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时间地点共祭黄帝陵,两党都带来祭文,其中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中有“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这样一句话。这有利于(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国共两党分歧的消除 D.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
2.如图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 )
这次……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对于……时期许多重要的国策,更确定基本的方针。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战相持阶段 C.局部抗战时期 D.全面抗战初期
3.抗日战争胜利后,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下面可以作为审判证据的是( )
①南京大屠杀②组建细菌部队③重庆大轰炸④制造“皖南事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甚至连军阀、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营垒也有分化的可能。这一观点旨在表明,中共( )
A.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联合国民党进行国民大革命
C.全面抗战路线基本形成 D.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地主、资本家及一切剥削人的人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力。1935年瓦窑堡会议通过决议,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这一变化( )
A.适应了民族民主革命需要 B.扩大了苏维埃政权基础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转变了对资本家的认识
6.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
A.遏制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 B.旨在应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C.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 D.有助于打破苏区的经济困境
7.下图是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抗战时期创作的漫画《救国捐》。画中的题词为“今朝不吃糖,将钱去救国;虽只一分钱,多少有补益”。据此可知,作者意在( )
A.说明持久抗战的战争形势 B.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C.激发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 D.赞扬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
8.口号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口号按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9.1942年,毛泽东指出: “目前根据地的情况已经要求我们褪去冬衣,穿起夏服,以便轻轻快快地同敌人作斗争,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 )
A.开展减租减息 B.推行“三三制”
C.坚持游击战争 D.实施精兵简政
10.1938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规定高等教育宜添授国防教材,如中文科添授近百年外交史之研究;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小学社会科宜注重历史部分。该方案( )
A.旨在加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B.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
C.彰显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D.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
11.如图是著名版画家胡一川1940年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
A.宣传木刻版画的艺术和色彩 B.倡导军民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C.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击日寇 D.动员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
12.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以下史实能证明此结论的有( )
①血战台儿庄 ②《论持久战》的发表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46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张家口市的军事和文职人员已达20万人。对此,《晋察冀日报》报道称,“每一名战士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坚持他战争时期的高度纪律性,遵守和平时期城市里的秩序和纪律。”这一报道( )
A.表明中国共产党面临新的挑战 B.察觉到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风险
C.推动了解放区行政效率的提高 D.体现了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14.194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自己动手,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3月25日又进一步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作了三项补充规定。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 )
A.表明中共认为决战时机成熟 B.说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C.推动民主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D.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15.毛泽东在一次电讯中讲道: “(边区政务会代表)不但没有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连中农、独立工商业者、自由职业者及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没有提到……像冀鲁豫解放区这样大范围的政权机关不应只是代表农民的,它是应当代表一切劳动群众。”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共的策略是( )
A.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B.呼吁强大国际外援的支持
C.团结一切力量解放全中国 D.坚定奉行全面抗战的路线
16.《三毛流浪记》是张乐平在1947年创作的连环漫画,通过主角“三毛”的种种遭遇,画家不仅描绘出当时贫苦儿童的生活境遇,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当局的腐朽,勾勒了不平等社会中的人生百态。这一漫画( )
A.顺应了战略决战阶段的局势 B.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
C.成为了反蒋斗争最有力武器 D.有利于激发民众反蒋的热情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1936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统一全东北抗日军队的名称,建立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并以杨靖宇等人名义,宣布东北人民革命军和各抗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同日、伪军进行大小数千次战斗,粉碎了敌人多次“讨伐”。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东北对抗日联军进行持续残酷的军事“讨伐”。1938年10月,冷云等东北抗联8名女战士陷入敌人包围后,舍身投入冰冷的乌斯浑河,英勇殉国。她们中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1940年2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在濛江县境内陷入日军“讨伐”队重围,最后只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1940年冬起,抗日联军相继转移到苏联远东地区进行野营整训,并不时以小部队越境回国,继续给日、伪军以打击。
——摘编自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东北领导和组织抗日的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东北抗日联军的背景和作用。
1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七事变后,苏联谴责了日本,主张援助中国,但由于美、英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苏联拒绝了中国签订“中苏互助条约”的要求,只同意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同意。1937年8月21日,中苏在南京正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虽然国民政府没有完全达到目的,但这毕竟是中国外交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条约签订后,苏联开始在军火物资、飞机以及军事技术人员等方面,大量援助国民政府,并与中国签订了信用贷款等协定。与西方大国对侵略者持纵容态度相比,苏联的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对苏联而言,签订的条约阻止了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和平条件,成为中国坚持抗战、不与日本妥协的一个重要因素。
——摘编自刘小宁《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随即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
——摘编自张从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
材料二 1942年春,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军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联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重要作用。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一:1933年《选举运动》。该画赞扬了苏区的民主选举运动把“贪官”和“官僚”分子扫出苏维埃的大门,维护苏维埃政府的党风廉洁。
图二 1939年《打仗、学习与生产合一》。该画中除了一位端着武器的战士外,还有一位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战士,旁边还放着耕田的农具,表现出打仗、学习与生产合一的一种状态。
图三 1946年《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该图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军的战略战术,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国民党军队占领的解放区越多,等于背上的包袱就越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以“政权建设”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题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历史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愈演愈烈,此时国共两党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所以国共两党共同祭拜黄帝陵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革命统一战线在1927年后就已经破裂,排除A项;由于国共两党阶级属性不同,分歧也不会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与“《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华日报》中共创办的刊物,而其对于国民党会议持积极评价,说明此时国共关系良好,故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全面抗战初期,D项正确;根据材料“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国民党形成应该超过十年,国民革命时期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抗战相持阶段时期,国民党进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国共关系受到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局部抗战时期”国共关系还是敌对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中国的国土上组建细菌部队,对中国活人进行试验,②正确;日本对中国进行了长达14年的军事侵略,对中国城市进行轰炸,掠夺中国资源,因此重庆大轰炸是对侵华日军战犯进行审判的重要依据,③正确;日本在侵略中国过程中,制造了大屠杀,如南京大屠杀,这些都是日本侵华罪行,能成为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重要依据,①正确;④项错在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体现,不是日本侵华的罪行,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5年12月(中国)。根据材料“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中,毛泽东明确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在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参加抗日的可能,甚至连军阀、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营垒也有分化的可能”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年底召开了瓦窑堡会议,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国民大革命发生于1924年至1927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B项;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材料表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之前资本家没有一些政治权力,到了1935年资本家也有了一些政治权力,这是由于中日民族矛盾的加深需要联合资本家抗日,还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也需要联合资本家反帝反封建,所以这一变化适应了民族民主革命需要,A项正确;苏维埃的政权基础是工农联盟,没有扩大基础,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1937年9月才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转变了对资本家的认识是对材料本身内容的重复,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苏区发行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大量收集金银,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和日本对苏区的经济包围,D项正确;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巩固根据地,并不是为了遏制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排除A项;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开始于1935年,排除B项;1932到1933年国共还处于对峙状态,没有合作抗日,排除C项。故选D项。
7.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漫画《救国捐》描绘了人们积极支援抗战的行为,有利于激发全国各界民众的抗战热情,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当时的战争形势,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激发抗战热情,没有描述日本侵略野心,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没有描述国共合作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时空范围为近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24年至1927年国民大革命时期,提出“打倒列强,除军阀”;②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1935年8月1日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1934年到1935年提出“突破乌江,到遵义去过年”。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④③,D项正确;A、B、C三项排序有误,排除。故选D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2年(中国)。据材料“我们却还是一身臃肿,头重脚轻,很不适于作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日本侵略军在抗日根据地实施残酷的“三光政策”,使根据地人力物力遭到巨大的损失;加之长期战争中人民的负担和消耗不断增加,物资供应愈发困难。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共中央于当年底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抗日根据地切实整顿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所以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实施精兵简政措施,适应抗战需求,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臃肿”问题,所以主要是通过精兵简政来解决,不是减租减息,排除A项; “三三制”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针线的民主政权建设,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战争策略,不能解决“臃肿”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38年后(中国)。根据材料“中等教育须重视精神训练”“历史教学须于本国史上过去之光荣抗战英雄及抗战建国之国策特别注重”可知教材强调铭记历史的作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学生民族认同感,重视培养国民的民族意识,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铭记历史的作用,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但材料没有儒家文化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精神文明建设,未提及体质建设、劳动教育建设等事项,无法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排除C项;材料中未提及抗战的战略思想,无法体现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著名版画家胡一川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主要表达了作者借助绘画这种形式,来达到宣传和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击日寇的目的,从而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C项正确;材料主要是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日,不是宣传木刻版画的艺术和色彩,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激励军民团结合作抗日,不是开展土地革命,而且抗日战争期间没有开展土地革命,排除B项;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不是军民合作,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所学可知,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正面战场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①不符合题意;《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抗日战争的实践,充分证明《论持久战》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②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战场,③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6年的中国。根据“每一名战士和工作人员都必须坚持他战争时期的高度纪律性,遵守和平时期城市里的秩序和纪律”可知,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面临如何高效地管理大城市的挑战,A项正确;1946年3月,内战尚未爆发,而且材料强调“遵守和平时期城市里的秩序和纪律”,排除B项;材料中的报道只是针对张家口市的情况,是否推动了解放区行政效率的提高,不得而知,且这一报道就推动了行政效率的提升,逻辑不通,排除C项;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与材料中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中共中央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自己动手,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并进一步作了三项补充规定,这说明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1948年9月中共才认识到战略决战的时机成熟,时间不符,排除A项;七届二中全会上才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决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主革命任务,此时依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任务尚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冀鲁豫解放区这样大范围的政权机关不应只是代表农民的,它是应当代表一切劳动群众”。可知是解放战争时期,要团结一切被压迫阶级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C项正确;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要团结国内大众,与国际外援无关,排除B项;材料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全面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三毛流浪记》创作的时间是1947年,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漫画中“描绘出当时贫苦儿童的生活境遇,还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当局的腐朽,勾勒了不平等社会中的人生百态”形象的体现了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问题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有利于加深对国民党政权的认识,进而激发民众反蒋的热情,D项正确;战略决战阶段是1948年三大战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三毛流浪记》作为艺术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并没有完全真实展现社会生活场景,排除B项;反对蒋介石斗争最有力的武器是军事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
17.(1)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或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武装斗争);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
(2)背景: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抗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的发展壮大。
作用:领导抗联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扩大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影响;领导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在东北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内战爆发后,牵制日军兵力,配合关内抗战。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措施:根据材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军的联系,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1932年起,先后组织了由汉、满、朝鲜、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多支抗日游击队”可得中国共产党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或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武装斗争)和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根据材料“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可得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
(2)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背景:根据材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三省积极组织并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策略”“从1936年初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内,开展游击战争”结合所学可知,可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日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的发展壮大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用: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沉重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扩大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在东北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配合关内抗战等角度进行分析。
18.(1)英美采取不干涉政策,国民党政府只能争取苏联支持;出于自身国家安全考虑
(2)国民政府获得大量物资与经济援助,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牵制了日本绝大部分兵力,使得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中“苏联谴责了日本,主张援助中国,但由于美、英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可以看出英美采取不干涉政策,国民党政府只能争取苏联支持;苏联与中国在远东地区都面临日本的威胁,出于自身国家安全考虑。
(2)本题是意义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中“苏联开始在军火物资、飞机以及军事技术人员等方面,大量援助国民政府,并与中国签订了信用贷款等协定。”可以得出从给中国角度分析,《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使得国民政府获得大量物资与经济援助,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的信心,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苏联角度分析,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牵制了日本绝大部分兵力,使得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从世界角度分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1)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进行武装斗争;活动范围较大,规模较大。
(2)作用: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民族解放,也振奋了他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31年后的中国。根据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随即通电全国,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严厉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局部抗战的主要特点有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根据材料一“东北地区的爱国军民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一度形成抗日斗争的高潮。”可知进行武装斗争。根据材料一“义勇军斗争受挫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战的主要力量,活动范围遍及70余个县。”可知活动范围较大,规模较大。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材料二“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军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及所学可得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根据材料二“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日本可以和德国联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及所学可得出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战场推动了民族解放,也振奋了他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20.示例
题目:近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共的政权建设实践并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政治上,中共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共领导人民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经济上,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军事上,成功击退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政权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抗战的进程,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组建新型抗日民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经济上,以“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原则发展生产,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战的困难时期,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党内的团结。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政治上,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济上,颁布了《中共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军事上,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
综上,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为建设新中国做出来有益的探索。
【详解】三幅图片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政权建设成就。第一幅图片的主题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三三制”民主选举、图二主题是大生产运动、图三是解放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题目:近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共的政权建设实践并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将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举措了效果进行说明会,以完成短文。具体而言;政治上,中共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中共领导人民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经济上,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积极参军参战,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军事上,成功击退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政权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抗战的进程,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原则”,组建新型抗日民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经济上,以“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原则发展生产,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地度过了抗战的困难时期,为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思想上,开展整风运动,提高了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党内的团结。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政治上,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经济上,颁布了《中共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军事上,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综上,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权建设,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为建设新中国做出来有益的探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