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下列有关夏朝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
B.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实行禅让制
C.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D.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2.有学者认为,都江堰这样巨大的工程,是四川人的经验,是土著文化,它不同于关中黄土地带的治水经验。其意在强调( )
A.四川土著文化起源最早 B.各国纷纷新建水利工程
C.地域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D.地理环境影响治水技术
3.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鬼神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周代( )
A.逐渐进入有文字依据的信史时代
B.文字书写趋于简单与规范
C.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
D.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
4.《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承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
A.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B.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C.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 D.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5.汉高祖时,叔孙通因“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而拜为太常。至汉文帝时,置《诗》《书》《礼》三经博士。景帝朝当仍之。这表明汉初( )
A.统治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B.儒学逐渐得到官方重视
C.文景之治得益于思想包容 D.黄老之学占据主流地位
6.486年,北魏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冯太后称赞:“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这有利于( )
A.推动鲜卑汉化进程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D.加强基层治安管理
7.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三个时期的受田情况。据此可知( )
时期 受田情况
孝文帝 男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受20亩,奴婢依良。
隋朝开皇二年 丁男、中男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田1亩。
唐朝武德七年 丁男(21-59岁)、中男(18-20岁)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A.北魏土地兼并相对严重 B.隋代士地开垦数量庞大
C.唐代用人为奴现象消失 D.均田制度曾经长期实行
8.唐诗中出现了许多描写胡姬的诗句(如下表),这类诗句可以印证当时( )
唐诗中描写胡姬的诗句(摘句)
诗 句 作者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元稹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温庭筠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岑参
A.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B.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C.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D.儒家文化渐趋没落
9.《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八《任将》,元祐元年刘挚言: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成守,唯听指挥。”这是由于宋代 ( )
A.开放宽容的政治环境 B.节度使制度的废除
C.地方割据基础被铲除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10.宋真宗时规定:“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给七人当直(值),许出两对引喝。”状元籍贯所在州还要为其立牌坊,加以表彰。此举旨在( )
A.强化门第等级观念 B.打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
C.完善官员管理制度 D.吸引人才进入统治集团
11.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B.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2.(2023·辽宁一模)《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
A.位卑权重,以内制外 B.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具言事权,制约皇权 D.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13.有学者认为:“明政府并不关心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学者所述这种状况( )
A.表明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B.反映出明朝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相配合
C.说明明朝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14.(2022·海南模拟)有学者这样评价改土归流:“如果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它应该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由封建统治者发起的对落后形态制度的围剿,是一次脱离了社会制度形态的自然演进过程而人为兴起的先进对落后的拉动过程。”据此可知,清朝的改土归流( )
A.改变了民族结构状况 B.受到边疆少数民族欢迎
C.维护了边疆地区稳定 D.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15.(2023·潮阳三模)明清时期行会众多,有江宁会馆、两广会馆、湖南会馆等,借此可以助济失业、贫病、身后无备及异籍不能回乡等情况,也有“有董司者,因违规收徒,被同行举报,而缚诸柱,咬其肉,血肉模糊”的记载。这主要反映了明清行会( )
A.有利于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B.保留有较多的陋习和糟粕
C.具有较浓厚的地缘性特征 D.兼具社会保障和自治功能
16.(2022高三下·湖北月考)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混乱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北宋有儒学家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指导思想;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出发点是( )
A.构建新时期的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
C.激发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D.重建旧时代伦理秩序
17.1858年12月,上海一家洋行老板说:“上海市场已经非常滞涩”“正在途中的棉织品的供应量,对预期的任何需要而言,都嫌太多”。此现象说明( )
A.中国有效抑制了西方经济扩张 B.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显著
C.西方列强加大了对华倾销力度 D.列强对上海市场的争夺激烈
18.(2020高二下·佛山月考)《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 )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 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
19.(2021·深圳二模)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 )
A.注重维护国防安全 B.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
C.缺乏全局统筹规划 D.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
20.严复在《原强》中论述道,“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下列选项中属于“鼓民力”的是( )
A.禁食鸦片 B.废除科举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打倒孔家店”
21.下表是民国初年宪法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 )
A.形成了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 B.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实现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
22.(2018高三上·淮安月考)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23.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
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 B.列强的资本输出
C.政治改革的推动 D.近代天津的开放
24.(2020·赣榆模拟)民国初年,蔡元培在教育总长任期内,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要求五育并举。“五育并举”的宗旨不能体现( )
A.适应共和体制的需要 B.冲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
C.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 D.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25.(2023·和平三模) 1919年3月,李大钊、蔡元培等人成立了北京工读互助团,帮助北京的青年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五四前夕,诸多知识青年通过学校、工厂、报刊、社团等多种平台聚集在一起,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这些现象( )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
B.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C.直接促成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体现了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
26.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毛泽东这一思想( )
A.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促进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D.加速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27.1945年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这反映出( )
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C.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28.(2023高一下·叙州月考)二战后初期,美国等国禁止联邦德国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染料,禁止射击砍刺类武器的改装限制重型机床的生产,限制船舶的制造,限制化学科学的研究,钢铁产量每年不得超过10万吨。不过,到1950年9月,美国等国却放松对联邦德国钢铁和煤炭生产的限额。导致美国等国这一对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联邦德国是反苏的最前线 B.朝鲜战争爆发产生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柏林危机中西德形势恶化
2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应该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是基于双方继续坚持( )
A.“一个中国”的共识 B.“区域合作”的模式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A.实行全方位开放 B.显示出高层次
C.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D.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
31.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希腊进行访问时曾说:今天的参观给我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使我加深了对古希腊文明的了解,感受到历史的震撼,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希作为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以下中、希文明成就发生于公元前的是( )
A.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B.财产等级制度与九品中正制
C.人文主义起源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D.四百人议事会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3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3.(2023高一下·定远月考)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
A.制约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B.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C.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支持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34.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这一规定的实施( )
A.加强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附
B.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
C.导致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D.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
35.15世纪,英国出版商卡克斯顿出版了大量书籍。为吸引买家,他称某本书是"王子、领主、男爵或骑士"的必读书,同时还会加上适合"所有普通人"的字样。大众读者甚至可以和贵族们拥有同样的书籍。这反映出( )
A.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 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D.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
36.下表是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变化情况,它反映了( )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A.中国印度制造业产量长期落后 B.新经济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增长
C.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D.英国制造业一直领先世界各国
37.“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现代工人阶级,……它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B.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C.马克思主义具有不断发展的特征
D.资本主义存在客观历史进步作用
38.1917年墨西哥宪法改变了此前的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有权分割大地产,发展小所有制,发展农业”。1917—1940年,共分配土地6300万英亩,约144万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农民受益。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遭遇强烈抗拒
B.规模经营模式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C.考迪罗制度残余受到新政权打击
D.种族歧视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39.下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B.工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C.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新模式 D.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40.(2023高三上·常州月考)卢梭认为只有在小国家,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而一种世界联邦将无法通过其立法来保障所有人的“公益”;在康德看来,各国所寻求的安全和权利,是无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或法律来获得的,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权力和联合起来的意志所作出的法治决定”。他们设想的问题是( )
A.社会契约 B.欧洲联合 C.世界权利 D.主权在民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代义仓本是民间应对天灾人祸而互助自救的一种形式,根据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而自愿筹集资源,主要根据家庭贫富状况而定。义仓一般由人品高尚、办事公道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负责。开皇五年(585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狄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隋朝中央政府采纳他的建议: “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开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试点:将这里的义仓改为由州或县管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税,即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在西北地区试点的基础上,隋朝中央政府逐渐在其他地区将其推广。
——据魏明孔《从义仓设鳘看隋代制度创新》整理
(1)根据材料,概述隋代义仓的发展情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政府建立义仓制度的原因。
4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认为,“兵学之精,至今西国而极”,建设海防海军必取西方之长,方为“强国之由”。1887年他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时提出“兼采各国之所长,而不染习气,讲求武备之实用,而不尚虚文”。规定;‘每逢洋教习歇课之日,即另讲习书史试以策论,俾其通知中国史事兵事,以适于用。”他认为抗御西方国家的海上入侵,加强中国的海上防卫力量,不仅要“亟练陆军”,还要早铁路、广开学堂,追讲商务,讲求工政,大力发展制器、冶炼、造船、造械、开矿、修路、化学乃至种植、纺织力量,利用原广东机器局船坞,开设黄埔船局,并相继建造炮艇、炮艇数艘,同时,张之洞还委托福建船政局协造1000吨以上炮舰。1903年,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又以所节存的经费向外洋订造新式快船数艘。这批炮舰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军舰。
——引自刘申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海防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之洞海防思想的作用。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 西方
婚姻目的 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 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 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 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2.【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3.【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4.【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A.材料信息是大臣惧怕赵高,且无法得出皇权加强,故A正确;
B.材料内容不涉及朝议的影响,排除B;
C.根据材料可知,在朝议中,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怀疑,群臣有沉默。有攀附赵高,可知君主专制受到朝议传统反制,排除C;
D.材料能够说明群臣怕赵高,秦二世无能,秦亡得不出,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朝议制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答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6.【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7.【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8.【答案】B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市民文化在北宋时才兴起,唐诗也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描写的胡姬出现于唐朝日常社会生活中,并没有涉及到中外交流的情况,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文化在唐朝时依然处于正统地位,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朝开放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针对唐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充分信任文人士大夫,在各种岗位上委文人士大夫以重任,甚至地方统率之职责与中央军事首脑枢密院长官也都由文人士大夫充任,这被称为“祖宗之法”。材料信息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
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无关开放宽容的政治环境,A项错误;
宋代并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B项错误;
转运使的设置,使得地方割据基础被铲除,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1.【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12.【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元气在台谏”“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等信息分析可知,宋代的台谏能够谏责皇帝的过失,这有利于制约皇权,C正确;
A错误,材料无关以内制外,排除;
B错误,材料涉及台谏谏责皇帝,无关纠察百官;
D错误,台谏制度是监察制度,不能分割相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元气在台谏”“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
13.【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4.【答案】D
【知识点】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改土归流……是一次脱离了社会制度形态的自然演进过程而人为兴起的先进对落后的拉动过程”,可以看出清朝通过改土归流,促使落后的西南边疆地区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由原来的落后制度演进到先进的制度,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促进封建化进程,未涉及改变民族结构,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边疆少数民族态度,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是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角度而言,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单一部分,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土归流,解答本题需理清改土归流的含义和意义,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5.【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借此可以助济失业、贫病、身后无备及异籍不能回乡等情况,也有“有董司者,因违规收徒,被同行举报,而缚诸柱,咬其肉,血肉模糊”可知,明清行会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可以救济特殊情况的人群。同时也兼具自治功能,打击市场不规范行为,促进经济秩序正常化,故D正确;
明清行会不具备行政的职能,不会起到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作用,排除A;
材料反映了明清行会兼具社会保障和自治功能,故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排除;
“江宁会馆、两广会馆、湖南会馆”体现了明清行会具有较浓厚的地缘性特征,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北宋儒学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了社会责任感,目的在于激励士人们以天下为己任,承担社会责任,故C项正确。
两者都不是强调构建新时期的儒学体系,故A项错误;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故B项错误;
两者都不是强调重建旧的伦理秩序,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张载以及顾炎武的言论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考查对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二者都是站在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进行阐发的.
17.【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18.【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
A.《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英国人并不想和清政府平等交往。
B.从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把英国人看为蛮夷,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D.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封建官僚认识到危机四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进行分析即可。
1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可得出,洋务派的军工企业随战争及将帅的升迁而不断迁址更名扩建,缺乏全局统筹规划,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无法体现“注重维护国防安全”,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是清廷权力下放的产物,不是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故B项不符合题意;
D项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与时局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答案】A
【知识点】戊戌维新运动
21.【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22.【答案】A
【知识点】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机会
【解析】【分析】A根据“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进口货物价值减少,出口货物价值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这和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有关;
B不符合史实,排除;
C一战期间,中国国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
D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材料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其原因主要是一战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发展机会,难度中等。
23.【答案】D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4.【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民主和科学思想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与“五育并举”的宗旨不符,但是符合题意,因此C正确;
ABD说法都正确,但是与材料不相符,因此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蔡元培“五育并举”的宗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学生要把握材料主旨。
25.【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诸多知识青年通过学校、工厂、报刊、社团等多种平台聚集在一起,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等信息可得出,五四运动爆发前,李大钊、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成立北京工读互助团,帮助青年学生实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而广大知识青年则积极传播和交流新思想,这都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表现,A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中共成立的实践基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B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而材料主旨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材料主旨更为具体,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中教育方式的变化以及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范围扩大等,获取其历史本质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6.【答案】A
【知识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27.【答案】A
【知识点】国民党的进攻与共产党战略防御
28.【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950年7月,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对钢铁等资源的需求增加了,故B正确;
联邦德国并不是反苏的最前线,联邦德国与当时的苏联隔着民主德国和波兰,排除A;
此时美苏争霸局面尚未形成,排除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危机主要是美苏斗争,第一次柏林危机在1949年已经缓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朝鲜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9.【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0.【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31.【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32.【答案】B
【知识点】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 ② 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 ③ 玛雅文字是属于美洲的文明,故B符合题意;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排除 ①;《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排除 ④ ,故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洲文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美洲文明相关知识的把握,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3.【答案】B
【知识点】西欧的城市
【解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通过和国王之间的相互支持,城市赢得了自治,国王得到了城市的金钱和人力支持,进而强化了封建王权,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民主出现于17世纪,这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于16—19世纪,这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C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西欧城市自治有利于加强西欧封建王权,“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城市,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及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34.【答案】A
【知识点】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可知,东印度公司奖励殖民地生产原料生丝,限制其加工制造丝制品,旨在加强对殖民地经济的控制,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表述有误,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不出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单一化的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表述有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理解东印度公司对殖民地经济控制的措施及其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35.【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此时正值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展时期,书籍的大量出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故C正确;
“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
当时还没有宗教改革,排除B;
现实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中世纪的欧洲,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6.【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37.【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置自身于死地”“它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及所学《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A正确;
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B;
《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题干未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排除C;
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客观历史进步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8.【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39.【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40.【答案】B
【知识点】多极力量的成长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质疑“世界联邦”保障所有人“公益”(即参与国利益)的能力,康德肯定国家联合对参与国的安全和权利更有利,这反映出二人的分歧源于对欧洲联合的设想,B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与两人设想国家合作不符,A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卢梭和康德要保护的是国家权益,而非世界权利,C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主权在民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卢梭认为只有在小国家,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而一种世界联邦将无法通过其立法来保障所有人的‘公益’;在康德看来,各国所寻求的安全和权利,是无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或法律来获得的,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权力和联合起来的意志所作出的法治决定’”及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41.【答案】(1)义仓本是民间应对灾祸的互助自救形式,物资由社区居民自愿筹集,由热心人士管理。开皇五年,隋政府令诸州百姓、军人共立义仓,物资由劝课筹集。开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义仓粮食按户等定额征税。随后,义仓制度在全国推广。
(2)①隋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义仓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民间建立的义仓为救济灾祸起到了积极作用。③隋政府力图加强控制,以巩固统治。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
42.【答案】(1)特点: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海防建设同其它方面建设协调发展;自力更生与积极引进相结合。
(2)作用:推动中国海军近代化;增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一定程度上保卫了中国的海防。
【知识点】洋务运动
43.【答案】示例一:
论题:婚姻目的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
论述:中国较早进入农耕社会,宗法关系相对完整,突出了权力中心意识;宗法分封制进一步强化了宗法观念,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重视传宗接代;儒家不断强化伦理纲常的影响。西方自古工商业发达,宗法关系相对淡薄;古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精神培育了个人独立的传统观念;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意识。总之,中西方不同的婚姻目的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
示例二:
论题:择偶标准的不同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家庭观念。
论述:中国古代经历了长期的农耕社会和贵族制,等级森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光宗耀祖的思想观念;儒家重视家庭道德伦理的熏陶。西方自古重视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强化个人的自主独立意识。总之,择偶标准的不同是中西方不同家庭观念的反映。
示例三:
论题:夫妻关系折射出中西方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
论述,中国农耕经济长期发达,男子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简单的家庭分工;儒家学说的伦理纲常不断强化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西方工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传统培育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总之,夫妻关系中男女不同的地位是中西方不同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下列有关夏朝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
B.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实行禅让制
C.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D.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答案】C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2.有学者认为,都江堰这样巨大的工程,是四川人的经验,是土著文化,它不同于关中黄土地带的治水经验。其意在强调( )
A.四川土著文化起源最早 B.各国纷纷新建水利工程
C.地域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 D.地理环境影响治水技术
【答案】D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3.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鬼神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周代( )
A.逐渐进入有文字依据的信史时代
B.文字书写趋于简单与规范
C.神权与王权进一步结合
D.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
【答案】D
【知识点】夏商西周的甲骨文与青铜文化
4.《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承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以推知( )
A.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B.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C.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 D.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答案】C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A.材料信息是大臣惧怕赵高,且无法得出皇权加强,故A正确;
B.材料内容不涉及朝议的影响,排除B;
C.根据材料可知,在朝议中,赵高指鹿为马,秦二世怀疑,群臣有沉默。有攀附赵高,可知君主专制受到朝议传统反制,排除C;
D.材料能够说明群臣怕赵高,秦二世无能,秦亡得不出,故D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朝议制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信息的解答和对相关知识的准确掌握,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汉高祖时,叔孙通因“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而拜为太常。至汉文帝时,置《诗》《书》《礼》三经博士。景帝朝当仍之。这表明汉初( )
A.统治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B.儒学逐渐得到官方重视
C.文景之治得益于思想包容 D.黄老之学占据主流地位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6.486年,北魏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冯太后称赞:“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这有利于( )
A.推动鲜卑汉化进程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D.加强基层治安管理
【答案】C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7.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三个时期的受田情况。据此可知( )
时期 受田情况
孝文帝 男年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人受20亩,奴婢依良。
隋朝开皇二年 丁男、中男受露田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田1亩。
唐朝武德七年 丁男(21-59岁)、中男(18-20岁)给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寡妻妾给口分田30亩。
A.北魏土地兼并相对严重 B.隋代士地开垦数量庞大
C.唐代用人为奴现象消失 D.均田制度曾经长期实行
【答案】D
【知识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8.唐诗中出现了许多描写胡姬的诗句(如下表),这类诗句可以印证当时( )
唐诗中描写胡姬的诗句(摘句)
诗 句 作者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
狮子摇光毛彩竖,胡腾醉舞筋骨柔。 元稹
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 温庭筠
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 岑参
A.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B.社会风气包容开放
C.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D.儒家文化渐趋没落
【答案】B
【知识点】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市民文化在北宋时才兴起,唐诗也不属于市民文化,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强盛的国力和先进的文化,吸引着各族人民与之交往,唐朝社会风气包容开放,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描写的胡姬出现于唐朝日常社会生活中,并没有涉及到中外交流的情况,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儒家文化在唐朝时依然处于正统地位,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唐朝开放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9.《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八《任将》,元祐元年刘挚言:祖宗之法,不以武人为大帅,专制一道,必以文臣为经略,以总制之;武人为总管,领兵马,号将官,受节制,出入成守,唯听指挥。”这是由于宋代 ( )
A.开放宽容的政治环境 B.节度使制度的废除
C.地方割据基础被铲除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针对唐五代的历史经验教训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充分信任文人士大夫,在各种岗位上委文人士大夫以重任,甚至地方统率之职责与中央军事首脑枢密院长官也都由文人士大夫充任,这被称为“祖宗之法”。材料信息正是这一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
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有关,无关开放宽容的政治环境,A项错误;
宋代并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B项错误;
转运使的设置,使得地方割据基础被铲除,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宋真宗时规定:“自今第一人及第,金吾给七人当直(值),许出两对引喝。”状元籍贯所在州还要为其立牌坊,加以表彰。此举旨在( )
A.强化门第等级观念 B.打破士族垄断仕途局面
C.完善官员管理制度 D.吸引人才进入统治集团
【答案】D
【知识点】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1.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
A.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B.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答案】B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12.(2023·辽宁一模)《宋史》有云:“宋之立国,元气在台谏”。《徂来石先生文集》论述道:“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这些说明了宋代台谏( )
A.位卑权重,以内制外 B.纠察百官,端正风气
C.具言事权,制约皇权 D.分割相权,集权于上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元气在台谏”“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等信息分析可知,宋代的台谏能够谏责皇帝的过失,这有利于制约皇权,C正确;
A错误,材料无关以内制外,排除;
B错误,材料涉及台谏谏责皇帝,无关纠察百官;
D错误,台谏制度是监察制度,不能分割相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的监察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解题关键信息是“元气在台谏”“君有佚豫失德,悖乱亡道,荒政佛谏,废忠慢贤,御史府得以谏责之”。
13.有学者认为:“明政府并不关心中外贸易发展状况,如何‘怀柔远人’,使‘四夷宾服,万国来朝’才是其最为重要的目标,形成了有朝贡才有互市、有朝贡才有贸易的局面。”学者所述这种状况( )
A.表明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B.反映出明朝海禁政策与朝贡贸易相配合
C.说明明朝一直厉行“海禁”政策
D.推动了国内各地区长途贩运贸易的兴起
【答案】B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14.(2022·海南模拟)有学者这样评价改土归流:“如果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认识,它应该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由封建统治者发起的对落后形态制度的围剿,是一次脱离了社会制度形态的自然演进过程而人为兴起的先进对落后的拉动过程。”据此可知,清朝的改土归流( )
A.改变了民族结构状况 B.受到边疆少数民族欢迎
C.维护了边疆地区稳定 D.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答案】D
【知识点】清朝疆域的奠定与地方治理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改土归流……是一次脱离了社会制度形态的自然演进过程而人为兴起的先进对落后的拉动过程”,可以看出清朝通过改土归流,促使落后的西南边疆地区加快了封建化进程,由原来的落后制度演进到先进的制度,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D项正确;
材料涉及的是促进封建化进程,未涉及改变民族结构,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边疆少数民族态度,排除B项;
材料涉及的是从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史角度而言,是从整体出发,而非单一部分,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土归流,解答本题需理清改土归流的含义和意义,考查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15.(2023·潮阳三模)明清时期行会众多,有江宁会馆、两广会馆、湖南会馆等,借此可以助济失业、贫病、身后无备及异籍不能回乡等情况,也有“有董司者,因违规收徒,被同行举报,而缚诸柱,咬其肉,血肉模糊”的记载。这主要反映了明清行会( )
A.有利于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B.保留有较多的陋习和糟粕
C.具有较浓厚的地缘性特征 D.兼具社会保障和自治功能
【答案】D
【知识点】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借此可以助济失业、贫病、身后无备及异籍不能回乡等情况,也有“有董司者,因违规收徒,被同行举报,而缚诸柱,咬其肉,血肉模糊”可知,明清行会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可以救济特殊情况的人群。同时也兼具自治功能,打击市场不规范行为,促进经济秩序正常化,故D正确;
明清行会不具备行政的职能,不会起到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的作用,排除A;
材料反映了明清行会兼具社会保障和自治功能,故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排除;
“江宁会馆、两广会馆、湖南会馆”体现了明清行会具有较浓厚的地缘性特征,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明清商业发展,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2022高三下·湖北月考)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混乱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北宋有儒学家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指导思想;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出发点是( )
A.构建新时期的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
C.激发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D.重建旧时代伦理秩序
【答案】C
【知识点】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解析】【分析】北宋儒学家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强调了社会责任感,目的在于激励士人们以天下为己任,承担社会责任,故C项正确。
两者都不是强调构建新时期的儒学体系,故A项错误;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故B项错误;
两者都不是强调重建旧的伦理秩序,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张载以及顾炎武的言论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考查对宋明理学以及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知识点的掌握.在解答题目时,要掌握二者都是站在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进行阐发的.
17.1858年12月,上海一家洋行老板说:“上海市场已经非常滞涩”“正在途中的棉织品的供应量,对预期的任何需要而言,都嫌太多”。此现象说明( )
A.中国有效抑制了西方经济扩张 B.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显著
C.西方列强加大了对华倾销力度 D.列强对上海市场的争夺激烈
【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18.(2020高二下·佛山月考)《南京条约》及其附件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上述材料说明( )
A.英国希望与清政府平等交往 B.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封建官僚意识到统治危机四伏
【答案】B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要求学生结合鸦片战争的特征和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
A.《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英国人并不想和清政府平等交往。
B.从材料中“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以看出中国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把英国人看为蛮夷,传统“蛮夷观”依旧没有变化。
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D.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封建官僚认识到危机四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进行分析即可。
19.(2021·深圳二模)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该现象主要体现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 )
A.注重维护国防安全 B.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
C.缺乏全局统筹规划 D.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862年,淮军在松江开设了一个随军小兵工厂,即松江洋炮局前身,1863年,该厂随军移至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后又因李鸿章迁任两江总督,改址至南京,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可得出,洋务派的军工企业随战争及将帅的升迁而不断迁址更名扩建,缺乏全局统筹规划,故C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无法体现“注重维护国防安全”,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是清廷权力下放的产物,不是促使清廷将权力下放,故B项不符合题意;
D项洋务军事企业的创办与时局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受制于时局变化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洋务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严复在《原强》中论述道,“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下列选项中属于“鼓民力”的是( )
A.禁食鸦片 B.废除科举制
C.实行君主立宪 D.“打倒孔家店”
【答案】A
【知识点】戊戌维新运动
21.下表是民国初年宪法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反映了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是( )
A.形成了依法治国的法律体系 B.人民民主专政的真正实现
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对多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
【答案】D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22.(2018高三上·淮安月考)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答案】A
【知识点】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发展机会
【解析】【分析】A根据“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进口货物价值减少,出口货物价值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这和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有关;
B不符合史实,排除;
C一战期间,中国国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
D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材料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其原因主要是一战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发展机会,难度中等。
23.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
A.政府放宽办厂的限制 B.列强的资本输出
C.政治改革的推动 D.近代天津的开放
【答案】D
【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4.(2020·赣榆模拟)民国初年,蔡元培在教育总长任期内,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系统地阐述了其教育新思想,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要求五育并举。“五育并举”的宗旨不能体现( )
A.适应共和体制的需要 B.冲击封建专制主义教育
C.符合民主和科学精神 D.主张受教育者全面发展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民主和科学思想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与“五育并举”的宗旨不符,但是符合题意,因此C正确;
ABD说法都正确,但是与材料不相符,因此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蔡元培“五育并举”的宗旨,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学生要把握材料主旨。
25.(2023·和平三模) 1919年3月,李大钊、蔡元培等人成立了北京工读互助团,帮助北京的青年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达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五四前夕,诸多知识青年通过学校、工厂、报刊、社团等多种平台聚集在一起,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这些现象( )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
B.为中共的成立提供了实践基础
C.直接促成了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体现了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诸多知识青年通过学校、工厂、报刊、社团等多种平台聚集在一起,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等信息可得出,五四运动爆发前,李大钊、蔡元培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成立北京工读互助团,帮助青年学生实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而广大知识青年则积极传播和交流新思想,这都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表现,A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中共成立的实践基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B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不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国人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而材料主旨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与发展,材料主旨更为具体,与材料主旨不符,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的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中教育方式的变化以及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范围扩大等,获取其历史本质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6.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毛泽东这一思想( )
A.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促进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C.推动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D.加速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答案】A
【知识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
27.1945年9月,蒋介石为了向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迫使中共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让步,向各战区下达向解放区进攻的密令,国民党军队在粤、苏、浙、皖、鲁、晋、绥、察等省向人民军队发起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将国民党军的各路进攻打退。这反映出( )
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B.国民党撕毁了政协协议发动内战
C.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答案】A
【知识点】国民党的进攻与共产党战略防御
28.(2023高一下·叙州月考)二战后初期,美国等国禁止联邦德国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染料,禁止射击砍刺类武器的改装限制重型机床的生产,限制船舶的制造,限制化学科学的研究,钢铁产量每年不得超过10万吨。不过,到1950年9月,美国等国却放松对联邦德国钢铁和煤炭生产的限额。导致美国等国这一对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联邦德国是反苏的最前线 B.朝鲜战争爆发产生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 D.柏林危机中西德形势恶化
【答案】B
【知识点】抗美援朝
【解析】【分析】1950年7月,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对钢铁等资源的需求增加了,故B正确;
联邦德国并不是反苏的最前线,联邦德国与当时的苏联隔着民主德国和波兰,排除A;
此时美苏争霸局面尚未形成,排除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柏林危机主要是美苏斗争,第一次柏林危机在1949年已经缓解,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解答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朝鲜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侧重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9.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会面中,两岸领导人都认为应该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是基于双方继续坚持( )
A.“一个中国”的共识 B.“区域合作”的模式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
【答案】A
【知识点】“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特点是( )
A.实行全方位开放 B.显示出高层次
C.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被动开放 D.局限在国有企业领域
【答案】A
【知识点】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31.2019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对希腊进行访问时曾说:今天的参观给我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使我加深了对古希腊文明的了解,感受到历史的震撼,也进一步认识到中希作为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诸多相通和相似之处。”以下中、希文明成就发生于公元前的是( )
A.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B.财产等级制度与九品中正制
C.人文主义起源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D.四百人议事会与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A
【知识点】商鞅变法
32.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美洲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
【解析】【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 ② 阿兹克特人的陶制印模; ③ 玛雅文字是属于美洲的文明,故B符合题意;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排除 ①;《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排除 ④ ,故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洲文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美洲文明相关知识的把握,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3.(2023高一下·定远月考)12、13世纪时,西欧越来越多的城市与国王结成同盟,即国王授予城市具有法律意义的“特许状”。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这表明,西欧城市自治( )
A.制约了代议制民主的发展 B.利于西欧封建王权的加强
C.得益于近代民族国家支持 D.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
【答案】B
【知识点】西欧的城市
【解析】【分析】题干所给材料“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市通过和国王之间的相互支持,城市赢得了自治,国王得到了城市的金钱和人力支持,进而强化了封建王权,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议制民主出现于17世纪,这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于16—19世纪,这与材料所示时间不符,C项错误;
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西欧城市自治有利于加强西欧封建王权,“源于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欧的城市,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通过特许状,城市的市民不再负担封建义务,他们拥有自己立法、司法和征税、铸币等权利,城市以金钱和人力支持国王”及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34.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这一规定的实施( )
A.加强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经济依附
B.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
C.导致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
D.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
【答案】A
【知识点】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在1769年3月东印度公司发给孟加拉的通函中,规定对生丝的制造加以奖励,对丝制品的制造加以限制。”可知,东印度公司奖励殖民地生产原料生丝,限制其加工制造丝制品,旨在加强对殖民地经济的控制,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保证了该公司在东方的贸易垄断权,表述有误,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体现不出孟加拉社会经济结构单一化的信息,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加速了孟加拉农村生产关系的瓦解,表述有误,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主旨的能力,识记理解东印度公司对殖民地经济控制的措施及其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素养。
35.15世纪,英国出版商卡克斯顿出版了大量书籍。为吸引买家,他称某本书是"王子、领主、男爵或骑士"的必读书,同时还会加上适合"所有普通人"的字样。大众读者甚至可以和贵族们拥有同样的书籍。这反映出( )
A.社会等级观念的消除 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D.现实主义文学的流行
【答案】C
【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时间可得出,此时正值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展时期,书籍的大量出版,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有利于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故C正确;
“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A;
当时还没有宗教改革,排除B;
现实主义流行于19世纪后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中世纪的欧洲,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6.下表是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的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的相对份额(%)变化情况,它反映了( )
国家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中国 32.8 33.3 29.8 19.7 12.5 6.2
印度 24.5 19.7 17.6 8.6 2.8 1.7
英国 1.9 4.3 9.5 19.9 22.9 18.5
美国 0.1 0.8 2.4 7.2 14.7 23.6
A.中国印度制造业产量长期落后 B.新经济促进美国制造业的增长
C.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局 D.英国制造业一直领先世界各国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37.“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巨大的生产力,而且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个武器的——现代工人阶级,……它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体现了( )
A.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B.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C.马克思主义具有不断发展的特征
D.资本主义存在客观历史进步作用
【答案】A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置自身于死地”“它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及所学《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可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故A正确;
材料未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B;
《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题干未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排除C;
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客观历史进步作用,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8.1917年墨西哥宪法改变了此前的政策,明确规定“国家有权分割大地产,发展小所有制,发展农业”。1917—1940年,共分配土地6300万英亩,约144万印第安人和印欧混血农民受益。这些现象反映当时( )
A.西班牙的殖民统治遭遇强烈抗拒
B.规模经营模式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C.考迪罗制度残余受到新政权打击
D.种族歧视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答案】C
【知识点】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39.下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变化(%),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日本
农业 1950 12.2 23.2 50.7
1990 2.8 5.1 7.2
工业 1950 34.7 42.2 22.2
1990 25.8 40.5 33.6
服务业 1950 48.9 32.4 26.6
1990 71.4 54.4 59.2
A.阶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B.工农业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C.确立了计划经济的新模式 D.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答案】D
【知识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40.(2023高三上·常州月考)卢梭认为只有在小国家,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而一种世界联邦将无法通过其立法来保障所有人的“公益”;在康德看来,各国所寻求的安全和权利,是无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或法律来获得的,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权力和联合起来的意志所作出的法治决定”。他们设想的问题是( )
A.社会契约 B.欧洲联合 C.世界权利 D.主权在民
【答案】B
【知识点】多极力量的成长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质疑“世界联邦”保障所有人“公益”(即参与国利益)的能力,康德肯定国家联合对参与国的安全和权利更有利,这反映出二人的分歧源于对欧洲联合的设想,B项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契约与两人设想国家合作不符,A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卢梭和康德要保护的是国家权益,而非世界权利,C项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主权在民与材料内容不符,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欧洲一体化进程,解答本题需根据材料“卢梭认为只有在小国家,公民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而一种世界联邦将无法通过其立法来保障所有人的‘公益’;在康德看来,各国所寻求的安全和权利,是无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或法律来获得的,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权力和联合起来的意志所作出的法治决定’”及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影响进行分析。
二、材料分析题:20分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代义仓本是民间应对天灾人祸而互助自救的一种形式,根据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而自愿筹集资源,主要根据家庭贫富状况而定。义仓一般由人品高尚、办事公道且热心公益事业的人负责。开皇五年(585年),度支尚书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狄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日'义仓'”。隋朝中央政府采纳他的建议: “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收获之日,随其所得,劝课出粟及麦,于当社造仓窖贮之。”开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试点:将这里的义仓改为由州或县管理,义仓粮食由劝募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税,即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在西北地区试点的基础上,隋朝中央政府逐渐在其他地区将其推广。
——据魏明孔《从义仓设鳘看隋代制度创新》整理
(1)根据材料,概述隋代义仓的发展情况。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隋政府建立义仓制度的原因。
【答案】(1)义仓本是民间应对灾祸的互助自救形式,物资由社区居民自愿筹集,由热心人士管理。开皇五年,隋政府令诸州百姓、军人共立义仓,物资由劝课筹集。开皇十五年,隋文帝下令在西北地区实行义仓管理,义仓粮食按户等定额征税。随后,义仓制度在全国推广。
(2)①隋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义仓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民间建立的义仓为救济灾祸起到了积极作用。③隋政府力图加强控制,以巩固统治。
【知识点】隋朝的兴亡
4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认为,“兵学之精,至今西国而极”,建设海防海军必取西方之长,方为“强国之由”。1887年他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时提出“兼采各国之所长,而不染习气,讲求武备之实用,而不尚虚文”。规定;‘每逢洋教习歇课之日,即另讲习书史试以策论,俾其通知中国史事兵事,以适于用。”他认为抗御西方国家的海上入侵,加强中国的海上防卫力量,不仅要“亟练陆军”,还要早铁路、广开学堂,追讲商务,讲求工政,大力发展制器、冶炼、造船、造械、开矿、修路、化学乃至种植、纺织力量,利用原广东机器局船坞,开设黄埔船局,并相继建造炮艇、炮艇数艘,同时,张之洞还委托福建船政局协造1000吨以上炮舰。1903年,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又以所节存的经费向外洋订造新式快船数艘。这批炮舰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还是中国海军的主要作战军舰。
——引自刘申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之洞海防思想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之洞海防思想的作用。
【答案】(1)特点:体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海防建设同其它方面建设协调发展;自力更生与积极引进相结合。
(2)作用:推动中国海军近代化;增强了中国的海防力量,一定程度上保卫了中国的海防。
【知识点】洋务运动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 西方
婚姻目的 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 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 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 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 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 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婚姻目的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
论述:中国较早进入农耕社会,宗法关系相对完整,突出了权力中心意识;宗法分封制进一步强化了宗法观念,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重视传宗接代;儒家不断强化伦理纲常的影响。西方自古工商业发达,宗法关系相对淡薄;古代西方的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精神培育了个人独立的传统观念;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化进一步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意识。总之,中西方不同的婚姻目的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
示例二:
论题:择偶标准的不同折射出东西方不同的家庭观念。
论述:中国古代经历了长期的农耕社会和贵族制,等级森严,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中国古代尊祖敬宗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光宗耀祖的思想观念;儒家重视家庭道德伦理的熏陶。西方自古重视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个人的独立和个体价值;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断强化个人的自主独立意识。总之,择偶标准的不同是中西方不同家庭观念的反映。
示例三:
论题:夫妻关系折射出中西方男女不同的社会地位
论述,中国农耕经济长期发达,男子处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简单的家庭分工;儒家学说的伦理纲常不断强化男尊女卑的社会意识。西方工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了个人的价值;民主政治,法治和人文主义传统培育了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总之,夫妻关系中男女不同的地位是中西方不同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体现。
【知识点】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