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重庆市乌江教育协作体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乌江教育协作体
2023-2024学年(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
初二历史试题
(分数:5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吴起镇会师 D.四渡赤水河
2.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 B.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谭嗣同拒绝出走为变法献身 D.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3.新文化运动是( )
A.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一次反帝爱国运动
C.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一次维新改革运动
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一结论得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提出“自强”“求富”口号 B.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 D.对列强经济侵略有一定抵制作用
5.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表中所反映现象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B.造成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
C.导致了清政府的禁烟 D.造成鸦片战争的失败
6.毛泽东同志曾在1949年4月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该诗句与当时的哪一事件相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7.康有为四次上述内容节选,如下表。康有为上书的共同心声是( )
时间 名称 主张
1895年4月 《上清帝第二书》 迁都、练兵,变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
1895年5月 《上清帝第三书》 乞及时变法,富国养民……同下情而图自强,而保疆土。
1895年6月 《上清帝第四书》 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
1897年12月 《上清帝第五书》 及时发愤,革旧图新,以少(稍)存国祚。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设备 B.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C.变法自强,以救亡图存 D.学习西方天赋人权思想
8.周恩来同志曾对长征的意义作了形象的比喻:“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了树干和树根。懂吗?保存下了树干和树根!”材料中强调的是长征( )
A.扩大了红军的实力 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保留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宣扬了红军的主张,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
9.1902年以后,梁启超、马君武、朱执信都曾在他们的文章中介维马克思及其主张;孙中山在1912年也曾认为“麦氏(按即马克思)之资本公有,其学说得社会主义之真髓”;1918年以后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
A.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 B.救国道路探索趋于一致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
10.“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为加强海防,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几支海军是
①南洋②北洋③长江④福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理解为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C.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D.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
12.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征。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威海卫海战②公车上书③义和团“廊坊大捷”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13.“我们接到命令,大张旗鼓喊口号、写标语,要从四川渡江,后面才知道是迷惑敌人……听说蒋介石在贵阳,我们打着南渡乌江口号往贵阳去,但我们过了乌江后绕到云南。”与材料描绘相关的是( )
A.强渡湘江 B.攻克遵义 C.四渡赤水 D.渡金沙江
14.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中的“新器”与“旧物”分别指的是( )
A.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 B.洋务派和守旧的官员
C.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D.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
15.(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35分)
16.近代中国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地新陈代谢和螺旋式地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
——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材料二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相" 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若主立完制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
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汪林茂《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这句话的含义的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领导力量、政治主张、经济主张方面总结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的"超越"的主要表现。(3分)
(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认为哪些人物的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指导或动员的作用 (4分)
(4)穿越历史,回到那个屈辱、抗争和探索的年代,作为爱国青年,你会怎么做 (4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3分)
材料一:《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不知道贵乎因时制宜而已,即使孔子而生乎今日,其斯不拘泥古昔,而不为变通,有可知也。
——王韬:《变法中》《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材料二:A 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B 18 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
(1)材料一中的内容体现了什么观点?(3分)
(2)材料二中的A应填什么?B应填什么?(2分)
(3)请你列举两位在制度变革的尝试中出现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4分)
(4)维新派的变法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请你列举一条维新人士实行的变法措施。(4分)
18.请根据下列图片中两位历史人物所参与的历史事件,总结两者的共同之处,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紧扣人物与历史事件以及所处时代的关系;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8分)乌江教育协作体
2023-2024学年(上)期末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
初二历史答案
1.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A正确;长征途中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B排除;1935年底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C排除;长征途中红军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D排除。故选A。
2.A【详解】根据“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可知,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基于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历史现象而得出的历史结论,属于历史结论,A符合题意;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属于客观存在的事件,属于历史事实,B不符合题意不;谭嗣同拒绝出走为变法献身是客观发生的事件,属于历史事实,C不符合题意;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二次革命属于客观存在的事件,属于历史事实,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教材进行分析: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故选A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新文化运动。
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所以答案选择B。
5.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鸦片战争的战败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落后,不是因为鸦片的输入,故D符合题意;ABC都是鸦片战争导致的后果,与题意不符,排除。
6.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渡江战役的理解。结合所学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在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展开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故选D项。
7.C【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变通新法,拒外夷,保疆土”、“变法,富国养民……同下情而图自强,而保疆土”、“为变通善后,讲求体要,乞速行乾断,以图自强”、“革旧图新,以少(稍)存国祚”,反映出康有为上书的共同心声是变法自强,以救亡图存,C项正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设备,是洋务运动时向西方学习的主要方面,排除A项;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学习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在材料中不能证明,排除D项。故选C项。
8.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题干的“保存下了树干和树根!”强调的是长征保留了红军的基干力量,故C符合题意;扩大了红军的实力与长征不符,排除A;长征的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排除B;宣扬了红军的主张,扩大了红军的影响力不是题干材料强调的,排除D。故选C。
9.A【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至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被引入中国并逐步得到认可,这反映了中国因在五四之前由于各种探索救亡图存的尝试都失败了,而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的现象,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救国道路的趋于一致,排除B项;材料只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不能反映它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国人对新思想普遍关注,排除D项。故选A项。
10.D【详解】依据题意结合课本所学,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D项正确;没有长江海军,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1.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CD项是九一八事变的影响,排除。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D【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1月威海卫海战;1895年春公车上书;1900年义和团“廊坊大捷”; 1862年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②③,故此题选D。
13.C【详解】根据题干“……后面才知道是迷惑敌人……我们打着南渡乌江口号往贵阳去,但我们过了乌江后绕到云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的是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整编,提高了战斗力,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度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缴计划,C项正确;红军拼死冲杀,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但人员损失惨重,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项;红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与“打着南渡乌江口号往贵阳去,但我们过了乌江后绕到云南”不符,排除B项;四渡赤水后,红军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与题干描述的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4.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握旧物”是指固守专制制度;“取新器”是指主张“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项正确;洋务运动的“手握旧物”喻指旧的政治制度,不是旧式武器、守旧官员,排除AB项;洋务运动没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5.B【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所以②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而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是新中国的成立,排除。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6.(1)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领导力量: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是地主阶级,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洋务运动维护原有的封建政治制度,戊戌变法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经济主张:洋务运动建立的民用企业是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戊戌变法主动发展民族资本 主义. (写后半段也可)
(3)康有为、梁启超在、严复(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变法人物皆可)。
(4)传播民主思想,敢于与帝国主义列强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17.(1)实行政治变革主张。
(2)甲午中日战争;戊戌。
(3)康有为、梁启超。
(4)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等。
18.例文
我以我血荐轩辕
谭嗣同在戊戌变法中牺牲,矢志为变法献身;李大钊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当时的反动军阀迫害。他们都是在民族危难关头,为了使中国能够摆脱危机,救民于水火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重庆市乌江教育协作体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