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户籍制度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其根本目的是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压迫剥削农民 D.巩固封建王朝统治
2.相比唐朝,宋朝的户籍制度不再将民众区分为“良民”与“贱民”,而是根据居住地的不同,将民户划分为“坊郭户”与“乡村户”。又根据居民有无地产,划分“主户”与“客户”,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这一变化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
C.体现宋朝户口管理的开放性 D.说明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
3.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记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而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关于魏晋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说明当时百姓的人身自由度增加 B.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及国家赋税的增加
C.自耕农是官府赋役负担的主要承担者 D.促进了当时耕作方式的改进
4.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保甲制,它通过体系完备的社区组织、行政网络克服了人口分散居住的特点,建立起了自下而上的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我国历代政府之所以重视户籍管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严防农民串联造反 B.便于国家征集劳役和兵役
C.便于统治者了解民情 D.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5.张琳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中写道:“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这说明汉代户籍制度
A.开始加强对基层控制 B.减轻了对民户的控制
C.稳定小农以征发赋役 D.为历代的王朝所沿用
6.西汉时期政府实行编户制度,将民户的一些基本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一制度的实施
A.增强了国家治理能力 B.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C.旨在掌握人口真实情况 D.增强了封建国家的财力
7.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导致该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的兼并
8.明朝朱元璋时期,政府把普通百姓按职业划分为民户(包括儒户和医户)、军户、匠户、非正规职业户一一贾人、僧道、罪人,并且分别立籍进行管理。该措施有利于
A.缓和明初的土地兼并 B.强化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C.明代发展商品经济 D.遏制明朝社会贫富分化
9.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大家”“中家”“小家”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A.配合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划分明确的阶级地位
C.提供赋税征收的依据 D.抑制地主阶级多吞多占
10.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社会控制
1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12.《毛诗正义》载:“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汉书礼乐志》载:“宜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上述材料表明
A.统治者十分重视儒家文化 B.风化有助于社会阶层的良性互动
C.政府对民众生活非常关心 D.风化有助于提高百姓的知识水平
13.《大明会典》载: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还规定:若诈冒脱免、避重就轻者,杖八十。其官司妄准脱免及变乱版籍者,罪同。明朝此规定意在
A.变革元朝的户籍制度 B.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C.规范户籍登记与管理 D.放松人身自由的限制
14.汉高祖时期,县、乡三老作为“乡族势力的代表”,正式成为“国家认定的地方社会领袖”,其职能主要是在道德风俗方面“掌教化”、“帅众为善”、“率其意以道民”。材料说明汉代中央
A.政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B.地方宗族势力强大
C.治国思想由“无为”变为“有为” D.不拘一格选拔官吏
15.据明代徽州文书记载,某一时期乡村的边界纠纷、交易纠纷、侵害地权、采伐林木等土地纠纷共计75例(见下表)这反映了
类别 无需向官提诉便在乡村解决的纠纷 向地方官提诉的诉讼
解决 形式 经乡村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的事例 当事人之间经谈判解决的事例 提诉后在当地调停的诉讼 在法庭上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诉讼
数量 38例 5例 27例 5例
比例 50.6% 6.7% 36% 6.7%
合计 民间调停解决的纠纷 官府解决的纠纷
70例(93.3%) 5例(6.7%)
A.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 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C.封建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 D.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权威
16.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地方治理 B.切实保障乡民参政议政权利
C.大一统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17.宋代实行“侍丁”制度,有老人需要赡养的家庭,政府可减免其税收与徭役。宋代政府还设置了“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孤老院”等养老机构。这说明宋代
A.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 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C.救济主要由政府来实施 D.重视用孝道治理国家
18.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这说明
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 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 D.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
19.下表为唐代各道(监察区)灾害救济区域分布情况,由此可知
A.北方地区灾害最为严重 B.江南地区自然灾害较少
C.政府救灾政治色彩浓厚 D.民间力量影响救灾实施
20.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
州县 坐落位置 创办/重 建时间 创办人
通许县 旧在城北凤形冈 洪武年间 县丞范世英
杞县 县治东北 洪武六年 知县张淮
鄢陵县 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 嘉靖十四年 知县王时中
仪封厅 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 顺治年间 知县崔维雅
新郑县 在县治西北隅 康熙三十二年 知县朱廷献
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
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 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
二、材料分析题
21.家规乡约是中国古代民间自发形成的、具有道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民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明代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三 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同地方有着不同习俗,民风民情也千差万别,若只是以法律的方式做出统一规定,难免引起“不适”,乡规民约源于世代民众生活沿袭下来的习俗和传统,更适应本地方的现实需要,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刘宇《论“吕氏乡约”的社会治理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吕氏乡约》内容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研究古代家规乡约的现实价值。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是你永恒的港湾,疲了惫了,想一想家,那是你力量的源泉;在社会的纷争中,家是你永恒的坚石,惧了怕了,想一想家,那是你自信的来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材料二: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三: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材料四: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
——E(美)杰里 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
(2)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材料二所述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3)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3. 材料 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代的传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实施,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皇族及官员、军人士兵和平民百姓等阶层为对象,以“医乃仁术”为宗旨,以实施医疗福利和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通过奏议、诏令及各种规章制度的颁发,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建立,形成自上而下运行的医疗福利体系。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决策过程,主要通过颁布诏令以实施。皇帝诏令中所包含的医疗福利内容有赈济灾民、救治疫病、抚恤鳏寡笃疾、收养弃儿、关注军事医疗、掩瘗尸骸等,这些诏令与诸臣奏议形成对应关系,反映出帝王对于臣子所奏事项的积极回应。诏令内容体现了对平民百姓医疗福利的重视,这与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讲求仁政治国,稳定国内环境相关
——摘编自杜昔《宋代医疗福利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医疗福利体系形成的影响。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D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体系越来越严密,其主要目的是便于统治者巩固统治,D正确;A、B、C三项所列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不断完善的目的,但究其根本,也都是为了巩固统治,排除。
2.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宋朝以居住地和地产等作为标准作为户籍划分的依据,户口管理和社会流动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故A项排除;宋朝这一政策有利于民众迁移,但材料中宋朝政府并未直接鼓励民众迁移,故B项错误;宋朝户籍制度已经完善的说法与史实不符,D项排除。
3.C
根据材料“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记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自耕农是当时官府赋役的主要承担者,C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百姓的人身自由度增加,故A项排除;题干并未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并且大量人口不在官府的户籍里,不利于国家赋税的增加,故B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当时耕作方式的改进,故D项排除。
4.D
根据题干可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不断完善,体系越来越严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建立的根本原因是便于政府及时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而不仅仅限于征集劳役和兵役,故D项正确,B错误;A、C两项均不是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建立的最主要原因,均排除。
5.C
依据材料“西汉时期……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采取了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的办法,以使土地得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可知,汉代户籍制度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以便征发赋役,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户籍制度是汉代加强对基层控制的开始,A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汉代户籍制度加强了对民户的控制,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汉代户籍制度被历代的王朝沿用,D项错误。
6.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编户制度能使国家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为征发赋役提供依据,加强了国家治理能力,故选A项;编户制度是国家治理的举措之一,不会直接加重民众负担或增强国家财力,故排除B、D两项;编户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掌握人口真实情况只是其中一个目的,C项中“旨在”表述错误,故排除。
7.B
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衣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 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8.B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时期政府对民众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这主要是为了控制人口流动,强化对社会的控制,B正确;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无关,AD排除;户籍制度的建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排除。故选B。
9.C
根据所学,西汉户籍的划分主要是为了国家分等有征收赋税和徭役的依据,C正确;按等级和类别划分户籍与抑商政策无关,材料中没有反映豪强地主。故A项错误;划分平民户籍等级无法确立阶级地位,不是西汉按等级划分户籍的目的。故B项错误;划分户籍与土地兼并无关。故D项错误。
10.D
根据材料“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可知该措施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起到强化社会控制的作用,故选D项;该制度无法体现缓和土地兼并.遏制贫富分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作用,故排除ABC项。
11.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
12.B
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中国用礼乐风化来对社会实行教化,实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构建良性的社会阶层互动,B正确;《毛诗正义》中的风指的是《诗经》中的风,与儒家文化无关,排除A;题干主旨是社会教化,而非统治者对百姓生活的关心,C脱离主旨,排除;统治者实行社会教化,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统治而非提高百姓知识水平,排除D。
13.C
本题考查明朝的户籍管理。材料“凡军、民、医、匠、阴阳诸色户,许各以原报抄籍为定,不许妄行变乱,违者治罪,仍从原籍”表明明代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旨在规范户籍登记和管理,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元朝的户籍制度,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尊卑等级,B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对人身自由的限制,D项错误
14.A
根据“掌教化”、“帅众为善”、“率其意以道民”可知,汉代中央通过县、乡三老对基层社会教化和治理,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宗族势力强大,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汉代中央的治国思想演变的过程,排除C;材料信息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D。
15.A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表格记录的情况来看,乡村的纠纷主要通过民间调停来解决的,主要是通过乡约族规伦理道德等来实现的,故A正确;B项材料中没有土地兼并的相关内容,故B不选;C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有向地方官提诉的方式,故不能说明法律法规不健全,故C不选;D项材料中叙述的是纠纷事件的解决方式,而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D不对。
16.A
中国基层社会之所以是“熟人社会”,原因在于宗法纽带长期存在,基于此,古代统治者对基层管理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说明统治者通过宗法纽带加强对地方的治理,A正确;古代基层民众没有参政议政权利,排除B;题干主旨是基层治理,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古代统治者对基层管理实现了长治久安,并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受到挑战,排除D。
17.D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为执行养老制度,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以赋税制度的让步作为代价,这说明统治者强调孝道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宋代养老的制度和机构,不足以表明当时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完善,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社会救济的主体,故C项错误。
18.D
从材料中的“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来看,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威有所削弱,出现了原来清政府不允许民间自主进行的救灾行为。故答案为D项。A项“居主导地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排除B项;发生变化的不是政府政策,排除C项。
点睛:本题要通过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救灾活动的对比来确定正确答案,这种变化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应当是政治体制的问题。据此作出选择。
19.C
从“唐代各道(监察区)灾害救济区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次数较多的都集中在统治中心附近,因此体现出政府救灾政治色彩浓厚,C正确;材料只涉及到各道的救灾次数,并不能代表灾害次数,排除AB;材料没有体现出民间力量是否参与的信息,故D项排除。
20.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养济院是官方倡导的恤养机构,具有赈济作用,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关注民生与政绩考核相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清代和前代的对比,故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地方官员比乡绅更热衷慈善事业,故C项排除。
21.(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德和礼;道德教化与规范行为相结合;强调互助互勉;主张乡民自治。
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士大夫阶层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要求:孝义仁爱;清廉立身(清廉勤政);节俭生活(戒奢节俭)。
影响:规范家庭成员道德和行为;有利于形成优良家风;和谐家族关系,增强家族凝聚力。
(3)当代价值: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完善地方管理(基层管理)。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民乡约》”可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可知,注重德和礼;根据材料“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可知,道德教化与规范行为相结合;根据材料“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可知,强调互助互勉;根据材料“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可知,主张乡民自治。
原因:根据材料“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的形成;从政治层面看,唐宋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思想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要求:根据材料“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可知,孝义仁爱;根据材料“奉公勤政”可知,清廉立身(清廉勤政);根据材料“彼以其奢,我以吾俭”可知,节俭生活(戒奢节俭)。
影响:郑氏家规中要求子弟孝悌仁恕,这有利于规范家庭成员道德和行为;家规中要求入仕之后依然要遵家规,有利于形成优良家风;家规相关内容的落实能够和谐家族关系,增强家族凝聚力。
(3)当代价值:家规乡约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家规乡约属于古代基层治理的手段之一,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根据材料“当前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与乡规民约不谋而合”可知,有利于完善地方管理(基层管理)。
22.(1)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2)政治上,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经济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上,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不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3)基本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治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六世同居”概括出 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 “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同耕共食”;“男耕女织,不分彼此” 概括出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不曾折箸争吵过” 概括出家庭关系和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古代宗法制有关,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初的中国,从政治上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日益高涨,推动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推动经济的近代化;从思想文化上看,西方民主思想不断传入中国,而传统的封建家长制、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家庭、传统的封建家庭伦理观念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家庭变革属于社会生活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变革密切相关。具体可概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政治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
23.(1)原因: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的影响;理学思想的形成;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2)影响: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稳定。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医疗福利制度是宋代政府仁政思想的重要体现之一”可知,民本思想、仁政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儒、道、佛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宋代的传承和发扬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可知,理学思想的形成;根据材料“它在统治阶层重视医学的背景下逐步建立和实施”可知,统治者高度重视医学的发展;根据材料“统治者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以······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可知,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医学发展进步的角度分析可知,推动了古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根据所学知识,从民众损失的角度分析可知,减少了疫病对民众造成的损失;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统治的角度分析可知,有助于政治统治的加强;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矛盾的角度分析可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可知,促进社会的稳定。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练习(含解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