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班级: 姓名: 考场号: 考号: 装 订 线
(
2023年11月
22

光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分值:
100分
时间:
75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是清代前期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制度,遵循“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的原则,参与的人皆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成为皇帝依赖的群体,也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由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
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 B.表明清初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
C.恢复了西周的宗法体制 D.是清朝集权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2.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存在,其职能是( )
A.代行人大职能 B.最高权力机关 C.最高立法机构 D.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3.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的总统权力,错误的是( )
A.掌握最高行政权 B.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统帅
C.任期四年,可以连选连任 D.拥有特赦权
4.有学者在评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时说:“国内的困局,外部竞争的压力,促使我们必须……要寻找--条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材料中的“道路”是指( )
A.包产到户 B.扩大企业自主 C.改革开放 D.建立经济特区
5.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谕旨:“妇女率多缠足,由来已久,有伤造物之和, 嗣后缙绅之家,务当婉切劝导,使之家喻户晓,以期渐除积习。”在这一谕旨下,各地方官员推动风俗改良运动,民间也自发创办不缠足会等组织,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为兴女学提供了基础。这反映了当时( )
A.不缠足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政府成为清末新政的主导
C.新政改革加快社会风俗改良 D.风俗改革颠覆了国人观念
6.台湾学者傅宗懋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巧妙,并不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立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以下史料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军机大臣每日找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议政虚衔,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B.“相权归于寺人(内官),于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
C.时上念机务殷重,欲广聪明,措天下于理也,乃开内阁于东角门,简诸臣为耳目
D.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彼此并不令相兼,所以杜专擅而防雍蔽
7.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
A.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B.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
C.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
8.明史专家樊树志在著作中提到,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
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
A.首辅与丞相职权相当 B.内阁权威源自君权强化
C.明代内阁是法定机构 D.内阁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二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下图反映的是2011—2015年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数量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中国( )
A.经过改革开放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B.顺利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
C.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呈快速增长态势 D.需要深化改革才能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11.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英国在《竞争求质量》白皮书中指出: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方式会带来( )
A.政府奉行自由放任 B.居民实现自我管理
C.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D.基层治理地位突出
12.2008年汶川地震,某国际组织向中国政府提供紧急贷款7.1亿美元,用于甘肃(2亿美元)和四川(5.1亿美元)两省的灾后恢复重建。这一国际组织是( )
A. B.
C. D.
13.《礼记》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这里强调"礼"具有( )
A.约定俗成的特征 B.协调社会的功能 C.宗教仪式的性质 D.明辨是非的效果
14.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完成和推动了四件大事,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开天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业实现强国大业。以下会议与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开天辟地时期: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②改天换地: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
③翻天覆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 ④惊天动地:十九大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有学者指出:“通过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分量”。这次会议( )
A.展现了“一边倒”的战略 B.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安全
C.采取了无敌国外交原则 D.坚持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6.1979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将考核对象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技术类干部侧重能,主要考核干部的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主要看是否坚决拥护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的颁布意在( )
A.深入贯彻党管干部原则 B.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
C.加强干部管理的法制化 D.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其中17题14分,18题14分,19题12分,20题12分,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据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整理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毕业生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据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整理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4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在陕甘宁边区,1941年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1年底,我国5个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均由实行自治的民族干部担任;30个自治州、72个自治县(旗)中,除个别尚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直接选举外,政权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均由实行自治的民族干部担任。1987年8月2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村民委员会工作简则(试行)》。这一简则指导了全区村民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工作,使村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更趋完善,成为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组织。
——摘编自刘维芳《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辉煌40年政治建设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的特点及意义。(7分)
(2)根据材料二,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建设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制度建设的政治作用。(7分)
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的焦点及美国的承诺。(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国家外交关系的改善的认识。(2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国家治理关系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东西方各国因国情不司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措施。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从上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光山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D C C C A A B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D B B C B B
1.A【详解】本题考查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根据材料“从来国家政务,惟宗室协理”“参与的人皆是太祖、太宗子孙”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故A项正确;清初满洲贵族参与处理军国大事带有明显的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的色彩,并非满族贵族享有民主权利,排除B项;西周宗法体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议政王大臣会议有较大区别,排除C项;根据材料“是清朝前期皇权的重要分享者”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排除D项。2.D【详解】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不再兼行人大职能,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职能,D正确;1954年之后政协不再代行人大职能,排除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排除B;政协没有立法职能,全国人大具有立法职能,排除C。
3.C【详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的任期是七年,可以连选连任,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故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统帅,B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实行特赦,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4.C【详解】据材料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内”“外部”“寻找一条新的建设社会主义、使国家繁荣富强的道路”等信息可知,“道路”强调了对内和对外的政策,也就是改革开放,C项正确;包产到户、扩大企业自主只体现了对内改革的具体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建立经济特区只体现了对外开放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C【解折】根据村科“各地方官员推动风俗改民运动,民间也自发创办不缠足会等组织,解放女性身体的同时为兴女学提供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值清未新政,以慈禧为首的大清官僚积极推动社会交革,说明清末新政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革,C项正确;不缠足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广泛”一词说法过于夸大,排除A项;B项与村料主旨无关,排B项;颠覆了国人观念,与村料息不符,排除D项。
A【详解】材料说明雍正设置军机处,收内阁和八旗权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军机大臣只能承旨遵办,内阁为虚衔,故选A;B体现明朝宦官专权,排除;C为设置内阁的原因,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D含义为军机大臣与御前大臣人员不重复,避免军机处权力过于膨胀,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7.A【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王安石变法中征收免役钱的举措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免役法有利于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但并非变法的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免役钱的征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但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越加松弛是免役钱征收的客观作用,故D项错误。
8.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再大,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决策机构,没有自己的衙署,他的权力是伴随着皇权的加强而增大的,所以,内阁权力增大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B项;内阁的首辅并不是丞相,职权相当的说法有误,排除A项;内阁不是明代的法定机构,排除C项;内阁是依附皇权的,并没有对皇权造成威胁,排除D项。故选B项。
9.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第一期从机器上感觉不足指的是器物阶段,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指的是制度阶段,以戊戌变法为代表;第三期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指的是思想文化,以新文化运动为代表。所以与第二期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戊戌变法,故选A项,故排除B、C项;五四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之后,不属于这三期中的任何一个,故排除D项。
10.D【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城镇化的发展,并未涉及工业化,故A项错误;我国现在还未完成向工业国的转型,故B项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故C项错误;由图示可以看出,中国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数量仍在增加,但增长的速度却逐年下降,表明城镇化进程减缓,需要深化改革,促进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11.D【详解】据材料“地方政府的任务在于明确要求和设定优先项目、制定服务标准,不再采用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可知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是减少政府的直接参与,优化了管理,D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后,各资本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并非自由放任,排除A项;鼓励居民和社会力量发挥主体作用,这种做法能够调动居民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居民实现自我管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社区组织形成于1980年之前,排除C项。故选D项。
12.B【详解】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来帮助这些国家实现它们的反贫穷政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汶川地震后,世界银行可以向中国提供仅仅贷款以用于灾后重建工作,B正确;A是联合国,其并不能提供贷款,排除;C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维护世界汇率稳定,对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在必要时提供紧急资金融通,避免其他国家受其影响,因此其不可能向汶川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提供贷款,排除;D是世贸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促进世界贸易自由,没有提供贷款的职能,排除。
13.B【详解】根据材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可知,材料强调礼的作用,即协调社会的功能,B项正确;材料强调礼具有协调社会的功能,AC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C【详解】根据材料,改天换地所指具体时间应该是在1949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之间,而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年春天召开的,故②不符合要求,故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15.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看到了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分量;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B项正确;“一边倒”战略指的是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排除A项;“采取了无敌国外交原则”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周恩来在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6.B【详解】1979年正是改革开放开启时期,中央对于干部的分类考核,技术类强调能力,党政干部强调政治素质和品德,这种考核方式对于此后的改革开放大有裨益,为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B项正确;党管干部以及干部管理法制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C项;重视技术干部能力的考察和清正廉洁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任答3点,得3分)
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任答3点,得3分)
(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任答2点,得4分)
(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任答2点,得4分)
(1)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联合;民主协商。(任答2点,得2分)
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各阶层民主权利;根据地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巩固;是民主政权建设的重要探索,为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有益借鉴。
(任答3点,得5分)
成就: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任答2点,得3分)
政治作用: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障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任答3点,得4分)
19.(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等。(答对其中3点即可)
(2)焦点:台湾问题
承诺:一个中国;从台湾撤军(1点一分)
意义:有利于打破中国外交孤立的僵局;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等(言之有理,酌情赋分)
(4)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言之有理即可。)
20.观点:政治制度与法律教化影响西方国家治理。(2分)
论述:政治制度方面,西方古代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开创了集体管理的新模式和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借鉴。近代西方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在法律教化方面,罗马法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渊源,西方近代形成了以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有效的试;西方基督教在控制人们思想的同时也在宗教伦理方面起到了社会教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教化,均是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