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2024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寒假巧练习(含解析)

(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寒假巧练习
1.“646年元月,颁发新诏书,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材料表明( )
A.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性质并未改变 B.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东亚强国
C.大化改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大化改新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
2.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古代日本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大和统一 B.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3.“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一重大的“作用”是( )
A.使日本实现统一 B.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日本确立了幕府统治 D.日本从此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4.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中国化运动”。材料中的“中国化运动”( )
A.造成幕府掌握实权 B.代表日本奴隶主的利益
C.推动日本社会进步 D.推动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5.大化改新时期,日本设立了大学寮,教科书为中国儒家经典《孝经》《论语》《左传》《礼记》等。这说明( )
A.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B.日本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C.中国文化推动日本社会转型 D.日本照搬中国教育体制
6.幕府统治是日本历史发展一个特殊的时期,它经历了长达700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的日本( )
A.幕府统治基础是平民 B.将军掌握着国家实权
C.幕府不经过天皇任命 D.武士孝忠是他的国家
7.阿拉伯文化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被视作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 )
A.兼收并蓄的特点 B.摆脱了教会的控制
C.对西欧影响深远 D.孕育了近代的曙光
8.202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指出:中阿互相欣赏,互学互鉴,共同倡导文明对话,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下列属于阿拉伯文化的是( )
A.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
B.《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
C.《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
D.《荷马史诗》、《十二铜表法》、帕特农神庙
9.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
A.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C.统治者轻视人才教育 D.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
10.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 )
A.排斥外来文化 B.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
C.传播东方文化 D.深度融合东西方文化
11.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征服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刺激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促进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2.九年级某班同学整理了一组有关“阿拉伯人的成就”。据此可知阿拉伯人( )
1.传播并改进阿拉伯数字 2.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
3.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 4.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
A.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推动了亚非人民友好往来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3.世界历史是一个缤纷的舞台,在发展长河中由于地理、人文、政治、经济等因素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国度。
【创造的国度】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仔细观察上面图片中的古老文字,它们最早出现于哪两大文明古国?除材料之外,这两大文明古国还创造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请列举这两大文明古国最典型、最突出的文明成果各一例。
材料二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两座丰碑。其中,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无不发端于此。美国作家、文艺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曾在《致海伦》一书中写道:“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2)请结合哲学方面的成就说明“光荣属于希腊”,或结合法学方面的成就说明“伟大归于罗马”。
【融合的国度】
材料三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数不清的文明种类,也呈现出无数种不同的文明交流方式,比如腥风血雨的暴力战争和和风细雨般的友好往来。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过程中,两种不同交流方式的事例各一件。
【改革的国度】
材料四
大化改新七世纪,孝德天皇来登基。 建立中央集权制,贵族不再来世袭。 土地收归国有化,部民转化为公民。 国家定期分土地,农民交税给国家。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歌谣记载的改革的重大意义。五个世纪之后,该国演变出一种地方势力抗衡中央的特有政治体制,请写出该体制的名称和开创者?
14.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历史虽然已有三四百万年,但人类的文明史却仅有五六千年。人类从野蛮步入文明是一个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键一步……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随后在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
材料二: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
材料三: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等等。各民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存斗争中认同了阿拉伯文化。………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也就不会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伊斯兰教不仅是阿拉伯统一的旗帆,也是阿拉伯文化的核心和主体。
材料四:“这场运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在这场运动中,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它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反抗罗马教廷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控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东西方文明分别诞生于怎样的自然环境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古代文明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阿拉伯文化有哪些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事件?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改革租税制,实行租庸调法。”可知,题干材料是大化改新在经济上的措施;“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班田收授法”属于新的土地制度,“租庸调”属于赋税制度,以上均属于新的生产关系,故D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A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性质并未改变,表述错误,排除A项;题干没有大化改新使日本成为东亚强国的表述,体现不出改革对日本地位的影响,排除B项;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大和统一是指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与唐朝无关,排除A。B.根据题干“从7世纪中期开始,日本人的服饰、饮食、建筑、生活习惯、社会风俗以及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可以得出,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都有中国唐朝的印记的主要原因是大化改新,故B正确。C.幕府统治开始于12世纪晚期,排除C。D.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的改革,与唐朝无关,排除D。故选:B。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项B符合题意;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A排除;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C排除;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D排除。故选:B。
4.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到唐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说的日本发生的“中国化运动”指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公元7世纪,日本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把处于愚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大化改新推动了日本社会进步,C项正确。T12世纪晚期,日本才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日本大化改新代表的是日本封建主的利益,排除B项;封君封臣制度形成于西欧,与日本无关,排除D项。故选:C。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大化改新时期,日本设立了大学寮,教科书为中国儒家经典《孝经》《论语》《礼记》《左传》等”分析可知,日本采用中国儒家经典为大学寮的教科书,说明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大化改新时主要是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中没有表明日本的政治制度、社会性质,不能说明“日本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中国文化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排除BC项;材料只是说明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能充分说明日本照搬中国教育体制,排除D项。故选:A。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据题干“阿拉伯文化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知,阿拉伯人架起了东西交流的桥梁,其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A项正确。
8.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学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我们常说的“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医典》《天方夜谭》、阿拉伯数字属于阿拉伯文化,B项正确;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是古巴比伦文明,排除C项;《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文明,排除D项。故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可知,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并加以创新和改造,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安定的环境、人才教育与经济方面,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答案:B
解析:据题干“因为阿拉伯人,处于黑暗之中的西方重新找回了自己失落已久的古老文明,点燃起文艺复兴的熊熊烈焰,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时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B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阿拉伯人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不能说明阿拉伯人排斥外来文化、传播东方文化、深度融合东西方文化,排除ACD。故选B项。
1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突破了地域的阻隔,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C项正确;伴随着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力量不断壮大,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信仰伊斯兰教,与“促进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阿拉伯人发明阿拉伯数字、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传到欧洲、把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到欧洲”等事迹可知,阿拉伯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D正确。故选:D。
13.答案:(1)国家:古代埃及,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果: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
(2)哲学: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系统的问和答,主张“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等。法学: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等练。
(3)暴力战争: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友好往来:阿拉伯人把中国、印度的文明成果传播到欧洲等。
(4)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名称:幕府统治;开创者:源赖朝。
解析:(1)国家:根据材料中的图片辨识可知,图一是象形文字,起源于古埃及,图二是楔形文字,起源于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2)哲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古希腊哲学的代表有,德谋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系统的问和答,主张“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等。法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公元前 450 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等练。
(3)暴力战争:根据所学知识,亚历山大东征,是指公元前334至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友好往来:根据所学知识,古代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把中国、印度的文明成果传播到欧洲等。
(4)意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名称、开创者: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4.答案:(1)东方:亚非大河流域 ; 西方:海洋区域(或地中海区域)
(2)多元性
(3)多民族融合、学习与创新结合、有浓厚宗教色彩
(4)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
解析:(1)根据材料“文明首先在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的亚非大河流域产生,这就是西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古代东方文明”可知,古代东方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根据材料“地中海区域又出现了一种带有鲜明海洋性质的古代西方文明,这就是希腊、罗马文明”可知,古代西方文明诞生于海洋沿岸。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阿拉伯帝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集合体,除阿拉伯人外,还有埃及人、突厥人、波斯人、叙利亚人等等。各民族通过互相接触、互相影响,逐渐融合渗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存斗争中认同了阿拉伯文化。……埃及、叙利亚、波斯等地,都是世界上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在征服这些地区后,不仅受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且吸收希腊、印度文化的许多优秀成果,创造了新的阿拉伯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伊斯兰教的诞生,就没有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也就不会有阿拉伯文化的问世……”可知,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多民族共同缔造,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宗教性。
(4)材料四反映了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4)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2023-2024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寒假巧练习(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