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如表是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的相关记载。这反映( )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A. 地方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大致吻合
B. 地方割据基础削弱使中央集权加强
C.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沿袭了前代传统
D. 地方监察制度的效力不断得到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至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三地郡县数量增长明显,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长明显主要是因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发展,南方人口不断增长,南方经济的地位不断提高,地方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大致吻合,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郡县分布的数量,不能看出地方割据的发展及中央集权加强的状况,排除B项;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唐朝改改郡为州,没有沿袭前代传统,排除C项;材料不能看出地方的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2. 如图是唐朝前期的户籍登记内容,下列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肆拾肆亩已受廿亩永业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廿三亩口分 八十七亩未受- - 亩居住园宅
A.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 B. 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保障
C. 征税的标准是以财产为主 D. 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保障,B项正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户籍登记内容为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土地兼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导致,均田制不可能遏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租庸调制的征税标准是以人丁为主,排除C项;加强户籍管理强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 杨志坚(唐朝人)虽然遍览九经,但是杨志坚妻见他怀才不遇,告至官府欲与他解除婚姻。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作出判决,判词曰:“(杨妻)污辱乡闾,伤败风教,若无惩戒,孰遏浮嚣。”最后,杨妻被判决“笞二十后任自改嫁”。杨志坚秀才(则被)赠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令远近知悉。颜真卿的做法说明( )
A. 儒家伦理决定法律判决 B. 社会公序良俗得到维护
C. 乡约与律法实现了合流 D. 仁义原则影响政治观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古代)。根据材料可知,杨妻在杨志坚怀才不遇的情况下,向官府提出离婚,而颜真卿则认为,杨妻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惩戒,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由此可以得知颜真卿的做法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维护,B项正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杨妻仍然可以改嫁,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法律判决,但不是决定,排除A项;明朝儒学士人常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常引用《大清律例》,这反映了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治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4. 如图为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明朝长城和九边重镇( )
A. 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B. 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
C. 解决了内陆边疆危机 D. 见证民族间交往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可知,这是影响题、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重镇,随着北边民族关系的缓和,长城沿线定期开放互市和保护互市,这些活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见证了民族间交往交融,D项正确;根据地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修筑长城和设置九边重镇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排除A项;在东北地区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女真,与修筑长城和设置九边重镇无关,排除B项;明长城起到了防范蒙古政权侵扰的作用,后期对抵抗女真南下也具有一定防御功能,但没有解决内陆边疆的危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5. 如表是关于蝗灾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
时间 史料 出处
东汉 式(太守高慎之子),至孝 永初中,螟蝗为害,独不食式麦 《三国志》 (西晋陈寿)
北魏 (赫连悦,曾任刺史、都督)鸿德岁扬,外布威恩,内施经略 流蝗远集而去灾 《赫连公墓志铭》
元朝 六月初旬,山东飞蝗 公辍政致祷(祈祷) 令民捕逐,蝗遂越境而逝,终不为害 《前上党县达鲁花赤忽都帖木儿德政碑》
明朝 蝗不食芋桑……绿豆豌豆豇豆……凡此诸种,农家宜兼种,以备不虞…… 大小男妇,但能捉得蝗虫与蝗子一升者,(到官府)换饼三十个 《农政全书》(徐光启)
A. 儒家思想杜绝灾年百姓受苦 B. 古代治蝗已经摆脱迷信束缚
C. 政府重视救济保障民众生活 D. 生产力发展使治蝗能力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以前记载,强调个人孝道、官员的德政而免遭蝗灾。之后,虽然记载中仍存在通过祈祷治蝗的现象,但是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农学的进步,采取科学的方法预防蝗灾发生,积极鼓励鼓励民众治蝗,这些表明人们治蝗能力的提高,D项正确;“杜绝”一词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从材料“公辍政致祷(祈祷)”可知,古代治理蝗灾依然存在封建迷信,排除B项;材料“大小男妇,但能捉得蝗虫与蝗子一升者,(到官府)换饼三十个”反映官府对百姓消灭蝗虫行为的奖励,没有体现社会救济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6.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整个社会的成就取向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是新式知识分子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知识结构的完全更新以及择业前途的多样性,大大加快了政治系统与传统社会精英联系的割断。另一方面,大批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感情上甚至在行动上转向立宪或者革命,形成对政府的巨大威胁。该学者旨在强调科举制的废除( )
A. 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兴起 B. 增强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
C. 引发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 D. 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5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废除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加速了传统社会结构的分化,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新式知识分子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而不是兴起,排除A项;增强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与材料无关,B项排除;清政府1901年开始实施新政,排除C项。故选D项。
7. 1929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其税率从7.3%到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12类,最高税率提升到50%;1933年3月,再把最高税率提升到80%。12月17日又公布倾销货物税法施行细则,并同财政部、实业部一同设立倾销货物审查委员会,规定对倾销最严重货物实施反倾销税。这表明当时( )
A. 政府可以完全自主制定税率 B. 民族工业发展得到真正保护
C. 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一定改善 D. 改定新约运动最终取得成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至1933年(中国)。根据材料“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其税率从7.3%到27.5%不等”“最高税率提升到50%”“再把最高税率提升到80%”可知,进口关税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C项正确;国民政府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但仍然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虽然关税的提高对外国商品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此时中国没有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对民族工业保护有限,排除B项;改定新约运动有一定成果,但“最终取得成功”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8. 192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苏维埃作为民众选举出来的乡政权机关,领导农民直接参与行政管理。通过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民众自身的权益。据此可知,苏维埃政权( )
A. 产生和运行具有民主性 B. 三三制调动了民众热情
C. 形成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D. 使国民党统治陷入绝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苏维埃作为民众选举出来的乡政权机关”、“农民直接参与行政管理”和“满足了民众自身的权益”及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苏维埃政权是由民众选举出来,并且领导农民参与行政管理,说明苏维埃政权的产生和运行具有民主性,A项正确;中共中央在1940年3月6日首次提出了“三三制”原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尚未形成,材料内容体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排除C项;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民党统治陷入绝境,与所学知识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9. 15、16世纪欧洲冒险家关于美洲的著述中,曾屡次描述美洲人的怪异,如约翰·洛克描述,圭亚那居住着洞穴人,他们以食蛇为生;无头人的眼睛和嘴长在胸脯上。但很多人描述的奇形怪状之人,均为道听途说。这反映了( )
A. 自然科学对人类的研究认识不足 B. 欧洲人秉持“欧洲中心论”观点
C. 欧洲人冒险的目的是研究美洲人 D. 欧洲人全面建立起对美洲的殖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5至16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中欧洲人对于美洲人怪异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自身的文明,进而体现自身对美洲的殖民,是文明对野蛮的征服,具有正义性,由此可见,欧洲人完全忽视了其他民族创造出的文化的价值,以自身去衡量别的国家的历史,秉持着“欧洲中心论”的观点,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均未亲眼看到”,可知这些怪异人种均为欧洲人的虚构,与自然科学无关,排除A项;欧洲人冒险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殖民财富,而不是为了研究美洲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欧洲人全面建立起对美洲的殖民,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0. 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意志北部进军。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 )
A. 铲除了封建势力 B. 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民族意识的增强 D. 加入维也纳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05年(德国)。宗教改革前德意志民族意识就已兴起,在反对拿破仑统治过程中,德意志民族意识增强,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客观上传播启蒙思想,民主、独立、法治等思想成为德国人的诉求,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随着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建立帝国,颁布1871年宪法,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排除B项;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后,于1815年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1. 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也认为:“如果国家不摆脱教会,如果再不消除法兰西愚昧教条,国家会夭亡。”对此1882年法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禁止在课堂进行宗教教育,仅许在教堂中进行宗教教育。法国政府举措主要旨在( )
A. 进一步巩固民主共和制度 B. 消除天主教在教育的影响
C. 保障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 D. 促进法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2年(法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第三共和国初期,君主派实力强大,天主教教权主义是维护旧制度,动摇着共和制的精神基础。推行教育世俗化,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民主共和制度,A项正确;消除天主教在教育的影响和保障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C项;促进法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2. 英国学者对英国实施的文官制度做出这样的评价:它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
A. 促进官员养成廉政作风 B. 避免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D. 保障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文官不受政党政治的影响,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官员作风内容,排除A项;避免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英国文官要保持政治中立,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排除D项。故选C项。
13. 经过工人阶级的艰苦斗争,1895年纽约州通过一项法律,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叫洛克纳的老板不服,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最终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裁定纽约州这项法律无效。理由是,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违反了联邦宪法修正案中平等保护条款;限制了洛克纳与工人签订契约的自由,违反了联邦宪法修正案中正当程序原则。这反映了( )
A. 忽视了个人权利的保护 B. 破坏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年(美国)。“最高法院判洛克纳胜诉的理由是,……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限制了洛克纳与工人签订契约的自由……”可以看出它保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忽视了工人阶级利益,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最高法院判纽约州这项法律无效的理由是它损害了洛克纳的权力,所以是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排除A项;最高法院裁定纽约州这项法律无效体现了司法权对立法权的制约,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B项;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产阶级妇女就已经要求获得选举权,但被社会无视,20世纪初,妇女们开始通过游行等方式争取权利,妇女们获得了一定的权利,一战中,由于妇女们的表现,证明了她们在社会领域的价值,在一战后,法律规定了男子和女子拥有平等的选举资格。但是女性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仍然需要争取。这表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的变革 B. 女性和男性的权利基本相同
C. 女性完全依靠斗争获得权利 D. 西方男女平权是漫长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女性选举权的获得,从一开始的无声抗争,到后来的游行示威,再到一战期间的承担社会责任,前后历经半世纪,但也仅仅获得了选举权的大致平等,其他方面的权利后又进行了长时间的争取,D项正确;工业革命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人们的权利应该包括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材料中仅仅涉及到选举权,在选举权利方面基本一样,但不能表述为女性与男性的权利基本相同,排除B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改革等均客观上促进了女性获得选举权,所以女性不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斗争获得的权利,排除C项。故选D项。
15. 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公共艺术作品项目”,雇用了3749位艺术家,为全美各处的政府建筑创作了15663幅绘画、壁画、版画、手工艺品和雕塑;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平均每件作品75.59美元。该项目的实施( )
A. 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 B. 基本消除了经济危机
C. 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D. 推动现代派艺术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4年(美国)。结合所学知识,1934年是经济危机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美国政府实施“公共艺术作品项目”,是为了拉动艺术家就业,体现了罗斯福总统“以工代赈”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A项正确;基本消除经济危机的说法存在绝对化和夸大化倾向,排除B项;材料中这些艺术家主要是为政府建筑创作艺术作品,并不能直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这些绘画作品的内容,看不出作品流派,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提出要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理解与交流,根据该法案,全美设有非洲研究项目中心的高校从1958年的10个飞速增加到1968年的38个,研究人员从1959年的200余人增长到1968年的1577人,这反映当时( )
A. 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 非洲国家文化发展开始陷入困境
C. 学术研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D.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1968年(美国)。据材料“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理解与交流”“共投入30万美元用于非洲研究”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交流,加大用于非洲研究的投入,主旨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于冷战,为了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C项正确;20世纪90年代,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非洲国家自身的文化发展情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没有加强对非洲交流与研究,并没有涉及美国黑人的人权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内容 文献
史料一 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 《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史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除上述史料外,研究明代白银使用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1)史料价值:史料一选自明朝皇帝的实录,为明朝官方正史,是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可以用于研究明代使用白银的原因,明初由于水路不通,在赋税中使用白银。
史料二是小说,属于文学类作品,有一定史料价值,有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
史料三是属于学者著作,有一定史料价值。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使用存在的问题的认识,白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负担。补充史料类型: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也可以答实物史料、图像史料)。
(2)变化:①金本位制取代了银本位制;②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
原因:①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②殖民霸权的建立使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③世界市场逐渐形成④中国国力下降对于史料的鉴别,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且高考为指向标,我们在研究了一些高考题之后,也发现高考题同样较少的提到具体几手史料,故在此处模糊化处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第一小问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史料一选自明朝皇帝的实录,为明朝官方正史,是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根据史料一“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可得出史料一可以用于研究明代使用白银的原因,明初由于水路不通,在赋税中使用白银。根据材料一“《醒世姻缘传》”可得出史料二是小说,属于文学类作品,有一定史料价值;根据史料二“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可得出史料二有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根据材料一“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可得出史料三是属于学者著作,有一定史料价值;根据史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可得出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使用存在的问题的认识,白银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人民负担。第二小问补充史料,根据所学可知,还可以补充如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类型的史料。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可得出金本位制取代了银本位制;根据材料二“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可得出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第二小问原因,根据题干时间可知,此时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综合国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使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展,推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进入19世纪,中国的国力相对下降,传统的银本位制难以维持。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成就(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简表(节选)
时间 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60年代初,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2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至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改革开放新时期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2年中共十八大,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导。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答案】标题(论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之路。
正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屈辱外交奠定了基础。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迅速了打开了外交局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亚非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赢得了亚非国家的信任,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进入20世纪7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主动改变外交策略,打开了外交新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以尼克松访华为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中日正式建交。新中国迎来又一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这些外交活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党中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新时代,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通过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等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不断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自1950年至2016年中国外交的一些重要事件,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拟定。根据材料“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得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之路。
其次,结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三条方针阐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新中国的成立,为结束百余年来屈辱外交奠定了基础。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迅速了打开了外交局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然后,结合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知识阐释,如: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亚非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给予大力支持,赢得了亚非国家的信任,并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再后,结合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进行阐释,如: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主动改变外交策略,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以尼克松访华为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同年,中日正式建交。新中国迎来又一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这些外交活动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空间。
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新时代外交政策进行阐释,如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党中央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新时代,中国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通过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办博鳌亚洲论坛等外交活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最后,升华主题,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新中国不断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
19. 曾经为西、葡殖民地的拉美诸国,从其遭受殖民侵略开始,即处于社会的总体混乱之中,后虽在外界影响下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但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经济发展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2—1826年间,英国向获得独立的西班牙殖民地提供了十笔贷款,贷款总额标明为两千一百万英镑,然而扣除利息和中间经纪人代理费之后,到达美洲大陆的只有七百万英镑。与此同时,为了开发拉美矿藏、农业等自然资源及在拉美创建公用事业企业,伦敦成立了四十余家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大地破土而出,仅1836年英国就新开设了四十八家银行,英国银行直接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财政资助。19世纪中叶,英国铁路在巴拿马出现,1868年由一家英国企业承建的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巴西雷西费市竣工。拉美国家的公债券在英国金融市场上流通活跃,城市公用事业也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新诞生的(拉美)国家被军费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们还面临对外支付手段不足的挑战。
——摘编自(美)弗雷德·里比《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
材料二 二战后,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地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城市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但工厂不能为多余的劳动力提供出路,于是工人工资不断下降,也出现了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而为了限制通货膨胀,又只能让穷人更加贫穷。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和国际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从未得到解决。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向拉美进行经济扩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答案】(1)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拉美国家纷纷摆脱西葡的殖民统治(或拉美国家通过斗争赢得民族独立);独立后的多数拉美国家政局动荡(或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或实行考迪罗体制);独立后的拉美诸国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英美等国加紧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任答5点)
(2)国内政治环境的落后(或政府腐败);没有健全、完善的经济体系或国民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单一化);国内经济形势和秩序比较严峻;在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国家(大量举借外债);在经济上没有赢得真正的独立地位;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拉美)。背景:根据材料“1822—1826年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开展;根据材料“为了开发拉美矿藏、农业等自然资源及在拉美创建公用事业企业,伦敦成立了四十余家股份有限公司。”可知,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英美等国加紧对拉美进行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根据材料“新诞生的(拉美)国家被军费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们还面临对外支付手段不足的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拉美国家纷纷摆脱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但独立后的多数拉美国家政局动荡,导致拉美诸国政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20世纪(拉美)。问题。根据材料二“ 二战后,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城市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但工厂不能为多余的劳动力提供出路,于是工人工资不断下降,也出现了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得出,国内政治环境的落后(或政府腐败);没有健全、完善的经济体系或国民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单一化);国内经济形势和秩序比较严峻;根据材料一“银行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大地破土而出,仅1836年英国就新开设了四十八家银行,英国银行直接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财政资助。”得出,在金融上受制于西方国家(大量举借外债);在经济上没有赢得真正的独立地位;根据材料二“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地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得出,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合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A)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 如表是西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地郡(州)县分布的变迁的相关记载。这反映( )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2县 会稽等5郡54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9县 豫章等5郡56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郡12县 福州等5州28县
A. 地方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大致吻合
B 地方割据基础削弱使中央集权加强
C.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沿袭了前代传统
D. 地方监察制度的效力不断得到强化
2. 如图是唐朝前期的户籍登记内容,下列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租二石 肆拾肆亩已受廿亩永业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廿三亩口分 八十七亩未受- - 亩居住园宅
A. 土地兼并现象得到了遏制 B. 农业生产时间有一定保障
C. 征税的标准是以财产为主 D. 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
3. 杨志坚(唐朝人)虽然遍览九经,但是杨志坚妻见他怀才不遇,告至官府欲与他解除婚姻。时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作出判决,判词曰:“(杨妻)污辱乡闾,伤败风教,若无惩戒,孰遏浮嚣。”最后,杨妻被判决“笞二十后任自改嫁”。杨志坚秀才(则被)赠布绢各二十匹,米二十石,便署随军。令远近知悉。颜真卿的做法说明( )
A. 儒家伦理决定法律判决 B. 社会公序良俗得到维护
C. 乡约与律法实现了合流 D. 仁义原则影响政治观念
4. 如图为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明朝长城和九边重镇( )
A. 抵御北方匈奴侵扰 B. 设置奴儿干都司管理
C. 解决了内陆边疆危机 D. 见证民族间交往交融
5. 如表是关于蝗灾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 )
时间 史料 出处
东汉 式(太守高慎之子),至孝 永初中,螟蝗为害,独不食式麦 《三国志》 (西晋陈寿)
北魏 (赫连悦,曾任刺史、都督)鸿德岁扬,外布威恩,内施经略 流蝗远集而去灾 《赫连公墓志铭》
元朝 六月初旬,山东飞蝗 公辍政致祷(祈祷) 令民捕逐,蝗遂越境而逝,终不为害 《前上党县达鲁花赤忽都帖木儿德政碑》
明朝 蝗不食芋桑……绿豆豌豆豇豆……凡此诸种,农家宜兼种,以备不虞…… 大小男妇,但能捉得蝗虫与蝗子一升者,(到官府)换饼三十个 《农政全书》(徐光启)
A. 儒家思想杜绝灾年百姓受苦 B. 古代治蝗已经摆脱迷信束缚
C 政府重视救济保障民众生活 D. 生产力发展使治蝗能力提高
6.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整个社会成就取向发生根本变化。一方面是新式知识分子的总体数量大大增加,知识结构的完全更新以及择业前途的多样性,大大加快了政治系统与传统社会精英联系的割断。另一方面,大批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感情上甚至在行动上转向立宪或者革命,形成对政府的巨大威胁。该学者旨在强调科举制的废除( )
A. 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兴起 B. 增强地方对中央的离心力
C. 引发清政府开始实施新政 D. 推动了中国传统社会转型
7. 1929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海关进口税税则》,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其税率从7.3%到27.5%不等;1931年1月又把进口货物分为12类,最高税率提升到50%;1933年3月,再把最高税率提升到80%。12月17日又公布倾销货物税法施行细则,并同财政部、实业部一同设立倾销货物审查委员会,规定对倾销最严重货物实施反倾销税。这表明当时( )
A. 政府可以完全自主制定税率 B. 民族工业发展得到真正保护
C. 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一定改善 D. 改定新约运动最终取得成功
8. 192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苏维埃作为民众选举出来的乡政权机关,领导农民直接参与行政管理。通过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民众自身的权益。据此可知,苏维埃政权( )
A. 产生和运行具有民主性 B. 三三制调动了民众热情
C. 形成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D. 使国民党统治陷入绝境
9. 15、16世纪欧洲冒险家关于美洲的著述中,曾屡次描述美洲人的怪异,如约翰·洛克描述,圭亚那居住着洞穴人,他们以食蛇为生;无头人的眼睛和嘴长在胸脯上。但很多人描述的奇形怪状之人,均为道听途说。这反映了( )
A. 自然科学对人类的研究认识不足 B. 欧洲人秉持“欧洲中心论”观点
C. 欧洲人冒险的目的是研究美洲人 D. 欧洲人全面建立起对美洲的殖民
10. 1805年12月奥斯特里茨之战,反法联军惨遭失利,拿破仑乘胜向德意志北部进军。柏林大学校长费希特在学校礼堂对祖国同胞发表了连续十四次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慷慨陈词:“当着诸位面前发誓,或者同祖国一起自由地活着,或者随同它的灭亡也一起死去”。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 )
A. 铲除了封建势力 B. 民族国家的形成 C. 民族意识的增强 D. 加入维也纳体系
11. 法国教育部长费里也认为:“如果国家不摆脱教会,如果再不消除法兰西愚昧的教条,国家会夭亡。”对此1882年法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7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禁止在课堂进行宗教教育,仅许在教堂中进行宗教教育。法国政府举措主要旨在( )
A. 进一步巩固民主共和制度 B. 消除天主教在教育的影响
C. 保障适龄儿童能接受教育 D. 促进法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英国学者对英国实施的文官制度做出这样的评价:它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据此可知,英国文官制度( )
A. 促进官员养成廉政作风 B. 避免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 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 D. 保障政治和管理的结合
13. 经过工人阶级的艰苦斗争,1895年纽约州通过一项法律,禁止面包房老板让雇工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叫洛克纳的老板不服,把这个案件上诉到了最高法院。最终最高法院以5比4的票数判洛克纳胜诉,裁定纽约州这项法律无效。理由是,这项立法偏袒工人,损害老板,违反了联邦宪法修正案中平等保护条款;限制了洛克纳与工人签订契约的自由,违反了联邦宪法修正案中正当程序原则。这反映了( )
A. 忽视了个人权利的保护 B. 破坏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C.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D. 资本主义民主的局限性
14. 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产阶级妇女就已经要求获得选举权,但被社会无视,20世纪初,妇女们开始通过游行等方式争取权利,妇女们获得了一定的权利,一战中,由于妇女们的表现,证明了她们在社会领域的价值,在一战后,法律规定了男子和女子拥有平等的选举资格。但是女性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仍然需要争取。这表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了政治的变革 B. 女性和男性的权利基本相同
C. 女性完全依靠斗争获得权利 D. 西方男女平权是漫长的过程
15. 1934年,美国政府实施“公共艺术作品项目”,雇用了3749位艺术家,为全美各处的政府建筑创作了15663幅绘画、壁画、版画、手工艺品和雕塑;报酬总计118.4万美元,平均每件作品75.59美元。该项目的实施( )
A. 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 B. 基本消除了经济危机
C. 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 D. 推动现代派艺术盛行
16. 1958年美国颁布《国防教育法》,提出要加强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居民的理解与交流,根据该法案,全美设有非洲研究项目中心的高校从1958年的10个飞速增加到1968年的38个,研究人员从1959年的200余人增长到1968年的1577人,这反映当时( )
A. 西方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B. 非洲国家文化发展开始陷入困境
C. 学术研究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 D.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 内容 文献
史料一 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 《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 《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史料三 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中占有统治地位。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除上述史料外,研究明代白银使用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货币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在外交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是新中国外交成就(节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成就简表(节选)
时间 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与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1954年,中印、中缅双方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60年代初,尼泊尔、柬埔寨、埃及、阿尔及利亚等24个亚非国家与中国建交。 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至1976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到111个。
改革开放新时期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2年中共十八大,中国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导。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杭州举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以“新中国的外交”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19. 曾经为西、葡殖民地的拉美诸国,从其遭受殖民侵略开始,即处于社会的总体混乱之中,后虽在外界影响下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但一直没有形成规范的经济发展秩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2—1826年间,英国向获得独立的西班牙殖民地提供了十笔贷款,贷款总额标明为两千一百万英镑,然而扣除利息和中间经纪人代理费之后,到达美洲大陆的只有七百万英镑。与此同时,为了开发拉美矿藏、农业等自然资源及在拉美创建公用事业企业,伦敦成立了四十余家股份有限公司。银行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大地破土而出,仅1836年英国就新开设了四十八家银行,英国银行直接向拉美国家政府提供财政资助。19世纪中叶,英国铁路在巴拿马出现,1868年由一家英国企业承建的第一条有轨电车在巴西雷西费市竣工。拉美国家的公债券在英国金融市场上流通活跃,城市公用事业也掌握在英国人手中。新诞生的(拉美)国家被军费开支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他们还面临对外支付手段不足的挑战。
——摘编自(美)弗雷德·里比《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
材料二 二战后,巴西经历了经济增长和人口爆炸,城市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不断扩张,地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军政府以廉价劳动力以及宽松的环境和税收法律来吸引外国投资者。城市化使更多的人从农村来到城市,但工厂不能为多余的劳动力提供出路,于是工人工资不断下降,也出现了很多由黑帮控制的贫民窟。军政府严重依赖核能和矿业项目的支持,这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的通货膨胀,而为了限制通货膨胀,又只能让穷人更加贫穷。20世纪90年代以来,巴西经济缓慢改善,但是隐藏的不平等问题和国际市场中的不平等地位从未得到解决。在这样不稳定的时期,国家本已很严重的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向拉美进行经济扩张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名校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