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此时处于( )
A.公元2世纪早期 B.公元2世纪晚期
C.公元3世纪早期 D.公元3世纪晚期
2.右面图为现存于甘肃博物馆的文物“晋归义羌侯”金印的印文。这一金印是西晋王朝颁给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羌族部落酋长的印章。该文物可以说明西晋时期( )
A.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B.北方地区分裂动荡的局面
C.少数民族内迁至南方地区
D.冶金制印技术高度发达
3.东晋一代,一直是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说明,东晋( )
A.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B.门阀内部斗争激烈
C.士族专权现象凸显 D.中央权力不断削弱
4.战国至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中的大部分政权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有利于促进( )
A.人口增长 B.区域扩大 C.民族交融 D.互相敌视
6.《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
A.认同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7.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现了北魏统治由“武治”向“文治”的转变。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孝文帝仿照汉制,下令“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这一诏令的推行( )
A.取缔了特权阶层 B.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C.加快了社会流动 D.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8.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 )
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0.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他们,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行县制 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12.从《旧唐书·舆服志》“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多元服饰并存,到北魏晚期南朝“袍拂踝,靴至膝”。至唐代,源自胡服系统的“幞头、圆领缺胯袍和乌皮六合靴”为主的服饰搭配被固定到了常服系统之中。这( )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 B.反映了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体现了服饰演变中原化趋势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
13.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 )
A.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B.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
C.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 D.利用分封诸王以屏藩帝室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人民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15.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 )
A.发羌 B.魏 C.蜀 D.吴
16.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
A.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二、非选择题
17.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王、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人口约700万,南渡的90万人口约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社会史卷》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此时处于( )
A.公元2世纪早期 B.公元2世纪晚期
C.公元3世纪早期 D.公元3世纪晚期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到229年即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期,处于公元3世纪早期,C项正确。
2.右面图为现存于甘肃博物馆的文物“晋归义羌侯”金印的印文。这一金印是西晋王朝颁给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羌族部落酋长的印章。该文物可以说明西晋时期( )
A.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B.北方地区分裂动荡的局面
C.少数民族内迁至南方地区
D.冶金制印技术高度发达
[解析]据题干中的“西晋王朝颁给地处西北、归顺中原的羌族部落酋长的印章”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文物可以说明西晋时期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交流,故A正确。材料反映了西晋对少数民族的招抚政策,并没有体现出北方地区分裂的局面,排除B;材料反映不出少数民族内迁至南方地区,排除C;由材料无法看出当时冶金制印技术的发展程度,排除D。
3.东晋一代,一直是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郡桓氏、陈郡谢氏等几个大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有什么权力。这说明,东晋( )
A.统治集团矛盾尖锐 B.门阀内部斗争激烈
C.士族专权现象凸显 D.中央权力不断削弱
[解析]材料中“几个大族轮流执政”表明,东晋时期,国家大权被高门士族执掌,士族专权现象严重,C项正确;材料主旨与统治集团矛盾尖锐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士族专权,没有体现门阀内斗,排除B项;材料主旨与中央权力削弱无关,排除D项。
4.战国至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解析]战国至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本落后的江南地区获得了显著发展,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距性缩小了,初步形成江南经济开发的新局面,故选B。虽然南北经济的差距在缩小,但此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依然高于南方,而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A、D。北魏是在北方进行的改革,其改革并没有促进对江南的开发,排除C。
5.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六国中的大部分政权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有利于促进( )
A.人口增长 B.区域扩大 C.民族交融 D.互相敌视
[解析]“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说明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学习中原的文化,这种行为有利于民族交融,故选C项。
6.《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
A.认同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解析]材料信息“‘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说明孝文帝精通、认同汉族文化,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孝文帝学以致用,排除B;材料主旨与锐意改革旧俗、潜心文学创作无关,排除C、D。
7.有学者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现了北魏统治由“武治”向“文治”的转变。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六月,孝文帝仿照汉制,下令“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这一诏令的推行( )
A.取缔了特权阶层 B.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C.加快了社会流动 D.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
[解析]根据“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通过汉化政策,加速了鲜卑族封建化进程,故D正确,排除B;材料未体现孝文帝取缔特权阶层,排除A;材料中的这一诏令与加快社会流动无关,排除C。
8.汉代以前中原人民习惯席地而坐,即跪坐。魏晋以来,随着胡汉杂居,胡床自北而南广为流行,促使高足家具出现,改变了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这说明( )
A.民族交融推动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 B.胡汉交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
C.胡人汉化与汉人的胡化同步进行 D.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传播
[解析]少数民族家具的传入使汉族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这是民族交融的表现,说明民族交融推动了汉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故选A项;胡汉交融是相互的,并不以汉族吸收胡人文化为主,排除B项;“同步进行”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广泛传播”,排除D项。
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人口南迁”发生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等时期;“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故C项正确。素养提升练
10.东晋初期,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他们,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现象,上层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这一时期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解析]据材料“为了仰仗随司马氏南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上层士族通过九品中正制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上层士族等地方豪强掌控朝政并对国家政治构成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晋门阀政治的消极影响,不能得出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东晋门阀政治的消极影响,故C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故D项错误。
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行县制 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革除鲜卑族的旧俗,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故C正确;废分封、行县制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故A错误;实行盐铁专营、“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是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故B、D错误。
12.从《旧唐书·舆服志》“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多元服饰并存,到北魏晚期南朝“袍拂踝,靴至膝”。至唐代,源自胡服系统的“幞头、圆领缺胯袍和乌皮六合靴”为主的服饰搭配被固定到了常服系统之中。这( )
A.体现了服饰演变艺术性趋势 B.反映了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C.体现了服饰演变中原化趋势 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
[解析]根据材料“源自胡服系统的‘幞头、圆领缺胯袍和乌皮六合靴’为主的服饰搭配被固定到了常服系统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服饰并存,胡服中的一些搭配也逐渐成为日常服装,反映了民族交融的发展趋势,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服饰的交融,没有体现出艺术性,排除A项;服饰变化无法反映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排除B项;这一时期的服饰吸收了很多胡服元素,没有体现中原化趋势,排除C项。故选D项。
13.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 )
A.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B.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
C.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 D.利用分封诸王以屏藩帝室
[解析]从材料可知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其主要出发点是巩固司马氏的统治地位,并不是要扩大宗室诸王权力,故排除A,选D;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问题,故排除B;分封并不是为了扩大版图,故排除C。
1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到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人民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解析]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流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农业迅速发展,故选B。“商品经济水平较高”不符合史实,排除A;C表述错误,排除C;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5.在三国鼎立示意图中,②代表( )
A.发羌 B.魏 C.蜀 D.吴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曹魏政权;②是刘蜀政权;③是孙吴政权,因此C项正确。
16.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上述做法体现了( )
A.尊宗敬祖的宗法观念 B.家国同构的政治理念
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
[解析]北魏统治者将自己的血统与黄帝挂钩,并且部分帝王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这种行为意味着鲜卑族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体现了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17.人口迁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占领巴蜀地区之后,实施了从秦本土往蜀地移民的措施。“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秦惠王、始皇克定六国,辄徙其豪侠于蜀,资我丰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秦始皇收复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后,为了巩固在这些地区的统治,迁3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垦田生产,开拓边疆。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纷纷越淮渡江,相携南下……此后,中原每一次较大的政治变动,如淝水之战、刘裕北伐等都有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徙。据研究,截至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有90万,占当时刘宋全境人口的1/6。西晋时北方诸州人口约700万,南渡的90万人口约占其1/8。……北来的侨民集中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江汉流域的襄阳、江陵、武昌以及长江下游的今江苏省境内……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为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摘编自曹文柱等《乾坤众生——阅读中国·社会史卷》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答案]趋向:从秦本土往巴蜀地区移民;从六国迁移豪强贵族到巴蜀地区;从内地迁到东南、北部边疆地区。
积极作用:有利于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
[解析]趋向,秦政府移民的主要趋向是向巴蜀方向、五岭和河套等地区移民。积极作用,从民族交融、边疆统治与开发等方面阐述即可。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影响。
[答案]特点:由北向南迁徙;迁徙规模大,人口多;迁徙活动范围广;迁徙涉及的阶层广,民族成分繁杂。
影响:促进落后地区的开发,有利于加强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平衡性;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特点,包括人口迁徙方向、迁徙规模、迁徙范围、迁徙阶层和迁徙民族等。影响,从各民族共同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江南经济开发、经济重心南移等方面加以阐述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