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亚洲进口商品的结构变化(单位:百万英镑)。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影响进口贸易格局 B.殖民扩张加剧了对原料的掠夺
C.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已饱和 D.圈地运动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2.1771年阿克莱特在德文河谷建立的水力纺纱厂第一个获得了“模范工厂”的称号。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兰开夏和德比郡的所有工厂都是按照他的工厂样式建造的,并且还输出到德国、美国等其他国家。“模范工厂”的推广
A.提高了社会就业水平 B.带动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
C.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D.使工业生产彻底告别手工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世纪初,罗伯特·欧文在其论著指出: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将消除人间的一切仇恨和愤怒。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愤怒并不能令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工人应该靠宣传、示范、争取舆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欧文此论( )
A.折射出英法等国的劳资矛盾渐趋缓和 B.指出了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价值
C.缺乏对建立理想社会途径的深刻认识 D.说明生活不能依赖情绪任意选择
5.1890年,英国最重要的商业银行-巴林银行遭遇了严重的支付危机。法俄两国央行积极为其提供贷款-价值450万英镑的黄金,以稳定汇率。据此推知,当时
A.英国国力严重削弱 B.英镑在国际货币制度中居于中心地位
C.金本位制难以为继 D.欧洲大国协作保障了国际关系的稳定
6.1901年,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在了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后,成立了美国钢铁公司。后来又不断兼并其它中小公司,最终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65%。此后并购浪潮席卷了美国,每年大约有3000家中小公司消失,大企业控制力大部分市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
A.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形成 B.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C.利于优化企业经营管理 D.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7.中世纪时期,欧洲人受到宗教束缚,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在18世纪中叶的英格兰,男子用肥皂沐浴开始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妇女将沐浴、穿着打扮看做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改变了生活观念 B.技术变革提升了妇女地位
C.社会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化 D.时尚潮流发生了历史逆转
8.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发展其他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科学体系。它主要批判继承了( )
①德国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③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 ④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1867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扩充法案》,规定童工每周必须上学接受10小时教育,如违反规定,父母和雇主会被处以罚金。此外,还对工作时间、童工年龄、机械操作等进行了一系列规定。这一法案的颁布( )
A.确保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B.旨在改变童工的悲惨处境
C.解决了英国的阶级矛盾 D.适应了机器化生产的需求
10.对下面“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单位:百分率)
国家和地区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900年
整个欧洲 8 8 11 35
英国 10 16 25 100
俄国 6 6 7 15
日本 7 7 7 12
中国 8 6 6 3
A.英国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世界首位 B.18世纪中国工业水平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C.中国工业化进程受到列强阻碍 D.19世纪中国与西方工业化水平差距拉大
11.观察下图,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绝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12.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了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等一系列的革命措施。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
A.推动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
C.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D.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13.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种现象表明
A.美洲新兴工业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欧洲的殖民扩张加剧
D.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
14.下面是巴黎公社运动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言论:
内容 出处
“乡村的居民们,你们现在应该看出,巴黎的事业就是你们的事业。” 公社文件《巴黎公社社员告农村劳动农民书》
“与工人、手工业者和职员一样,农民同样是资本家和特权者的可怜的奴隶。” 公社政论家布里萨在《公社报》发表的一篇文章
这表明,巴黎公社
A.致力于创建工人阶级政权 B.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
C.具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 D.意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5.巴黎公社规定:“应当推崇不奔竞选票的人,真正有价值的人,必定是谦逊礼让的。这有待于选民知人善任,而毋庸候选人自我引荐。”巴黎公社这一规定
A.强调委员以服务民众为主 B.带有资产阶级议会选举理念
C.对候选代表具有道德要求 D.凸显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
16.1871年,巴黎公社颁布法令:统计被遗弃工厂的数目,拟定工人协作社的章程,规定把工厂转让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以及应向厂主交付的赎金数额。这反映了
A.旧式的国家机器依旧未被粉碎 B.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C.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本确立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6~18世纪,英国在西欧国家之间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英国早年的棉纺织品质量低劣,产量有限,国内畅销的棉布几乎全部来自印度。为了抵制竞争,在毛纺织业者的要求下,1700年国会通过议案,严禁从印度等国进口棉布。这使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效率,诱发了棉纱生产的创新。1735年,英国技
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1737年这项发明获得专利。此后,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这种纺车的发明标志着18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始。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他们继承了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代表人物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并且极力把这一思想主张付诸实践。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洋务派对西方国家认识的逐步加深,洋务运动的重点也。
发生了变化。大体说来,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运动以“自强”为主要目标,即主旨是适应战争和军事的需要,把重点放在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军事工业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派在继续“自强”活动的同时,又提出了“求富”的主张,强调兴办近代民用企业。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在古老的中国开了近代工业的先河。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兴起的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近代中国工业化开端的不同之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钟表旅行记机械钟表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意大利,主要服务于天主教国家和地区宗教活动仪式的开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交流,钟表旅行到法国和瑞士等地。新大陆的发现和耶稣教会登陆东方,引发了钟表向美洲和亚洲的旅行。16世纪中期,钟表成为打开东方古老国家大门的钥匙。从钟表完成全世界旅行的那天开始,标准的、统一的世界时间就被构建了。
——摘编自刘小芳《从计时器到奢侈品》
材料二 钟表帝国瑞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钟表帝国”,这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宗教改革中的一些法令为钟表业的发展排除了劲敌首饰业,并将那些从事首饰业的工匠转化为钟表业的潜在技术人员。同时宗教改革发生后,受到宗教迫害的法国宗教难民等,又为瑞士钟表业的兴起提供了技术、资金、人才以及销售网络等资源,也使得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思想层面上促进了钟表工业的发展。在上层建筑领域,改革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钟表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缔造了一个钟表之城日内瓦,又对瑞士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教改革糅合了人才与科教研事业,推动瑞士钟表帝国的崛起,对瑞士近代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马丁《欧洲宗教改革与瑞士钟表业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钟表旅行”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瑞士钟表业发展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英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发生着重大变化。1801年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5% ,1841年为22.1%,186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7.8%,而1901年则为6.4%。在收入差距方面,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 ,到1848年,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工业革命已完成的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由于英国近代工厂大多建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旁边,这样在就近取水解决工业用水和动力问题的同时,也便于处理日益增加的工业废水。连续不断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自然排放,完全超过了河流和大地的自净能力,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臭河”。
——摘编自刘俊俊《英国工业化的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摘编自王志安《中外工业化道理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并指出英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化与英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之处。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国家。当今时代,科技依然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例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优势。
——摘编自评论员《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号角》
分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据材料数据可知,1761—183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纺织品在下降,而茶叶却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生产了大量的棉纺织品,同时客观上提高了民众的收入,这使得茶叶的进口量增强,A项正确;茶叶是消费品,并不是生产所需的原料,排除B项:工业制成品国内市场日益饱和只会造成纺织品进口的减少,排除C项;圈地运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非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阿克莱特在德文河谷建立的水力纺纱厂第一个获得了‘模范工厂’的称号”“兰开夏和德比郡的所有工厂都是按照他的工厂样式建造的”等信息可知,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新型管理方式的诞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推广,与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的联系,A项错误;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推广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但“开启”一词表述错误,C项错误;阿克莱特水力纺纱厂的推广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提高,但不能表述为“使工业生产彻底告别手工时代”,D项错误。
3.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石油的使用推动了新兴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故①正确;内燃机的发明带来了交通工具的变革,汽车、飞机等相继问世,故②正确;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后世的很多国家为了争夺能原产地爆发了相互间的战争,如两伊战争、中东战争等,同时石油使用后排放的气体也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故③正确;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而石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均含有④,排除。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初的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欧文认为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不能改变工人的处境,应正确认识人性,消除仇恨和愤怒,靠宣传、示范、争取舆论来过上美好的生活,结合所学,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这种观念主张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但在途径认识上过于浅薄,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C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欧文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探寻,未体现这一理论带来劳资矛盾渐趋缓和的实际效果,排除A项;据材料,欧文指出了正确认识人性、宣传、示范、争取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舆论宣传的重要价值,排除B项;据材料,欧文此论是在探寻理想社会的实现途径,并非强调生活不能随心所欲,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法俄两国央行积极为其提供贷款-价值450万英镑的黄金,以稳定汇率。”可得出,当时英国伦敦是金融中心,英镑在国际货币制度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英镑出现了问题,其他国家要采取相应措施稳定英镑,B项正确;英国仍然是强国,实力没有削弱,排除A项;当时还是金本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际关系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6.C
【详解】材料信息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垄断组织控制了美国大部分市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故C正确;工厂制度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罗斯福新政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故B错误;垄断组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故D错误。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中叶,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之前相比有了巨大的反差,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叶发生了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工作方式、生活用品等,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A项正确;这一变化反映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活观念,材料中不能够体现妇女地位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阐述了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没有涉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叶发生了工业革命,出现了新的工作方式、生活用品等,使得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时尚潮流也有了一定改变,但没有发生历史性逆转,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主要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故①②④正确;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关,故③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67年的英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以来,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来强制童工接受教育和规范工厂雇佣童工的要求,这一法案适应了机器化生产对工人技术和生产的要求,D项正确;材料是童工的教育,并不能得出是普及义务教育,排除A项;这一法案主要目的是使用机器化生产的需要,而不是改变童工的悲惨处境,排除B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1800年后的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同一时期的西方国家则抓住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工业化水平发展迅速,因此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在18世纪的工业化水平没有英国高,B排除;C说法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D。
11.B
【详解】据所学知识,19世纪60年代末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内燃机的创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使石油成为新的能源。于是出现了图中1870年以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的现象,B选项正确;煤炭资源逐渐枯竭与图示信息不符,A选项错误;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与图示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创制的内燃机是以石油作为能源,所以使得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与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无关,D选项错误。
12.D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通过武装革命推翻了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了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的人民民主的政府,这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属性,D项正确;三大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排除A项;巴黎公社并未受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B项;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从命名方式上看,均是以欧洲地名加上“新”字,说明这是某个欧洲国家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随着这种新地名的增多,表明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扩张加剧。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新地名并非都是新兴工业城市,更不是独立国家,排除A、B项;工业革命在美洲的扩展是在19世纪,排除D项。
14.C
【详解】巴黎公社运动时期发表的相关言论主要是针对农民群体,意在唤起农民的革命意识,联合革命,说明巴黎公社有初步的工农联盟意识,C正确;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B不符合史实,巴黎公社起义是巴黎市民的起义,并未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排除B;巴黎公社号召农民参与革命,意在壮大革命力量,排除D。
15.C
【详解】根据“谦逊礼让”“毋庸候选人自我引荐”可知,巴黎公社这一规定强调候选代表的道德,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服务民众”的信息,排除A;“谦逊礼让”无法体现资产阶级议会选举理念,也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无关,排除BD。
【点睛】
16.C
【详解】材料反映了巴黎公社颁布法令,将原资本家遗弃的工厂交给工人协作社经营,私人工厂变为集体经济,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说明巴黎公社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倾向,故选C;巴黎公社粉碎了旧的国家机器,故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巴黎公社接管被遗弃的工厂,不能体现这些工厂是否属于国家经济命脉,故排除B;材料反映出工业方面具有公有制倾向,而没有体现其他行业是否建立公有制,故排除D。
17.(1)特点:首发性;创造性(创新性);开始于棉纺织业;渐进性;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尚不紧密;成果丰富。(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条件: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圈地运动提供了资金和扩大了国内市场。(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不同:开始于军事工业(重工业);技术、设备依赖西方;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主要目的;由官方主导展开。(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可知首发性;根据“机器发明首先出现在新兴的棉纺织业部门”可知创造性(创新性);根据“国内棉布价格上涨,刺激了英国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纺织业的机器革命是从工具革新开始的”可知开始于棉纺织业;根据“各种纺纱机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可知渐进性;根据“英国技工约翰·怀特发明了一台包括自动纺筒和翼形纺锤的卷轴纺车”及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来源于实践,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尚不紧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中有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改良蒸汽机等发明,成果丰富。
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有制度、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制度方面,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保障;在海外市场方面,英国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广泛的殖民地,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在技术方面,手工工场时期的技术积累;在国内市场方面,圈地运动提供了资金和扩大了国内市场。
(2)不同: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可知开始于军事工业(重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技术主要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依赖西方;洋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在洋务运动中由官方主导展开,主要依靠的是汉族官僚地主。
18.(1)因素:教会的影响和宗教活动的开展;宗教改革的推动;新航路开辟为钟表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西学东渐(或答基督教传教士来华);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人们有了时间观念;手工技术的进步推动钟表制作的发展;(任答四点即可)
(2)影响: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时尚观念;带来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增强了时间观念;有利于培养执着的工匠精神。(任答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据材料一“主要服务于天主教国家和地区宗教活动仪式的开展。随着宗教文化的交流,钟表旅行到法国和瑞士等地”得出教会的影响和宗教活动的开展;据材料一“新大陆的发现和耶稣教会登陆东方,引发了钟表向美洲和亚洲的旅行”得出新航路开辟为钟表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西学东渐(或答基督教传教士来华);结合所学得出宗教改革的推动;科学知识的传播使人们有了时间观念;手工技术的进步推动钟表制作的发展。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欧洲。据材料二“又对瑞士近代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促进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时尚观念;带来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增强了时间观念;有利于培养执着的工匠精神。
19.(1)有利因素:光荣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政局长期稳定;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殖民地,积累了原始资本;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了技术等。问题:牺牲了农业和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造成环境污染。
(2)不同:在所有制上:英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在工业化路径上:英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中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在发展方式上:英国属于粗放型增长,中国属于集约型增长;在资金来源上:英国主要依靠海外殖民地市场,中国主要依靠国家积累。
【详解】(1)有利因素:结合所学,可从政治、经济、市场等角度分析英国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问题:根据材料“1801年英国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32.5% ,1841年为22.1%,1861年英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17.8%,而1901年则为6.4%。”可知,农林渔业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近百年间急剧下降,说明牺牲了农业和损害了农民利益;根据材料“在收入差距方面,1801年,英国1.1%最富有的人取得国民收入的25% ,到1848年,1.2%的最富有者就取得35%的国民收入,到工业革命已完成的1867年,2%的最富有者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收入的40%。相反,体力劳动者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却从1803年的42%下降到1867年的39%。”可知,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根据材料“连续不断的工业废水和生产污水的自然排放,完全超过了河流和大地的自净能力,就连英国人视为生命之河的泰晤士河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臭河’。”可知,造成环境污染。
(2)结合所学,从所有制、工业化路径、发展方式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对新中国工业化和英国工业化道路进行对比即可。
20.示例
观点:科学技术是影响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阐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民族命运和国家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的国力显著提升,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 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美国、德国等国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与科学的高度结合,极大提升了生产力水平,推动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出现,也使得美国、德国得以后来居上﹐超越英、法等一系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世界格局;20世纪后半期,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实现了生产力飞跃,还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也由此巩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成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已演变为综合国力的基础或核心,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发展。
【详解】根据材料“回顾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演进,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国家。当今时代,科技依然是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世界主要国家竞相把科技创新提升到战略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例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未来,谁在国际科技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主动,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赢优势”,可拟定论题:科学技术是影响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予以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可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已演变为综合国力的基础或核心,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发展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