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Ⅰ
1. 《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 )
A. 意在防范诸侯的犯罪行为 B. 说明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的地位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宗法制。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分封诸侯时会预留一块“采地”,以便诸侯子孙因犯罪被削夺封地后其后代仍然可以祭祀祖先,这说明“采地”的设立受到宗法制度理念的影响,D项正确;设立“采地”不是为了借助血缘政治防范诸侯犯罪和弱化贵族地位,而是为了延续诸侯后代对先人的祭祀,排除A项;血缘政治会强化贵族的地位,B项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而不是设立“采地”的影响,C项表述的是分封制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2. 纪录片《中国》讲述中国古代某一官员改革“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把工作任务登记在账簿上,逐月逐级考核后,汇总于内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位官员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有( )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汉姓,说汉话 ④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所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结合所学可知,该项改革是明朝内阁首辅推行的改革,其内容包括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②④正确,B项正确;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改汉姓、说汉化是孝文帝改革的内容,①和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3. 如图是《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的边疆管理举措对应有误的是( )
A. ①地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
B. ②地册封达赖和班禅,并派驻藏办事大臣等
C. 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理
D. ④地建立都司、卫、所,对蒙古等族进行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④地在明代时期建立都司、卫、所,对蒙古等族进行管理,不是清朝的边疆治理,D符合题意,D项正确;①地位于云南地区,清政府逐渐推行了“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排除A项;②地位于西藏地区,清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并派驻藏办事大臣等加强对该地的管理,排除B项;③地位于新疆地区,清王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和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于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排除C项。故选D项。
4. 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岛和台湾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朝贡体制开始受到冲击 B. 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个人喜好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及所学知识可知,在面对日本对中国的入侵时,不少知识分子和官员主张用近代外交的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映了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朝贡体制已经受到冲击,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不少知识分子和官员应对危机的方式,并非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知识分子和官员的行为,没有体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排除D项。故选B项。
5. 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为民国时期政府所重视。关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建立
B. 南京临时政府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如《考试法》等
C.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有四级九等的等级划分,官员选拔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D. 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制度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下,能在实施过程中杜绝亲信的任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北洋政府时期,官员从任用上说,共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种或四级,有时亦称为四等,中央行政官除特任官外,共分为九等:第一、第二两等为简任官,第三至第五等为荐任官,第六至第九等为委任官,即四级九等的等级划分,官员选拔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C项正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A项表述错误,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如《考试法》等,排除B项;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制度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下,并不能在实施过程中杜绝亲信的任用,排除D项。故选C项。
6. 中国人民政协共有四级组织,涵盖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囊括56个民族、5大宗教、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纵向的组织设置,还是横向的代表范围,人民政协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各族各界各方面群众。结合所学知识,有关人民政协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选代表具有广泛性
②它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于1954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无论纵向的组织设置,还是横向的代表范围,人民政协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各族各界各方面群众”可知推选代表具有广泛性,①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③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于1949年,④错误;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7. 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中国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工业大国。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
A. 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B. 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C.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 D. 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52—197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中国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工业大国”可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工业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
8.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非会议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B. 20世纪70年代,中法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C.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同印度、蒙古、朝鲜等国关系取得新进展
D. 进入21世纪,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是外交的首要任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亚非会议后我国的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这是因为我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A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而不是中法建交,排除B项;“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同印度、蒙古、朝鲜等国关系取得新进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进入21世纪,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部条件,不是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9. 2009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专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中的他是( )
A. 华罗庚 B. 李四光 C. 黄大年 D. 杨善洲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初(中国)。结合所学可知,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展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C项正确;华罗庚是建国后重要的数学家,排除A项;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排除B项;杨善洲退休后,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被誉为“活着的孔繁森”,排除D项。故选C项。
10.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此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实行依法治国,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 )
A. 1982年 B. 1999年 C. 2004年 D. 2018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9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将‘实行依法治国,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实行依法治国,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B项正确。1982年,我国重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A项;2004年与材料要求时间不符,排除C项;2018年与材料要求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以下四幅宣传画按其反映的主题内容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理 ②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 ③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④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本题要求按前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理”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②“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出现于建国初期;③“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出现于1957年;④“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C项正确;其他选项,排序混乱,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 社会治理是国家基本职能之一,世界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下列四段材料所对应的政治制度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②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③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然后再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④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
A.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君主专制、等级君主制
B.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C. 议会君主制、贵族制、等级君主制、共和制
D. 议会君主制、贵族制、君主专制、等级君主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是英国《大宪章》的规定,体现的是中世纪的英国议会君主制,“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是古代希腊斯巴达城邦的政治特色,其实行的是贵族制,“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然后再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反映了罗马帝国时期的君主专制,“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反映了中世纪法国实行的等级君主制,故四段材料对应的政治制度依次为议会君主制、贵族制、君主专制、等级君主制,D项正确;说法①体现的中世纪英国的议会君主制,并非近代的君主立宪制,排除AB两项;屋大维建立的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君主专制而非等级君主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3. 公元前215年,罗马共和国的《欧比安法》规定:妇女不能拥有超过半盎司的黄金,也不能乘坐两轮的马车或者在城市里行驶一英里……公元前195年,妇女们开始反对这项立法。她们不顾丈夫的命令,行政官的权威……尝试说服执政官,这条法令应该取消。但执政官并未达成共识,于是他们决定召开元老院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妇女们取得了胜利。这说明( )
A. 妇女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合法的斗争
B. 罗马妇女的政治地位一直比较低下
C. 罗马执政官享有媾和和审判的权力
D. 元老院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并有权立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欧洲。根据材料“公元前215年,……妇女不能拥有超过半盎司的黄金,也不能乘坐两轮的马车或者在城市里行驶一英里……公元前195年,妇女们开始反对这项立法。……尝试说服执政官,这条法令应该取消。……妇女们取得了胜利。”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妇女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尝试说服执政官取消限令,并且推动元老院最终解决了诉求,这体现了妇女通过合法斗争维护自身的权利,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罗马妇女的政治地位一直比较低下,表述不准确,排除B项;公民大会享有媾和和审判的权力,排除C项;元老院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但有权立法的是公民大会,排除D项。故选A项。
14. 中国现代法学先驱龚祥瑞在《文官制度》一书中有言:“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文官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管理能力、办事效率等等就成了实施政治责任制的关键,文官系统构成了政治机器的效能部分。”下列选项中,能够作为英国“文官系统构成了政治机器的效能部分”的史实的是( )
A. 英国文官的层次不断增多,工作项目需层层报批
B 英国文官考试面向所有公民,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C. 英国的文官包括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负责具体事务
D. 文官忠实地执行政策,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范围为近代(英国)。根据材料“文官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管理能力、办事效率等等就成了实施政治责任制的关键”可知,上述评价是立足于英国文官制度下,国家政策能够有效的落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文官包括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负责具体事务,这样保证了国家政策的落实执行,体现了“文官系统构成了政治机器的效能部分”,C项正确;A项的史实带来的结果是政治僵化和官僚习气,不利于政策落实,排除A项;B项描述的是文官的选拔,和政策落实是两个不同的环节,排除B项;D项针对的是对文官的考核,并不能体现出“效能”,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近代某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材料所述“和约”是( )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凡尔赛和约》
C. 《战争与和平法》 D. 《联合国宪章》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48年的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1648年在德国威斯特伐利亚州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签署的和约,该和约的签订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体现了主权国家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的原则,A项正确;《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于1919年11月18日在巴黎签订的和约,题干未体现一战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战争与和平法》是162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在纽伦堡制定的法律,题干未体现战争与和平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与材料所述和约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选择题Ⅱ
16. 云梦出土竹简《内史杂》云:“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于《论衡》写道:“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在秦朝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 汉朝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C. 文献与出土资料反映历朝文书均十分繁密
D. 该制度的推行降低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与“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政府建立较为完善的文书制度,便利了皇帝对于国家的治理,所以文书制度在秦朝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A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国家治理与文书制度”,“汉朝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文献与出土资料反映历朝文书均十分繁密”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该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而不是降低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17.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对这些措施评价合理的是( )
A. 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B. 缓解郡国制度带来的问题
C. 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的灵活性 D. 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可知,汉武帝时期,虽然在西南地区设置了郡县,但郡县长官依照西南地区的风俗实行世袭,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灵活性,C项正确;汉武帝因地制宜的做法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A项;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理,与缓解郡国制度的问题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了西南地区的行政设置和管理,没有涉及民族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8. 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
A. 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 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 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根据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可知,作者认为,科举改革会使得士子们的所学付之东流,感到惋惜,表明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B项正确;清末新政是在20世纪初,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社会主流思想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9. 学者谢红星说:“宪政制度的构建,决非是无条件的,罔顾本国既有文化背景,简单移植某些异质文化下生成的制度,其结果无非是要么该制度根本无法实施而成为空中楼阁,要么在该国的文化背景下成为某些人点缀其专制统治之实的美丽外衣,民国初年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②《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③袁世凯被选举为正式大总统 ④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据材料,谢红星认为宪政制度的构建要与本国既有文化背景相结合,否则会成为空中楼阁或成为某些人点缀其专制统治之实的美丽外衣。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是民主政治的体现,①不能证明;《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而颁布的,②能证明;袁世凯被选举为正式大总统,是民主政治的体现,③不能证明;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是国民党维护其专制统治的表现,④能证明;故②④能证明谢红星的观点,C项正确;①③不能证明,排除ABD项。故选C项。
20. 1969年12月,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们的目的是清除对外政策中的一切感情用事”,“我们一向都表明,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一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是像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这表明( )
A. 美国政府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 B. 美国对共产党国家的判断发生巨变
C. 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D. 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69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发表上述言论,表示美国愿意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表明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D项正确;A项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美国依然敌视共产党国家,只是外交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排除B项;新时期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排除C项。故选D项。
21. 有学者认为,判定任何一制度的得失要根据其实际利弊,因此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此种意见叫作“历史意见”。待时代隔得久了,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的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它并非是全不合真理,据此推知,该学者认为
A. “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分别根据当时和现时的“利弊”判定而得 B. “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呈互补关系并通过相互印证方得制度全貌
C. “历史意见”就是当时的“时代意见”,两者都反映了历史学家的认识 D. “历史意见”较“时代意见”客观真实但不能忽视“时代意见”的合理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了“历史意见”比“时代意见”更真实,但“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时代意见”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判定而得,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并非是互补关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历史意见”也不是当时的“时代意见”,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三、非选择题
22.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效。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既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
——摘自《晋书·刘毅传》
材料二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改革,都无不以追求公平性为目的。在当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可以说是社会上最为公平的制度之一、这也正是公务员考录制度从科举制度那里继承来的最大优点。纵观科举制度的发展史程,从唐朝的“兼采时望”到宋朝严格的“糊名考校”,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的进士科,从内容宽泛的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经义之文的内容,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科举制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改变,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着公平性的方向趋近。
——摘编自袁云龙《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式微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启迪》
材料三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4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正”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写出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并概括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以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
【答案】22. 具体职能:品评人才,给予品状。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影响:该制度实行前期,选拔了人才;发展到后期,成为士族垄断特权的工具,威胁了中央集权。
23. 表现:“糊名考校”,更加注重公平;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进士科;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
24. 变化: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的考试任用制度。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材料“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得出品评人才,给予品状。
制度:据材料“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得出九品中正制。
影响:据所学可知,从制度实行前期分析,得出该制度实行前期,选拔了人才;据材料“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既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得出发展到后期,成为士族垄断特权的工具,威胁了中央集权。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以后(中国)。据材料“糊名考校”,得出“糊名考校”,更加注重公平;据材料“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的进士科”,得出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的进士科;据材料“从内容宽泛的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得出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据材料“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得出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以来(英国)。据材料“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854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得出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的考试任用制度。
23.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摘自《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摘自《礼记·曲礼》
材料二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突出成文法典,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理,民法与刑法不分。
——摘自《选择性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前两次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第三次启动,由于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于2002年12月进行了一次审议……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又陆续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有何不同,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说明战国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法家思想的缘由?
(2)阅读材料二、试以《唐律疏议》为例,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渊源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有何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民法典的颁布有何意义?
【答案】23. 不同:儒家统治人民强调礼治、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统治人民强调法治,强调依法治国。
缘由:法家思想提倡法治,封建中央集权,主张变革,这符合当时各国君王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需要。
24. 特点:源远流长;吸收儒家思想,注重“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相结合。
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25. 特点: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意义:意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不同:根据材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可分析出儒家统治人民强调礼治、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根据材料“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可分析出法家统治人民强调法治,强调依法治国。
缘由: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可分析出法家思想提倡法治,封建中央集权,主张变革,这符合当时各国君王加强中央集权、富国强兵的需要。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近代欧美国家。特点: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源远流长;根据材料“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理,民法与刑法不分”可分析出吸收儒家思想,注重“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相结合。
不同: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又陆续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可分析出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意义:根据材料“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法典”和所学可得出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制度的史实,写一篇历史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主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一,实现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央政府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在少数人民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允许少数民族人民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这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激发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深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且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在“十九大”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上”写入党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
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享、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现代的中国。首先,观察图片,读取信息,确立主题。图一是党的“十九大”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上”写入党章的信息,这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在民族团结方面取得的成就。图二是“2020年,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成就”反映了西藏自治区在建国70余年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这反映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结合图1与图2的基本信息,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制度的史实,可以确立主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制度之一,实现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其次,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与发展过程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行说明。可以分阶段说明,在建国初期,央政府鉴于我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在少数人民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允许少数民族人民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行使自治权。这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激发少数民族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深化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且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与经济交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结合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证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在“十九大”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上”写入党章,这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以及民族交流经验、民族团结工作经验的高度总结。它标志着民族团结的深化,巩固民族团结,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后,综合以上信息,进行总结,升华主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享、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伟大目标。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Ⅰ
1. 《尚书·大传》卷记载,"古者,天子为诸侯受封,谓之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周天子在分封诸侯时会留出一小块“采地”,如果以后诸侯子孙因为犯罪而被削夺封地,仍可以使子孙中的贤者在"采地"世世祭祀其始受封的先人。据此可知,"采地"的设立( )
A. 意在防范诸侯的犯罪行为 B. 说明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的地位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体现出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紧密
2. 纪录片《中国》讲述中国古代某一官员改革“所以他做第一件事就是整饬纲纪,加强君对臣的统属……向皇帝进献考成法,要求各级官员把工作任务登记在账簿上,逐月逐级考核后,汇总于内阁……”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位官员所推行的改革措施的有( )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裁减开支,清丈土地
③改汉姓,说汉话 ④整顿吏治,加强官吏考核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 如图是《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的边疆管理举措对应有误的是( )
A. ①地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
B. ②地册封达赖和班禅,并派驻藏办事大臣等
C. 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理
D. ④地建立都司、卫、所,对蒙古等族进行管理
4. 1874年,日本政府借机入侵琉球岛和台湾岛,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面对危机,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朝贡体制开始受到冲击 B. 近代外交意识推动爱国斗争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 个人喜好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变化
5. 文官选拔制度的建设,为民国时期政府所重视。关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文官考试法草案》的颁布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标志着文官制度的建立
B. 南京临时政府重视官员选拔制度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如《考试法》等
C.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有四级九等的等级划分,官员选拔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
D. 南京国民政府的考试制度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下,能在实施过程中杜绝亲信的任用
6. 中国人民政协共有四级组织,涵盖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囊括56个民族、5大宗教、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纵向的组织设置,还是横向的代表范围,人民政协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各族各界各方面群众。结合所学知识,有关人民政协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选代表具有广泛性
②它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于1954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1952—1978年,中国工业产出年平均增长率达11.5%,工业产出占GDP的比重由18%上升到44%。中国从“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状态转变为工业大国。据此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来工业化建设( )
A. 扭转了近代以来落后局面 B. 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C. 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 D. 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8.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非会议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进展
B. 20世纪70年代,中法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C.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同印度、蒙古、朝鲜等国关系取得新进展
D. 进入21世纪,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是外交的首要任务
9. 2009年,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专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中的他是( )
A. 华罗庚 B. 李四光 C. 黄大年 D. 杨善洲
10.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为此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中将“实行依法治国,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的是( )
A. 1982年 B. 1999年 C. 2004年 D. 2018年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以下四幅宣传画按其反映的主题内容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理 ②向劳模学习,向劳模看齐 ③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④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③④②①
12.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世界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下列四段材料所对应的政治制度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②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③屋大维……首先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然后再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④腓力四世召开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
A.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君主专制、等级君主制
B. 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级君主制、君主专制
C. 议会君主制、贵族制、等级君主制、共和制
D. 议会君主制、贵族制、君主专制、等级君主制
13. 公元前215年,罗马共和国的《欧比安法》规定:妇女不能拥有超过半盎司的黄金,也不能乘坐两轮的马车或者在城市里行驶一英里……公元前195年,妇女们开始反对这项立法。她们不顾丈夫的命令,行政官的权威……尝试说服执政官,这条法令应该取消。但执政官并未达成共识,于是他们决定召开元老院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妇女们取得了胜利。这说明( )
A. 妇女为自己的权利进行合法的斗争
B. 罗马妇女的政治地位一直比较低下
C. 罗马执政官享有媾和和审判的权力
D. 元老院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并有权立法
14. 中国现代法学先驱龚祥瑞在《文官制度》一书中有言:“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文官的政策水平、法制观念、管理能力、办事效率等等就成了实施政治责任制的关键,文官系统构成了政治机器的效能部分。”下列选项中,能够作为英国“文官系统构成了政治机器的效能部分”的史实的是( )
A. 英国文官的层次不断增多,工作项目需层层报批
B. 英国文官考试面向所有公民,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C. 英国的文官包括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负责具体事务
D. 文官忠实地执行政策,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15. 近代某和约规定:“……参加协议的所有各方应有义务保卫和保护本和约的每一项条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论其信奉何宗教……”材料所述“和约”是( )
A.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B. 《凡尔赛和约》
C 《战争与和平法》 D. 《联合国宪章》
二、选择题Ⅱ
16. 云梦出土竹简《内史杂》云:“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于《论衡》写道:“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对以上材料反映的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在秦朝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B. 汉朝建立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
C. 文献与出土资料反映历朝文书均十分繁密
D. 该制度的推行降低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17.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对这些措施评价合理的是( )
A. 阻碍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开展 B. 缓解郡国制度带来的问题
C. 体现了西汉治理边疆灵活性 D. 激化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18. 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的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历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
A. 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 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 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19. 学者谢红星说:“宪政制度的构建,决非是无条件的,罔顾本国既有文化背景,简单移植某些异质文化下生成的制度,其结果无非是要么该制度根本无法实施而成为空中楼阁,要么在该国的文化背景下成为某些人点缀其专制统治之实的美丽外衣,民国初年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下列选项中,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
①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 ②《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③袁世凯被选举为正式大总统 ④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0. 1969年12月,基辛格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们的目的是清除对外政策中的一切感情用事”,“我们一向都表明,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一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是像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这表明( )
A. 美国政府完全摒弃社会制度分歧 B. 美国对共产党国家的判断发生巨变
C. 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D. 国家利益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
21. 有学者认为,判定任何一制度的得失要根据其实际利弊,因此必须知道此制度实施时期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此种意见叫作“历史意见”。待时代隔得久了,后代人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的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它并非是全不合真理,据此推知,该学者认为
A. “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分别根据当时和现时的“利弊”判定而得 B. “历史意见”与“时代意见”呈互补关系并通过相互印证方得制度全貌
C. “历史意见”就是当时的“时代意见”,两者都反映了历史学家的认识 D. “历史意见”较“时代意见”客观真实但不能忽视“时代意见”的合理性
三、非选择题
22.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效。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既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
——摘自《晋书·刘毅传》
材料二 在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改革,都无不以追求公平性为目的。在当代中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可以说是社会上最为公平的制度之一、这也正是公务员考录制度从科举制度那里继承来的最大优点。纵观科举制度的发展史程,从唐朝的“兼采时望”到宋朝严格的“糊名考校”,从科目众多、标准迥异到只有一个统一尺度的进士科,从内容宽泛的诗赋之文到内容相对固定的经义之文;经义之文的内容,由百家学说到仅用朱子学说……科举制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的改变,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向着公平性的方向趋近。
——摘编自袁云龙《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式微对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启迪》
材料三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4年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正”所承担的具体职能,写出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并概括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以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
23.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
——摘自《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摘自《礼记·曲礼》
材料二 中华法系是指以中国古代伦理法为基础,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它的特点是突出成文法典,强调礼法结合,重视家族伦理,民法与刑法不分。
——摘自《选择性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前两次由于多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第三次启动,由于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整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于2002年12月进行了一次审议……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以来,又陆续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
——摘编自王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儒法两家在治国方略上有何不同,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说明战国时期统治者更加重视法家思想的缘由?
(2)阅读材料二、试以《唐律疏议》为例,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在法律渊源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的编纂历程有何特点?结合所学说明民法典的颁布有何意义?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关制度的史实,写一篇历史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