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达标检测(含答案解析5份打包)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单元达标检测
(时间:7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记》为少数民族立传,记载了环绕华夏的四邻各少数民族如匈奴、百越、西南夷等的历史。这些少数民族列传与其他列传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这种民族史撰述体例(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反映了华尊夷卑的思想
C.蕴含了民族共同体意识   D.说明了民族交流的悠久
2.南宋诗人范成大1170年曾出使金朝,他在《燕宾馆》诗中写道:“苦寒不似东篱下,雪满西山把菊看。”自注:“至是适以重阳……(金人)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从中可以得知(  )
A.宋金对峙局面基本结束   B.金朝人吸收了中原文化
C.重阳节发端于金朝时期   D.宋金议和改善双边关系
3.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人(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的人)、解犀人(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的技工)、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广州对外贸易在唐宋时开始发展起来 B.对外贸易的活跃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C.唐宋时期广州已与非洲、欧洲进行贸易 D.广州是唐宋时期商业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4.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时期,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部分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5.英国亨利七世统治时期(1485—1509年),面对英国人的骄傲自负,一名威尼斯使节表达了不满:“他们只看到自己,而从不看别人。他们常说别人‘长得像英格兰人’,然后惋惜地说‘可惜并不是英国人’,好像世界上只应该有英国人才对。”这反映了(  )
A.英国民族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B.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C.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英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自豪
6.有学者认为:“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7.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立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  )
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法宗教
C.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 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
8.1934年法国外交部部长和南斯拉夫国王在马赛遇刺身亡后,国际联盟成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负责起草反恐法案。1937年国际联盟通过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和《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公约》。这表明国际联盟(  )
A.促成了国际社会的有序发展 B.触及了全球公共问题的治理
C.消除了“欧洲中心论”的影响 D.集体安全机制得到充分发挥
9.下表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过程,这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  )
1945年,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提出要“改善国内少数民族的待遇,允许各少数民族有民族自治的权利”
1949年,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用“民族的区域自治”代指“民族自治”,限定了“自治”的范围,使我国的民族政策表述更全面、更准确
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民族政策的相关内容加以补充和修改,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重要内容
A.灵活适度的原则 B.因时而变的特性
C.重视历史的传承 D.民主范围的扩大
10.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的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C.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新中国成立后,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在国家重要会议上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文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地方广播电台每天用21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这体现了国家(  )
A.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  B.优先发展民族教育
C.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  D.国民教育体系建立
12.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其意义在于(  )
A.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B.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解决了民族工作发展中的问题
13.1960年,周恩来先后访问了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和蒙古6国,不仅签订了中尼和平友好条约,而且交换了中尼边界协定批准书,还签订了中蒙友好互助条约、经济援助协定和科技合作协定。这些活动(  )
A.表明中国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是对美苏冷战的挑战
C.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有利于缓和中苏关系
有许多饶有趣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芭蕾外交”等。这体现了中国(  )
A.“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 B.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C.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 D.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
15.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官兵5万余人次;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  )
A.团结发展中国家并积极推进全球化 
B.严格遵守和执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外交目的在于(  )
A.独立自主、各自为政   B.和平发展、公平正义
C.主权在民、宪法为纲   D.民族至上、发展经济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东汉]班固《汉书》
材料二 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9分)
(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几十年里,美国对华战略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建交后的“接触战略”和新全球化时期的“纳入战略”。
——摘编自王湘穗《斗与合的变奏——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与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是怎样应对美国的“遏制战略”“接触战略”和“纳入战略”的。
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这些少数民族列传与其他列传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存在主次之分”可知,这种民族史撰述体例是将少数民族历史作为中华全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写的,体现了民族共同体意识,故C项正确;“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平等,而非华夷尊卑,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推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至是适以重阳……(金人)重此节,以其日祭天,伴使把菊酌酒相劝”可知,南宋诗人范成大出使金朝时,看到金朝人重视重阳节,在重阳节这天进行祭天活动,说明金朝人吸收了中原文化,故选B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香人(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的人)、解犀人(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的技工)、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可知,唐宋时期,广州出现的几种新行业与对外贸易的活跃相关,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丝绸之路畅通的秦汉、隋唐、元朝都是政治统一的王朝,推理可得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故选C项。
5【答案】A
【解析】材料“可惜并不是英国人”“好像世界上只应该有英国人才对”反映了当时英国人的民族意识突出,强调本民族的利益,故A项正确。
6【答案】D
【解析】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说明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获得发展,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推动了宗教改革,也使得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主权国家的形成,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国际联盟成立反恐怖主义委员会,负责起草反恐法案,通过了《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和《建立国际刑事法院公约》,说明国际联盟在利用国际力量来反对恐怖主义,解决世界公共问题,故B项正确; A项夸大了国联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逐渐走向战争,排除A项;国联操纵在英法手中,欧洲仍然处于中心地位,排除C项;国联的国际和平保障机制以集体安全观念为基础,但集体安全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和历史地位的界定不断深化,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不断深化,体现出因时而变的特性,故B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一系列指示,充分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权益、联系少数民族实际的特点,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故B项正确;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人民民主专政和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密切相关,并非民族政策主要体现的范围,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而材料为民族杂居地区,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尊重少数民族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教学,在国家重要会议上提供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电台也用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播音,这些举措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故选C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可知,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C项正确;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在中国古代已经形成,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B项;材料这一说法的提出并不代表民族工作发展中的问题已经被解决,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同缅甸、印度等周边国家进行了友好交往,说明中国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故A项正确。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
14【答案】B
【解析】“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芭蕾外交”说明现代中国的外交一直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体现了中国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已先后参加了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维和行动在推动和平解决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说明中国逐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故选D项。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由此可见,我国当前外交目的在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故选B项。
17【答案】(1)列举: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9分)
(2)举措:设置都督府、羁縻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4分)
不同之处: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政策。(6分)
18【答案】(1)积极意义: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6分)
(2)新变化: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6分)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加深了人们对战争危害的认识。(6分)
19【答案】简述:针对“遏制战略”,中国对内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外实施“一边倒”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关系。针对“接触战略”,中国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实现中美、中日外交关系正常化,同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针对“纳入战略”,中国对内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加入世贸组织,开展全方位外交,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5分)第四单元 第11课
【基础巩固】
1.汉文帝时,匈奴多次袭击汉朝边境,大臣晁错上书建议徙民实边。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大规模移民屯戍。汉武帝这一举措(  )
A.有利于推动西北开发和农业区扩展
B.解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C.保障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的交通联系
D.大大加重了汉中央政府的财政开支
2.魏晋时期,匈奴人刘渊入主中原,称汉高祖刘邦曾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其子孙“冒姓刘氏”,遂定所建政权曰“汉”。刘渊这一做法意在(  )
A.恢复宗法制度 B.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
C.弘扬中原文化 D.推动与其他政权的交往
3.唐代元稹《估客乐》诗载:“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经营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据此可以判断当时(  )
A.商帮活动范围广泛 B.市场不受地点的限制
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D.各民族经济往来频繁
4.辽朝统和元年(983年),面对党项族入侵,萧太后“谕与大汉讨党项诸部”;统和七年(989年),萧太后将王子帐节度使之女封为义成公主,下嫁李继迁,后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这反映出当时辽朝(  )
A.华夷一体的观念得到增强 B.民族政策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C.与汉民族的交融日渐加深 D.以实现封建化作为施政重点
5.康乾盛世时期,在台湾设府,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册封达赖、班禅和实施改土归流等。这一系列措施(  )
A.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 B.赋予了流官重权形成割据局面
C.落实中央对西藏的管辖权 D.强化了对西北边疆各族的管理
6.“武帝时,身毒国献连环羁”,“(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大秦国贡花蹄牛”;“(汉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年),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鸵鸟)”;“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这些记载表明汉朝(  )
A.朝贡外交已经存在 B.采用羁縻外交手段
C.海陆丝绸之路繁荣 D.马市榷场贸易频繁
7.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
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
8.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隋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能力提升】
9.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汉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徙民实边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
A.边疆管理制度成熟 B.民族政策开明开放
C.边疆开发方式多样 D.民族交融日益加深
10.下面为唐代都督府与都护府比较一览表。 据此得出(  )
项目 都督府 都护府
分布格局 处于边疆防御体系内层 多数居于边疆防御体系的外层
管辖地区 多是内附民族居住的地区 边疆民族地区
A.都督府与都护府之间相互牵制 B.都护府摆脱了中央政府的束缚
C.两者加强了对边疆的有效治理 D.唐代形成完善的都护管理制度
11.《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的发饰有明显的契丹风格。由此可以推知(  )
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 B.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
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 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
12.元朝所设行省中,岭北、辽阳、甘肃等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元朝还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等行政区域,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这表明元朝的边疆治理(  )
A.促进了民族交流 B.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C.扩大了管辖范围 D.沿袭唐宋民族政策的传统
13.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主要表现为通婚、册封、委以要职等。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如汉朝在西域的驻军、明朝在西藏的驻军、清朝在新疆的驻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积极采取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C.实行开明包容的民族自治政策
D.民族政策具有“恩威并施”的特点
14.据记载,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泉州知州连南夫奏请:“诸市舶纲首,能招诱舶舟,抽解物货,累价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大食蕃客啰辛贩卖乳香达30万缗,纲首蔡景芳招诱船货,收息钱达98万缗,都各补授从九品“承信郎”官衔,赐予“公服履笏”。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海外贸易满足了贵族的物欲追求 B.招徕外国货船可以增加官员政绩
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民众崇尚洋货 D.政策调整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5.明初百年间,中国对外关系经历了从“四夷来朝”到“四夷来商”的演变,明中期,统治者对“四夷”的认知,仍然沿袭“小、穷、弱”的观念。这一现象(  )
A.标志着传统朝贡体系土崩瓦解 B.导致了闭关自守政策的实施
C.反映传统认知落后于发展潮流 D.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16.康熙帝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这反映当时(  )
A.清朝统治者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
B.清朝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
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
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北宋到南宋,赵氏王朝一直面临严峻的外来威胁,其立足点始终在巩固统治、稳定政局方面。所谓“欲理外,先理内”,正反映了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内在心态。因此,宋政府不仅对北方政权采取守势,而且在外交上也遵循收缩、内敛的原则,并不积极追求宗主国的地位和万国朝拜的荣耀,而是平淡地,有时甚至是放任地处理外交关系。这种外交政策和态度固然无法带来唐王朝那种崇高的国际威望,却使中外关系更多地呈现出平等、平常的状况。……与以往历代政权在对外交往中极力表现天朝威严和华夷有别的情况不同,宋政府更多的是从追求实利的角度来看待对外关系,对海外贸易,尤其是民间对外贸易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不仅大幅度放宽对国内民众参与海外贸易的限制,而且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招徕外商前来贸易。与此相联系,对于带来虚名的贡赐贸易,则采取严格限制的态度,由此促成了对外关系的重心由官方向民间的转移。
——摘编自陈国灿《江南与宋代对外开放》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对外政策的影响。
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为解决匈奴问题,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大规模移民屯戍,将军政、经济措施综合使用,有利于推动西北开发和农业区扩展,故选A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匈奴人刘渊利用过去汉朝与匈奴的和亲关系,建国称汉,将自己作为刘汉的正统继承者,目的是确立其统治的正统地位,故B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党项马”“吐蕃鹦”等周边民族商品都在长安城销售,可以判断出唐朝各民族经济往来频繁,故D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辽朝萧太后时期,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如对待党项族入侵除采取直接讨伐,还实行通婚和册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故B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乾盛世时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台湾地区、东北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控制,开拓和巩固了清朝的版图,故选A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身毒国献连环羁”“大秦国贡花蹄牛”“安息王满屈复献师(狮)子及条支大鸟(鸵鸟)”“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可知,汉朝中外交流中,外邦向汉朝政府进贡本地盛产的珍贵物种,说明当时朝贡外交已经存在,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唐朝管理对外政治交往和贸易的机构增多,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故B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品上出现体现外国文化的图案,这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故A项正确。
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积极鼓励移民实边,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交融,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都督府和都护府虽然在分布格局和管辖地区上有所不同,但都有利于对边疆的管辖,故C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的发饰有明显的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故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0世纪,排除C项;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与“西域”不符,排除D项。
12【答案】B
【解析】元朝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路、府、州、县等行政区域,并且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表明元朝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故选B项。
13【答案】D
【解析】材料“一般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笼络的政策……同时,各朝代在一些少数民族生活的重要地区都有驻军”说明我国古代对边疆民族地区采用怀柔拉拢和军事震慑并用的手段,体现民族政策“恩威并施”的特点,故D项正确。
1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夷来朝”“四夷来商”“小、穷、弱”可知,明朝对其他国家的认知还停留在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中,这种传统的认知没有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是落后的,故C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由机构名称“理藩院”及其处理与俄国的关系可知,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观念比较浓厚,故D项正确。
17【答案】(1)特点:守内虚外;注重利益;外交重心由官方转移到民间;中外关系相对平等。
(2)影响:有利于宋朝在对外交往中形成和谐平等的国际外交关系;促进了海外贸易(或商品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朝贡体制和华夷之辨的观念;不利于宋政权对外政治上的进取及国家大一统的完成。第四单元 第12课
【基础巩固】
1.中古时期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观念(  )
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缚 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
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 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
2.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3.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1530—1596)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 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
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 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
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  )
A.实现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5.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是(  )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宪章》
C.《战争与和平法》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6.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7.1917年,苏俄在《和平法令》中提出:“凡是把一个弱小民族合并入一个强大国家而没有得到这个民族的同意合并、希望合并的明确而自愿的表示,就是兼并或侵犯别国领土的行为……各富强国家为了如何瓜分它们所侵占的弱小民族而继续进行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苏俄政府此举(  )
A.巩固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有利于维护二战后的和平
C.为国际法开辟了新发展阶段 D.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形成
8.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与国联相比,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主要是由于其确定(  )
A.“全体一致”原则 B.“民族自决”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 D.“集体防御”原则
【能力提升】
9.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了“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的原则。据此,尼德兰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比利时和信仰新教的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分化成信仰天主教的奥地利和信仰新教的普鲁士。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国王的宗教信仰决定臣民的信仰
B.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民族国家的形成导致了宗教分化
D.新教比天主教更有益于国家发展
10.在《英国历史评论》杂志担任过主编的约翰·罗伯茨曾说:“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这里提到的就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即(  )
A.国家政治与经济一体性 B.国家主权与民族一体性
C.生活区域与文化一体性 D.政治生活与经济一体性
11.近代以来的西方民族国家从胎动于封建军事专制国家母腹中的时候起,就以对宗教神学权威和传统权威的否定为旗帜,以合理性范畴为自己的意识形态,用普遍主义的合理性为自身的合法性作证明。这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  )
A.致力于改造宗教神学的事业 B.使民族认同观念日益加强
C.不断寻求需要的合理性论证 D.推动了世俗权力不断强化
12.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由此可知(  )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D.暴力是形成民族国家的必经之路
13.在中世纪的西欧,最高权威是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该规定(  )
A.导致了欧洲政局四分五裂 B.瓦解了西欧民众的传统信仰
C.否定了西欧封建专制制度 D.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
14.在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  )
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具有明显的虚伪性
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15.《联合国宪章》第103条规定:“联合国会员国在本宪章下之义务与其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其在本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据此可知,《联合国宪章》(  )
A.带有帝国主义强权政治色彩 B.对其他法律性文件具有排他性
C.深受欧洲旧有的国际法影响 D.在客观上有助于国际法的统一
1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里,国际法发展迅速,产生很多新的分支,如外层空间法、极地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发展法、国际组织法、国际刑法、国际能源法、国际移民法等。这一现象形成的背景是(  )
A.两极格局的逐步瓦解 B.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壮大
C.世界市场的正式建立 D.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形成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联盟约》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规定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第一次将集体安全概念具体运用于整个国际社会”。可是,这个集体安全机制存在着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即从一开始它就缺乏一个国际权力机构所必需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在这最后一次大会上,对于即将解散的国联,赛西尔爵士断言:“创立它和参加它工作的那些人的努力没有白费,没有这些努力,这个新的世界组织(联合国)就不能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在国际组织发展史上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
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可知,中古时期西欧人民普遍缺少国家和民族意识,这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选C项。
2【答案】D
【解析】“新君主国”是指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故D项正确。
3【答案】D
【解析】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主张“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主张民主,而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该主张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商主义思想,排除C项。
4【答案】B
【解析】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贵族的权力,故B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C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西方国家对自身的认识,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了国际体系,故A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法遭到严重破坏。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故选C项。
8【答案】C
【解析】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故C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同信仰的臣民迁到具有同样信仰的国王那里居住”可知,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形成了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民族国家,因此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故B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材料“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反映出国家的独立主权,材料“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则体现了民族认同。因此,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国家主权和民族一体性,故B项正确。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否定宗教神学等传统权威,积极打造属于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努力证明自身的合法性,这说明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不断寻求需要的合理性论证,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并未体现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对民族认同观念的重视和宣传,排除B项;国家意识形态的变化不能直接强化世俗权力,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可知,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并不相容,故C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许多邦国是独立主权国家,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从而规范了国家之间的行为准则,推动了国际法的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
14【答案】B
【解析】帝国主义列强宣称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又提出各种“保留条件”,就是准备随时找借口不履行《非战公约》,体现出《非战公约》的虚伪性,故B项正确。
1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联合国会员国在本宪章下之义务与其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其在本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可知,《联合国宪章》的权威性要高于其他国际协定,这有助于国际法的统一,故D项正确。
1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里,国际法发展迅速,产生很多新的分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在此期间,国际法的领域大大扩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故B项正确;两极格局的瓦解是在1991年,与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里”不符,排除A项;世界市场的正式建立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D项。
17【答案】(1)意义:顺应并推动了世界民主化的发展和一体化趋势;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说明:国联正式成立时,成员国较少;成员国主要为各战胜国和一些中立国,苏联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被英国、法国控制。第四单元 第13课
【基础巩固】
1.“它以制度的方式突出了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在承认民族多样性的前提下,实行民族合作。”材料中的“制度”(  )
A.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统一 B.是对历史传统的延续
C.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
A.贯彻“一国两制” B.发挥经济特区作用
C.维护国家集中统一 D.保障民族高度自治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明确载入宪法,此后历次宪法修改都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  )
A.有充分的法律保障 B.和谐了民族关系
C.促进了法制化建设 D.发展了民族经济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从天而降的全新事物,它的出现与设计,与历史上中国的族群政治与边疆政治的传统有直接关联。”上述材料意在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A.开创了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 B.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实的结合
C.照搬了治理边疆的传统模式 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5.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这说明(  )
A.当时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了破坏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被彻底废除
D.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遭到破坏
6.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还有3个自治州参照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这一举措(  )
A.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B.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C.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
D.加快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7.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宪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一款中“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修改为“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这一修改的宗旨是(  )
A.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和谐 B.完善民族关系问题的立法
C.落实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 D.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
8.当前,内蒙古各地正积极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并行不悖。2021年通过的《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些措施(  )
A.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B.初步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障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D.完善了各民族制度的法规体系
【能力提升】
9.陕甘宁边区在1941年颁布的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开始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这表明我国(  )
A.抗战时期已经建立省级民族自治机构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
C.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依据是“共同纲领”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是当时的基本政治制度
10.下表所示为1947年4月23日—5月1日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所属的民族和阶层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这次会议(  )
民族 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
阶层 包括工人、农民、牧民、知识分子、革命干部和军人,以及部分工商界人士、地方士绅和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A.代表具有广泛性和革命性 B.使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
C.得到了全国各界大力支持 D.汇集了内蒙古人民的意愿
11.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至今,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了多件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这一事实表明(  )
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表现
C.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
D.西藏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
12.根据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方实际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这表明民族区域自治(  )
A.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自治 B.强调权利与义务统一
C.是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 D.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力
13.1980年,邓小平在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在此强调(  )
A.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逐步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这项工作的开展(  )
A.最初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上“五个认同”的原则
B.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
C.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
D.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15.有观点认为:随着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自治县相继达到了国务院设定的设市标准。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以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这一观点(  )
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已至臻完善
B.成为中国民主制度的组成部分
C.对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启迪作用
D.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16.习近平曾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由此可见,习近平意在强调,民族区域自治(  )
A.确保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加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D.推动了民族地区快速发展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许多民族杂居的状态……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民族多样性”说明该“制度”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该制度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故D项正确;当时国家在政治上是统一的,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虽借鉴了历史的经验,但不是对历史的延续,而是一种创新,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团结,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故C项正确。
3【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充分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借鉴了历史上治理边疆的经验,但又与传统治理模式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实的结合,故 B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奠定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18年3月修订后的宪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一款中加入“和谐”的表述,说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完善和发展民族关系,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社会和谐,故A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故A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已实践民族区域自治,由此可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有经验可循,故B项正确;陕甘宁边区在抗战时期的地位类似于地方省级机构,其建立的自治区应该是其下级机构,故A项错误;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时间为194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的时间是1949年,故C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规定的,故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根据出席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所属的民族和阶层统计情况可知,内蒙古地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这次会议,说明这次会议汇集了内蒙古人民的意愿,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革命性,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内蒙古地区,无法体现全国各界的支持,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已制定了多件具有鲜明民族区域特色的法规和单行条例”可知,制定地方性法规是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重要体现,故C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材料“根据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要以不违背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为前提”体现出现代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自治,故A项正确。
13【答案】C
【解析】材料中邓小平谈话的含义是只有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西藏的富裕和巩固民族之间的团结,故C项正确。
14【答案】C
【解析】材料“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故C项正确。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应该通过设置‘民族自治市’来鼓励少数民族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可知,该观点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故C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也不是某个民族独有某个地方实行自治,而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这种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C项正确。
17【答案】(1)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
(2)历史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障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四单元 第14课
【基础巩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执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为了(  )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C.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D.清除美国势力
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日内瓦会议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
C.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初期,中国的行为“具有高度选择性和象征性”,更多的是抽象谈论原则,且冷静旁观多于实际参与。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对外交理论建设的重视 B.致力于发展国内经济
C.对外交政策决策的谨慎 D.对联合国权威的维护
4.1972—1973年,中美以公报和公告形式向世界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同意将共同抵抗任何国家在全球建立霸权的企图。这反映了当时(  )
A.中美的国家利益趋于一致 B.美国暂时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面临共同的外部威胁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 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6.1996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表明中国(  )
A.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7.1956年,埃及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2022年,中国同非洲54个国家中的53个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了中国(  )
A.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积极发展国际经贸合作
C.成为主导非洲的力量 D.经济开发推动外交进步
8.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抵达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将推动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开启两国关系新的辉煌篇章。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
A.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政治盟友 B.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D.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能力提升】
9.1949年1月,毛泽东指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该指示(  )
A.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B.推动了“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全面实施
C.关闭了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
D.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0.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频繁接触,这对1954年6月17日中英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起了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试图(  )
A.改变“一边倒”的方针 B.延续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
C.在外交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 D.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
11.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12.1963年年底到1964年年初,周恩来出访非洲十国。此次非洲之行发表的公报显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议题主要为苏、美、英三国签署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1963年8月)、中印边界冲突等。这反映出,此时的中国外交(  )
A.服务国内经济建设 B.以团结第三世界为宗旨
C.突破意识形态束缚 D.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变化
13.1978年起,中国向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亚太经社会派出了常驻代表。1979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粮食计划署。1980年,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81年,中国当选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并一直连任。这说明当时我国(  )
A.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B.在联合国中发挥主导作用
C.努力发展大国国际合作 D.多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就
14.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400多项国际公约,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5万余人次,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成员。这表明,中国(  )
A.开始融入全球化的国际社会 B.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C.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 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5.中共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  )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稳固 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16.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中国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2022年在巴厘岛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共迎时代挑战 共建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再次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凝聚新共识、指明新路径。这主要体现出新时代中国(  )
A.致力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C.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
D.注重深化与周边国家的伙伴关系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2年,邓小平针对中印边界问题说道:“你们让一点,我们让一点,就解决了嘛!……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加强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
——摘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
(1)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新时期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原因。
答案
1【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为了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故C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以往外交的革命色彩、结盟色彩,更具包容性、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D项正确。
3【答案】C
【解析】材料“更多的是抽象谈论原则,且冷静旁观多于实际参与”说明当时中国对联合国作用的认识尚不够深入, 在处理联合国多边外交事务时,竭力避免自己卷入具体的矛盾冲突之中,这反映出中国对外交政策决策的谨慎,故C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美苏争霸的态势转为苏攻美守,因此中美双方调整外交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国家利益也是不一致的,故A项错误;美国没有放弃霸权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C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材料“伙伴关系”“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说明中国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故 C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积极发展同俄罗斯、美国、欧盟的外交关系,共同目的是努力为改革开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故B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冷战等国际形势的影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较少,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至2022年,中国同非洲54个国家中的53个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故A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习近平出席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阿拉伯国家属于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故D项正确;中国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排除A项;阿拉伯国家并非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排除B项;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并不接壤,排除C项。
9【答案】A
【解析】材料“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如有外国人提到外国政府调解中国内战等事,应完全拒绝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相符,故A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日内瓦会议前,中国同英国频繁接触,为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起促进作用,说明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外交孤立的背景下,中国试图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故D项正确;此时中国并未改变“一边倒”方针,排除A项;中国与英国接触,说明改变了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排除B项;此时中国仍坚持“一边倒”方针,并未在外交上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排除C项。
11【答案】C
【解析】材料“20 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表明当时中国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故C项正确。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初,非洲迎来独立运动的高潮,美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西方大国希望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愈发强烈,中国与非洲国家讨论的议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及中国为应对变化所作出的努力,故D项正确。
1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体现了我国多边外交的重要成就,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国际组织不属于区域合作,排除A项;“主导作用”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大国之间的合作,排除C项。
14【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签署了400多项国际公约,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5万余人次”表明中国扩大了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故C项正确;A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只能体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没有体现中国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有利于深化多边外交,故B项正确。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中国在两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都提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建议,为全球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这说明新时代的中国积极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故C项正确;中国是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主导力量”的说法不恰当,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世界经济发展,不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D项。
17【答案】(1)外交战略思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加强合作)。
(2)原因: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教材2024版高中历史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达标检测(含答案解析5份打包)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