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英才实验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第四次学情评估
历史试卷(部编版)
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62年8月22日,林肯在一封信中提到:“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 如果我能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我也愿意这样做。”这说明林肯致力于( )
A.维护联邦统一 B.解放黑人奴隶 C.发展美国经济 D.争取国家独立
2.“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
3.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材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的( )
A.影响 B.背景 C.进程 D.结果
4.《全球通史》对下图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5.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苏联成立宣言》以及宣告苏联停止存在的《阿拉木图宣言》等文献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学习。其最重要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B.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C.剖析冷战格局的形成原因 D.认识世界发展趋势
6.“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大厦”的根本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改革 B.苏联模式的弊端
C.赫鲁晓夫改革 D.八一九事件
7.1945年,联合国成立。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201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进行了71项,完成了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这体现了联合国( )
A.成立背景 B.主要宗旨 C.成立过程 D.机构设置
8.参与研制和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的除法国企业外,还有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企业。这种现象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A.多样化 B.多元化 C.信息化 D.全球化
9.作为一名解放者,他的职业生涯有一个非同寻常的时间表:34年的准备,10年的行动,28年的流亡。他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是( )
A.圣马丁 B.华盛顿 C.卡德纳斯 D.拿破仑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020000人……”材料显示这次改革( )
A.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B.使俄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使俄国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1863年,23岁的伊藤博文途经上海去英国留学,目睹了黄浦江上洋人桅杆林立的坚船利炮,也体验了英国的物质文明,逐渐认识到仅仅凭着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夷”,绝非上策。鉴于其所见,归国后他极力主张(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允许土地买卖
C.废除武士特权 D.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技术
12.下图是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期战争的破坏 B.农业人口的缺乏
C.人力生产的不足 D.工业化持续推进
13.“从1860年到1910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和脏乱,相继搬进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材料表明当时美国城市的主要问题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种族矛盾激化
C.贫富分化加剧 D.自然资源浪费
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巴尔干地区就早以因为国家间的对立和局部战争而四分五裂了,而1914年6月刺杀那个寂寂无名的奥匈帝国皇储的行动,不过是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而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C.来克星顿枪声 D.凡尔登战役
15.阿图尔·奥地利将军曾说:“如果战争曾是一场骑士间的侠义决斗,现在则是一场卑鄙的屠杀。”这句话想要揭示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性质 B.背景 C.过程 D.结果
16.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部分地区苏维埃政权从实际出发,允许粮食自由买卖,并以税收干预,所得用于支援前线和救济贫民。材料所述史实( )
A.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征 B.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D.逐渐形成了苏联模式
17.小明同学把历史知识进行了重组,他把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华夫脱运动放在同一个主题。他定义的主题应该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和殖民扩张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国家的发展
C.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抗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8.罗斯福新政时期一共创建了69个新的联邦政府部门,如公共工程管理局通过大兴土木来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劳资关系委员会处理劳资纠纷,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等。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 )
A.使政府职能大大拓展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借鉴苏联的建设经验 D.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
19.面对图示中德国的经济状况,德国的应对策略是( )
A.建立法西斯政权 B.积极进行对内对外的改革
C.发动对外战争,吞并埃塞俄比亚 D.与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结成同盟
20.1941年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这有助于研究( )
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背景 B.珍珠港事件后英国的态度
C.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原因 D.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紧迫性
21.“冷战”是20世纪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的以美苏为首的一种政策。对“冷战”政策含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苏联解体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
22.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欧洲走向联合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7年)成立了( )
A.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煤钢共同体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23.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工党的政策( )
A.恢复了英国霸主地位 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根除了资本主义危机
24.阅读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研究主题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统计表
时间 1945—1949年 1950—1959年 1960—1969年 1970—1979年
独立国家(个) 13个 10个 44个 25个
A.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曲折
25.比尔 盖茨评价ChatGPT(聊天机器人模型)称,这种人工智能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这种人工智能的出现”得益于( )
A.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B.大众教育的推广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城市化进程加快
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说,城市化的历史始于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注重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也是加速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国家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农村吸收廉价劳动力。
材料三 各国的城市化模式都离不开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安排等特殊背景。过度的城市化不仅不能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相反会使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卫生状况不良、环境污染、秩序混乱、失业率高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
(1)根据材料一指出出现城市化浪潮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俄国是怎样解决劳动力问题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为什么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3)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目前正处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是说,我们无产阶级在政治制度方西,比英国或他国都要先进,但在文明程度方面,在从物质和生产上“实施”社会主义的准备方面,却比西欧落后的国家还要落后。
——据列宁1921年《俄共十大报告》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材料一中俄国落后的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列宁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 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摘编白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2)材料二中“灾难”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的“顺时而变”对美国有何积极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国家在发展经济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战后的分赃不均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也正因此,雅尔塔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关系的是哪个会议?两次会议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
(2)根据材料一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形成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说明作者认为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理由。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的影响。
试卷第6页,共6页
1.A
【详解】根据材料中,“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由此可以看出,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维护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根据材料“我在这场战争中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既不是保全奴隶制,也不是摧毁奴隶制……”可知,林肯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解放黑人奴隶,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发展美国经济,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发展美国经济,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林肯在内战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争取国家独立,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创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就解释了“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问题,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B项正确;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B项正确。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排除A项;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排除C项;十月革命后成立苏维埃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根据材料“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D项正确;1939年9月,德国突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1年--1942年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成立宣言》与苏联成立有关;《阿拉木图宣言》与苏联解体有关,苏联的成立和解体主要反映的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历程,A项正确;题干只能了解苏联的成立和解体,不能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排除B项;苏联解体不是冷战形成的原因,而是冷战结束,排除C项;苏联成立和苏联解体,不能体现世界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色帝国倒塌”指的是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模式。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B项正确;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导致苏联社会动荡,最终解体,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C项;八一九事件指的是1991年8月19日,正当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由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最后失败,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结合题干“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1948-2018年,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进行了71项,完成了57项。这些维和行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可知,这体现了联合国主要宗旨,B项正确;题干材料对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及机构设置没有涉及,排除AC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参与研制和生产‘空中客车’飞机的除法国企业外,还有德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企业。”可知,材料反映了“空中客车”飞机的研制与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项正确;题干只涉及“空中客车”的研制与生产,未体现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多元化,排除AB项;题干重在强调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马丁是拉美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与玻利瓦尔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A项正确;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排除B项;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排除C项;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排除D项。故选A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1020000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宣布农奴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历史事件是二月革命,排除A项;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前并没有面临半殖民地国家的危险,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成为了军事强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详解】根据题干“一路目睹了黄浦江上洋人桅杆林立的利炮坚船,也体验了英国的物质文明,逐渐认识到仅仅凭着保卫民族独立的热情去盲目‘攘夷’,绝非上策”和所学知识可知,他极力主张日本要进行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强国,D项正确;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和废除武士特权都是明治维新的内容,但与材料中强调的“利炮坚船”“物质文明”的主旨不符合,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840年左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由于工业革命的持续推进,英国工业人口比例由不到半到占一半强,D项正确;英国政局保持了长期稳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行业所占人口比例,体现不出农村人口的缺乏、农业生产的衰退,排除B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从1860年到1910年的半个世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地成长起来……商人、经纪人、律师、银行家、制造商控制了越来越多的城市财富,他们为了逃避城市中心区域的喧嚣、嘈杂和脏乱,搬进坐落于富人区的宽敞住宅,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可知,近代美国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贫富分化加剧,富人搬进了环境好的地方居住,二穷人住宅区内到处堆满垃圾,C项正确;环境污染严重不是题干材料表达的主旨,排除A项;种族矛盾激化、自然资源浪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在萨拉热窝枪杀了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A项正确;林肯当选美国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排除B项;来克星顿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排除C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是一场卑鄙的屠杀”可知,材料想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霸权而发起的非正义战争,揭示了一战的性质,A项正确;一战的背景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之下掀起的军备竞赛,过程是从1914年爆发到1918年结束,结果是同盟国一方战败,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允许粮食自由买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以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借鉴,B项正确;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体现的是市场经济,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用余粮征集制,允许粮食买卖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排除C项;苏联模式在1936年形成,是斯大林上台之后慢慢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根据材料“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华夫脱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显示了各大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就,其影响深远,因此主题可以是亚、非、拉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抗争,C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主要是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殖民地国家的发展,排除B项;题干是民族解放运动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新政时期一共创建了69个新的联邦政府部门……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随着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新的政府部门不断创建,政府职能大大拓展,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的确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联邦通讯委员会监管媒体内容”反映的是政府职能的扩展,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新建政府部门以拓展政府职能,但无法从中看出是否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期间的确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材料未体现这一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19.A
【详解】观察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 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不久,他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建立了法西斯专政,A项正确;“积极进行对内对外的改革”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36年,意大利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结成同盟,排除D项。故选A项。
20.A
【详解】依据材料“(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丘吉尔是英国首相,面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丘吉尔认识到法西斯是人类共同的威胁和敌人,应该共同应对,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A项正确;日本偷袭珍珠港发生于1941年12月7日清晨,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项;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44年美英盟军诺曼底登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A项正确;“局部战争”属于热战,排除B项;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排除C项;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是指马歇尔计划,只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排除D项。故选A项。
2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铜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3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C项正确;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排除B项;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排除D项。故选C项。
23.B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后,所有家庭都享受津贴,贫困群体的生活因而大为改善,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也大大下降”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B项正确;工党的政策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没有恢复了英国霸主地位,排除A项;工党的政策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与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无关,排除C项;“根除了资本主义危机”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故选B项。
24.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统计表”可知,此表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国家,主要是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发展,故可用于研究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A项正确;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B项;表格信息只提及独立国家,无法判断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故无法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曲折”,排除C、D项。故选A项。
25.A
【详解】据所学可知,聊天机器人模型的出现利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A项正确;材料中“这种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大众教育的推广、电力的发明和泛应用、城市化进程加快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
26.(1)工业革命的推动。
(2)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劳动力。
日本: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允许平民自由选择职业。
俄国:通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解放了劳动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农业的发展衰退;城市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从世界范围来说,城市化的历史始于工业革命”,由此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城市化浪潮,实现了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
(2)措施:根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和日本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注重农业的发展”“西方国家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农村吸收廉价劳动力”。可知,美国是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劳动力;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允许平民自由选择职业;俄国是通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解放了劳动力,以此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的.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3)问题:根据材料三“使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卫生状况不良、环境污染、秩序混乱、失业率高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可知,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的发展衰退,城市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这是应引起注意的。
27.(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数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措施:实行新经济政策。
(2)“灾难”: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意义: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3)注意:发展经济要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依据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
【详解】(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由材料以及时间点“1921 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落后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数年国内战争的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措施:根据所学知识,为改变这种状况,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实行自由贸易,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2)“灾难”:从“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灾难”是指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灾难之中。影响:从“罗斯福比胡佛优秀的地方主要在于不是抱着自由主义的教条不放,而是千方百计去减轻灾难,顺时而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危机,罗斯福实施了新政,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3)注意:根据所学知识,本题是开放性命题,由材料总结并适当延伸即可,如:发展经济要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依据国情制定恰当的政策;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
28.(1)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北约、华约的建立。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势均力敌,制约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保卫了战后世界和平安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
(4)推动德日经济崛起;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或欧洲联合;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
【详解】(1)会议:依据材料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所学知识,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关系,建立了凡尔赛体系,而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列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华盛顿体系。
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上签订了针对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2)原因:依据材料一“战后的分赃不均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可得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3)标志: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理由:依据材料二“……相反,雅尔塔体系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也正因此,雅尔塔体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可知,作者认为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任务的理由是: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势均力敌,制约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保卫了战后世界和平安全,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
(4)影响:依据材料三“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速地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可知冷战的影响有:推动德日经济崛起;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或欧洲联合;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冷战中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英才实验中学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