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9年6月9日,天津总商会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材料说明(  )
A.天津已经成为运动的中心
B.天津总商会掌握运动领导权
C.商人阶层参与了五四运动
D.罢市是维护主权的最佳手段
2.五四运动后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长篇文章中,不再侧重经济学和哲学方面,而是侧重在政治学方面,多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国家学说。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马克思主义者(  )
A.不再关注经济和哲学方面的内容
B.脱离实际照搬西方学说
C.认为政治学内容更加具有科学性
D.立足现实探索救国方案
3.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写道:“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这表明五四运动是一场(  )
A.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
B.广泛动员的工农革命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知识点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红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这里的“新”是(  )
A.新的革命任务 B.新的革命前途
C.新的革命对象 D.新的群众基础
5.中共“二大”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9个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由此确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是(  )
A.《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基础内容
B.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产物
C.对中国共产党最高纲领的阐释
D.民主革命的任务、动力的体现
知识点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6.某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既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又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政治口号的提出者。该学者意在说明(  )
A.三大政策促成了国共合作
B.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大革命中的作用
C.统一战线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D.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国民革命领导权
7.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使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B.使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D.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8.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这一现象表明(  )
A.国民大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
B.国民革命得到农民支持
C.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
D.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广东佛山高一联考]五四运动中,学生们去街头演说,到工人中进行调查,创办平民学校,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接触社会,发现在自己周围还存在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开始看到自身存在的弱点,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D.形成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力量
2.[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五四运动前后,国内掀起了一股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热潮,如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雇佣劳动与资本》,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均被翻译出版。到1920年,此类著作已接近20种。这说明(  )
A.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工人运动
B.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传播
C.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全面觉醒
D.工人阶级已登上历史舞台
3.[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时期的新式知识分子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这反映了五四运动(  )
A.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B.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C.标志着工人阶级以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
4.[2023·重庆高一期末]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工人运动也蓬勃发展起来。1917年后,中国报业对欧洲的工人运动给予了大量的报道,如《欧战实报》等,大量刊发关于英法及德奥的罢工运动等事件。中国报刊界对劳工问题的关注(  )
A.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升
B.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来临
C.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掀起了中国反帝爱国的新浪潮
5.[2023·山西太原高一期末]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最高纲领是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调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依据国情制定革命纲领
C.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D.积极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6.[2023·辽宁铁岭高一期末]同盟会会员出身的中共领导人林伯渠曾回忆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但革命以后,无论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
B.否定了辛亥革命的意义
C.是政治近代化的必然要求
D.标志着新革命道路形成
7.[2023·湖北荆州高一检测]1920年7月,列宁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联盟。共产国际认为,“在中国建立一个坚强的真正独立的中央政府,并非纯属中国一国事务,它具有直接的国际意义”。为此,共产国际(  )
A.在中国积极宣传社会主义
B.积极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C.简单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
D.促成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8.[2023·河南漯河高一联考]1924年7月,在农讲所毕业典礼上,孙中山对农讲所的毕业生说:“农民在中国是占人民的极大多数,所以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级。要这个极大阶级都能够觉悟,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这反映了孙中山(  )
A.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B.提升了农民的政治素养
C.经济上主张耕者有其田
D.鼓励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9.[2023·湖南衡阳高一期末]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中共二大主张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以“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的政治构想。这一过程反映了(  )
A.理论创新成为党内主要工作
B.中共逐渐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C.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D.共产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
10.[2023·福建福州高一期末]1926年11月,天津某报发表社评:此每年递增数万以上之毕业学生,欲求学不可得,欲作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近来南北学生,纷纷投效革命军。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失业者,即无异每年加增数万知识阶级之革命者。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
A.社会经济状况影响了革命进程
B.知识分子是革命主要力量
C.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必然性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云南玉溪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1919年)
材料二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致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1920年1月29日)
(1)材料一中的“罢学风潮”指什么?“近因”指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学生的态度有何不同?
(3)材料二中孙中山对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的分析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12.[2023·广西河池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戊戌变法失败后,又爆发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就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从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军事层面,什么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其实根本要在思想观念层面解决。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意义是我党在革命后的一种总结,五四运动的本质就是“德先生”“赛先生”“打倒孔家店”。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追寻了170年历史中的最具分水岭意义的一个事件。它彻底地否定传统,全盘西化,开启了又一个现代的中国。——摘编自陈东升《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五四运动”提出一个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基础过关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19年6月,主体为天津总商会,布告称“外交失败,惩办国贼”和“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可知,题干为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商人罢市,五四运动的扩展,社会各界参与度不断扩大,C项正确;五四运动前期中心为北京,后期中心为上海,天津没有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排除A项;五四运动的领导权是工人阶级,排除B项;罢市不是维护主权的最佳手段,弱国无外交,排除D项。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后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长篇文章中,不再侧重经济学和哲学方面,而是侧重在政治学方面,多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国家学说。”可知,五四运动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中,多涉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国家学说,说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研究与探索救国方案,D项正确;不再关注经济和哲学方面的内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脱离实际照搬西方学说,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政治学内容更加具有科学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启蒙,排除A项;五四运动未动员农民参与,史实错误,排除B项;五四运动不是共产党领导的,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荣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因此“新”是指新的革命前途,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国际形势《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明确国情的情况下,提出了最低纲领,说明中共的最低纲领是准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产物,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党的最低纲领产生的背景和原因,A、C、D项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共倡导国共合作和组织统一战线,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政治口号,这都体现了中共在中国近代革命中所发挥的作用,B项正确;三大政策是在国共合作实现后提出的,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统一战线的作用,排除C项;中共没有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论述的历史事件是国民革命。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统治,使得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的代言人被推翻,D项正确;材料中“革命的火焰”是指“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当时张学良占据的东北还没有统一,排除A项;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B项;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孙中山的革命理想,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时期,在我国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农民‘报刊潮’,其中多为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犁头》为代表的政治性报刊”可知,国民革命时期,有很多涉及农民运动的政治性报刊,这说明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A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国民革命重视农民的重要作用,“国民革命得到农民支持”“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装斗争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不是农民运动,排除C项。故选A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中,学生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弱点,冲破以往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积极接触工人和社会,并提出要把“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奉献给“大我”等,反映了五四运动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B项正确;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明确提出是在中共二大时,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形成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力量与学生们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弱点”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五四运动前后,国内掀起了一股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的热潮”可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传播,中国掀起了一股翻译马列著作的热潮,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意识,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传播科学和民主,打破旧思想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在思想方面的功绩,没有涉及社会革命,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情况,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报业对欧洲的工人运动的报道,有利于提升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A项正确;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出现的,1921年中共诞生,排除B项;1915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反帝爱国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一大制定的纲领没有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指向真正应该推翻的对象;而中共二大的纲领中更切合中国实际。说明这一调整反映了中共依据国情制定革命纲领,B项正确;这一调整体现了中共依据国情制定革命纲领,并没有体现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排除A项;仅根据这一调整不能说明中共开始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排除C项;中共三大上才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但革命以后,无论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其胜利果实被窃取,最终没有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政治近代化的必然要求,C项正确;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政府,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否定了辛亥革命的意义,说法错误,排除B项;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标志着新革命道路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共产国际(苏俄)认识到中国对于世界革命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帮助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就是积极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和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B项正确;在中国积极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是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者,而不是共产国际,排除A项;当时苏俄是积极帮助中国,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国情独立自主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与共产国际主张的“城市中心”道路相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要这个极大阶级都能够觉悟,都能明白三民主义,实行三民主义,我们的革命才是彻底”,可以看出孙中山鼓励农民投身革命,是其“扶助农工”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农民的鼓励,并未涉及农民的政治素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农民土地的规定,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1921年,中共一大把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平民政权’取代‘军阀政权’”,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国民革命时期,不断成长,逐渐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主张,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不能得出中共逐渐成为革命的领导核心,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主要是革命任务,不能得出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此每年递增数万以上之毕业学生,欲求学不可得,欲作事不可能,生机断绝,路路不通,……近来南北学生,纷纷投效革命军”,可以看出毕业学生,求学作事,生机断绝,纷纷投效革命军。说明经济滞后导致失业问题严重,知识分子被迫走向革命道路,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知识分子投向革命,并不能得出其是革命主要力量,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其他阶层,不能得出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反帝反封建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1)五四运动。“近因”指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材料一诬蔑学生运动;材料二支持和赞扬学生运动。
(3)不完全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解析:(1)根据材料“北京大学”“1919年”可知,这是五四运动。“近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因”指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即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根据材料“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可知,材料一诬蔑学生运动;根据材料“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可知,材料二支持和赞扬学生运动。(3)孙中山认为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得益于媒体的推动,这不完全正确。因为五四运动之所以扩大到全国,是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加入斗争行列,推动了斗争的深入和发展。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孙中山没有看到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12.答案:示例一
看法: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说明:1919年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英、美等国操作会议,无理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义要求,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一消息传到中国,五四运动由此爆发。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主力军,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因此,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示例二
看法: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分水岭。
说明: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提高了广大民众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反动当局本质的认识,使人们懂得只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才会有出路。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现代化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的彻底转变;五四运动启迪青年知识分子追求人的解放与个性自由,进一步摆脱了封建束缚;五四运动推动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使中国现代化找到了正确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五四运动推动中国现代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使中国现代化找到了正确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综上所述,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分水岭。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首先依据材料的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比如依据材料可以从“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提取观点。说明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以及取得的初步胜利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还可以依据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追寻了170年历史中的最具分水岭意义的一个事件。它彻底地否定传统,全盘西化,开启了又一个现代的中国。”提取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分水岭的观点。说明结合所学从五四运动的性质、思想解放、五四运动推动民主革命变化、五四运动后指导思想、革命道路以及正确的领导核心等分析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分水岭。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基础过关练 
知识点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北洋政府时期,除财政部赋予发行特权的银行外,还有各地银号、钱庄、官钱局、外国银行等发钞机构;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规定只有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有发行货币权。这一变化(  )
A.阻止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B.表明中国与国际金融接轨
C.推动了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D.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
2.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私立学校规程》,决议将教会学校列入私立学校,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立案。这意味着教会学校(  )
A.自此完全交给中国人管理
B.认同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
C.将逐步纳入政府监管体系
D.实现了宗教和教育的分离
3.关税自主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实行的重大措施。1931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1933年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
A.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权
B.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国际贸易的繁荣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开展
知识点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部分国民革命军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了武装起义。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
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
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5.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各地党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土地革命,赣南、鄂豫皖、闽浙赣、湘鄂赣等根据地不断出现和发展壮大。这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A.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完全胜利
B.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打下基础
C.使中共获得了巨大政治优势
D.使中国共产党避免出现矛盾和分歧
6.1931年,毛泽东曾言:“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基于此,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大力发展工商业、农业、集体和个体经济,形成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这说明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
A.依靠经济实力主导战争胜负
B.努力打破国民党经济封锁
C.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
D.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造
知识点三红军长征
7.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一会议(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标志着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
C.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D.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
8.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B.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C.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D.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拓展培优练 
1.[2023·辽宁辽阳高一期末]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发布通令,规定“全国各机关所用物品如有国货可以适用而仍购用洋货者,一律以不经济支出论”。此外,政府还要求各省市建立国货陈列馆,举办展览会。由此可知,当时的国民政府(  )
A.重视民族产业的振兴
B.充当列强侵略的帮凶
C.纵容官僚资本的扩张
D.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2.[2023·江苏徐州高一期末]1927年9月11日开始,宁汉双方代表在上海会谈,商讨合并等事宜,会议决定起草统一宣言,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合并,史称“宁汉合流”。20日,“新政府”在南京宣誓就职,“合流”后的政府依旧称“南京国民政府”,这意味着(  )
A.北伐战争已获得成功
B.国共关系的正式破裂
C.国民政府身份合法化
D.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3.[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末]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成立的北平市戏曲审查委员会有权对该市所有的戏曲剧本及演出形式进行审查。如某新戏中出现的大力神、四云童等神话元素因有违“科学”而被要求删去,名将薛丁山的妾室在演出时也被要求作为普通女将出场。戏曲审查委员会的这些活动客观上(  )
A.宣传了国民党党义党规
B.助推了社会风气近代化
C.加速了新文化运动转向
D.限制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4.[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联考]1935年秋,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的宋子文调集大量资金注入当时著名的侨资银行——广东银行。虽然他只认购了20万股,非最大股东,但无人敢与其一争高下。经过改组,大家“一致选举”宋子安(宋子文胞弟)担任该行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则由宋子文“赏给”了其亲信。这段史实反映了(  )
A.官僚资本的扩张 B.金融机构的近代化
C.国民政府的腐败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5.[2023·湖南益阳高一期末]1927年8月至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不仅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还先后领导发动了海陆丰、赣西南、赣东北、湘鄂西等起义。到1928年春,许多起义归于失败,一部分起义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几乎都扎根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偏僻山区。这(  )
A.实现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
B.是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
C.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
D.反映了国民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势
6.[2023·江西吉安高一期末]1927年4月,毛泽东在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如下:
革命势力,目前虽见发展,但亦到了一个危机,此后非有一支生力军必归于失败。要增加生力军保护革命,非解决土地问题不可。……兵士能否永久参加革命,亦即在土地问题解决。因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必勇敢作战。
毛泽东此论(  )
A.提出了发动农民保护革命的思想
B.成为国共两党解决土地问题的共识
C.有利于巩固和扩大革命统一战线
D.适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需要
7.[2023·云南玉溪高一期末]1930年,中共中央机关刊报指出: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制定革命道路
B.重视农民战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C.主张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D.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8.[2023·山东青岛高一期末]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个军队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
C.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9.[2023·湖南长沙高一期末]1936年2月,贺龙率部进驻贵州镇西卫城,时值正月初十新年耍龙灯,红军入城时,老百姓燃放鞭炮,夹道欢迎,意为“举彩龙,迎真龙,庆贺龙”。在卫城期间,召开千人群众大会,就地处决了七个土豪劣绅,还将土豪劣绅的粮仓和盐仓打开分给穷人。这(  )
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B.可佐证长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
C.表明持久抗战方针日益深入人心
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发展
10.[2023·江苏徐州高一联考]1981年,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带领家人“重走长征路”后,感慨道:“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这表明,他认识到(  )
A.长征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
B.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新的“长征”
C.长征精神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D.长征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宝贵财富
[答题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2023·山西忻州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因素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相关关系,也是一种重要的因果关系。为扩展社会主义的力量,俄共(布)在1919年3月主导成立了共产国际,并向中国输出革命思想。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经马林等与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协调,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从一开始,中共就是共产国际的远东支部之一,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发展大局是其组织属性之一。自中共一大开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国际根据中共中央提供的预算按月发放活动经费,有时还增加发放特别经费,提供的经费不少于100万美元。直至1927年8月后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并在南方山区开辟根据地,才初步实现经济自立。中共一大做出的“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等规定,严重背离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中共二大有关中国革命的阶段性目标及其政策策略等重要决策的制定,得益于共产国际举办“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及下达指令并派代表召集中共领导人加以说服等举措。——摘编自江沛《转型与塑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启示》
材料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精神。在十月革命爆发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和党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惨重损失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的产生作出了决定性贡献。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也为我党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共产国际认识到独立自主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作用,共产国际于1935年7月提出“一般不直接干涉中国共产党内部的组织事宜。”——摘编自王春龙《试论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12.[2023·河北秦皇岛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很快就走上了苏维埃革命的道路。在中国推行的俄国苏维埃革命模式,很快就遇到了中国政治、经济以及革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次次武装暴动的失败,清楚地证明了在中国不可能像俄国那样一下子掀起全国革命的形势。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然而,无论是中共中央还是当时负有指导中国革命责任的莫斯科,都没有及时地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这一重要特色。直到1930年秋天之后,中共中央的工作重心才开始逐渐地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工农武装割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基础过关练
1.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从北洋政府时期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货币发行机构统一为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废除了各地银号、钱庄、官钱局、外国银行的发钞权,这就将货币发行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管控,从而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D项正确;这一变化有利于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但没有能够阻止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也不是中国与国际金融接轨和金融机构近代化的表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根据“决议将教会学校列入私立学校,规定教会学校必须向当地政府注册立案”可得出教会学校要向政府备案,说明政府加强了对教会学校的监管,C项正确;A项太绝对,排除;纳入监管并不意味着认同政府的政策,排除B项;材料不能证明实现了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保护民族经济,从而有利于国内工商业的发展,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才真正实现了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关税提高影响国际贸易,可能引发关税战,恶化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商业贸易的繁荣,并且当时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国际贸易萎缩,排除C项;关税提高是关税自主运动开展的成果,D项错误。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1927年8月1日”,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C项正确;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后的事件,排除A项;南昌起义并没有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排除B项;此时仍是走“中心城市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各地党组织建立大量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打下基础,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了,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不能说明中共获得了巨大政治优势,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矛盾和分歧,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毛泽东强调战争包括经济的竞赛,大力发展经济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说明了国民党对农村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独立的经济体系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项正确;题干中“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不能体现经济是主导战争胜负的因素和经济建设是主要任务,排除A、C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并非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信息可知,此次会议所指的是遵义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D项正确;1945年4至6月,在中共七大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标志着红军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排除B项;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后攻克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B项正确;A、C、D项排序错误,排除。故选B项。
拓展培优练
1.答案:A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要求全国各机关用品一律使用国货,敦促各省市建立国货陈列馆,举办展览会等做法,反映出当时的国民政府重视民族产业的振兴,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国民政府在充当列强侵略的帮凶,排除B项;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才形成,排除C项;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只是材料背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右派叛变和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和汪精卫派代表通过会谈,宣布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宁汉合流”的出现意味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北伐战争的成功,排除A项;国共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B项;早在大革命时期,国民政府已是合法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某新戏中出现的大力神、四云童等神话元素因有违‘科学’而被要求删去,名将薛丁山的妾室在演出时也被要求作为普通女将出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审查委员会对于戏剧中一些不符合科学与表现旧道德的部分删掉,助推了社会风气近代化,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国民党党义党规,排除A项;材料与新文化运动无关,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官僚资本家宋子文入股民营的广东银行,并取得其控制权,这是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的典型案例,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广东银行改组前就已是采取股份制的近代银行,排除B项;担任国民政府高官的宋子文利用不当手段控制广东银行,直接体现了官僚资本的扩张,也间接体现了国民政府的腐败,但相比之下A项比C项更符合题意,排除C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主要体现在屈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到1928年春,许多起义归于失败,一部分起义军虽然坚持了下来,但几乎都扎根在两省或数省交界的偏僻山区”可知,1927年至1928年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许多起义归于失败,说明此时国民党在城市的力量相对比较强大,而一部分起义军分布在偏僻山区,这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探索新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会宁,从而实现了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排除B项;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由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6.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毛泽东此论已经把农民问题同整个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主张保护革命必须发动农民运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A项正确;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不同,注意“1927年4月”,当时国民党正在限制工农运动,革命统一战线趋向破裂,排除B、C项;“1927年4月”农村革命根据地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所发表的观点反映了在当时党内有很多人仍坚持“城市中心论”,并不赞成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项正确;秋收起义等城市中心斗争已经失败,1930年随着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已出现了“星火燎原”之势,证明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正确,但中共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没有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制定革命道路,排除A项;材料是争论革命道路,而不是强调农民战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排除B项;根据材料“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可知强调城市斗争,不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古田会议强调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等信息,说明古田会议强调无产阶级思想的重要性以及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这一规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D项正确;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排除A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排除B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36年2月”可知,处于红军长征时期,根据材料“贺龙率部进驻贵州镇西卫城”“在卫城期间,召开千人群众大会,就地处决了七个土豪劣绅,还将土豪劣绅的粮仓和盐仓打开分给穷人”可以看出,红军在长征期间维护百姓利益,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B项正确;遵义会议是在1935年1月召开,排除A项;持久抗战方针提出是在1938年,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革命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可知,长征不仅是一部英雄主义史诗,它深藏着信仰和精神的价值作用,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长征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1)原因:马列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共产国际的绝对权威;中国共产党对活动经费的急切需求。
(2)历史条件: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断。
影响:推动了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改变了共产国际过多干涉中国共产党事务的错误做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析:(1)原因:根据“为扩展社会主义的力量,俄共(布)在1919年3月主导成立了共产国际,并向中国输出革命思想。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经马林等与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协调,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从一开始,中共就是共产国际的远东支部之一,服从社会主义阵营的世界发展大局是其组织属性之一。自中共一大开始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共产国际根据中共中央提供的预算按月发放活动经费”可知,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主要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共产国际的绝对权威和中国共产党对活动经费的急切需求。(2)历史条件:根据“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就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共产国际和党的‘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惨重损失后”“长征途中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电讯联系的中断,也为我党独立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遵义会议中独立自主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探索以及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联系的中断。影响:根据“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共产国际认识到独立自主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作用”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推动了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改变了共产国际过多干涉中国共产党事务的错误做法,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答案:示例
论题: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
论述: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客观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到1930年夏,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毛泽东采取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在政治上进行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根据地还进行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总之,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壮大了自身力量,推动了革命进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解析:本题为论述题,按着论述题解题三步走的步骤进行,第一确定题目,根据材料“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不可避免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唯一选择。”可见,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因而,题目可以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选择;第二步,围绕题目展开论述,结合所学可知,秋收起义后,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此后,农村根据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在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赢得农民阶级的支持,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具体论述为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失败后,客观分析了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后,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到1930年夏,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毛泽东采取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在政治上进行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根据地还进行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第三步,总结概括,回扣题目,总之,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加强根据地的建设,壮大了自身力量,推动了革命进程,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课时作业(含解析2份打包)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