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章 声现象 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A卷(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A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1.国际影城的观影厅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反射B.增强声波反射C.增加声音响度D.增加声音音调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音调
B.弹奏吉他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3.如图是一种自制玩具——柳哨。 初春时节,人们选取柳树嫩枝,反复拧动其外皮,使之与柳骨分离,抽出柳骨,留下柳皮管,再用小刀将端部光滑的蜡质层削去约0.3~0.5厘米,柳哨就做好了。将做好的柳哨放到嘴边,用力一吹,就可以发出声响。这其中蕴含着很多声的知识,以下描述有误的是( )
A.柳哨是依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
B.同样直径的柳哨,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C.同样长度的柳哨.直径越大,音调越高
D.用力吹柳哨,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4.语文课上,老师列出了许多与声有关的成语,它们包含了不同的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①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
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6.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
甲 乙 丙 丁
甲:用相同的力按压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钢尺
乙:用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水花四溅
丙:蝙蝠能够顺利躲避障碍物
丁:用手指摩擦装有不同水量的酒杯杯口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
7.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
C.让空气进人抽成真空的玻璃罩内
D.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8.“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太高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太低
9.小明看到闪电后12.3s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0m,光速约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 )
A.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B.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C.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
10.声音是人类最早研究的物理现象之--,中国先秦时就有“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和乃成乐”的说法。《吕氏春秋》记载,皇帝令伶伦取竹作律,增损长短成十二律;伏羲作琴,三分损益成十三音。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音和乃成乐”说明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B.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其传播速度是340 m/s,超声波的速度要大一些
C.“增损长短成十二律”是通过改变振幅的方式获取不同的音律
D.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蝙蝠就是利用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的
11.如图,音叉M、N完全相同,M发出440Hz的声音,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N也发出440Hz的声音,则(  )
A.M发声时每分钟振动440次
B.M和N发出的声音的频率相同
C.M和N发声时的振幅一定相同
D.M发出的声音无需介质就能传播
12.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二、填空题
13.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断,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原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
14.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多地建筑被夷为平地,震感遍及亚、欧、非多洲.这次地震已致该国三万多人死亡,地震时会产生人听不到但有些动物能够提前感知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声波是由物体 产生的,该过程还会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这个“巨大”是指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大。
15.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敲击编钟时,声音是由_____(选填“空气”或“编钟”)振动产生的。编钟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远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
16.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能量”或“信息”,下同),可能诱发雪崩;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孙悟空“悬丝诊脉”的场景,“悬丝诊脉”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的原理来诊断病人的病情。
三、实验题
17.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亮和小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者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 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球弹起。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泡沫球弹起,由此推理可知: 。
18.小丽同学在学习南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人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 。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具有 。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單内的空气,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选填“大”或“小”);如果玻璃單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四、计算题
19.小亮同学乘坐小船对着对面的一座高山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若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它离高山多远
(2)若小船以10m/s的速度正对高山驶去,该同学喊叫时离高山多远
20.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笛3 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请问:
(1)鸣笛声从发出到反射传回驾驶员耳中,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2)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汽车听到回声时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C C D D D A B D A B D
二、填空题
13.传递信息 响度
14.次声波 振动 响度
15.编钟 响度
16.能量 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
17.(1)乒乓球被弹开 振动(2)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方法不唯一,合理即可) (3)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18.(1)振动(2)能量(3)变小 小 不能
四.计算题
19.
20.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章 声现象 科学素养提升测试题A卷(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