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礼作为行为规范的意识凸显。 同时,《诗经·大雅·民劳》云:“敬慎威仪,以近有德”。这一转变反映出西周时期
A.王权神秘色彩不断弱化 B.人文意识得到增强
C.华夏认同观念日益强化 D.宗法制度走向成熟
2.唐朝百姓热衷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来完成交易,而契约本身也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系统整体,包含契首、正文和尾部三个部分。契首确定了契约的性质和种类,正文是契约的核心,对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担保都要明确规定,尾部标明了立契时间。这说明,唐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影响深远 B.政府严厉打击借贷行为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3.下表所示为宋代皇帝颁发罪己诏的情况。这反映出宋朝
类型 缘由 文献记载
自然灾害类 旱灾 宋神宗颁布“上能恭于事则雨若,泽不施于下利则旱灾”
雨灾 宋英宗颁布“岂朕之不敏于德而不明于政 ”
大风 宋仁宗颁布“居常励翼,罔敢怠荒……实由灵眷,申戒朕躬”
生物灾害类 蝗灾 宋仁宗颁布“方岁旱而飞蝗滋甚,百姓何罪而罹此!愿归咎于朕躬”
天象异常类 日食 宋徽宗颁布“日为阳,人君象也,为阴所掩,不可不戒”
人为灾害类 战乱 宋太宗颁布“朕受命乾坤,为民父母,宁欲黔首,陷于非辜”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弱化 B.社会救济困难重重
C.政治统治深受儒学思想影响 D.君臣共治体制确立
4.明朝时期,汉口镇的商业地位上升,逐渐形成了以汉口为中心的商贸网络。湖北的粮食、棉布沿长江东下扬州换取江南的丝绸,顺长江穿赣江南下换取广东一带的土产。溯江经荆州入四川,四川的粮食和丝织品由此可以流动到江浙一带。这一状况
A.说明经济作物得到了广泛种植 B.利于推动区域经济间的互补
C.体现南北方经济发展失去平衡 D.助推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活跃
5.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同时,1898年刊行的《孔子改制考》认为,孔子以前的历史都是茫昧无稽的,意在树立“新圣”。据此可知,康有为
A.意在减少维新变法阻力 B.注重对传统文化的革新
C.要求废除旧法创立新制 D.借助孔子维护专制皇权
6.1933年8月 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A.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 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
C.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 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7.1955年,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主办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纪念会和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958年,北京举行了“世界文化名人法国画家杜米埃纪念展览会”。1960年,日本现代画展览会在北京故宫开幕。这些文化交流活动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 B.中苏关系出现严重恶化
C.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发展 D.中国积极改善外部环境
8.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假若任何出生低级的人,因贪欲而以高级的职业为生,则国王剥夺其财产后,应立即放逐之。”同时规定:“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时,如果债务人的种姓低于债权人,那么只能是以人身作为抵押;如果债务人的种姓高于债权人,那么可以暂缓偿还,并且不得用人身作抵押。”古印度的这些规定反映出
A.种姓制度受到法律的保护 B.血缘等级制是古代文明的共同特性
C.国王政治统治的权威降低 D.教会的势力对世俗权力的强烈干预
9.1649年1月 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许多法国人对此幸灾乐祸,而伏尔泰却公开为英国人辩解。在他看来,英国革命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其目的是争取自由,结果是从暴君们的争执中诞生了自由与权利。伏尔泰意在
A.缓和英法两国矛盾 B.反对法国君主专制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10.桑地诺提出了“自由祖国”的概念,指出:“国家的政策不应该出自外国,而应该本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来制定”,总统必须“真诚地代表尼加拉瓜民族的利益”,主张“完全拒绝外国人对尼加拉瓜的财政干涉”,“组织大规模的工人农民合作社,开发自己的自然财富”。桑地诺的这些思想
A.体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间的联合
C.严重冲击世界殖民体系 D.主张运用暴力手段进行抗争
11.面对21世纪初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对相关国家的救助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世界银行仍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现象严重,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下,民族和民粹主义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这反映了
A.国际贸易的竞争日益加剧 B.发达国家主导贸易规则
C.经济全球化面临一定困境 D.国际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12.《仪礼·觐礼》曰:“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其异姓大国,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王国维认为:“异姓之国 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于是天下之国,大都王之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亦皆有兄弟甥舅之亲。”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联系紧密 B.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统治
C.神权迷信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减弱 D.华夏民族国家封建化进程加快
13.在古代雅典,规定年满18周岁的年轻人要进行两年军事训练才能获得公民资格。在戏剧节中还指定富有的雅典公民担任戏剧的制作者,然后戏剧表演以竞赛的形式上演,同时从各部落中抽签选出评委,由公民对戏剧进行评判并选出获奖者。这说明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的巩固具有制度化措施 B.注重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
C.强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 D.城邦集体的文化活动繁荣
14.国民党在《训政纲领》中公开声称,“在人民未经政治训练及未完全了解实行三民主义以前,唯有党能代表全国人民负建国之大任”,“以国民党独负全责,领导国民,扶植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而使之发展,以入宪政之域,固至为明显”。国民党此举
A.是对孙中山宪政设计的完全继承 B.旨在提高国民的政治觉悟
C.意在剥夺人民权利实行独裁统治 D.表明政党政治在中国破灭
15.下表所示为商朝、周朝和汉朝选拔官吏的标准。这些标准
A.反映出当时的官吏考核体系较为完备 B.凸显统治者对官员综合素质的重视
C.表明中央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 D.强化了地方政府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16.清末新政中调整完善了“癸卯学制”。在小学教育方面,通令设立专收贫寒子弟免费入学的半日学堂,颁布了旨在缩短年限、简化科目的《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并规定分别设立男女小学;在中学教育方面,实行文(重经学)实(重工艺)分科制;在实业教育方面,允许创设私立法政学堂。这些措施
A.贯彻了“中体西用”的育人倾向 B.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C.有效破除社会阶级分化的弊病 D.体现出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17.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有关警察与公共治安的法律,对于住在法国领土上的一切人均有强制力”。任何人“不得违反有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之法律”,“未经政府允许,接受外国政府所授予公职者”,将丧失法国人资格。这说明《法国民法典》
A.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势力
C.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D.注重利用法律维护国家统治
18.1982年宪法提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并起到“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这些规定
A.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 D.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19.下表为部分人文主义者关于“国家观”的一些主张。他们的这些主张
人物 观 点
但丁(意大利) 强调只有皇帝才能把分裂的意大利统一起来,并从理论上论述了建立君主政权的必要性
蒙台涅(法国) 专制制度是法兰西民族统一的支柱,是新人文主义文化反对政治上的各自为政、反对交战的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的宗教狂热病的支柱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 若欲国强大,威权伸张,则一国须把军事认为举国唯一的荣誉、学问和职业
胡登(德国) 建立以皇帝为首的贵族民主制和统一的民族国家
A.核心是反对分裂割据以追求民主政体 B.体现了资产阶级固有的妥协性和脆弱性
C.促使国家摆脱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 D.为民族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政体组织形式
20.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共产国际提出联邦制是各民族走向统一的过渡形式,于是1922年中共主张促成建立蒙古、西藏和回疆三个自治邦,再联合成为中华联邦共和国。而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趋形成 B.少数民族拥护中共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 D.人民民主原则的贯彻实施
21.1816年英国《金本位法案》规定重铸金币,新铸造的金币名为“沙弗林”,沙弗林用纯度为91.67%的标准金铸造,重量为123.274 47 格令,1沙弗林即1英镑。 1819 年英国《皮尔条例》获得议会两院通过,规定按每盎司黄金3 英镑17 先令10.5 便士的价格,即黄金的法定价格,纸币可以兑换黄金。这些规定
A.体现金本位制的实行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有助于确立和巩固英镑的货币中心地位
C.表明了银币在世界市场中已失去流通功能 D.促进了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政策的转变
22.1712年,清政府宣布,以1711年(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新增人口,“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全国征收丁税总额固定下来。1723年(雍正元年)下令,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全部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清朝的这些措施
A.有效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保证了国家财政的持续增长
C.利于调动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D.加强了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
23.明太祖令各府、州、县于乡里特设“申明亭”,亭里张挂板榜,定期张贴法律律条、朝廷文告,以及公布本地犯有罪错人员的姓名及其罪错内容,并且由民间推举本地“年高有德”之人在申明亭主持调解民间轻微纠纷。据此可知,明代“申明亭”的设立
A.表明宗族势力强化了国家政权管理 B.为地方秩序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C.说明士绅是对地方政权的有效补充 D.折射出国家对基层的控制力减弱
24.英国福利支出1982年比1972年增长 4.6倍;1991年,法国医疗费用占 GNP 的比重已经高达10%;德国社会保障开支1985年以后一直占 GNP 的30%。当出现经济不景气时,这些国家常出现部分民众主动选择失业的现象,导致经济增长乏力。这说明发达国家
A.福利政策需要适时地进行调整 B.经济发展的程度难以支撑社会福利开支
C.存在的社会危机得以基本根除 D.通过社会保障实现了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 题 18 分,第26题 16分,第27 题18 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 分)
材料一
秦之短寿使得匈奴一时坐大,匈奴趁秦末动乱之际再次侵占河南地,成为新统一中国的汉朝的一大威胁。故此刘邦欲趁统一江山的战胜之锐一举解决匈奴问题,亲率三十万大军与匈奴交战,但却由于轻敌导致自己反被匈奴包围,遗下汉之国耻。 无奈之下,刘邦只得采取和亲之计,但匈奴并不因此而满足,反而时常入侵汉边郡掠夺人民财物。 汉初经过秦末大乱之后,名都空城,人口锐减。 汉文帝开籍田以劝导天下,景帝时又将田租确立为三十而税一,故而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到顶峰,诸侯势力也遭到打击,也就放开了手脚去施展他的雄才大略。到元狩四年时,汉发动漠北之战取胜之后,国家已无力颁赐厚赏,就连战士的俸禄也因为财匮而发不出去,因而在西域实行屯田就理所当然了。
——摘编自张建文《汉代屯田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确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为实现政治安边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了“劳武结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赓续了汉唐治理西北边疆注重实用、认可多元、与时俱进的传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党和国家赋予重任,并长期驻守于边疆、服务于边疆的特殊准军事组织,维护国家利益、造福于新疆各族人民是兵团的最高利益所在。兵团作为一支生产队,经过几代兵团人的不懈奋斗,新疆的现代化农业得到长足发展,一大批工矿企业从无到有,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新疆也是多民族聚集区,兵团重视少数民族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兵团就注意培养和使用本地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干部。 为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在农业资料上实行优惠价格,同时积极改善少数民族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自组建时起,兵团就以形势发展为依据,以屯垦戍边为使命,在西北边疆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在西域实行屯田制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加强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要原因,并说明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12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材料
所谓宪政体制,即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与国家生活融为一体,支配着政治权力形成和行使的过程,规范社会各个领域全过程的政治体制。构成宪法的各个部分以其不同的形式规范社会共同体的价值、人权的基本要求、国家结构形式和国家权力机关构成方式及其运行机制。 宪法在社会政治现实中配置政治权力,影响和决定着政党政治的运行方式和机制。在宪法规定的各项内容中,同样的国体,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不同,其政权组织方式不同,由政党组织政府、执掌政权的方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
-----摘编自周淑真《宪政体制与政党政治的关系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如何在俄国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摆在了列宁及布尔什维克党面前。列宁对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环境中被迫采取的一项应急措施,却被视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效途径,这与列宁的直接过渡思想有着密切关系。1921年,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终结和列宁思想的根本转变,表明建设社会主义不是教条的和一成不变的。
——摘编自宋才发《论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嬗变》
材料二
列宁主导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相隔数十载,但其实质都是通过市场经济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两者路径相似而结果殊异。列宁坦率地承认:“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无独有偶,中国在“文革”后也面临着严重困难。两国领导人都在困难中敢于实践,列宁写道“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始于农村,后来迅速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高潮。俄共领袖中,多数人并非把新经济政策视为要长期坚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举措。与苏联的情形不同,中国在改革中虽经曲折,但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坚持改革的方向和决心从不曾动摇过,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摘编自赵大兴
《同途殊归——苏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成败原因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苏俄(联)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异同。(12分)2025届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卫考查西周时期人文意识的增强,根据材料“殷人的神,京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雊,事鬼较
神而远之礼作为行为视范的系识马显”“敬板城仪,以近有德”$信息并钻介所学知识可知.人们从“普冲”
到“牛和”.反映北人的测念在不增强,说明人文总识得到谱强,政选凸换“土权神秘色彩”材料并未掉圳、
战排除A:“华夏认同戏念”材料并卡反映,敢排除C项:按血缘关系明确政治礼方的分配是宗法制走问
成熟的体吼.议菲除D织
2,D考查唐潮经济:根据材料“百姓热表于采取‘契约'这一形式米完成交易“契首廊定了超约的性质和种
类.正文是爽约的校心,列标的物,对价,权利义务和效力扣保都要明确礼定,尽部标明了立契时问”等信息并
结余所学识可知勋若房潮品经济的发辰:契约被兵间“泛采用并月形诚了严密的体系,有利于雜护比
众的私有财产,这说明启凯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活跃,衣选[D须:材料并米体现重衣抑商”非欧A
项;5材料并末反狄,枚排涂《萸并不是材秘反映的主片,且在封铠杜会,补会成员身份不可能趋下平等,
故非弥
3,(考查儒家思想统治者的影响。根据材料上能恭于事则雨若,泽不施于卜利则片灾“岂朕之不政于德
而不明于政?…“联受俞营州,为民父母,宁欲黔首,陷干非幸”等信总并结台所学知识可知,米视早浴发布的罪
己洲反映了活家思浪对统治者统治的影响故选(:斑其饱选项材料ⅱ未反映股故排除。
1.F考查明初经济发展,机据材科“汉以執的商业地位上开,逐潮形成了以议仁为中心的商资阀锦“淘北的
粮食,棉布污长东下汤州焕取江南的丝别“湖江娑荆洲人四川,四川的粮食和丝织品由此可以产动到江渐
一”等信总并结合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补,从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战进B项.仪
从材料兀法判定经济作粉得判了广泛种植,枚补涂1项:C,D两项材料并犬反映,故排除。
5.A考吞康有为的思想,根裾材料古文经木不存在它是三莽为了签位而伪造的,酒设了孔了的微京大义”
“孔子以前伯历史都节昧稽的,京左树京‘新圣等并结合所学知以川知,康有为的惡想意在:减少引
训西方氏主思枳的阻方,这有于诚少变法阳方,核选项,“注电对传统文化的革“维护专制皇权”
料并未4现:放排除,D阿唤项材料并术沙及,女排涂。
分.(:考食屮头产完。根据材料并结合听学知识可知133年$月1H,红色中华务刊文欢送兴园模弛师
全体加人红军护起前线消灭敌人,重点报道了3年红五月扩运动中.兴国棋范师全如上前线的光荣壮
举.同时介冤了兴国模范排上前线后改编和圳练修近况。文中发哒品三的漫画楷师整后的加入倒红车中
去,面面用数队模范师上.前线,表现在兴国模泸狮影响卜苏区各县的镇花师榄范团粉纷涌上前线,参加革
命战争年的热烈气氛这·兜象彰显了当时苏辣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获得越来被多民众的圳护,故进心须
31年第五次泛“圆刹“失和后,红军被道逃行战路特移,与材料时问不符.散排除A项:年遵义会议后,
毛祥东在事实上成为党的钦守核心,“工农武装剖据”才送渐得到会党认同,故排涂B顶:19」年第三次反
“围刻”诚致得了胜利,)项与村料时河不符,放排除。
7.D考查新中叫文化交流。根据材料“上955年“8红”“0年“荷学"“法同“日木”等信总井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巾国马资本主义国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十要是为了袈解与资本十义国家的关系改普
外部环境,放选工)攻。A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士昏,放补除:小苏环斑恶化开始丁0世纪0华代,1年
【高二年级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秦第1页(共4页)】
24229.【)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辽宁省本溪市部分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