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1.3汽化和液化 随堂测验 (答案)202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八上物理 1.3汽化和液化 随堂测验
熬制糖水的时间,糖水越甜。这是由于熬制过程中,糖水内的水发生了
A.凝固 B.液化 C.汽化 D.熔化
对于某些高烧的病人,有时医生要在病人身上涂擦酒精,这是利用酒精汽化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特点。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1) 【猜想与假设】观察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i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ii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2) 【设计与进行实验】翔翔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水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小明利用如图 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1) 当水的温度加热到 时,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在图 中画出水加热至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图象。
(2) 沸腾前,水的温度 。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还未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3) 沸腾后,水的温度 。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 ,一直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4) 小明测出水的沸点是 。
(5) 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了沸腾,这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儿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致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的水蒸气和 的开水比较,其冷热程度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被 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 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高温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 、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 处较浓 B.它是水蒸气, 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 处较浓 D.它是小水滴, 处较浓
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 。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A.将手伸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有利于水的蒸发
B.提高了手上水的温度,有利于水的蒸发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有利于水的蒸发
D.热风干手器让水沸腾,发生了汽化
下图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景示意图,由图可知
A.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慢水分的蒸发
B.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了大量的热
C.水在蒸发过程中从人体带走了温度,使人感到冷
D.因为吹来的风是冷的,所以人感到特别冷
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见下表。
(1)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是 。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 图 (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其原因是
A.减小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教室内气温为 ,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
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熔化形成的水蒸气
C.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首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她回忆当年带领课题小组尝试加热青蒿水溶液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时,做了大量实验但并没有取得有效结果。她猜想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最终成功地从青蒿乙醚溶液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 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 (选填“熔点”或“沸点”)较低。
(2) 我们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慢慢消失,这是一种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反向推动活塞,观察到慢慢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火箭中的燃料氢气和助燃剂氧气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变为液体,方便运输。
用蒸笼蒸馒头时,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 现象, 很多热量,把馒头蒸熟。有经验的厨师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蘸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 ,使手不会被烫伤。
小明平常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均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如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首先调整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夹”)的位置。
(2) 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加大酒精灯火焰
B.用初温较高的水
C,增加烧杯中水量
D.给烧杯加盖
(3) 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原因是 。
(4) 若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
B.只有第 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
C.只有第 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 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答案
1. 【答案】C
2. 【答案】吸热
3. 【答案】
(1) i 温度;表面积
ii 物质种类
(2) 表面积的大小
4. 【答案】
(1) 如图所示
(2) 升高;变小
(3) 不变;变大
(4)
(5) 吸热
5. 【答案】B
6. 【答案】相同;液化;放热
7. 【答案】C
【解析】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看不见。生活中我们看到的“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液化的方式是压缩气体体积和降低温度。由于从水壶出来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温度较低的空气会产生液化现象。离壶嘴越远的位置温度越低,温度高的水蒸气温度更易降低,所以发生液化变成的水滴就越多。所以 处的“白气”较浓。
8. 【答案】不会;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液化
【解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最终和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达到沸点。但试管中的水无法从等温的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所以无法沸腾。烧杯中水蒸气温度较高,但烧杯口温度低,所以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滴。
9. 【答案】C
10. 【答案】D
11. 【答案】A
12. 【答案】
(1) 保持不变
(2) ;低于
(3) 乙
13. 【答案】A
14. 【答案】D
15. 【答案】D
16. 【答案】
(1) 沸点
(2) 汽化;压缩体积
17. 【答案】液化;放出;水汽化吸热
18. 【答案】外表面;内表面
19. 【答案】
(1) 铁圈
(2) C
(3) 石棉网有余热,温度高于水的沸点,对水继续加热
(4) D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1.3汽化和液化 随堂测验 (答案)2023-2024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