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科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量:75分钟
选择题(每题3分,16题,共48分)
1.考古发现,二里头铸铜作坊的容器陶范中,所铸圆形铜器直径最大者可达30厘米以上,作坊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
A.贫富差距十分悬殊 B.青铜器开始出现
C.手工业技术较发达 D.大一统格局初显
2.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诏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这一措施( )
A.导致了“七国之乱”
B.拓展了汉朝疆域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开辟了“丝绸之路”
3.右图为隋朝主要粮仓示意图。这些仓库大多修建在渠道附近,其直接目的是( )
加速运河顺利贯通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节约粮食运输成本
4.印度原始佛教追求涅槃,主张修行实践,不拜偶像。魏晋至隋唐期间,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变成了天理轮回、报应不爽的理论。对涅槃超脱的追求变成了对来世幸福的追求,修行实践变成了布施求福。这种变化说明( )
A.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隋唐统治者重视佛教
C.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
5.宋代《太平广记》中记载了一起有关“恶少年”的案件,案件中少年犯罪,但由于他是年幼无知,经过教育后悔过自新,最终得到了宽大处理。这反映出( )
A.国家治理呈现礼法并重 B.法律执行缺乏严格监管
C.以法治国具有人治色彩 D.商品经济影响道德教化
6.《武溪集·契丹官仪》记载,在少数民族地区任职的官员穿胡服,称为契丹官,枢密、宰相则称为北枢密、北宰相。在燕云地区任职的官员,尽管是胡人也要穿汉服,执政官称为南宰相、南枢密。由此可知辽朝( )
A.完全沿用汉人官制官服 B.极力消除藩镇割据局面
C.积极推进同汉族的交流 D.照搬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7.明朝时期,朝廷允许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土官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通过缴纳木头的方式获得升迁的机会。这一方式( )
A.加剧了官场腐败 B.破坏了生态环境
C.提升了治理效能 D.不利于中央集权
8.下图为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示意图。据此可知( )
A.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
B.明清政府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C.高产农作物引进缓解了社会矛盾
D.清代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应不足
9.太平天国规定,“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据此,圣库的收入化为柴米油盐,进入上帝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有资格取得自己的一份。太平天国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小农生产者的利益 B.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C.打击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D.寄托了小农固有的憧憬和向往
10.1860年,容闳向洪仁玕提出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并表示被采纳,1863年,他又到安庆谒见曾国藩并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建议,曾国藩也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这源于双方( )
A.对时代主题有某种共识 B.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
C.学习西方目标完全一致 D.都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11.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 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 205 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这反映了( )
A.近代民族工业形成完整体系 B.国民政府扶持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社会经济的新气象 D.欧洲列强退出中国市场
12.1921年8月20日,党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第一份全国性工人报刊《劳动周刊》问世,其刊载章十分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并冠之以口语化的标题,如《我们工人就活该死么》《反是工人倒霉》等。该报刊旨在( )
A.激发民族抗争意识觉醒 B.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
C.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D.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意识
13.刘伯承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我军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沿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我军获得主动是因为遵义会议( )
A.通过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决议 B.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4.1938年,丰子恺记述:“我从浙江通过江西、湖南,来到汉口,在沿途各地逗留,抗战歌曲不绝于耳……‘有人烟处,皆有抗战歌曲’。”这折射出当时( )
A.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增强 B.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C.东部沿海工业大量内迁 D.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5.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 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6.图3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 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B.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 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非选择题(共3题,5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明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明朝在南部边疆蛮 夷地区大量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根据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8分)
阅读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的办法” (2分)。列举两例唐朝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4分)。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4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为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随后对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它们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8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统一都伴随着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的整合创新。秦朝的统一,使秦与山东六国“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中国有了统一的文字,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开拓和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尔后隋唐、明清文化中表现出的盛大恢宏气象,无一不蕴含着深刻的整合创新精神。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整体架构之后,原本分别存在于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的各种文化“基因”(价值要素)仍继续存在,有的还被大力发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围绕“整合创新”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
历史科 答案
1.【答案】C【解析】据材料分析可知,二里头铸铜作坊的容器陶范中所铸圆形铜器直径大、作坊遗址面积大,据此可推知当时的青铜铸造业技术的发达,故选C项;贫富差距表现为财富的差距,而材料强调的是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发达,排除A项;中国青铜器最早的记载产于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而材料强调的是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发达,并未厘定其产生的时间,排除B项;结合所学,秦朝出现大一统格局,排除D项。
2.【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措施是汉武帝采取的推恩令,这使得王国越分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不是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推恩令是解决地方王国问题的举措,与拓展疆域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B项;开辟丝绸之路是张骞做到的,与题干中解决地方王国问题的推恩令不属于同一范畴,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据材料“这些仓库大多修建在渠道附近”结合所学可知,渠道是便利的水运,靠近渠道可以节约粮食运输成本,故选D项;据材料图片信息可知,运河已经通航,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仓库是为了储存粮食,不可能促进农业发展,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加强南北经济联系是运河修建的目的,排除C项。
4.【答案】C【解析】材料“佛教杂糅了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轮回学说”反映佛教传入中国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并逐渐融合吸收,渐趋本土化, C项正确;材料与封建礼教观念受到冲击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佛教得到传播,并非佛教遭受毁灭性打击,排除D项。
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恶少年”犯罪,本应依法处理,但由于年幼无知,经过教育后悔过自新,最终得到了宽大处理,体现了礼法并重,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实施,并不是法律执行的监管,排除B项;宋代当时并不是实行以法治国,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属于封建君主专制,排除C项;材料中属于礼法并重,不单单是道德教化,排除D项。
6.【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少数民族地区任职的官员穿胡服……在燕云地区任职的官员,尽管是胡人也要穿汉服”结合所学可知,辽朝采取南北面官制,契丹地区是契丹官,燕云地区是汉族官,说明其重视与汉族的交流,故选C项;据材料“在少数民族地区任职的官员穿胡服,称为契丹官”可知,在少数民族地区采用契丹人的制度和服饰,完全沿用不正确,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辽朝并未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排除B项;材料中的制度是辽朝特有的南北面官制,并非照搬北宋制度,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统治者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模式,从而提升了治理效能,故选C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治理,官场腐败与政府官员自身有关,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南地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缴纳木头符合当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并不会破坏了生态环境,排除B项;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治理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8.【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明至清粮食生产量和粮食需求量逐渐增多,到清代需求量逐渐高于生产量,而人均占有量明显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当时人口增长迅速,使得粮食供应不足,故选D项;土地利用率指的是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反映了土地的利用程度,而材料反映的是明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的演变,并不能直接得出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垦荒政策取得显著成效的话有利于缓解粮食供应不足,而材料中粮食供应仍然不足,排除B项;高产农作物引进有利于缓解粮食供应不足,而材料中反映粮食供应不足,排除C项。
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平天国缴获的物资归圣库所有,所有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人都有资格获取一份圣库的物资(柴米油盐),说明这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实现理想社会的愿望,寄托了小农固有的憧憬和向往,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圣库制度,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并没有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圣库制度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并没有顺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排除B项;太平天国实现大同社会的愿望有利于提升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排除C项。
10.【答案】A【解析】据材料“颁定教育制度等七条建议并表示被采纳......曾国藩也接受了他学习西方的建议,并将其一部分主张转化为实践”可知,曾国藩与洪仁玕都接受了容闳学习西方的建议,说明双方都认可西方的技术,对当时学习西方的时代主题达成了共识,故选A项;双方只是在学习西方技术方面达成共识,并没有在阶级利益上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双方代表的阶级不同,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曾国藩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非先进生产力,排除D项。
11.【答案】C【解析】由材料“1914年8月至1920年”中国新注册的公司增多,资本总额大大增加,说明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处于发展的“短暂春天”,故选C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并未形成完整体系,排除A项;此时仍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而非国民政府,排除B项;欧洲列强只是暂时无暇东顾,并未退出中国市场,排除D项。
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工人阶级参与革命,所以报刊主要是鼓舞工人阶级参与革命,故选B项;材料主旨在于强调阶级矛盾,并不属于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所显现的是发动工人阶级与资本家进行斗争,争取工人自身的权益,并不是进行反帝反封建,排除C项;材料所述报刊内容的主体是工人,而不是青少年,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途中能够获得主动,是由于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有关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正确军事主张,故选C项;湘赣边秋收起义发生在192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决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是在秋收起义失败之后,发生在遵义会议之前,排除B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4.【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沿途各地逗留,抗战歌曲不绝于耳”可知,1938年处于全国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战歌曲在各地普遍传唱反映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已经觉醒,民族认同感增强,故选A项;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抗战时期,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材料“从浙江通过江西、湖南,来到汉口”表明丰子恺依然在东部地区逗留,且材料信息不涉及工业西迁,排除C项;全国抗战爆发初期,中共在南方虽有部分革命根据地,但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且材料信息并未强调丰子恺逗留的地方是根据地,无从得出根据地发展壮大,排除D项。
15.【答案】A【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16.【答案】B【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2008—2020年我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且高铁上升的速度较快,尤其2012年之后,这表明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故选B项;仅从铁路及高铁里程,无法得出高铁商业化运营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没有其他国家的数据对比,无法判断中国铁路修建技术是否位居世界第一,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
(1)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话;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汉姓等。(4点即可,8分)
(2)办法:开明友善,真心相待。(2分)
方式: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答2点,4分)
(3)认识: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各族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答2点,4分)
【解析】
(1)据材料一“魏初风俗至陋”可知,北魏风俗落后,需要改革;据材料一“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可知,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据材料一“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可知,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据材料一“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可知,推行汉话等汉化措施。
(2)第一小问办法,据材料二“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可知,开明友善,真心相待。第二小问方式,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主要有军事征伐、加强管理、实行和亲、加强交流等。在军事征伐上,面对东突厥的攻击,唐军大举反击,击败东突厥;在加强管理上,边疆地区设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进行管理;在实行和亲和加强交流上,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3)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民族间有和有战,以和为主,民族间战争有正义,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如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上有军事征伐也有和亲,明朝与鞑靼和瓦剌的关系上,既有军事战争,也有议和;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迁徙汇聚,交流互补,冲突交融,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发展,各民族也矛盾冲突,也有和睦相处,都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8.【答案】
(1)背景:“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投机活动的存在;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等。(每点2分,共8分。)
(2)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生产力发展,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每点2分,共8分。)
(3)积极作用: “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每点2分,共4分)
消极作用: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每点2分,共2分)
【解析】
(1)据材料一“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可知“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据所学可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随着一五计划的深入,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据材料一“才能制止投机活动”可知投机活动的存在;据材料“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可知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等。
(2)据材料三“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可知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整体生产力发展,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不再像之前那样各种消费品供不应求,即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据材料三“1993年2月”结合所学此阶段历史事件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3)据材料一“只有采用这种办法”可知 “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据材料“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可知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据材料一“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可知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据材料一“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可知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据所学可知,与一五计划同步开展的还有三大改造,国家通过统购统销政策,对粮食进行计划收购,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据材料二“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可知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据材料二“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可知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据材料二“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可知此前的统购统销政策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19.示例
论题:整合创新是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的体现。(2分)
论述:在各历史时期,中华文化不断整合国内外优秀文化并内化创造出新的文化成果。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相互借鉴整合,提出各种治国理念,如荀子作为集大成者,提出“礼法并施”。汉代董仲舒以儒学为核心,糅合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形成新儒学,确立了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宋代儒学则整合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成为理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中华文化整合创新的重大结晶。近现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华思想文化产生了一次次创新飞跃,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8分)
总之,中华文化在整合优秀文化基础上创新发展,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2分)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的小论文试题,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材料选取了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中关于中华文化整合创新的一般描述。学生可以选取围绕不同时期,中华文化在整合吸收融合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创新发展的史实来进行叙述,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2023-2024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