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答案)2023-2024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0.2s
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408m
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136m
D.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是一种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B.大雪过后,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鼓手敲击鼓面的速度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原理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用更大的力敲击同一只鼓可以使响度变大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中空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5.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提高声音的响度.
C.改变声音的音色.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B.声音的频率决定响度
C.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D.光波属于电磁波
7.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谁的歌声
B.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D.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体也需要振动
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其中两句“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的发声体是( )
A.鸟,空气和雨滴
B.鸟,雨滴和空气
C.鸟,空气和地面
D.鸟,地面和空气
9.现在买东西可以用声波支付了,它的原理是用户通过手机向售货机发出一段超声波,然后售货机听到这段声波进行自动处理,用户在自己手机上输入密码,售货机就会吐出商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发出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B.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
C.手机发射超声波主要为了向自动售货机传递能量
D.这种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人们发出的讲话声速度更快
10.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呼喊,为运动员加油。这里的“大”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
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
12.侦探电视剧中,警察搜查房间时,经常会出现敲击墙壁的镜头,目的是通过敲击墙壁的声音判断墙里是不是空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音色和响度
13.如图是某银行的特殊员工﹣﹣“智能机器人”。它能用语音与客户进行亲切交流,并指导储户办理相关业务。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与交流客户时,机器人和客户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D.能区分机器人和客户的声音是因为二者声音的音调不同
14.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唱红歌”比赛。同学们听到的歌声有“女高音”、“男低音”,其中“高、低”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15.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时,琴弦看上去好象变粗了
二、多选题
16.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响度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17.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
A.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B.固体不能够传播声音
C.固体传播声音速度快 D.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慢
1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能传播能量
19.下列有关声音的事例,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有( )
A.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元件上的污渍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
D.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
20.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面海浪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0.057h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漫反射
三、填空题
21.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该声波的频率大于 Hz。
22.嘹亮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的 产生的,观众在剧场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
四、实验题
23.“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 ,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该实验中用到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2)如图乙所示,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五、计算题
24.一辆汽车朝一座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司机在距离山崖620m的位置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汽车的速度是72km/h,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5.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约为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到,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1.C
【详解】(1)图中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3.6s,P1、P2之间有9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的时间为0.4s,故A错误;B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1因为v,所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t1340m/s0.6s204m,故B错误;C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220.40.4s,因为v,所以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2340m/s0.4s136m,故C正确;D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2204m136m,这段距离用时:t3.6s0.6s3.4s,汽车的速度:v汽车20m/s,故D错误.故选C.
【点睛】(1)由题意可知,P1、P2的时间间隔为3.6s,根据图乙所示P1、P2的间隔的刻度值,以及P1、n1和P2、n2之间间隔的刻度值.可以求出P1、n1和P2、n2间的时间,即超声波由发出到接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求出超声波前后两次从测速仪汽车所用的时间,结合声速,进而可以求出前后两次汽车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由于汽车向着测速仪方向运动,所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减小.汽车前后两次到测速仪之间的距离之差即为汽车前进的路程.(2)由于两次超声波发出的时间间隔为3.6s.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3)根据汽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即可求出汽车的运动速度.
2.D
【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慢,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故A错误;
B.人耳要听到声音要满足物体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因此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常伴随着次声波。所以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大雪过后,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声在雪传播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小,即对噪声有吸收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鼓手敲击鼓面的速度越快,鼓面振动越快,但是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障碍物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分析】(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2)响度的大小与发生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详解】A.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无关,所以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变,故A错误;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鼓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故B正确;C.双层中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D错误.故选B.
5.B
【分析】根据扩音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扩音器的作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
故选B.
6.D
【详解】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 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响度与频率无关,故B错误;C. 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C错误;D. 光波属于电磁波,故D正确.故选D.
7.A
【详解】A.不同人声带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能听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其发声需要振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发声体都在振动,啼鸟、风雨声的发声体是鸟,空气和雨滴,故A符合题意为答案.
9.B
【详解】A.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20Hz到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 000 Hz的声波为超声波,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故A错误;
B.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手机声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环境中使用,故B正确;
C.手机发射超声波主要是为了向售货机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与人们发出的讲话声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运动会上,同学们大声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响度大。
故选A。
11.B
【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故B正确;
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接近真空,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通过敲击墙壁,实心墙与空心墙的音调会不一样,从而判断墙里是不是空的.
故答案为C
13.C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所以机器人和客户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故C正确;
D.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客户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而非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女高音”、“男低音”,其中“高、低”是指声音的音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详解】A、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正在发声的电铃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说明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琴弦来回振动较快,看上去好像变粗,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符合题意;
故选D.
16.AC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和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正确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和频率相同,故音调和响度相同,故A正确;
BC.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和丙波形的形状并不完全正确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不同,振幅相同,响度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C正确;
D.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丁波形的形状相同,因此它们的音色相同,振幅不相同,响度不相同,频率不相同,故音调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AC。
17.AC
【详解】解答:根据题目要求,人们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固体能够传播声音这一特点,由此来预报地震的,而固体比较坚硬,振动强烈;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气体、液体中快一些.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题目的要求,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知识点.然后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18.BCD
【详解】试题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A错误;
B.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正确;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能传播能量,D正确.故选BCD.
考点:声现象
19.BCD
【详解】A证明了声音具有能量,其他三项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选BCD
20.ACD
【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水面海浪发出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汽车行驶时,汽车和灯杆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灯杆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由得,通过海底隧道所需最少时间
故C正确;
D.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说明人看隧道壁不会刺眼,所以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漫反射,故D正确。
故选ACD。
21. 超声波 20000
【详解】[1][2]声呐利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
22. 振动 声源
【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嘹亮的歌声是由歌唱者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2]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观众在剧场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3.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振动 转换法 快 高 频率
【详解】(1)[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3]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看不见的音叉的振动转换为看得见的乒乓球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2)[4][5][6]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越快,即频率越高,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4.330m/s
【详解】汽车行驶的路程:
s车=700m﹣620m=80m;
汽车的速度:
v车=72km/h=20m/s;
由v=得,汽车行驶的时间:
t车===4s;
由题意可知:t声=t车=4s;声音传播的路程:
s声=700m+620m=1320m,
声音的速度:
v声===330m/s。
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0m/s。
25.459m.
【详解】声波从探测仪发出到障碍物的时间
t=×0.6s=0.3s,
代入公式s=vt算出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答案)2023-2024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