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广东 模拟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8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安德葛说:“(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C)
A.组织并筹建总理衙门 B.领导三元里人民抗英
C.收缴鸦片并虎门销烟 D.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
2.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B)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 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 200 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 800 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3.(2023·广州海珠月考)有位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位历史学家强调的是当时中国(D)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亟须改革
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B)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2023·惠州惠阳月考)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A)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A)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7.(2023·广州海珠月考)陈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示意图。此图不能说明的是(A)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8.下列时间轴所示活动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的历史。下列探索活动与时代相对应正确的是(A)
A.学习制造先进武器 B.学习西方民主共和
C.学习西方民主科学 D.学习君主立宪
9.“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则材料说明洋务运动(D)
A.工厂人员福利好 B.顺应历史的发展
C.所办工厂利润高 D.存在严重局限性
10.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俄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中国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A)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1.大东沟一役,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我们主力尚存,还有着令日军畏惧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巨舰,我们还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因此,日本不敢在中国海域肆意妄为。然而,这一仗打怕了李鸿章,他严令北洋水师“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只能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与了日本舰队。这一现象说明了(D)
A.北洋舰队的各种装备要落后于日本的联合舰队
B.大东沟一役是甲午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重要战役
C.大东沟一役的失败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彻底结束
D.李鸿章没有意识到制海权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
12.(2022 自贡中考)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记录道:“……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这段回忆相关的条约是(C)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B)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14.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也保护了未来的利益”。这主要是由于(B)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美国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15.历史学家张岂之指出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一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变易理论……二是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例如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思想。他对待这两种学说的态度是各取所需……”从上述材料可知,康有为 (C)
A.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B.批判西方近代学说
C.糅合汲取中西理论 D.创立自己的政治学说
16.(2022·梧州中考)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D)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
17.“另一方面,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D)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B.西方列强不敢镇压义和团运动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坚定
18.“1902年的2月,寒风肆虐,交杂着雨雪,吹冷了民众的心。北京东交民巷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披着貂毛大衣的各国公使正准备去赴宴,街上到处站着外国士兵,几处西式建筑在四合院的簇拥下显得格外刺眼,街上市民的买卖吆喝声似乎不够温暖人心。”以上文学片段中不符合史实的是(D)
A.赴宴的外国公使 B.外国士兵巡逻
C.西式建筑出现 D.北京市民吆喝声
19.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20.1905年创刊的某报发刊词,劈头就是四篇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据此可知,该报宣传的思想主张是(C)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反帝反封建
21.“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这是在1907年浙皖起义中牺牲的女革命家的豪迈诗篇。这位女革命家是(D)
A.邹容 B.徐锡麟 C.陈天华 D.秋瑾
22.《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D)
A.护国战争 B.护法运动 C.戊戌变法 D.武昌起义
23.“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文中“那个元旦”指的是(B)
A.1911年1月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3年1月1日 D.1927年1月1日
24.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B)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25.1918年,孙中山曾感慨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民愈不聊生矣!”他所提到的“强盗之专制”是指(B)
A.清政府的集权统治 B.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C.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 D.土匪强盗的四处肆虐
26.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时时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这里“启蒙的水”指的是(C)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27.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的含义包括 (B)
A.出国留学的青年 B.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
C.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 D.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
28.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B)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9.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办报刊,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D)
A.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
30.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探索中(A)
A.适时调整革命纲领 B.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C.十分关注百姓生活 D.致力改善国共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14分)史实(历史事实)、史料(历史材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三 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 
(1)史实来源于史料。材料一、二都涉及了哪一史实 (2分)我们一般从背景、内容、性质、特点、影响等角度分析史实,你认为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分析史实的 (2分)
答:史实:《马关条约》(或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争)。角度:材料一:内容; 材料二:影响。
(2)史实提炼为概念。材料三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洋务运动”的定义,请你写出洋务运动中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代表企业(各一例),并依照这种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写出“戊戌变法”的定义。(4分)
答:军事工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各一例即可)定义:戊戌变法是康有为等人在19世纪末,为挽救民族危机,依靠光绪帝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变法运动。
(3)史实形成于节点。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从图一可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简述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2分)
答: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或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因果关系:学生爱国斗争得到上海民众支持,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4)上述关于史实、史料的特征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哪些启示 (2分)
答:启示:利用史料理解史实;利用概念掌握史实;利用知识结构把握史实等。
32.(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没有实现富国强兵,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镇压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还是以失败告终
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从材料中的历次战争看,清政府总是战败,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示例]
观点: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勇于抗争。
事件: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论述: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太平军奋勇反抗,重创洋枪队;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将士奋勇作战,在弹药用尽后,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不幸被炮弹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廊坊、老龙头火车站、紫竹林等地与八国联军进行作战。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人民具有不畏强敌、勇于抗争的精神。
答:示例一:
观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0年列强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示例二:
观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新文化运动
论述:洋务派为了自救,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器物、技术的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陈独秀、胡适等人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两面大旗,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结论: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特点。
33.(14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摘自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材料一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4分)
答: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思想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组织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各地开始陆续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材料二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2)材料二所述中共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什么方向 (2分)根据所学内容,概述本次会议在民主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2分)
答:方向: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重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材料三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
(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哪次工人运动 (1分)这次罢工遭到了哪个军阀的血腥镇压 (1分)从该事件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2分)
答: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直系军阀吴佩孚;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8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安德葛说:“(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
A.组织并筹建总理衙门 B.领导三元里人民抗英
C.收缴鸦片并虎门销烟 D.击毙洋枪队首领华尔
2.阅读下表,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
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
地区 上奏人 上奏时间(道光) 银(两)
福建 保昌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20 000
浙江 刘韵珂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1 200 000
广东 奕山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1 800 000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3.(2023·广州海珠月考)有位历史学家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位历史学家强调的是当时中国( )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亟须改革
4.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2023·惠州惠阳月考)在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被攻陷,广东籍的户部侍郎罗惇衍说:“人心愤夷已极,而地方官自夷人入城以来,每讳言夷务,甚至文移公牍,称夷务为洋务,又称为外国事件,不敢斥言夷字。”这说明( )
A.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洋务思想发展
C.古代华夷观念彻底崩溃 D.清朝外交方针发生转变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7.(2023·广州海珠月考)陈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讲授《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示意图。此图不能说明的是( )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8.下列时间轴所示活动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的历史。下列探索活动与时代相对应正确的是( )
A.学习制造先进武器 B.学习西方民主共和
C.学习西方民主科学 D.学习君主立宪
9.“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这则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工厂人员福利好 B.顺应历史的发展
C.所办工厂利润高 D.存在严重局限性
10.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俄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中国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11.大东沟一役,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我们主力尚存,还有着令日军畏惧的定远和镇远两艘铁甲巨舰,我们还有实力与日军拼死一搏。因此,日本不敢在中国海域肆意妄为。然而,这一仗打怕了李鸿章,他严令北洋水师“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北洋舰队只能将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与了日本舰队。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北洋舰队的各种装备要落后于日本的联合舰队
B.大东沟一役是甲午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重要战役
C.大东沟一役的失败标志着甲午战争的彻底结束
D.李鸿章没有意识到制海权对于一场战争的重要性
12.(2022 自贡中考)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里记录道:“……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与这段回忆相关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1872年到1875年间,120名赴美留学幼童中,人数居前三位的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84人、20人和9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分布逐步向长江流域延伸。留学生地域分布的变化( )
A.加速了科举制度的瓦解 B.与近代化进程基本一致
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始 D.加剧了中国的半封建化
14.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也保护了未来的利益”。这主要是由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美国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
D.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15.历史学家张岂之指出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一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变易理论……二是来源于西方近代政治学说,例如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思想。他对待这两种学说的态度是各取所需……”从上述材料可知,康有为 ( )
A.抛弃中国传统文化 B.批判西方近代学说
C.糅合汲取中西理论 D.创立自己的政治学说
16.(2022·梧州中考)史学家陈旭麓在评价百日维新时指出:“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灭干净的。”此观点旨在说明百日维新( )
A.弘扬了民主科学 B.结束了君主专制
C.实现了自强求富 D.促进了思想启蒙
17.“另一方面,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B.西方列强不敢镇压义和团运动
C.义和团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坚定
18.“1902年的2月,寒风肆虐,交杂着雨雪,吹冷了民众的心。北京东交民巷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披着貂毛大衣的各国公使正准备去赴宴,街上到处站着外国士兵,几处西式建筑在四合院的簇拥下显得格外刺眼,街上市民的买卖吆喝声似乎不够温暖人心。”以上文学片段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赴宴的外国公使 B.外国士兵巡逻
C.西式建筑出现 D.北京市民吆喝声
19.1910年春,陈嘉庚加入某革命组织时宣誓:“福建省同安县人陈嘉庚,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20.1905年创刊的某报发刊词,劈头就是四篇图画:《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中华民族开国之始祖)》《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据此可知,该报宣传的思想主张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反帝反封建
21.“危局如斯敢惜身 愿将生命作牺牲。”这是在1907年浙皖起义中牺牲的女革命家的豪迈诗篇。这位女革命家是( )
A.邹容 B.徐锡麟 C.陈天华 D.秋瑾
22.《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护法运动 C.戊戌变法 D.武昌起义
23.“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文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
A.1911年1月1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3年1月1日 D.1927年1月1日
24.有学者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朝代国家,而取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25.1918年,孙中山曾感慨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民愈不聊生矣!”他所提到的“强盗之专制”是指( )
A.清政府的集权统治 B.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C.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 D.土匪强盗的四处肆虐
26.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陈独秀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时时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这里“启蒙的水”指的是( )
A.自强求富 B.君主立宪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27.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其中“新”的含义包括 ( )
A.出国留学的青年 B.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
C.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 D.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
28.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9.从前人们说中国民众是“一盘散沙”,没有组织,没有活力。五四运动勃兴,各种群众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活动多种多样,除了组织集会游行之外,办报刊,做社会调查……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促进了维新思想传播 B.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凝聚了伟大民族力量
30.中共一大时,因为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共产党简单地认为其面临的任务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没有意识到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一缺陷在中共二大时获得了解决。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探索中( )
A.适时调整革命纲领 B.高度重视农村发展
C.十分关注百姓生活 D.致力改善国共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2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31.(14分)史实(历史事实)、史料(历史材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还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材料三 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多方面的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四 
(1)史实来源于史料。材料一、二都涉及了哪一史实 (2分)我们一般从背景、内容、性质、特点、影响等角度分析史实,你认为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分析史实的 (2分)
(2)史实提炼为概念。材料三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洋务运动”的定义,请你写出洋务运动中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代表企业(各一例),并依照这种定义概念的方式,从时间、目的和内容等方面,写出“戊戌变法”的定义。(4分)
(3)史实形成于节点。材料四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五四运动的重要节点。从图一可推测这次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分)简述图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间的因果关系。(2分)
(4)上述关于史实、史料的特征给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哪些启示 (2分)
32.(12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同时也书写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勇于探索的不朽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没有实现富国强兵,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镇压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还是以失败告终
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1)从材料中的历次战争看,清政府总是战败,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0分)
33.(14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摘自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材料一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哪些“最为坚实的基础”。(4分)
材料二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这次会议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2)材料二所述中共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什么方向 (2分)根据所学内容,概述本次会议在民主革命历史上的重大贡献。(2分)
材料三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30万以上。
(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哪次工人运动 (1分)这次罢工遭到了哪个军阀的血腥镇压 (1分)从该事件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期中素养评估(第一至四单元) 广东 模拟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2023-2024 部编版历史 八年级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