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
一、单选题
1.从20 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被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20 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 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出当今(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可持续发展理念被普遍接受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2.自2001年以来,国际社会开始把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称为“金砖四国”(BBIC).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前国家合作序幕。2010年随着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这反映出( )
A.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影响力日益增强
B.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出现大变动
C.发展中国家已经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陷入了停滞
3.在联合国成立的问题上,各国有着相同的出发点。“相同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 )
A.建立一个和平平等的世界 B.建立一个美苏两国操纵的世界
C.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 D.成立联合国,重建世界格局
4.联合国下属某一专门机构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该机构的总部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世纪以来,科技迅猛发展提升了民众生活质量。但有学者提出,基因密码破译工程将导致生命的安全感消失;电子传媒的发达会导致世界各民族青少年文化品味趋同,破坏人类文化生态平衡。该观点反映了科技发展( )
A.缘于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C.需要协调好与人文的关系 D.推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6.在21世纪初,占全球人口85%却只拥有世界收入39%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日益不满,但是最近几年,一些以美国为首的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这一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全球化( )
A.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B.不符合世界发展趋势
C.已打破了原有的规则 D.加剧世界性利益失衡
7.从客观上看,后冷战时代以美国模式的全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全球市场发生震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源危机和粮食问题也开始出现,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模式在人类生产中也带来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人类共同治理全球化,终结这种自由放任的全球化。材料旨在说明( )
A.建立起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机制才是解决之道
B.从客观上看,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最终可以避免全球化问题
C.美国在后冷战时代的全球扩张是导致全球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D.全球化进程中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需各国携手解决
8.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认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下列情况,与沃勒斯坦的话相近的是
A.警告各国不要挑战美国的地位 B.民族主义膨胀加剧了世界动荡
C.和平崛起是实现强国的最佳途径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必然失败
9.1998年,日本《钻石》周刊报道称: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然而,全球正在形成中国、欧盟和日本等“多极结构”,俄罗斯也欲同美国分庭抗礼。《东京新闻》报道称亚洲“由日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组成的四极格局正在走向成熟”。可见,这些媒体认为
A.美国主导着世界新秩序的建立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成熟稳定
C.日本政治大国地位实现 D.世界格局正孕育新趋势
10.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丝路基金投入运营,50多个国家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政府旨在
A.打破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 B.构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新体系
C.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 D.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11.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12.下表为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安全威胁的判断表。
由上表可知( )
A.美国对世界政治格局感到担忧 B.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重而道远
C.美国威胁来源一直是恐怖主义 D.冷战政策不利世界和平与安全
13.下表所示为二十国集团峰会历次会议的主题(部分)。由此可以看出,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和发展
时间 届次 会议主题
2008年 第一次 全球复苏,金融监管
2009年 第二次 改革国际金融体系
……
2011年 第六次 新世界、新思维
……
2016年 第十一次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
2020年 第十五次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A.以打造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为目标
B.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经济影响
C.使西方国家控制世界的手段隐蔽化
D.有利于全球在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
14.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
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
②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的对比暂时出现失衡
③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战争
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
A.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16.下图为2022年8月发表于《中国日报》的一幅漫画《制裁》。该漫画反映出( )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到重大挫折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
C.欧盟传统外交理念面临新的挑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二、材料分析题
17.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全球治理成为时代的命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大国以军事实力、向外拓展生存空间、划分势力范围、组建军事集团等手段实现其国家利益。无论是雅尔塔体制中美国和苏联在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还是战后组建以各自为主导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都是地缘政治战略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在地缘经济中构成力量的主导因素是经济、科技、信息、生态环境。在地缘经济的影响下,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变化。
——摘编自张旺《地缘经济因素对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民主原则,最终维护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如果没有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极化和全球化很难步入正轨,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也无法发挥较好的作用。
——摘编自冯特君《国际政治概论》
材料三 相比中国学者对全球治理研究的贡献,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也贡献了中国智慧。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中提出了众多新思想、新视点,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摘编自赵可金《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关系的重点”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二,针对国际政治问题,作者提供了怎样的方案?
(3)国际格局变化影响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为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贡献了怎样的智慧。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代表耆英在与英交涉时,曾在奏折中提出:“务求上持国体,下顺夷情,通盘筹算,以为永绝祸根之计”的外交建议。而在1843年初,两广总督耆英和钦差大臣广州将军伊里布,先后上折提出“与其守旧章致我棘手,莫若因势利导,一视同仁”。他们的意见和应对之方,触动了道光帝求和自保的心态,于是宣布“自应于俯顺夷情之中,示以限制”。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在国内外矛盾及压力的双重打击下,逐渐与西方靠拢,洋务派的兴起并取得外交实权,最终促成合作政策并肯定了条约体系。深层次则体现了清政府天朝中心观的动摇及近代世界观的产生。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授权李鸿章与列强商谈议和,提出“量我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和的原则,表明大清帝国从此在事实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附庸。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型》
材料二 冷战终结后,在相当一部分美国人中盛行着如下一种心态:冷战结束了,美国胜利了,现在是美国解决自己国内问题的时候了,主张美国应该保持其行动自由和战略独立性,远离外部冲突和战争的新孤立主义。然而,共存于世界环境中,当一些地区发生战争把美国及其盟国连接起来时,美国的一部分人则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国际多边行动,尤其是联合国在协调威慑和打击侵略方面应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另一些派别认为,美国要聚集起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持国内和国际和平,保持美国作为单极世界中无可争议的领导者,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海外平衡正是一种适应正在出现的多极化世界的战略。还有一些支持者对冷战后美国的世界地位感到乐观,认为美国今天是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它“享有战略上和意识形态上的支配地位”,具有霸权影响力和权威,因此要研究如何保持美国的优势地位。
——摘编自任晓《冷战后美国重塑外交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冷战后美国国内的外交战略思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
19.欧洲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学者认为16-19世纪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以战争与革命为基本特征的20世纪上半叶是该体系的解构过程,而恰恰在这一解构性运动中,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了,到20世纪末基本完成了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历史的转变。
问题:
(1)为什么说16-19世纪的早期所形成的是以欧洲体系为骨架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的世界性?
(2)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战争与革命对解构欧洲为主的世界体系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研究和学习中,有一类概念主要是对具体历史史实的总结、概括和说明,用来指代特定的历史事物,如近代科学革命、欧洲启蒙运动、冷战等。还有一类概念,通过对某一历史事物特质的提炼,形成具有一定抽象意义、使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概念,如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等,它们既与特定的历史事物相联系,又被赋予了不同于第一类概念的新含义。
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要求:1概念定义完整明确;2所联系的历史事物具体准确;3含义表述清晰,体现新意)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可知,二战以后联合国多次将发展提上议事日程,且强调发展是国家和个人的权利,反映现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项正确;材料信息与世界多极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国家和个人的发展,并未着重说明“可持续”,排除B项;国际经济旧秩序现在仍然在发挥作用,新秩序并未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率贡献达到50%”及所学知识可知,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反映了金砖国家成员国,巴西、印度、中国、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增强,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并未出现剧烈变动,发达国家仍旧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项;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增强,但据所学知识可知,但这种影响力的增强,达不到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通过这一数据无法判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停滞,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并没有陷入停滞,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联合国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处置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C正确;A中“平等”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是各个国家“相同的出发点”,排除;D是美苏两国的出发点,排除。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可知,该组织是世界卫生组织,其总部位于瑞士的日内瓦,A项正确;②位于欧洲的北海沿岸地区,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总部所在,排除B项;③位于美国的华盛顿地区,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总部所在,排除C项;④位于美国的纽约地区,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总部所在,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以来(世界)。据材料“但有学者提出……导致生命的安全感消失……破坏人类文化生态平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可得出,科技发展虽提高了民众生活质量,但也给人类文化带来了风险,故科技发展需要协调好与人文的关系,C项正确;材料体现科技发展的双重影响,不是研究原因,排除A项;题干强调既改变了民众生活质量,又给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没有社会变革,排除B项;科技推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只是强调积极影响,概括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当初制定了全球化规则的发达国家也加入到反全球化的行列中”可见,全球化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失衡是世界性问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信息,无法得出“双刃剑”的结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7.D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时空是当今世界。根据材料“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模式在人类生产中也带来了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和过度开发带来的各种问题等许多全球性的问题”可知,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带来许多全球性问题,需要人类共同治理,各国携手解决,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全球治理机制,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世界多极化趋势无法避免全球化问题,排除B项;后冷战时代的诸多因素引发了全球化问题,美国的全球扩张并非导致全球化问题的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伊曼纽尔 沃勒斯坦认为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不要为了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而挑战现存的世界秩序,也不要一味逞雄,而应该努力发展,和平崛起,故选C;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不是说强权主义必然失败,D说法绝对化,排除。
9.D
【详解】根据“然而,全球正在形成中国、欧盟和日本等“多极结构”,俄罗斯也欲同美国分庭抗礼。《东京新闻》报道称亚洲“由日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组成的四极格局正在走向成熟””可得出在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之外存在着多支新兴的力量,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美国的主导,排除A;多极化并没有定型,排除B;日本并没有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排除C。
10.D
【详解】亚投行的成立以及运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流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世界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亚投行并不涉及政治,排除A;中国并没有要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体系,排除B;中国政府并不仅仅只是帮助发展中国家,而是推动全世界的发展,排除C。
11.C
【详解】本题是一道最佳选项题,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只有C项最为贴切,且范围最广,最不易引发争议。故选C。
【考点定位】必修一:当今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选修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2.B
【详解】根据材料“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安全威胁的判断表”可知当今世界仍然面临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武器等威胁,说明的是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重而道远,B项正确;材料与世界格局变动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美国面临的威胁呈现多样化,并非单纯的是恐怖主义,排除C项;冷战伴随着苏联解体而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D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会议主题“全球复苏”、“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新世界、新思维”、“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和发展有利于改革原有的国际治理体制,促进国际协调,有利于全球在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二十国集团力图打造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和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而不是体现多极化趋势的经济影响,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国集团并非西方国家主导,也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故C项错误。
14.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的对比暂时出现失衡,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地区霸权主义,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这些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某些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项,ABD项排除。
15.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各国政治的动荡能够说明当今世界局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答案选B,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 C D两项不符合当今国际关系的史实。
考点:多极化趋势中的世界格局
点评: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快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与冲突不断,这说明殖民主义思想并未完全消除,利益的争夺依然激烈。高考对该项内容的考查主要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命题。
1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欧盟通过制裁俄罗斯,导致自身也面临严重的困境,这反映出当前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其传统的外交理念需要转变,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欧盟传统外交理念面临新的挑战,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欧盟与俄罗斯的对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欧盟传统外交理念面临新的挑战,不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变化:地缘政治变为地缘经济。
(2)方案:加强国际合作,倡导民主协商。
(3)中国智慧: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冷战后(世界)。
据材料“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政治……冷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关系的重点是地缘经济”,得出地缘政治变为地缘经济。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史(世界)。
据材料“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通过合作或者协商的方式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得出加强国际合作,倡导民主协商。
(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史(中国)。
据材料“比如提出了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得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8.(1)基本脉络:从俯顺夷情与“示以限制”到采取合作的政策,承认条约体系再到“曲意逢迎”,投降卖国。原因: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无能;传统自然经济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的桎梏;西方工业革命的开展;列强经济和军事的强大;西方列强联合侵华。
(2)外交战略思路:新孤立主义;多边外交战略;平衡外交战略;优势外交战略。
认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国际会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世界维和行动,打击恐怖主义;积极寻求大国间合作,实现共赢。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晚晴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关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据材料“自应于俯顺夷情之中,示以限制”、“最终促成合作政策并肯定了条约体系。”、“‘量我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求和的原则”可知,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是从俯顺夷情与“示以限制”到采取合作的政策,承认条约体系再到“曲意逢迎”,投降卖国。
第二小问,关于原因,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统治越来越腐朽,清政府逐步从天朝上国美梦中惊醒,对洋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由与其合作到最终成为帝国主义走狗;近代初期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对西方的商品顽强的抵制,因此外交上也不愿意主动与之交往;再加上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西方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下,列强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凭借武力叩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近代中西外交发生变化;列强不仅自身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大,他们相互之间还勾结在一起,因此近代中国在与西方交战时屡屡失败,最终投降卖国。
(2)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冷战后美国、当代世界。第一小问,关于冷战后美国国内的外交战略思路,据材料“美国胜利了,现在是美国解决自己国内问题的时候了,主张美国应该保持其行动自由和战略独立性,远离外部冲突和战争的新孤立主义。”可知,:新孤立主义;据材料“美国的一部分人则主张尽可能地采取国际多边行动”可知,多边外交战略;据材料“美国要聚集起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来保持国内和国际和平”可知,平衡外交战略;据材料“因此要研究如何保持美国的优势地位。”可知,优势外交战略。
第二小问,关于对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认识,据所学可知,当今世界各国之间需要和平相处,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任何影响地区和世界和平的行为应该得到抵制,因此我们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有重要的话语权,这些大国也应当加强合作;此外,我们还应认识到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要求同存异;积极参与各种全球性国际会议。
19.(1)资本主义的萌芽,民族国家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等都是以欧洲为中心;奠定现代体系思想基础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也是起源于欧洲;为现代文明扫除政治障碍的英法革命也是发生在欧洲;推进现代世界体系的动力,工业革命也刚从英国兴起,尚未形成世界体系。总之,从16-19世纪的早期形成的并影响现代世界的元素,基本上都是发生发展于欧洲并逐渐向世界发展的。
(2)一战摧垮欧洲四大帝国,削弱英法及其殖民体系,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十月革命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推动20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二战摧垮欧洲德意法西斯国家,严重削弱英法,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殖民体系瓦解,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的战略,欧洲逐渐沦为美苏冷战的前沿。
(3)冷战结束,美苏两极格局终结,和平发展成为主流,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欧洲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一批国际组织的完善和强化等;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交通通讯网络的发展等。
【详解】(1)结合所学从资本主义的萌芽,民族国家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等都以欧洲为中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也是起源于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也是首先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也从英国兴起等方面说明16-19世纪形成的世界体系还不具有充分世界性的原因。
(2)结合所学从一战后四大帝国的瓦解、英法殖民体系的削弱、英国殖民霸权受到美国挑战、十月革命突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对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二战摧垮欧洲德意法西斯国家,严重削弱英法,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美国称霸世界等方面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战争与革命对解构欧洲为主的世界体系产生的作用。
(3)结合所学从两极格局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完善和强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说明20世纪末基本促成地域性世界向整体世界转变的因素。
20.
(定义:)冷战思维指的以对抗性观念和手段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维模式,其产生与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密切相关。(与历史事物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冷战”格局。在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 义”的演说,同年9月,苏联和波兰等 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 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在经济上,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苏联则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在军事上,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约”。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约”。冷战期间,美苏两国通过各种手段争夺全球影响力,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威胁,导致了一系列冲突和危机,如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从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美苏冷战形成一种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国际关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敌我对立,忽视合作互利。(具有的新含义:)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但冷战思维的影响仍然存在。例如美国一些政客对中国进行政治打压,北约长期执迷于扩张对抗等。当前的世界不再是冷战的世界,抱持冷战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和现代世界。根据题干要求,从科学精神、启蒙思想、冷战思维三个概念中选择一个,写出这一概念的定义,并说明其与历史事物的联系及其具有的新含义。如选择“冷战思维”。定义方面,“冷战思维”指的以对抗性观念和手段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维模式。与历史事物的联系方面:“冷战思维”的产生与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对抗密切相关。可结合美苏冷战所学知识,论述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对峙,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思维”的形成和特征。具有的新含义方面,主要是论述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阐明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发展,应当摒弃冷战思维,推动各国各国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