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国际数据公司通过对全球各类数据和信息的产生、捕获、利用的地点进行分析,描绘了一幅有关数据处理的地理分布图。下列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B.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
C.大数据时代加剧了两极对峙 D.中美在科技领域争夺主导权
2.下表为1960~ 1970年法国、西德、意大利和美国主要经济发展数据(单位:%)。由此可以推断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 B.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C.西欧的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D.美国已失去国际霸主地位
3.下列表述最能准确反映下面漫画主题的是( )
A.金融风险日益加深 B.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D.全球经济差距拉大
4.近年来,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极右势力给法、德、意等欧洲主要国家政治生态带来巨大冲击,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近年来也有不同程度的抬头,反映出逆全球化风潮已是一种全球范围的现象。这些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正面临挑战 B.全球化使利益分配失衡加剧
C.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 D.发达国家丧失贸易主导地位
5.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发表《茂物宣言》,确定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至2004年,澳大利亚平均关税的税率降至4.25%:中国平均关税税率降到10.4%。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茂物宣言》对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
B.亚太经合组织关照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异
C.成员国内部的关税壁垒已经被彻底打破
D.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体化程度最高
6.下表是二战后美国对外经济制裁成败案例统计表。
类别 年份 总数 成功案例数 失败案例数
单方面或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 1945-1970 30 16 14
1970-1990 48 10 38
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 1945-1970 16 11 5
1970-1990 39 5 34
这反映( )
A.世界货币体系已瓦解 B.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加快
C.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D.经济民族主义日益盛行
7.1990年9月12日,苏、美、英、法、西德和东德的外长在莫斯科举行最后一次“2+4”会谈,签署条约,规定:四大国停止对德国的权利和责任,统一后的德国享有完全的主权。这体现的历史背景是
A.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完成合并
B.两极格局的瓦解
C.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依然存在
D.全球化进程加快
8.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111国家就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南北对话”举行和“南北委员会”建立,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综合战略进行了讨论。这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A.美国的全球霸权开始衰落 B.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关贸总协定影响巨大
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复兴,欧元区的建立,欧洲强化注重社会公平与福利的经济社会模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这种新的“世界性共识”的出现说明当时
A.欧盟经济政策的创新推动了全球化
B.西欧逐步摆脱了美国的政治军事控制
C.欧盟引领全球化的企图遭遇了挫折
D.欧洲一体化成功地融入了全球化进程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
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D.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充裕,从而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1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孟加拉国投资开设的制帽工厂,为当地村庄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仅在物流领域,就创造了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这表明
A.合作发展的理念得到践行 B.国际经济新秩序业已形成
C.全球性贫困问题全面解决 D.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12.2020年11月,东盟10国和中、日、韩、澳、新等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不仅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加自由便利的发展环境,也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这说明
A.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B.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得以形成
C.WTO贸易规则将会受到冲击 D.成员结构多元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
13.如表所示为2018~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据表可知,当今世界
年份 2018 2019 2020
世界经济 3 2.4 —5.2
美国 2.9 2.3 —6.1
欧元区 1.9 1.2 —9.1
日本 0.3 0.7 —6.1
发展中国家 4.3 3.5 —2.5
A.世界经济中心已完成了转移 B.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 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14.1948年3月,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推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这
A.激化了美欧之间的矛盾 B.实现了欧洲一体化的目标
C.推动了欧洲联合的趋势 D.消除了西欧各国间的隔阂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对其出现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障碍
②世贸组织仲裁彻底消除了各国经济纠纷
③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
④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近年来,英国已通过谈判正式脱离欧盟,欧洲多国民间也出现退出欧元区的呼声,美墨加签署了具有明显排他性特征的新版贸易协定,美国以其国内法对他国企业实施“长臂管辖”的行为也在不断扰乱全球产业链。材料主要反映出
A.世界经济格局正走向多极化 B.逆全球化已成为主流趋势
C.“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 D.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10月9日,丘吉尔正式抛出了其"三环外交"的方针。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认为,在自由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对于我们来说,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我们是在这三个大环中都占一大部分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连结点上。”
——摘编自【美】W.F.汉里德、G.P.奥顿《西德、法国和英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曾试图邀请英国参加进来,同时美国也希望英国加入欧洲联合运动并起领导作用,但都遭到了英国拒绝。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英国甚至组建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抗衡。然而从1961年开始申请加入欧共体,历经十多年,直至第三次申请成功后,英国方于1973年1月1日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
——摘编自刘亚轩《论冷战时的英国与欧共体》等
材料三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时间 法国 联邦德国 意大利 英国 日本 美国
1950一1960 4.8 7.8 5.5 2.7 10.8 3.2
1960—1969 5.9 4.9 5.9 2.6 11.1 4.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英联邦成员国出口占英国出口总额比重变化(%)
——据姜洪明、郭月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考》
(1)根据材料一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体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18.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将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霸权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垮国界的藩篱,将世界连为一体;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其间被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打断,硬件的革新扮演着主要的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再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第三个阶段即从2000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小,个人成为主角,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世界被进一步拉平了。据此回答
(1)作者将全球化进程上溯到1492年,你认为这与哪一事件有关?
(2)在全球化的第二阶段,推动全球化的原因既有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国际组织的建立。试在这两个方面各举一例。
(3)你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什么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多边市场”“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多边的、统一的全球规则”。经济全球化涵盖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三方面的内容,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发展。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各国贸易中的关税降至零,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产品和零部件可以在成本最低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将国际分工推向极致,这就为生产国际化创造了条件。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国际化和全球贸易商品技术的交流,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趋合理。
——摘编自吴念鲁、杨海平《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辨》
材料二 过去中国人一直认为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许多人乐观地强调了机遇的一面。现在看来,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机遇确实不假。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是全球经济的受益者,但随着全面进入全球经济,中国面对的挑战超过机遇,这主要是由全球经济的本质决定的。过去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正确来说是国际经济)的深度与广度毕竟有限,“尝到”的主要是“甜头”,但现在与今后不可能继续如此,因为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已经变得复杂起来,与机遇相比,挑战更大,与“甜头”相比,“苦涩”不可能不出现。
——摘编自庞中英《中国与全球经济——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加速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挑战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伙伴关系”在冷战时代属于结盟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曾经提出把同西欧、日本的盟国关系调整为“伙伴关系”,以表示美国同它们享有平等地位。但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伙伴关系”却有新的含义,它是一种不结盟的关系,其主要特征是:结成这种关系的国家各方都能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形式灵活,可深可浅,可进可退;不危及第三方利益,而且能促进多国关系互动,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已被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广泛采纳,在20世纪90年代中下期以后以各种名目频频出现。
——摘编自顾关福《解析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关系》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可选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信息自拟论题,但要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说明清晰)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得数据者得天下”,大数据时代谁能收集更多、更全的全球数据谁就可能更强大,从大数据收集、处理的世界分布来看,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所占比例较高,因此该领域在短时间内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国际新秩序的建立除了面临传统的政治经济压力外,还要面临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压力,B项正确;材料是各国数据处理的比较,没有强调各国间的联系,A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已经结束,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在高科技上与美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短期内无法争夺主导权,D项错误。
2.C
【详解】从材料看,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的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地位的提高,主要得益于战后欧洲一体化等诸多因素,由于西欧经济实力的上升,进而要求取得相应的国际地位,因此,西欧各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发生于二战后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期间,即20世纪70年代中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日本,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
3.D
【详解】由漫画中的信息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广大亚非拉国家的财富都被发达国家攫取,这反映的主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即全球经济差距扩大,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金融风险,故A错误;漫画和贸易保护主义无关,故B错误;两极格局指的是美苏对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错误。
4.B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都是逆全球化的表现,也是全球化使利益分配失衡加剧的表现,B项正确;A项不是本质,排除A;C项只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本质,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
5.B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茂物宣言》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税税率有着不同的规定,这充分体现的是对各国国情的照顾,B正确;亚太经合组织的决策不具有法律效力,A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低的论坛组织,D排除。故选B。
6.B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以看出,美国实施制裁的案例成功的在减少,失败的在增多,反映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在明显加快,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货币体系,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经济,不是政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经济的民族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
7.C
【分析】
【详解】材料的时间信息是1990年,两德完成统一是在1990年10月3日,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瓦解是在1991年,B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故B项错误;全球化进程加快是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故D项错误;此时两极格局即将解体,但美苏两极对峙依然存在,并且影响着德国的统一,故C项正确。
8.B
【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111国家就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南北对话”举行和“南北委员会”建立,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的综合战略进行了讨论。”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了加强,B项正确;美国的全球霸权开始衰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关贸总协定,排除D项。故选B项。
9.D
【详解】依据材料中“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复兴,欧元区的建立”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依据材料中“欧洲强化注重社会公平与福利的经济社会模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信息可知,这一模式从欧洲的做法变成世界性经济社会模式,这说明欧洲一体化成功融入全球化进程,并扮演了全球化发展的实验室的角色,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欧盟建立于1993年,与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这一“世界性共识”的时间不符;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美欧关系;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遭受挫折的信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D
【详解】在经济全球化下,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但是经济基础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11.A
【详解】根据“中国在孟加拉国投资开设的制帽工厂”“在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仅在物流领域,就创造了超过6000个就业岗位”等可知,材料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发展,表明合作发展的理念得到践行,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际经济新秩序业已形成,排除B项;全球性贫困问题全面解决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主旨没有强调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2.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RCEP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亚太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而促进亚太和全球经济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RCEP与世贸组织规则并不冲突,排除C项;RCEP是成员结构多元化的自贸区,但成员结构多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便利与否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
13.D
【详解】解读表格信息可知,2018—202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和发达国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选D项;根据表格内容无法说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依旧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故排除B、C三项。
14.C
【详解】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等国加强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合作,有利于推动欧洲联合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当时美国支持欧洲联合,排除A项;欧洲一体化进程是从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开始,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中的“消除”说法绝对,排除。
15.C
【详解】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解决各国在贸易上的纠纷,无法彻底消除,②错误,ABD排除;①③④均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C正确。故选C。
16.D
【详解】英国脱离欧盟、欧洲多国民间也出现退出欧元区的呼声、美墨加签署了具有明显排他性特征的新版贸易协定等体现了全球化下区域保护主义得到抬头,这主要反映出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故D正确;材料不是强调多极化趋势,故A错误;全球化是主流趋势,故 B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在70年代就已经难以为继,故C错误。
17.(1)
(2)变化:由消极对待到积极加入。原因:英国经济发展困难;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详解】(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根据“第一个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及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域以及美国在其中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是并存的”绘制英国"三环外交"示意图即可,具体内容是
(2)本题是对比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中期英国对加入欧洲共同体态度的变化是由消极对待到积极加入。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是当时英国经济发展困难;而欧共体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18.(1)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
(2)工业革命;世贸组织的建立。
(3)一方面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分析】(1)
结合所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2)
根据材料“第二个阶段从1800年左右一直持续到2000年”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工业革命;世贸组织的建立。
(3)
影响:根据材料“整个世界进一步缩小,个人成为主角,可以轻而易举地参与全球化。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是电脑、网络和各种软件等,世界被进一步拉平了”并结合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如一方面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点睛】
19.(1)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条件: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国际金融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
(2)原因: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占据主导地位和经济优势;国家、地区之间竞争加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怀疑;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
【详解】(1)表现:根据“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得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得出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条件: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国际金融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等角度分析总结。
(2)原因:根据“全球经济的本质决定的”得出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占据主导地位和经济优势;根据所学,还可从国家、地区之间竞争加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怀疑,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解答。
20.示例一:
论题:新型“伙伴关系”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
说明:国家实力和国际形势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新型“伙伴关系”正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产物;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一超”独大,但随着西欧、日本、中国等国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发展;各大国针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为了能够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平等、灵活的地位,广泛建立了新型“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危害第三方面利益的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国家间的“共赢”或“多赢”,也有力地促进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
总之,新型“伙伴关系”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产物,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示例二:
论题:新型“伙伴关系”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说明:新型“伙伴关系”体现了国家间的平等性,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产物;正如材料所述,“伙伴关系”是冷战时期美国调整与西欧、日本关系的结果,体现了美国、西欧、日本的平等地位;冷战结束后,由于各大国力量发展相对走向均衡,为了实现国家的“共赢”或“多赢”,也为了使自己处于灵活的国际关系之中,新型“伙伴关系”取代了以往的“结盟关系”,使结伴国处于平等交往中,这种平等有利于结伴国发出自己的声音,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展。
总之,新型“伙伴关系”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注:“示例”只是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作为开放型试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找出一个可以自圆其说的论题,之后再运用所学知识,对论题进行说明。说明时要特别注意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根据“能促进多国关系互动,有利于国际关系健康发展。这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已被世界不同类型国家广泛采纳,在20世纪90年代中下期以后以各种名目频频出现”可知,新型“伙伴关系”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结合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发展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