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盱眙县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1973年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猪纹陶钵,钵的外壁刻着一只造型逼真的猪。这是一件典型的盛食器,河姆渡人就是用它来盛放食物的。该器具最有可能盛放(  )
粟粒 B.稻米 C.大豆 D.玉米
2.四川三星堆遗址(约公元前2800年一前800年)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鼎的造型,与中原青铜器的同类器型非常相似;出土的玉璋、玉璧、玉琮,与二里头、殷墟出土玉器几乎如出一辙。这说明(  )
A.三星堆文明源于中原文明 B.区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蜀地文明的特色十分鲜明 D.蜀地文明处于阶级社会
3.某同学在研究“夏朝标志着早期国家诞生”这一课题时,使用了《左传》等文献史料。目前,在研究该课题中,他还可以使用的史料是(  )
A.良渚遗址古城墙 B.甲骨文的记载
C.二里头遗址资料 D.何尊及其铭文
4.商朝是依靠一系列武力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由于战争和新建国家管理职能的需要,商朝的统治者创立了(  )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5.有学者称“(周)这个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紧密的封建王国……还带领所有能结合的民族,闯进了一个意识和组织上都倾向于‘天下一家’的境界”。文中“天下一家”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外服制 D.华夏认同
6.《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材料反映了商周时期(  )
A.铁农具牛耕的使用 B.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C.注重血缘的宗法制 D.手工业经营基本方式
7.西汉学者刘向曾有言论:“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此番言论概括的是(  )
A.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B.春秋战国诸侯纷争
C.秦末暴政起义不断 D.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8.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之为社会大变革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百家争鸣的出现
C.分封制的瓦解 D.各国变法图强
9.许倬云先生认为,从三代经春秋战国,中华共同体的演变趋向“乃是从属人的族群(血缘)转变为属地(地域)的共同体”,商鞅变法措施中能够直接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奖励军功 B.废井田开阡陌 C.推行县制 D.什伍连坐制
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据此可知,老子的哲学思想追求(  )
A.天人合一 B.天下为公 C.为政以德 D.革故鼎新
11.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
A.促使华夏族形成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增强了国家认同 D.消除了六国隔阂
12.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下列关于秦始皇历史贡献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焚书坑儒,以愚黔首 B.并吞战国,海内为一
C.封禅泰山,威震四方 D.约法三章,休养生息
13.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14.秦王朝制定《秦律》,其中明确规定:士伍偷盗一百一十钱者,要被判处六年徒刑,甚至“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都要判处劳役三十天。这表明秦朝(  )
A.保护土地私有 B.抑制土地兼并 C.施行轻罪重罚 D.推行重农抑商
15.秦统一后,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四通八达,将全国各地紧密联系起来。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经济管理 B.强化文化控制 C.维护社会稳定 D.巩固中央集权
16.《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表达了楚地人再少也要复仇的强烈愿望,陈胜起义建立的政权也以“张楚(张大楚国)”为号。这说明(  )
A.六国反抗是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B.秦的治国模式没有优越性
C.楚国旧地对秦统一缺乏认同感 D.楚国的人民意图统一全国
17.《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这一时期统治者尊奉的治国理念是(  )
A.以德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外儒内法
18.汉武帝元朔年间,“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推恩令”的颁布 B.尊崇儒术
C.“中朝”的设立 D.任用刺史
19.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20.下列人物中,博采众方,写就《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医圣”的是(  )
A.孙思邈 B.华佗 C.裴秀 D.张仲景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1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子蜂出,各引一端,不仅形成了真正的学术繁荣,而且还有大量的新认知通过不同观点间的相反相成、相生相灭被创造出来。如孔子的仁学体系和孟子的仁政理想;墨子的兼爱、非攻和大同精神;老子所构建的宇宙论及宇宙论同社会论、人生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庄子主张把心的逍遥置于一切之上的人生观;荀子为证明阶级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维齐非齐”论和天人相分的世界观;韩非等人建立的与时俱进的理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摘编自赵世超、卫崇文《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主张。(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4分)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1-5:BBCAB,6-10:BBACA,11-15:CBACD,16-20:CCACD
材料题答案:21(1)政治主张: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主张尚贤;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6分)
背景: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 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社会上:士阶层崛起;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繁荣。(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重点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