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 章《声现象》第 1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同步作业(无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作业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 础 性 作 业 作业一 根据动手实践并阅读书本,完成下列习题: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形式:声音在传播介质中以_____ 的形式传播, 3.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传声的介质可以是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真空中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参考答案: 振动 声波 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不能 课本预习和实践型课前作业相结合,为学生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基础。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5分钟 0.9
发 展 性 作 业 作业一 1.【实践类作业】 广场上广场舞音乐用声音很大的音响指放着音乐,你从它旁边经过会不自主的捂住耳朵,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传播的 利用身边的物品(入:书、尺子、梳子等)使它发出声音, 思考: 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2)用播放音乐的小音响靠近点燃的蜡烛,观察蜡烛火焰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参考答案: (1)①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②都在振动 (2)蜡焰随之晃动 本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同学们对声音的学习兴趣。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5分钟 0.8
课中 基 础 性 作 业 作业一 1.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参考答案:B 与拓展型作业相结合,考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研究方法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2分钟 0.9
作业二 1.星期天,小林随着爸爸到郊外鱼塘中钓鱼。当看见鱼要上钩时,小林非常兴奋,大声地叫喊,结果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D.水不能传播声音 2.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播,因为___________的传声能力较强,所以听到的声音比较大声。 参考答案: 1.C 2.气体、固体、固体 通过生活实例,构建原始问题,以此考察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让学生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可以传声,且不同介质传播本领不同;同事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4分钟 0.8
作业三 1.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50m铁管的一端,管中充满水,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水中声速为1500m/s, 铁中声速为5200m/s)( ) A. 1次敲击声 B. 2 次敲击声 C. 3 次敲击声 D. 4 次敲击声 参考答案:A 以具体数据检验学生对声速的计算以及对人耳听辨0.1s的应用。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3分钟 0.7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 观看编钟演奏思考一下问题: ①编钟是如何发声的? ②如何验证你的想法? 参考答案: ①编钟振动 ②用手摸、放水里......言之有理即可 学生在预习时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已经有了浅层次的了解,以编钟为对象,让学生思考如何观察到看不见的振动,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2分钟 0.7
作业二 1.【实践作业】 将用力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或将音叉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 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强化学生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认识,体会放大微小振动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5分钟 0.6
作业三 1.【实践作业】 (1)在水下播放手机音乐,能听到声音吗 (2)在玻璃罩内放置正在播放音乐的手机,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感受一下声音的变化情况,听不到声音后再将空气放回玻璃罩,再仔细听有什么发现 参考答案: (1)能 (2)抽气过程声音变小,甚至听不见,空气放回后有开始听见,且声音越来越大 学生通过手机放入不同介质,都听见了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固体液体还有气体都能传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5分钟 0.7
课后 基 础 性 作 业 作业一 1.2022年2月15日是元宵节,航天员王亚平将古筝带上太空在空间站中弹奏中国传统音乐《茉莉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古筝发出的声音可以在太空中传播 B.古筝发出声音是王亚平的手指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空间站中绝对不能形成回声 D.演奏结束后古筝振动停止不再发出声音。 2.把一个音乐芯片放在密封袋中后放入水中,我们可以听见音乐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传播,把音乐芯片放在密封的铁箱中, 我们能听到音乐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传播,我们把音乐芯片放在一个密封的水瓶内(水平内胆是真空),我们 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参考答案: 1.D 2.液体、固体、不能、介质 考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5分钟 0.8
发 展 性 作 业 作业一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______,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_,这说明声的传递需要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乒乓球被多次弹开、振动、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撒些纸屑在桌面上,观察纸屑振动情况 气体 变小、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综合考察生硬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全体学生 4分钟 0.7
作业二 1.(选作) 为了做好南海海域的开发,我国的科考船对南海海域进行了测绘,在某次测量海水深度时,用到了声呐系统。假如声波信号发出后经过12s被声呐系统接收到,请问: (1)海水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2)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两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考察声速和速度公式变形求解距离,培养学生将物理联系实际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5分钟 0.6
作业三(小组合作) 1.三人为小组制作一个可以发声的乐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 了解理解 应用操作 所有学生 20分钟 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 章《声现象》第 1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同步作业(无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