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商鞅师承儒家,却转行法家之道,他在《商君书·画策》中说:“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这说明当时( )
A.以仁义治天下成为主流意识
B.儒家与法家追求的目标相悖
C.儒法在实践中出现融合倾向
D.法家意识到教化作用的局限
2、董仲舒认为:君主统治百姓,让他们有欲望追求,但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纯厚朴实,但不能没有欲望。有欲和无欲,各自都能得到满足,则君主之道就有了合适的尺度。材料反映了( )
A.天子应该关注百姓呼声、以德治民
B.为君之道一定要“存天理、灭人欲”
C.百姓的“欲望”应当符合三纲五常
D.百姓适当利益追求利于君主专制
3、有学者说:每一次人类文化的交流,都会带来一次文化发展的机遇。比如说,我们遇到了印度佛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以下事例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程朱理学的创立 B.无为寡欲主张的提出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4、明清之交,国亡家破,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对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5、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文书,用楷书书写,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这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
B.大一统王朝的权威不断加强
C.中央王朝对边疆实施直接管理
D.陆上丝绸之路仍然保持通畅
6、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 )
A.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
B.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
C.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继承发展
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8、孟子主张“民贵君轻”,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反映出( )
A.儒家正统地位根深蒂固
B.儒家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C.儒家伦理纲常备受冲击
D.儒家礼治观念影响深远
9、“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在面对灾异发生或政治失误等情况下,所下的自责悔过反省文书。正式的“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这主要是因为汉代( )
A.皇帝勤于检讨反省
B.封建迷信思想大行其道
C.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D.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
10、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将说:“历经战争苦难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中国军事外交的核心理念——‘非攻兼爱’。”提出“非攻兼爱”这一思想的是( )
A.姜尚 B.老子 C.墨子 D.荀子
11、文献《三辅故事》载:“卫太子大鼻,武帝病,太子入省,江充曰:‘上恶大鼻,当持纸蔽其鼻而人。’”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对前后两段材料进行解读并推断,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
A.汉武帝时人们日常使用纸已经十分普遍
B.纸质地图与文献记载可以互相印证
C.由文献与考古可推定纸的使用不晚于西汉
D.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用纸都是绘图用纸
12、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能为李约瑟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
A.司南 B.火药 C.造纸术 D.印刷术
13、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14、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 )
①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②毕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
③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④雕版印刷风行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5、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6、下列评述与下图书法风格相符的是( )
A.“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四周形密”
B.“变圆为方,改曲为直,一波三折,朴拙典雅”
C.“因形立意,有转无折,悬针垂露,婉转流畅”
D.“笔法瘦劲,飞动自然,率意颠逸,狂放淳穆”
17、在2018年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中,苏轼画作《木石图》)创下了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该画作简洁明了:一株枯木、一具怪石,怪石后有矮竹伸出。该画作( )
A.讲究布局构图,具有色与光结合的特点
B.突出市井风情,缺少政治宗教价值判断
C.追求抒情写意,体现画家综合文化素养
D.表现纪实场景,展现皇家工整审美需求
18、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
A.时空自由任性而为 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 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19、有学者指出,昆曲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但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这主要是因为京剧( )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B.受众群体更为广泛
C.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D.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20、据统计,《诗经》中含有“忧”“患”“惮”等字眼的诗篇共有140余篇,约占(诗经)305篇的46%,乃至于某些学者认为“《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诗经》就是一部忧患之书”。由此可见。《诗经》( )
A.突出了文学的政治功能 B.着眼于协调社会关系
C.满足了百姓的文化需求 D.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
21、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 )
A.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22、唐代李白的诗显示出超凡的创造力、博大雄伟的气魄,代表着自由与解放。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风气表示不满,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由此可见( )
A.时代变迁影响艺术评判尺度 B.唐代诗歌书法艺术成就突显
C.性格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认知 D.艺术风格是社会时代的产物
23、日本学术界曾提出唐宋变革说,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的完结,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下列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文化现象是( )
A.怀素张旭等草书大师的出现
B.情节曲折的传奇小说受到市民欢迎
C.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D.《游春图》《步辇图》等风俗画的流行
24、历史学家蒋廷黻曾写道:“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另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另一个真实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他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其中,“真正的林则徐”( )
A.突破器物的限制,主张学习西方新思想 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开明主张
C.睁眼看世界,主持编译书籍《四洲志》 D.编写当时第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
25、对于意在醒世的《海国图志》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在《海国图志》中最能引起日本人注意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外国的军事科技 C.外国的历史地理 D.师夷长技以自强
26、有学者说,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体西用”的文化模式,“树立了中西文化交融下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路标”。此观点意在说明,“中体西用”( )
A.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 B.开启了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
C.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 D.有利于中国近代新文化发展
27、清末有人说:“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由此可知,此人( )
A.认为西方的“新理新物”不值得学习 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
C.认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 D.主张从各个领域学习西方
28、甲午战前,中国出现一股君民共主的政治思潮,陈炽、郑观应等人主张设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凡国家大政方针,由议员根据民意议论利害得失,再上呈君主定夺”。这股思潮( )
A.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B.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
C.植根于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D.旨在抵制暴力革命思想
29、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了《新小说杂志》,并在上面刊行了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他在书中描绘了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新中国未来记》的创作( )
A.体现了明显的空想色彩 B.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讽刺了清朝政府的无能 D.凸显了维新派渐进改革主张
30、“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帜其学曰‘群学(社会学)’。‘群学’者何?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严复《原强》)这说明严复( )
A.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
B.认为进化论与儒学功能一致
C.提出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
D.主张以救亡图存为首要任务
31、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了解外部世界的种种举措都不事声张;因鸦片战争被革职而复出后,办事作风一如从前,仍然主要围绕着平叛等传统事务,当时中国最紧迫的任务被放在一旁,只是顺着当时的政治方向走。材料说明林则徐( )
A.仍然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 B.并没有做到“开眼看世界”
C.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影响甚小 D.尚未产生改革中国的思想
32、康有为说他在读了《海国图志》后,“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在其所著的《日本现代史》中指出:“幕府末期人士经由《海国图志》,最初获得了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知识。”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有利于近代意识的觉醒 B.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C.已在中外产生广泛影响 D.具备了广阔的国际视野
33、有学者认为,“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思想就是劝告中国人不要怕西方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相信中国文明在与西洋文明充分接触后,一定能够重构一个新体系。由此可见,“中体西用”思想( )
A.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缺口 B.是维护封建体制的借口
C.猛烈地冲击了传统文化 D.是瓦解封建制度的策略
34、对下面的历史漫画表达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注:图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
A.西方科学技术能彻底治愈画中人的病症
B.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上
C.已经认识到只有靠西方科学技术才能救国
D.清政府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35、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提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富强之末,而非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意在表明( )
A.倡导实业救国和变法图存 B.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有助于推动当时思想启蒙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探索
二、材料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在七万里之外竟然存在一个能打败数千年文明古国的蕞尔小夷。这么远的距离,那么小的国家,光是这两个数字就足够使中国人深切地认识到,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一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是徐继畬的《瀛环志略》。如果说魏源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那么徐继畬就是第一个正眼看世界的人。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周振鹤《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材料二:
魏源《海国图志》 徐继畬《瀛环志略》
“海国”自唐宋以来多见于诗文中,意思为“海外之国”,与“海内”相对:海内即天下,海外即四夷。《海国图志》即《四夷图志》。 “瀛环”是徐继畬发明的词汇。“瀛”指大海,瀛所环者,全世界也。徐继畬知道地球上陆地被大海包围,故取此名。
内容没有包含中国在内。 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
1841年受林则徐嘱托开始着手编写,于1842年完成五十卷本。以《四洲志》为底本,抄撮现成文献资料为主。 开始于1843年,完成于1848年,共计十卷。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有所弃取。
第一部分为海防思想、第二部分为世界地理、第三部分是杂录。全书贯穿经世致用的思想,魏源指出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不以提出具体对付夷人的办法为己任,而是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自己作此书的旨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原因及该书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徐继畬“正眼看世界”的表现。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与之相对则称之为“无道”。孔子的“有道”具有两个特点: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具体表现为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的政策。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
——据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功能。
——据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所谈的“有道”的标准;概括其对中国古代政治统治产生的积极意义。
(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追求的目标均是安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故B错误;据材料“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可知商鞅否定儒家治国主张,二者并没有融合,故C项错误;材料“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说明儒家在教化上存在不足,故D项正确;材料“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表明商秩并没有接受以仁义治天下的观点,故A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君主的统治之策在于把握百姓欲求的合适尺度,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控制百姓欲求的尺度而不是关注百姓欲求,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天理”问题,B项排除;C项中的“三纲五常”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答案:A
解析:程朱理学吸收了佛教的思想,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故A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无为寡欲的道家思想,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为西汉时期,排除B、C;西汉董仲舒吸收了到家、阴阳五行、法家等思想,发展了儒学西乡,儒家正统地位确立,与佛教无关,D不符合题意,排除。
4、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深刻的检讨”“也有批判与创新”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明清之际的文化在批判继承中得以创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进步,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人群的传承效果,不具有可比性,故A项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出土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由材料“公元408年”可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故B项错误;由材料“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文书,用楷书书写,记录的是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寺经》《春秋》,还涉及《战国策》《史记》等典籍”可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中原汉族文化典籍,说明分裂状态下已出现了国家统一的因素,故A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且“直接管理”的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促进国家统一的文化因素而非丝绸之路,故D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孟子使儒家道德思想附会为天性,提高了儒家道德思想地位,为宋代理学将儒家道德思想上升到天理高度,重建儒家思想信仰体系提供了借鉴,故D项符合题意。天人感应为汉代董仲舒提出,吸收阴阳家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孟子未提出儒家伦理纲常思想,故此时儒家伦理体系尚未建立,排除B。C项,经过汉儒加工的“天人感应”理论。以“天道”为基本,使政治理论神学化,使政治管理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与题干中的道德天性无关,故排除。
7、答案:B
解析:A.秦以前的分封制并未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以前的分封制属于以血缘为纽带的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属于官僚政治,故B正确;C.郡县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封制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错误;D.“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非维护封建统治,故D错误。故选:B。
8、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二者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都是强调人民比君主要重要。故选:B。
9、答案:D
解析:由“罪己诏”最早出现在汉代,且数量较多,结合所学可知,罪己诏反映的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这与汉武帝后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密切相关,D项正确;在君主专制时代,皇帝勤于检讨反省,用“罪己语”回应君权神授,有利于缓和因为灾异或其政治失误造成的矛盾,是从巩固统治角度做的补救,不是真正地勤于反省,A项错误;帝王下“罪己诏”是维护其统治的手段,不是单纯的迷信,B项错误;“罪己诏”有借助天意,缓和矛盾的作用,君主这样做不代表真的是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项错误。故选:D。
10、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非攻兼爱”,结合所学可知,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C项正确。A项是西周的功臣,排除。B项主张无为而治,排除。D项主张礼法并用,排除。故选:C。
11、答案:C
解析:纸普遍使用是在魏晋南北朝,故A项错误。考古发现的纸质地图是实物,第一手史料;文献记载的纸是第二手史料,故B项错误。依据文献记载“武帝病”和考古发现“一张西汉早期的纸质地图”可知,使用纸不晚于西汉,故C项正确。依据文献记载“当持纸蔽其鼻而入”不能看出纸是绘图用纸,故D项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认识和应用磁现象,中国远早于西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战国时期称“司南”)是认识和应用磁现象的产物,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依所学,唐朝偶然发明了火药,而非吴国,故A项错误;依所学,唐朝偶然发明火药,而不是三国时期,故B项错误;据材料“三国时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可知三国时期,人们对火药药材有一定的认识,故C项正确;依所学,唐末,火药用于战争,故D项错误。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科技成就的理解。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是在唐朝;毕昇发明的是泥活字,被广泛使用,故①、②错误,B符合题意。
15、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三国曹魏《三体石经》运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再观察图片可判断出另外一种字体是隶书。先秦古文、小篆、隶书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历程,故答案为B项。曹魏时期并未在统一文字方面作出相关努力,故A项错误;曹魏时期,先秦古文、小篆已不流行,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作品中的字体为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故D正确。A为楷书,B为隶书,C为篆书,均不符合。故选:D。
17、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人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木石图》属于文人画,这种类型的画作追求抒情写意,体现了画家的综合文化素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画作并不具有光和色结合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人画,注重意境,不是突出市井风情,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画作具有写意的特点,并不是表现纪实场景,故D项错误。
18、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戏剧具有虚拟性,不是体现其时空自由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说明不受舞台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表演方式,不是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戏剧具有一定的虚拟性和程式化,故D项正确。故选:D。
19、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京剧之所以能取代昆曲,因为它是市民文化的体现,它在演出市场上,更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C。A错误,昆区更有艺术审美价值。B错误,民众群体广泛的原因在于符合市民阶层的需要。D错误,材料反映的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次昆曲内容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它没有贴近民众生活。
20、答案:D
解析:从材料“《诗经》中含有‘忧’‘患’‘惮’等字眼的诗篇有140余篇,约占《诗经》305篇的46%”可以看出《诗经》具有浓郁的家国情怀,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学的政治功能以及社会关系的协调,故排除AB;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D。
21、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诗经》和《楚辞》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本上是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北方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们会去考虑一些爱情、婚姻或者徭役、风俗方面的事情;南方经济较落后,人们生活也较为原始,所以会有更多的巫术、自然崇拜的内容。故D项正确。根据题干,《诗经》和《楚辞》表现的社会内容十分多样,并未集中于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故A项错误。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受限不能得出,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经济重心完成转移之前,总体上来讲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南方高,故C项错误。
22、答案:D
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国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社会开放,李白的艺术风格就是这种时代的产物,而唐太宗也因此才会批评南朝书法“无丈夫之气”,故D正确;A.材料只涉及唐代,没有表现出时代变迁,故排除A;BC.B体现不出材料主旨,C夸大了性格的作用,均不符合。故选:D。
2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宋时期的文化变革。怀素、张旭是唐朝的草书大家,唐朝时期情节曲折的短篇小说传奇受到市民欢迎,A、B不符合“宋代是平民社会的开始”,排除;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形式,符合题意,故选C;《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的山水画,《步辇图》是唐朝阎立本的人物画,故D错误。
2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根据题干信息,真实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觉悟主要指的是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他主持编译了《四洲志》,走出认识西方的第一步,故选C项。林则徐并没有突破器物限制,故排除A项;B项是洋务派观点,故排除;D项是魏源的《海国图志》的特点,故排除。
25、答案:A
解析:日本人从《海国图志》一书中学到的是其主张,即“师夷长技以制夷”,故A项正确。《海国图志》介绍了外国的历史地理和军事科技,但并不是引起日本人注意最大的原因,故B,C项错误;“建师夷长技以自强”是洋务运动提出的,并不是魏源提出的,故D项错误。
26、答案:D
解析:材料“中西文化交融下”反映出该学者强调中西文化在友好交融的情况下共同发展,未涉及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消亡,A、C两项排除;开起来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是林则徐,而不是“中体西用”思想,B项错误;材料“树立了中西文化交融下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路标”表明中西文化交融发展是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而中体西用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有利于中西文化交融,有利于中国近代新文化发展,D项正确。
27、答案:C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对“中学”与“西学”关系的阐述。从“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可以看出,其赞同“中体西用”思想, 故C项正确。从“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可以看出, 其认为应学习西方的“新理新物”,A项错误;从“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可以看出,其并不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B项错误;从“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可以看出,其并非主张从各个领域学习西方,D项错误。
28、答案:B
解析:这股思潮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设立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议院为君主服务,为维新运动创造了条件,故选B项;中体西用指用西方先进的经济技术来维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中体西用不符,排除A项;甲午战前民族工业没有快速发展,排除C项;这股思潮旨在学习西方,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不是抵制暴力革命思想,排除D项。
2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梁启超的思想。根据材料“1902年”“半个世纪之后的中国迎来太平盛世,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主张进行维新变法实现救国图存,其在1902年创作的小说内容折射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梁启超的小说创作立足于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并不是体现空想色彩,故A项错误;材料中梁启超创作的小说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描述,没有讽刺清朝政府的无能,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维新派渐进改革的主张,故D项错误。
30、答案:A
解析:据材料“宗其理(指天演之术)而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号其学曰‘群学(社会学)……荀卿子有言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可知,材料认为西方的进化论与荀子所提的观点相似,说明其利用传统文化介绍西方思想,推动维新变法,故A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进化论与儒学的功能一致,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西方思想源于中华文化,故C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救亡图存思想,故D错误。故选A。
31、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林则徐无论是在广东的禁烟还是鸦片战争初期在广东的抵抗,甚至在因为鸦片战争失败被革职复出后,与没有经历过鸦片战争的思想基本一样,说明经过鸦片战争,林则徐并没有产生对中国(清政府)进行改革的思想,因此选择D项。A、B两项与题目林则徐“在广东省了解外部世界的种种举措”的信息矛盾;C项与题意信息无关。
32、答案:A
解析:康有为认为《海国图志》启发了其学习西学,而井上清认为幕府时期的日本人士通过《海国图志》获得了关于国际法和立宪政治的最初知识,由此可知,《海国图志》有利于近代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技术而非制度,排除B项;《海国图志》在中国产生的影响较小,而非广泛,排除C项;D项过分抬高了《海国图志》的地位,排除。
33、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中体西用’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作用”“不要怕西方思想文化的负面影响”“一定能够重构一个新体系”等表明“中体西用”思想有助于在中国传统社会打开一个缺口,减少学习西方文明的阻碍,故答案为A项;洋务派虽然维护封建体制,但也真正实行了改革,而不是以“中体西用”为借口,B项错误;C项误读材料;洋务派希望运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封建制度,D项错误。
34、答案:B
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说明当时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层次上,B项正确,A项“彻底治愈”说法错误;C项从漫画中无法得出结论,错误;漫画的主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清政府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不属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范畴,D项错误。
3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早期维新派王韬认为器物是“富强之末”,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才是“富强之本”,故选B项;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材料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A项;材料强调王韬的主张,而不是其主张的作用,排除C项;D项也是其主张的作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36、答案:(1)原因:鸦片战争的刺激;林则徐的委托(《四洲志》的影响亦可);反思传统的地理观念;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路。
历史价值: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的启蒙书。
(2)表现:冲破“天朝上国”观念的束缚,把中国真正纳入到世界范围内;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写作更严谨、考证更缜密,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
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鸦片战争真正使中国人切身地感到世界的存在”“传统的地理观念必定存在着某种毛病”“于是就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究心于世界地理,产生了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著作”可知原因。
(2)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材料“徐继畲知道地球上陆地被大海包围”“内容中包含了中国,并把中国置于亚洲中”“广泛搜集资料、大量吸收西方地图,加以缜密考证,有所弃取。”“从纯学术角度介绍各国的地理与政治制度”可知表现。
37、答案:(1)标准:礼与仁。积极意义: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提供理想政治的标准和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我认识与反思的理论依据。
(2)特点:汉武帝尊崇儒学是注重儒学的“文饰”功能,而不是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全部政策的出发点。
解析:(1)标准:根据材料一“所有的人按照礼制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靠‘仁’来实现和谐”可得出“有道”的标准是礼与仁。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一“在政治上,‘有道’代表了孔子的理想政治和基本政治原则。”可得出为中国古代封建统治提供理想政治的标准和基本原则;根据材料一“这一理论在当时以及其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成为统治者自我认识、自我批评和自我调节的理论依据。”可得出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统治者自我认识与反思的理论依据。
(2)特点:根据材料二,“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功能”可得出汉武帝尊崇儒学是注重儒学的“文饰”功能,而不是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全部政策的出发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