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天水市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历史试题答案
1.B2.B3.A
4.C
5.A
6.B
7.C8.A9.C
10.C
11.D
12.B
13.A
14.A
15.C16.C
17.(12分)
(1)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背埙:列强侵略加刷,民族危机加深:早期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派的大力宜传;洋务运动
的破
产。积极作用:传播了西方民主政治思想;启迪了民智:发展成为一场进步的政治改革运动。(8分)
18.(12分)
(1)思想理念:民主共和,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6分)
(2)历史意义:政治:它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
政体: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思想: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社会:社会风俗
文明化: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6分)
19.(12分)
(1)特点: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地位高:茶叶生产品种多:远销海外:近代走向衰落。原因: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主权开始部分丧失、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交通工具落后。(6
分)
(2)影响:中英茶叶贸易额高速增长:推动文明交流,丰富英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世纪中
期国外大面积种植茶叶,英国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6分)
20.(16分)
(1)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
注”:以法治国。(5分)
(2)态度:反对(否定、排斥、批判)。作用:冲击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人们思想(开启民
智);
宜传民主与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维护民主共和:否定君主专制(否定帝制):推动文学发
展:推动近代化进程等。(6分)
(3)对待:批判地继承:扬弃:取其精华,去其槽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辩证地看待:一分为
二地看待。(5分)
0000000天水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
命题:吕文辉 审核:顾乐
(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互为补充,并有效地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的两大制
度是( )
A.禅让制和分封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禅让制和宗法制
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
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中央集权 B.专制皇权 C.监察权力 D.改革力度
3.“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4.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相结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的古代选官制度是(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
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
C.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D.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
6.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最
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 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
8.清朝时,政府的行政文书以汉文、满文为主,但也涵括蒙文、托忒文、帕尔西文、藏文
等诸多民族语文。此举旨在( )
A.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 B.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
C.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D.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9.“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框架下发展到极致:改革最多,
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对这一时期最具历史
洞察力的说法是( )
A.近代社会的前兆 B.康乾盛世的辉煌
C.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D.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
10.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理想;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相同点是( )
A.构建新儒学体系 B.提倡知行合一 c.强调社会责任感D.重建伦理秩序
11.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战争肇始于列强对中国沿海的侵略 B.战争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中心
c.清政府的反抗斗争以失败而告终 D.列强抢占中国市场并掠夺中国财富
12.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系列的巨大屈辱与挫折,使得“亡国
灭种”成为当时的核心话题之一。清末民初的历史教科书中,“国耻”和“亡国”话语是 其中的主导性话语之一。据此可知( )
人,唯物主义史学家成为史学界主角 B.历史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C.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历史教材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13.粱启超曾说过:“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感觉不足……筇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者的共同主张有( )
A.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推翻君主制度
C.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D.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16.据记载,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被当时读者称为“新文化的元典”、“思想界的金针”,胡适也称之为“可以改变一个时代的刊物”。这是因为《新青年》( )
A.最早宣传了西方新思想 B.代表了广大青年的意志
C.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 D.全面否定了传统旧文化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且为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学者所公认。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开始丧失了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由此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到1 9世纪术的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变法思潮在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到了高潮,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广泛宣传变法维新思想.积极著书立说,并形成了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启蒙思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发动的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会的战争。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维新变法思潮高涨的背景及积极作用。 (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7章56条,主要内容如下:
(1)总纲: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
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2)关于人民: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身体、言论、著作、集会等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3)关于参议院:中华民国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参议院由各地方选派参议员组织……
(4)关于临时大总统、剐总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搅政务,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5)关于图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灸其责任,
在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
(6)关于法院: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适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等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囚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清帝退位诏书》
(1)阅读材料一,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思想理念。 (6分)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f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时,武夷茶已初具盛名。到了宋代,武夷茶开始成为贡茶,民间饮茶风气盛行。明清时期,武夷茶区盛产武夷岩萘、红茶、绿茶,还有许多珍贵的名丛茶树……在鸦片战争前,其茶叶就主要用于外销,形成了两条著名的“万里荼路”。一是北上俄罗斯的陆上茶路:二是“独口通商”时期运往“广州十三行”的荼路。五口通商后,则主要是远贩欧关,武夷山茶业进入历史巅峰时期。但好景不长,武夷山茶叶在近代逐步衰落。
一一摘编自石涛《近世以来世界茶叶市场与中国茶业》等文
材料二1 669年,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18世纪末,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1851年,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夷山茶叶生产特点,并分析其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饮茶在英国盛行的影响。(6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容。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一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斯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一一摘编自《普通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历史必修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主张。(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对待“孔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积极作用。(6分)
(3)综合所述,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5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天水市名校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