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2-2023广西桂林市拓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有解析)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拓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3分)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
2.(3分)某同学听到室外高亢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立即判断出谁在唱歌(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3分)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D.大声说话就一定能够听到回声
4.(3分)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米(  )
A.一本英语字典的厚度:3.5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
D.一名同学的身高:16.4
5.(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B.用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并将吸管不断剪短,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前后两次敲击声,这是回声现象
D.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6.(3分)如图所示为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其由65件钟编排而成,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7.(3分)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这个现象主要用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8.(3分)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  )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9.(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反射造成的
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
D.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现象
10.(3分)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1.(3分)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在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见水中的“鱼”或“鸟”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12.(3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3.(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14.(4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
15.(4分)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   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16.(6分)冬冬同学站在镜前2m处照镜子,她与像的距离为    ,当她向镜面走近0.5m,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4分)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18.(2分)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柱状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
19.(6分)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折射光线为    ,入射角为    度,玻璃在    (选填“CD面的左方”“CD面的右方”“AB面的上方”或“AB面的下方”)。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0、21题每题2分,22、23、24题每空1分,共24分)
2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该光线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的折射光线OC。
21.(2分)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22.(6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与振动的    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   有关;
(3)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不同;
(4)以上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
23.(7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将可翻折的白色硬纸板    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将一束光紧贴纸板E射向平面镜,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纸板上的光束   反射;
(2)由图甲可得出结论∠FON    ∠EON(选填“<”、“=”或“>”)。
(3)当纸板F在图甲位置时能呈现反射光束,在图乙位置时不能呈现反射光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4)纸板F翻折到图甲位置,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多测几次数据;
(5)同组的小华用相同器材进行实验,将纸板F翻折到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时,在纸板F上却看不见反射光束   ;
(6)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
24.(7分)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1)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平面镜成像原理:   。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
(5)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四、综合应用(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
25.(4分)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蛟龙号”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m深处,需3小时53分20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26.(6分)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爸爸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15m/s,小王爸爸开车到A处时,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喇叭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拓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分)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
A.小时 B.秒 C.毫秒 D.年
【答案】B
【分析】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常用单位有毫秒、小时、天、月。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2.(3分)某同学听到室外高亢的歌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便立即判断出谁在唱歌(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分析】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解答】解: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根据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定义去分析,尤其要注意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3.(3分)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美妙的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D.大声说话就一定能够听到回声
【答案】B
【分析】(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4)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解答】解:A、15℃时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美妙的音乐如果妨碍人们正常休息,或者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故C错误;
D、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也很快被反射回来,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噪声、回声,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4.(3分)一名粗心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米(  )
A.一本英语字典的厚度:3.5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2.4
D.一名同学的身高:16.4
【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一支粉笔的长度约5cm,在3.2cm=0.035m左右;
B、中学生伸开手掌。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故B符合题意;
C、四枚一角硬币叠放的高度约10mm。故C不符合题意;
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在164cm=1.64m左右。
故选:B。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5.(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预报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等
B.用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并将吸管不断剪短,是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前后两次敲击声,这是回声现象
D.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B
【分析】(1)台风、火山和地震发生时,会伴随有次声波产生;
(2)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慢;
(4)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解答】解:A、利用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故A错误;
B、用力吹一根细管,空气柱的长度减小,频率增大,所以这是研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可以听到两次声音,所以第一次声音是从铁管传来,而不是回声现象;
D、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防治噪声途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次声波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6.(3分)如图所示为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其由65件钟编排而成,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答案】C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与物体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解:编钟的型号、大小不同,编钟振动的频率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和音色的掌握情况。
7.(3分)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这个现象主要用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答案】B
【分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有的振动很微小,看不见,可以通转换法体现出来。
【解答】解:在扬声器上撒些碎纸屑,播放音乐时,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
8.(3分)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  )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答案】A
【分析】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周围出现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
【解答】解:“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是光的色散现象,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掌握情况,需要加以强化记忆。
9.(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反射造成的
C.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
D.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是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D
【分析】(1)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2)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3)人感觉物体的亮暗,关键是进入眼睛的光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多就感觉亮,进入眼睛的光少就感觉暗。
【解答】解:
A、井水中的“月亮”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B、坐井观天,这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路面上的水发生镜面反射,当人迎着月光走时,人感觉水面亮,暗的地方是路面;
D、“云在水中飘”中水中的云是云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光学现象的区分,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三种光学现象的本质,是中考光学常考的内容。
10.(3分)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镜面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分析】①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只是由于反射面的不同,而使最终的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差异。
②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因此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BC错误。
故选:D。
【点评】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告诉我们,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等方面分析。
11.(3分)在平静的湖面能看到“鱼在白云中穿梭,鸟在水草中翱翔”的美丽奇观。在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描述人看见水中的“鱼”或“鸟”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1)从鱼身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
(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A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
A选项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选项中光的传播方向错误;
C、人看见水中的“鸟”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鸟反射出的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看到的是鸟在水中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图的画法,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反射角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2.(3分)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A
【分析】(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
(3)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
(4)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
【解答】解:
A、光屏能承接实像,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为了使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
D、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
故选:A。
【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3.(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长度的测量工具和其对应的国际单位可直接作答。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故答案为:米,刻度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悉刻度尺的用途和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等,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14.(4分)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传递能量 ;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 传递信息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
根据具体实例,对声音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比如:利用超声波的破碎能力除去人体结石;利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疾病就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故答案为: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与信息,以及声音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声音的两个特点,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解释。
15.(4分)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 色散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 绿 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解答】解: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其中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绿、蓝这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色散;绿。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等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16.(6分)冬冬同学站在镜前2m处照镜子,她与像的距离为  4 ,当她向镜面走近0.5m,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1.5 ,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4;1.5;不变。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等距、虚像,即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
当他向镜子走近0.4m,他离镜子是2m﹣0.3m=1.5m,像离镜子也是8.5m;
当人面镜,像也面镜,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
故答案为:4;8.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
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注意题中问的是“像与物的距离”还是“像与镜的距离”。
17.(4分)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为  1.60 cm。
【答案】1mm;1.60。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刻度线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右侧在6.60cm处。
故答案为:1mm;1.60。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18.(2分)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柱状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凸透 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
【答案】凸透。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因为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瓶中的水形状是中间厚,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会造成树叶燃烧。
故答案为:凸透。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凸透镜的认识及其作用,会利用凸透镜的特点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19.(6分)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折射光线为  OG ,入射角为  30 度,玻璃在  CD面的左方 (选填“CD面的左方”“CD面的右方”“AB面的上方”或“AB面的下方”)。
【答案】OG;30;CD面的左方。
【分析】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将发生反射和折射,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具有对称性,在界面的同侧;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不对称,分别在界面的两侧;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由图可知,∠FOC=60°,
∠EOD=60°,则∠EOA=90°﹣60°=30°,
故CD为分界面,AB为法线,反射光线为OF,入射角∠EOA=30°;
折射角为∠GOB=90°﹣45°=45°,
又因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故答案为:OG;30。
【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确定界面和法线。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20、21题每题2分,22、23、24题每空1分,共24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20.(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O为入射点。请画出该光线的入射光线AO和大致的折射光线OC。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一束光线入射到水面时,既要发生反射,又要发生折射,已知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发射定律画出入射光线,然后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解答】解:由图知,反射光线OB与水面的夹角为45°,
首先过反射点垂直于界面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再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作出折射光线
【点评】此题考查了反射光路和折射光路的画法,首先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的内容,特别注意反射角与入射角及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在作图时,注意法线用虚线来画,若已知角度,要在图中标明。
21.(2分)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
【分析】在作凸透镜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来作图。
【解答】解: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为S的像点S′
【点评】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2.(6分)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一样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边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它,从而得出了声音的  音调 与振动的  频率 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长度不变,用大小  不同 (“不同”或“相同”)的力拨动它伸出桌面的端部,听声音,看现象 振幅 有关;
(3)把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听出了两次声音的  音色 不同;
(4)以上的物理探究方法叫  控制变量法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响度的大小和发生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据此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解答】解:(1)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即振动的频率不同,从而得出声音的音调和振动频率有关;
(2)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拨动它,即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3)把上述步骤中的钢尺换成塑料尺,其它操作相同时,所以听到声音的音色不同。
(4)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
故答案为:(1)音调;频率;振幅;(4)控制变量法。
【点评】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探究音调时,控制音色和响度不变;探究响度时,控制音色和音调不变;注意本实验中不变的量是材料和用力的大小。
23.(7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将可翻折的白色硬纸板  垂直 立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将一束光紧贴纸板E射向平面镜,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观察到纸板上的光束 漫 反射;
(2)由图甲可得出结论∠FON  = ∠EON(选填“<”、“=”或“>”)。
(3)当纸板F在图甲位置时能呈现反射光束,在图乙位置时不能呈现反射光束,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同一平面内 ;
(4)纸板F翻折到图甲位置,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多测几次数据;
(5)同组的小华用相同器材进行实验,将纸板F翻折到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时,在纸板F上却看不见反射光束 硬纸板没有垂直立在平面镜上 ;
(6)在图甲中当光沿FO的方向射入O点时,光线会沿着OE的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的 。
【答案】(1)垂直;漫;(2)=;(3)同一平面内;(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入射角的大小);(5)硬纸板没有垂直立在平面镜上;(6)可逆的。
【分析】(1)只有硬纸板和平面镜垂直,才能保证法线和平面镜垂直;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而进入我们的眼里;
(2)由图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可得出结论;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5)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垂直放置;
(6)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
【解答】解:(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2)由图甲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FON=∠EON;
(3)当纸板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同时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束呈现、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5)如果在实验中将纸板F翻折到与纸板E在同一平面时,在纸板F上却看不见反射光束;
(6)由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可知,光路图照样成立
故答案为:(1)垂直;漫;(2)=;(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入射角的大小);(6)可逆的。
【点评】本类型题考查对平面镜成像实验的掌握情况,实验探究的关键是对相应的知识理解透彻,思路清晰。
24.(7分)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如图1)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 薄 (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所用的两支蜡烛A、B应选择外形  相同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等于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平面镜成像原理: 光的反射 。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5)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A (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答案】(1)薄;相同;(2)等于;光的反射;(3)不变;(4)虚;(5)A。
【分析】(1)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
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3)(4)(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2)标记蜡烛A、B的位置,B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所以物体面镜,像的大小不变;
(4)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硬币位置不变,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故选A。
故答案为:(1)薄;相同;光的反射;(4)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四、综合应用(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请将解答过程填写在答题卡上
25.(4分)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蛟龙号”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蛟龙号”潜水器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7000m深处,需3小时53分20秒的时间。(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答案】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分析】先算出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v=就可求出海域的深度。
【解答】解:因为声音传播到海底的时间为总的时间的一半,则t=,
由v=得,该海域的深度:
s=vt=1500m/s×5s=10500m。
答:该海域的深度为10500m。
【点评】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26.(6分)周末,小王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王爸爸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一条笔直的公路通到山崖下,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15m/s,小王爸爸开车到A处时,汽车向前行驶了60m到B处时,小王听到了喇叭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答案】B处距离山崖还有650m远。
【分析】知道司机鸣笛后汽车行驶的路程和速度,利用t=求汽车行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山崖的距离;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由题知,从A到B汽车行驶的距离s1=60m,车速v1=15m/s,
由从A到B行驶的时间:
t===4s,
声音传播的距离:
s8=v2t=340m/s×4s=136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所以s===710m;
则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710m﹣60m=650m。
答:B处距离山崖还有650m远。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2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2-2023广西桂林市拓木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有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