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3.1 从闪电弹起》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如图所示,轻质小球甲、乙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 甲带电,乙不带电 B. 甲不带电,乙带电
C. 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异种电荷 D. 甲、乙都带电,并带有同种电荷
2.(3分)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其实质是两个物体都不同程度地失去了电子
B. 其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
C. 其实质是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
D. 两个物体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增加
3.(3分)将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时其位置如图所示,已知乙球因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所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甲球带负电、乙丙两球均带正电
B. 一定是甲球带正电、乙丙两球均带负电
C. 可能是甲球不带电、乙丙球均带正电
D. 可能是甲球不带电、乙丙球分别带正负电
4.(3分)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来。则该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B.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都有可能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C. 科技馆中用手触揽静电球会“怒发冲冠”,整起的头发丝带同种电荷
D.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箔片张开,瞬时电流方向从玻璃棒到箔片
5.(3分)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6.(3分)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乱龙》中记载:“顿牟掇芥,磁石引针。”这句话的意思是摩擦过的琥珀可以像磁铁吸引细针一样,吸引芥菜籽。对“顿牟掇芥”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C.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7.(3分)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吊起的轻质橡胶棒的一端,会发现橡胶棒的这端被吸引过来,如图所示。则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图中的“吸引”原理解释的是
A. 甲图中,电磁铁把钢材吸起来
B. 乙图中,注射器把药液吸进针筒
C. 丙图中,跟衣服摩擦后的气球吸起头发
D. 丁图中,向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互相靠近
8.(3分)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与吸管的一端摩擦使其带电,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吸管两端都能与玻璃棒相互吸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管两端都带负电 B. 吸管两端都带正电
C. 吸管的一端带正电,一端不带电 D. 吸管的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9.(3分)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关于“粘”的现象,属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现象的是
A. 软塑料吸盘经挤压后“粘”在玻璃板上 B. 风扇叶“粘”有很多尘埃
C. 胶带“粘”物体 D. 电磁铁通电后“粘”起大头针
10.(3分)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验电器和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直杆相连时,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创造了正电荷
C. 连接两个金属球的直杆属于导体
D.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始终不变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11.(4分)如图是脱下外衣后小明的头发“炸开”了,这是因为头发带了 ______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日常活动时衣物间相互摩擦使衣服带了电,这是 ______ 现象,如果电流方向是小明到外衣,那么外衣带的是 ______ 填“正电”或“负电”。
12.(4分)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玻璃棒吸引,该现象说明带电体可以 ______;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______电荷;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______;夏日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 ______现象。
13.(4分)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____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甲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______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在物体间转移。如图乙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______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______电正负。
14.(4分)如图所示,小红将物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接触,使成为带电体并把它放在绝缘支架上,再把系有绝缘细线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距距离不同的、、三处。她发现当小球静止时,小球距带电体的距离不同,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可推断小球带 ______ 电荷;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______ 。
15.(4分)、、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带负电,则带______电。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二者将相互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16.(4分)晴朗的冬日,空气比较干燥,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会越梳越蓬松,这是发生了 ______ 现象,头发丝之间由于带 ______ 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显得蓬松;头发丝带电的实质是 ______ 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17.(4分)小华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神冠”的有趣现象,如图,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小华是通过接触的方式实现了带电,那么接触带电与摩擦带电的实质 ______ 选填“是”或“否”相同。
18.(4分)与橡胶棒摩擦的毛皮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作业纸带 ______ 电,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这个过程中实质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吸管是 ______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同时摩擦起电说明 ______ 是可以再分的。
19.(4分)金属中自由电子是可以移动的。两个不带电的金属体和互相接触,均放在绝缘支架上,现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如图所示,先将、分开,再将带正电的玻璃棒移去,则会带上______电。
20.(4分)冬天夜晚,人们在脱毛衣时常常有“火花”出现,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 ______选填“转移”或“创造”了电荷。电风扇的扇叶容易积集灰尘,是因为电风扇的扇叶在使用过程中带上静电而 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灰尘的缘故。
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1.(6分)小明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发现家里吊扇叶片沾满了灰尘,且比其他物品上沾灰多些,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他解释一下。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2.(12分)有同学认为摩擦起电的过程是创造了电荷,你认为正确吗?你的想法是什么?
五 、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23.(6分)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称之为 ______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______小钢球塑料泡沫小球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______,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______。
24.(6分)在探究静电现象实验时,小华同学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够吸引轻小纸屑。
根据你所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正确的是 ______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毛皮摩擦过塑料尺后,毛皮 ______ 选填“带”或“不带”电。
小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后金属箔片会张开,它的原因是 ______ 。
同学们使用玻璃棒、橡胶棒分别与丝绸、毛皮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都能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而用手拿着金属棒与其他材料摩擦后,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却不能使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金属的 ______ 比玻璃、橡胶好。填物质的物理属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略
2.【答案】B;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都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是守恒的。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它们必将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故错误;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故正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个过程都不会创造电荷,电荷的总量不变,故错误。
故选。
3.【答案】C;
【解析】解:乙、丙相互排斥,说明乙、丙一定带同种电荷,已知乙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乙带正电,则丙一定也带正电;甲、乙相互吸引,说明甲带负电或不带电。故正确,错误。
故选:。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吸引带异种电荷的物体。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情况。
4.【答案】A;
【解析】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负电的橡胶棒吸引通草球,则通草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故错误;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正、负电荷都有可能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故正确;
、科技馆中用手触揽静电球会“怒发冲冠”,整起的头发丝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正确;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接触验电器金属球,箔片上的电子从箔片到玻璃棒,箔片张开带正电,瞬时电流方向从玻璃棒到箔片,故正确。
故选:。
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异种电荷之间也能够相互吸引;
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摩擦起电、电流方向的判断、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以及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属于电学基础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5.【答案】D;
【解析】
此题是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考查了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要掌握一定的判断技巧。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从甲带正电开始依次判断其它物体的带电情况。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或丙不带电,所以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摩擦起电是指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能吸引轻小物体;故“顿牟掇芥”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正确、错误。
故选:。
不同物体在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的过程;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能吸引轻小物体。
此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带电体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7.【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吊起的轻质橡胶棒的一端,会发现橡胶棒的这端被吸引过来,是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电磁铁把钢材吸起来,是因为电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的性质,故错误;
、注射器把药液吸进针筒,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错误;
、跟衣服摩擦后的气球吸起头发,是因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故正确;
、向纸中间吹气,两张纸互相靠近,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错误。
故选:。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物理学知识进行作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磁体的性质、大气压的应用、带电体的性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题。
8.【答案】D;
【解析】
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时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带电体除了吸引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外,还可以吸引不带电的物体,所以玻璃棒靠近不带电的吸管一段会相互吸引;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吸管带电一端与它相互吸引,所以吸管一端带的应该是与玻璃棒相反的电荷,即吸管一端带负电;
综上所述,吸管一端带负电,一端不带电。
故选D。
9.【答案】B;
【解析】解:、软塑料吸盘经挤压后“粘”在玻璃板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故错误;
、扇叶旋转时与空气摩擦带上了电荷,因此能“粘”有很多尘埃,故正确;
、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胶带能“粘”物体,故错误;
、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因此能“粘”起大头针,故错误。
故选:。
、因为有大气强存在,吸盘两侧存在气压差,吸附玻璃的一侧由于气体几乎被排挤尽,故压强小,所以吸盘受到一个向玻璃的压力,可以吸附在玻璃上;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电流具有磁效应。
此题主要考查了大气压、带电体的性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电流的磁效应,属基础题目。
10.【答案】C;
【解析】解:、由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故错误;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不是创造了正电荷,故错误;
、连接两个金属球的直杆能够导电是导体,故正确;
、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与带电量有关,带电量多张角大,带电量少张角小,故错误。
故选:。
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斥;
带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
连接两个金属球的直杆能够导电是导体;
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与带电量有关。
本题的目的是考查对验电器使用原理,难度不大。
11.【答案】;
【解析】解:脱下外衣后小明的头发“炸开”了,这是因为头发带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造成的。
由于日常活动时衣物间相互摩擦使衣服带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如果电流方向是小明到外衣,那么电子移动的方向是外衣到小明,说明外衣上带有多余的电子,因此,外衣带负电。
故答案为:同种;摩擦起电;负电。
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间摩擦后,若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说明物体带了电,这种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理解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可解答此题。
12.【答案】吸引轻小物体 正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扩散;
【解析】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碎纸屑被吸引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荷间是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扩散。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验电器使用时是让金属杆上的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然后同种电荷会相互排斥从而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决此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作用规律、扩散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吸引轻小物体 ; 同 ; 电子 ; 梳子 ; 负 ;
【解析】解:用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当其靠近碎纸屑时,碎纸屑会被吸引过来。
当验电器与带电的塑料棒接触后,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都带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角度。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
由图可知,毛皮的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弱,梳子束缚电子的能力最强,故毛皮与梳子摩擦最容易起电;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梳子得到电子带负电。
故答案为:吸引轻小物体;同;电子;梳子;正。
毛衣摩擦过的塑料棒带了电荷,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是否张开角度来确定物体是否带电。其之所以张开角度,就是由于两个箔片带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造成的。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容易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容易失去电子,带正电。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的转移,相互摩擦的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失去了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一定得到了多少电子,两种物质所带的电荷多少是相同的,电性是相反的。
14.【答案】;
【解析】解: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小红将物体与橡胶棒接触,故物体带负电;物体固定,小球偏离竖直方向,说明物体与小球相互排斥,故小球带负电荷;
物体固定,带负电的小球挂在绝缘细线上,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受到的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故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负;电荷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间的距离是否有关。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固定,带负电的小球挂在丝线上,偏转角度越大,说明受到的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据此提出一个可探究的问题。
本题是一道基础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答题。
15.【答案】正 ; 排斥 ;
【解析】解:、相互吸引,说明一定带异种电荷,带负电,则一定带正电;、相互排斥,说明一定带同种电荷,则带正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是带正电的,故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二者将相互排斥。
故答案为:正;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排斥的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有异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
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排斥带同种电荷,吸引可能带异种电荷,其中之一带电。注意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6.【答案】;
【解析】解:当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和梳子摩擦,使梳子和头发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头发间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显得蓬松,这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带电的实质是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同种;电子。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带正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掌握摩擦起电的实质、现象,并能运用摩擦起电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7.【答案】;
【解析】解: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一根根竖起;
接触带电和摩擦起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故接触带电与摩擦带电的实质是相同。
故答案为:同种;是。
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荷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该题据上分析即可解决;
接触带电和摩擦起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
此题主要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并理解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8.【答案】负 失去 原子;
【解析】解: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而夺得电子,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带正电的毛皮靠近吸管,吸管被推开,说明两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吸管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作业纸得到电子带负电;
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的组成的,即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故答案为:负;失去;原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质的原子通常是中性的,由于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
此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所带电荷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负;
【解析】解:由图可知,用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但不接触,根据静电感应可知,靠近玻璃棒的一端会有自由电子集中。先将、分开,再将带正电的玻璃棒移去,上仍有多余的电子,因此会带负电。
故答案为:负。
根据静电感应的原理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做出判断。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静电感应原理的应用,知道自由电子如何移动,是判断的关键。
20.【答案】转移 吸引;
【解析】解: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转移,并非是创造了电荷;风扇叶转动时,与空气摩擦而起电,带上了静电,从而吸引灰尘,所以叶片特别容易脏。
故答案为:转移;吸引。
不同物质相互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此题主要考查了摩擦起电原因,以及静电现象的解释,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是一道很好的题目。
21.【答案】答:吊扇叶和空气摩擦带电,吊扇叶带电,吊扇叶吸引空气中轻小的灰尘,所以吊扇叶片比其他物品上沾灰多些。;
【解析】
吊扇叶和空气摩擦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本题利用生活现象考查了摩擦带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体现了生活处处皆物理。
22.【答案】答: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导致了在摩擦过程中使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正电.因此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物体的正负电荷数不相等.;
【解析】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造成的,在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本领强的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本领弱的失电子带正电.
23.【答案】转换法 塑料泡沫小球 电荷间距离越小 带负电或者不带电;
【解析】解:由题意知,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显示出来,这种研究方法称之为转换法;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选用质量较小塑料泡沫小球;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在电荷量一定的情况下,电荷间的距离越小,电荷间的作用力越大;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所以小球带负电或者不带电。
故答案为:转换法;塑料泡沫小球;电荷间距离越小;带负电或不带电。
把不明显的现象转换为易观察、明显的现象,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
小球质量越小,在相同力作用下,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分析图示实验情景,然后得出实验结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一定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可能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考察了基本的实验方法、电荷间作用规律等,认真分析图示实验情景即可正确解题。
24.【答案】B 带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导电性;
【解析】解: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一种物质失去多少电子,另一种物质就得到多少电子;毛皮和塑料尺相互摩擦,毛皮失去电子带正电,塑料尺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故选;
毛皮摩擦过塑料尺后,塑料尺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毛皮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金属箔片因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出现夹角,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因为玻璃棒和橡胶棒都是好的绝缘体,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产生的电荷不易传导走,所以玻璃棒和橡胶棒经摩擦能带电;而金属棒是导体,导电性强,金属棒摩擦后产生的电荷很容易经金属棒和手传导到地上,使金属棒上没有多余的电荷而不带电。
故答案为:;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电性。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玻璃棒、橡胶棒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金属是导体,容易导电,导电性强。
解决此题要结合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作用规律和导电性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