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高中联考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蓝田县乡镇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性的。”该学者主要强调尊崇儒术有利于(  )
A.巩固大一统国家 B.恢复西周礼乐制 C.边疆问题的解决 D.商品经济的发展
2.汉高祖陆续分封了一批诸侯王、这些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官室百官同制京师”,面汉朝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个郡,这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开通大运河 B.推行崇文抑武政策 C.颁布“推恩令” D.支持商鞅进行变法
3.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统计当地户口,“汉之号令班西域矣”。由此可见,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
A.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威胁 B.表明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使汉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
4.“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 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
5.史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146年,东汉社会基本安定,但人口却从5300万减至4700万。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兼并 B.豪强隐匿 C.疆域变更 D.匈奴侵掠
6. 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7.《隋书》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是 ( )
A.“与民休息”政策 B.“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 D.刺史制
8.据《昌言》等载,东汉的豪强地主庄园“膏(肥沃)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赀至百万”。这类庄园(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以经营林牧业为主 C.面向市场进行生产人 D.是潜在的割据势力
9.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10.有学者提出“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朝自安史之乱至唐亡,仍存在了152年。由此可知(  )
A.藩镇外重内轻威胁了君主专制 B.藩镇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藩镇的设置导致分裂割据局面 D.藩镇的设置维持了唐朝的统治
11.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  )
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 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
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
12.马长寿先生在《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中论及:“北周一朝除了朝廷的皇帝和将相是鲜卑和杂胡成分外,各州刺史、各县县令以及带领军队的都督、统军、别将,甚至宗教的官秩,大多数也是由鲜卑和杂胡充当的。”这一论述意在说明北周( )
A.集权政治受到威胁 B.民族大交融的现象 C.民族成份多样复杂 D.地方行政管理混乱
13.马克思说“历史的发展是按螺旋式,而不是按直线式进行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A.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为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14.赵州桥凝聚了一代桥梁工匠李春的智慧、汗水和心血,是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的空腹式单孔圆弧拱石桥,千余年来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冲击考验,至今巍然屹立。这可以用来说明( )
A.战国时赵国交通事业发达 B.隋唐已处于古代建筑成熟期
C.宋元时期科学技术的先进 D.明清桥梁建造技术世界领先
15.宋代法律就田宅买卖契约进行的明确规定:第一步先问亲邻,在同等交易价格原则下房屋亲邻拥有优先购买权;第二步,订立契约,缴纳契税,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印;第三步过割赋役,官府在双方赋税账簿内进行变更登记;第四步交产离业,出卖人将田宅交付给买受人。这说明宋代( )
A.重视社会成员平等的经济关系 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的商品买卖
C.征收契税是此项法律的出发点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济法进步
16.宋初,宋太宗下诏指出,江南江北种植不同,“风土各有所宜”,但为了防备水旱,作物种植要“杂植”。他要求江南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要求江北诸州,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广种杭稻”。说明当时(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精耕细作技术水平提高 C.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17.金朝建立之初是没有开科取士制度的。金太宗天会元年(1123年)十一月,设女真进士科,举行了考试;海陵王时期,又增加了殿试。这说明金朝(  )
A.积极学习吸收中原文化 B.完全采纳汉族统治方式
C.重用文人加强君主专制 D.立国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18.元代开始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行省长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了地方政治实力
C.促进了各地经济发展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势
19.1260年,蒙古军攻占陕西四川后,军事长官刘太平自领“行尚书省事”割据于陕。忽必烈命廉希宪为京兆(今陕西西安)宣抚使平定刘太平的叛乱,并改京兆宣抚司为陕西四川行省,以廉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省事。据此可当时( )
行省是地方割据的隐患 B.陕西四川行省是临时机构
C.中央行政体制出现调整 D.设置行省以维护地方秩序
20.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很少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民间互惠贸易的繁荣
C.泉州成为南方最大的外贸城市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1.唐朝,若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的皇帝诏令是违法的。唐中宗不得不把未经中书门下两省的诏敕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不用朱笔而用墨笔。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专制削弱 B.文官政治发达 C.皇权受到制约 D.三省的一体化
22.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评述安史之乱以来“征敛多名,且无恒数,贪吏横恣,因缘为奸……建中新令,并入两税”。材料说明两税法(  )
A.简化了税收名目 B.减轻农民的人身控制 C.削弱了政府权力 D.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56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商鞅看来,战争既是保卫自己的手段,更是在混乱年代争霸的工具;而兴农则是为了积蓄战略物资以支援战争。在这里,征战、兼并、称霸乃至统一天下是目的,而重本抑末、发展耕织不过是服务战争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商鞅变法渗透着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为了鼓励耕织,商鞅采取了一系列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措施。这种把人口束缚在土地上,把人的消费限制在基本消费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长期看,是不利于生产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更严重的是,为了在全社会构建以农战为核心的激励体系,商鞅主张严厉控制舆论,严厉打击传统道德。他把礼乐、孝悌、诚信、仁义、非兵、羞战等视作危害国家的“虱害”,因而必须予以铲除。他执行愚民政策,并且实行连坐制度,使居民相互监视,导致整个国家人文道德水准显著下降。商鞅到秦国后,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引荐,数次与秦孝公谈话,在帝道、王道、霸道中,商鞅用霸道打动了秦孝公。秦孝公决定重用商鞅推行变法。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商鞅的博学与才华。
——张俊伟《商鞅变法: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变法。(8分)
24.(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这改变了原来商人在野外谋取利润的现象。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风气逐渐向整个社会渗透,大量的人不避“关梁之难,盗贼之危”交流四方物产,其中一部分人还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产生由大中小商人组成的独立商人阶层。
——摘编自熊林《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溢。为此,政府颁行了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断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
此外,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园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曾昭英《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规范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及主要目的。(8分)
25.(14分)阅读材料后按要求回答。
材料一 唐代的租庸调制直接继承于隋代的赋役制度,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在西晋至唐的赋役制度变迁中,调的征收由计户评资征收演变为计丁征收,租的征收由计亩征收演变成计丁征收,至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政、李金兰《论唐代租庸调制度优势之形成》
材料二 随着大批农民或因逃避租庸调而成为流民,或因为躲避兵役而逃之,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并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租庸调制实施的基础及其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指出两税法与租庸调相比的新变化。(8分)
26.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高一历史答案
1-5BACBB 6-10ACACD 11-15CABBD 16-20ADCCB 21-22DC
23.【答案】
(1)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愚民政策,思想文化专制;实行连坐制等。
(2)积极性: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个人,完善了国家形态;(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局限性:把秦国打造成了军国主义国家;国家对国民缺乏人文主义关怀;为个人悲剧埋下了伏笔。降低了人文道德水准。
24.【答案】
(1)表现:市场的发展(或固定贸易场所的发展);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逐利的社会风气的发展;商人阶层实力的壮大。
(2)措施: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打击富商大贾。
主要目的:巩固与发展大一统国家(或者加强中央集权)。
25.【答案】
(1)基础:均田制的推行(或政府授田给农民)。意义: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控制;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税制混乱,赋税繁重,国家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新变化: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
26.【答案】
示例一:哲学思想
史实与特质:理学诞生,形成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彰显思辨之美(或哲理之美)。
理解与阐释:魏晋以来儒学日益僵化,佛教、道教广泛传播;隋唐时期儒家学者主张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等。理学的诞生标志着儒学走向成熟;对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对强化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德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影响深远。透过宋代理学的哲学思辨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示例二:日常生活
史实与特质:坊市界限被打破(或街市、夜市出现,宋瓷)彰显市井风情浓厚,注重生活品质(或器物之美)。
理解与阐释: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经济相对繁荣;政府对社会控制的相对宽松;市民阶层的壮大。宋代市井文化的发达,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提升了宋人的生活质量。透过宋代日常生活的品质之美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示例三:文学艺术
史实与特质:可用来配乐歌唱的词进入鼎盛时期(宋词成就突出),彰显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宋人的审美情趣日益多元,雅俗共赏。)
理解与阐释:两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市民阶层的壮大;国家分裂,文人忧思。宋词的发达提升了宋人的生活情趣;并且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词作;极大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底蕴。透过宋词的繁荣和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可见整个宋韵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文化品格和影响力已超越宋代赓续千年,极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高中联考2023-2024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