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八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共17题)
一、选择题(共10题)
小松用焦距为 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处的光具座上,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潜望镜 D.幻灯机
今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天气高温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
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
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
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角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是
B.反射角是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D.入射角增大 ,反射角增大
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则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 B. C. D.
在银行和商场,人们使用验钞机来辨别钞票的真伪,这主要是利用
A.紫外线可以杀菌 B.紫外线的穿透力强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可以传递光能
现在,有的城市的高楼大厦安装有玻璃幕墙,在强烈的阳光下会造成“光污染”。产生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历史上,墨子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的中国人。如下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D.光的传播速度是
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A. B. C. D.
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手影-平面镜成像 B. 摄影-光的反射
C. 投影-凸透镜成像 D. 倒影-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共3题)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 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 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虚”或“实”)
请你根据自己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动手实践的经验及物理课中所学的知识,将图所示四个实例的描述完整。
图 :冰棍“冒”出的“白气”向 (选填“上飘”或“下落”),“白气”是冰棍周围水蒸气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滴;
图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播声音;
图 :在空罐的罐底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塑料膜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图 :如图所示是海市蜃楼奇观,它是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现象。
一束光线从左向右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 角,反射角为 ,现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则反射光线转过了 ,此时入射角为 。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1) 属于凸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2) 属于凹透镜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指出下列各种“影”的形成所包含的光学原理。
(1) 水中的倒影: 。
(2) 放映电影: 。
(3) 立竿见影: 。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1)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 的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用字母 表示。
(2) 凹透镜能使平行于 的光经其折射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 都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 ,用字母 表示。由于这个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交点,所以也叫做 。
(3) 到 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表示。
在“走进西藏”活动中,小明对藏民用面积很大的凹面镜制成的太阳灶烧水(如图甲)很好奇。于是他用不锈钢汤勺的内表面当作凹面镜,将平行光正对“凹面镜”照射,光路如图乙。
(1) 使用太阳灶烧水时,水壶应放在图乙中的 (填“”“”或“”)点。
(2) 小明还观察到收集微弱电视信号的“卫星锅”(如图丙)也有类似结构。你认为“卫星锅”凹形锅面应选用对电视信号有很强 (填“反射”或“吸收”)性能的材料。
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D
2. 【答案】A
【解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所以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的缘故,故B不正确,A正确;蓝藻本身不会发光,蓝藻不是光源,故C、D都不正确
3. 【答案】B
4. 【答案】D
【解析】入射光线和平面镜间的夹角为 ,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也为 ,当使入射角增大 ,则入射角为 ,反射角也为 ,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故应选D。
5. 【答案】C
【解析】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钞票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紫外线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选:C。
6. 【答案】B
【解析】巨大的玻璃幕墙,表面光滑,当光照射到它们的表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能量强、亮度大,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光污染。故选:B。
7. 【答案】A
【解析】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A、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错误;
C、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故C错误;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其本质也是光的折射,故D错误。
8. 【答案】C
9. 【答案】B
10. 【答案】C
【解析】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
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
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二、填空题(共3题)
11. 【答案】竖直;不同;正立;虚
【解析】()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前面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前面蜡烛的像与后面的蜡烛就无法重合了;
()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将物体放在不同位置进行实验。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12. 【答案】下落;液化;变小;不能;倒立;折射
【解析】()“白气”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白气”向下落;
“白气”是液态的,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我们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到消失,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将小孔对着烛焰,小明看到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是由于烛焰发出的光沿着直线传播形成的;
()空气不均匀,远处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经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了折射,形成了海市蜃楼。
13. 【答案】;;
【解析】由题知,光线射从左向右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镜面成 角,
则入射角等于 ,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 ;
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 ,
此时,入射角为 ,
故反射角也为 ,
所以反射光线转过了 。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
14. 【答案】
(1) ()()();中间厚、边缘薄
(2) ()()();中间薄、边缘厚
15. 【答案】
(1) 光的反射
(2) 光的折射
(3) 光的直线传播
16. 【答案】
(1) 主光轴;焦点;
(2) 主光轴;反向延长线;焦点;;虚焦点
(3) 焦点;光心;
17. 【答案】
(1)
(2) 反射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教科八上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