过程,关键看清该过程中消耗了那种形式的能量,进而又产生了那种形式的能量即可。
在自然界中的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的,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的。
该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能量的转化的判断及物态变化在航天科技中的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略
11.【答案】D;
【解析】解:、冰冻的河面融化,是冰的熔化现象,故错误。
、护目镜上的“水雾”,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错误。
、树叶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错误。
、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2.【答案】C;
【解析】解:
、春天,冰雪消融,是冰雪变成水,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故错误;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
、秋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正确;
、冬天,湖面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此题主要考查三种物质三种状态之间六种物态变化,都是基础性的,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强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13.【答案】B;
【解析】解:冰箱中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箱内壁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正确,、、错误。
故选:。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我们在分析物质发生的是哪类物态变化时,要先判断物质是从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这样才能避免犯错。
14.【答案】A;
【解析】解:
A、一瓶水在冰箱冷冻后,温度比较低,取出放在空气中,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成小水珠,瓶外壁会变湿,故A正确;
B、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故B错误;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C错误;
D、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故D错误。
故选:。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5.【答案】D;
【解析】解:水是较好的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溶剂。
故选:。
根据水的组成、存在状态、应用等分析。
水是我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物质,应加强对水的知识的学习。
16.【答案】D;
【解析】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地表水(海水)→蒸发→云→水汽输送→云→降水→地表径流…,重力与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动力,但不属于水循环,故ABC属于水循环,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水循环,符合题意;
故选D.
17.【答案】冷热程度; 冰水混合物; 100; 液体热胀冷缩;
【解析】解: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故答案为: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液体热胀冷缩。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
该题考查温度的定义,以及摄氏度的定义,以及液体温度计的原理,难度不大。
18.【答案】熔化;放出;红光;
【解析】解:白糖放入锅中加热,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山楂上的糖浆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放热。
冰糖葫芦看上去红彤彤的,是因为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只反射红光。
故答案为:熔化;放出;红光。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冰糖葫芦制作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以及物体的颜色,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9.【答案】液化 放出;
【解析】解:
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使玻璃变模糊。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20.【答案】霜、雪、雹 ; 雨、露、雾 ; 云 ;
【解析】解: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得:
水蒸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属于气态。
雨、露、雾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属于液态;
霜、雪、雹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属于固态;
云里面既有气态的水蒸气也有液态的小水滴和固态的小冰晶,故包含多种状态;
故答案为:霜、雪、雹; 雨、露、雾; 云。
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态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对固液气三态的判别,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以关注,特别是对于水的三态,日常中出现的比较多也比较复杂,更需要加以留心。
21.【答案】35~42 凸透镜 虚 甲 48 液 液;
【解析】解: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由图可知,乙物质在熔化时,没有固液共存态的出现,而甲物质在时出现固液共存状态,甲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图中所示的甲物质,在温度达到时,持续加热而温度不变,出现固液共存状态,所以为甲的熔点,这种晶体在时处于液态;图中加热到分钟时物质甲完全熔化为液体。
故答案是:;凸透镜;虚;甲;;液;液。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辨别主要是在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在图中就可以根据这两个点才判断是否为晶体。
该题考查体温计的有关知识,以及晶体的熔化,可以通过观察图象,能够辨别出晶体,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22.【答案】(1)B; 38;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 慢;(4)沸腾.;
【解析】 试题分析:
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向大数字读.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
熔化是吸热过程.
如图,物质先吸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全部熔化之后,温度再升高,不断吸热,液体的温度升高,到达沸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完成沸腾过程.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晶体的熔点.
解: 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示数是.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物质在第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
物质是固态时,吸热,物质温度升高了物质是液态时,吸热,物质温度升高了所以该物质熔化前段升温比熔化后段升温慢.
如图,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故答案为:; ;晶体;吸收;固液共存;; 慢;沸腾.
23.【答案】水银 96 时 98 初始温度;
【解析】解: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为完成实验选用温度计测温物质应为水银。
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示数为。
水沸腾前的现象:产生少量的气泡,上升时体积变小;沸腾时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把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观察图像,图像下边气泡小,上边气泡大,可知为水沸腾后。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它的图像特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观察图像可知水温达到后温度随着时间不再升高,所以水的沸点是。
题干中告诉我们“实验是采用完全相同的实验装置同时加热等质量的水”,所以甲、乙实验水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也相同。观察图像,当温度达到时,甲用时分钟,乙却用时分钟,说明水从开始加热到开始沸腾时间不同。观察图像可知,甲、乙实验虽然控制了水的质量相同、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没有控制初始温度相同。甲的初始温度大于乙,所以造成了甲先沸腾,乙后沸腾的结果。
故答案为:水银时;初始温度
温度计内所选液体的沸点应高于被测液体的沸点;
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和刻度线;
水沸腾前产生的气泡少,水的下层温度高,上层温度低,气泡上升过程中遇冷体积收缩并且一部分水蒸气液化成水,所以体积变小;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多,水的上下温度一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水变成水蒸气加入到气泡中,且气泡所受水压减小,使气泡体积变大;
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它的图像特点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通过观察坐标系上的点可以判断甲先沸腾,乙后沸腾。原因可能是初始温度不同。
本题考察了课内实验“探究水沸腾的特点”相关内容,需要学生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温度计的选取与读书、实验图像的解读。
24.【答案】酒精灯及其火焰 铁圈 小水珠 降温 液化 冰块 升高 ③ ;
【解析】解:
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高度,先固定好铁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往瓶口的上方倾斜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水蒸气由于降温而发生了液化。
要使金属盘的温度变低,可加入冰块。冰块熔化吸热,使金属盘变冷,可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升高,说明水蒸气液化要放热,蒸馒头时就是利用水蒸气液化放热使馒头成熟的。
故答案为:酒精灯及其火焰;铁圈;小水珠;降温;液化;冰块;升高;。
酒精灯加热物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较高。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汽化吸热。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
温度越低,气体越容易液化;
液化放热。
该题考查了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雨”的形成,加深对物态变化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考查了有关的实验器材和运用。
25.【答案】升华 水 海波 左 39 26℃;
【解析】解:
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但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甲的温度达到后温度保持不变,可见是水的沸腾过程,所以甲是水;
乙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应是非晶体石蜡;
丙温度达到后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丙是晶体海波;
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
读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此时体温计示数是:;
由于准确的刻度和不准确的刻度都是均匀的,所以对应的长度是成正比的,可以列出比例式:;
解得:。
故答案为:升华;水;海波;左;;。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蜡是非晶体,而海波是晶体,根据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及水的沸腾特点进行判断;
本题的温度计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气体跟液体的差别在于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读数时要先明确分度值,再看液柱位置,然后读出温度值;
本题依据摄氏温度的规定,度和度之间分成的等分刻度是均匀的,按比例式算出。
该题考查了物态变化、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液体沸腾时的特点以及温度计的读数,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物态及其变化》巩固提升(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