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检测题(含解析)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以及权威的法学家对于法律的解释,还有给法律学生当作法学的入门教材等。”下列法律文献能体现这些内容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阿奎里亚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卡拉卡拉敕令》
2.百合花图案原是基督教中的一种神学象征符号,此后逐渐成为法国国王的专属纹章。13 世纪中后期,法兰西王国内的王室领地或领有国王“特许状”的城市在其印章上加上了百合花图案。这有助于佐证( )
A.百合花成为法国的象征符号 B.法兰西王权有一定程度加强
C.等级君主制在法国已经形成 D.教会教权与世俗王权的结合
3.日本大化改新后,律令规定“位田、赐田、及口分田、垦田等类,是为私田”,但又规定它们不许自由买卖。这一规定意在( )
A.模仿唐朝均田制 B.稳定小农经济
C.发展庄园制经济 D.限制幕府势力
4.有学者指出:“国家的崛起是伴随着适应环境变化的制度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世纪的俄国在面对着外敌入侵、政局不稳、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权受到极大抑制、国力衰微的背景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使俄国( )
A.建立了基辅罗斯 B.开始反抗蒙古贵族统治
C.废除了农奴制度 D.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5.公元11世纪起,西欧商业开始复兴,商人对其子弟的教育通常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第一阶段是传授拉丁语,开发智力和逻辑的敏捷性;第二阶段是珠算;第三阶段通常在国外长期当学徒。这样的教育方式( )
A.延续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 B.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
C.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6.有学者指出:“在欧洲处于蒙昧时代时,阿拉伯帝国逐步成为文明的保护者,希腊文、叙利亚文、梵文和波斯文的著作被译成阿拉伯文而不致失传,出现了十进位制和零这类发明。”由此可见,阿拉伯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态度是
A.意在改变欧洲的蒙昧 B.只注重翻译各类原著
C.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 D.在包容中求得新发展
7.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化的建筑。广场上的碑文在记述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历史时作了这样的评价∶"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据此可知
A.碑文掩盖了西班牙殖民罪行 B.体现了文化宽容
C.白人占据墨西哥人口大多数 D.墨西哥传统文化消失
8.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这表明三级会议
A.具有最高立法权 B.加强了了中央集权
C.有利于强化王权 D.代表人民的利益
9.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的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劳动。这段材料说明( )
A.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C.庄园里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 D.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10.13世纪时,法国统治者开始看重国王和王室成员雕像的塑造,并将其摆在巴黎的公众场所,诸如教堂旁、塞纳河畔和主要道路两侧;到14世纪下半叶,统治者的雕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法国统治者此举( )
A.推动了巴黎城市自治 B.刺激了大革命的爆发
C.深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
11.中古时期的欧洲庄园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内有耕地、公地、教堂、领主府邸与农奴住宅等。庄园土地归领主所有,农奴负责耕种,两者有相互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农奴提供劳役、耕种、缴税,而领主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由此可看出。中古欧洲庄园( )
A.兼有政治和经济的功能 B.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C.带有很强的政治独立性 D.阻碍了封建社会发展
12.在中世纪的西欧,为了消除封建割据,城市为君主提供了财政、军事、人力乃至理论上的支持,如在1295年,仅图卢兹城就为法国国王提供了如图尔锂的现款、3000个头盔、3000个护领、1500张弓和1000套军服。因此,城市的兴起
A.削弱国王权力,城市获得自治 B.削弱封建贵族和国王的势力
C.有助于强化王权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D.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13.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这说明
A.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
B.中西方当时从未有过任何的联系
C.宗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据支配地位
D.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异常缓慢
14.8--15世纪,马里逐步强大,一度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同时,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纷纷来此讲学和访问。下列属于马里古城的是
A.阿克苏姆 B.摩加迪沙 C.廷巴克图 D.特诺奇蒂特兰
15.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超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
A.严格的等级制 B.层级相对独立
C.本质上是契约关系 D.相对自由与平等
16.12世纪,意大利的米兰、佛罗伦萨、热那亚等城市中,实行一种由执政官或统治委员会掌握权力的共和政治。这些城市共和国发展出一整套不同于中世纪王权的政治制度,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文献,阐释了民主思想。这表明意大利( )
A.发展早期民主政治模式 B.正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C.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迅速 D.传播践行了启蒙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17.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重要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方式。
材料二 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
——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2)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城市在中世纪晚期逐渐发展为现代社会的胚细胞。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在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革命性的变革?“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对欧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历史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19.材料一:“伊斯兰”一词,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兰教者,称为“穆斯林”,意为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古兰经》是穆斯林尊奉的宗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伊斯兰教尊奉独一的真主安拉,摈弃偶像崇拜,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的宗教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在伊斯兰的旗帜下,从而为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二:伊斯兰教反对血亲复仇、近亲婚配和弃婴,禁止高利贷和赌博行为,提倡赈济贫民、宽待和释放奴隶,强调保护财产的私有权,并相应地规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措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伊斯兰教的特点。
材料三:穆罕默德参照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将其中他认为阿拉伯人能够接受的教义和阿拉伯原始宗教中的一些教义设法结合起来,于610年创建了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中原意为“顺从”。穆罕默德宣称,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安拉,他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人的创造者,世界万物,都是按照安拉的意志安排的。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全球史的角度来分析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斯文化凭借强大的制度优势和人才优势与阿拉伯文化进行双向互动的交融。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波斯的人才融入阿巴斯王朝的统治,波斯的饮食、服饰、建筑风格和风俗习惯进入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波斯人也有选择、有鉴别地接受了与波斯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相适应的伊斯兰教什叶派。
——摘编自【美】希提《阿拉伯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为东罗马帝国时期的皇帝敕令”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法律文献是《查士丁尼法典》,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排除A项;BD不是罗马帝国的法律,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2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末新政(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法国王国领土的逐渐聚合以及王权的不断加强,其中以13 世纪末14世纪初法王腓力四世的统治较为具有代表性。而作为国王个人象征符号的百合花图案,其政治意象的内涵愈发凸显,显示了王权的加强,B项正确;百合花图案为国王和王室专属,并非整个法国的象征符号,排除A项;等级君主制在法国的形成是以1302年三级会议的召开为标志,排除C项;13世纪之后,王权逐渐大于教权的过程。教权已逐渐处于世俗王权控制之下,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据材料可知,大化改新期后,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但不允许买卖,限制了土地兼并,稳定了小农经济,B项正确;材料中土地属于私人所有,不属于均田制,均田制属于国有制土地,排除A项;庄园制经济是指封建主凭借土地占有及超经济强制等权力形成的剥削农民实体,与材料中的私田不符,排除C项;大化改新时期还没有幕府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16世纪的俄国。根据材料“16世纪的俄国在面对着外敌入侵、政局不稳、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王权受到极大抑制、国力衰微的背景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伊凡四世改革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伊凡四世在1565年建立了沙皇特辖地区制,给贵族势力很大的打击,打破了领主政体对沙皇的一切权力限制,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统一了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伊凡四世与建立基辅罗斯无关,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3世纪上半期,基辅罗斯被蒙古征服,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与伊凡四世无关,排除B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欧洲的教育,教会居于主导地位,宗教属性非常强,11世纪起,商人子弟重视语言、智力和技艺的学习,体现了宗教教育减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教会对知识教育权的垄断,排除A项;该教育方式并没有直接推动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为了冲破封建神学的禁锢直接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阿拉伯帝国既注重保护文明,同时又有自己的新发展,出现了十进位制和零,体现了在包容中求得新发展,故D项正确;A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所以A项错误;B项理解不全面,所以B项错误;C项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所以C项错误。
7.B
【详解】根据“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包含了阿兹特克文化遗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和现代化的建筑。”"这不是任何人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可得出其强调墨西哥的文化宽容政策,体现了墨西哥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各地区的文明,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要掩盖罪行,排除A;材料看不出白人占据多数,排除C;D项太绝对,排除。
8.C
【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在中世纪法国国王与教会的斗争中,三级会议支持王权,这有利于王权的强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三级会议支持王权,而不是说三级会议代表人民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欧洲)。依据材料中“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劳动”的信息可知,当时的庄园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段话说明了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庄园居民的居住条件,无法证明居住条件优劣,排除A项;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农奴,排除B项;庄园里的人们,尤其是农奴,生活水平较低,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国统治者在城市空间中处处显示自己的权力,并将改造后的都城作为自己的象征,这些都是为了增强其自身的权威,巩固王朝的统治,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推动巴黎城市自治,排除A项;大革命的爆发是1789年,排除B项;文艺复兴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农村共同体”、“领主必须分给土地、提供保护、执行司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农业生产组织者的庄园领主同时肩负着政治和经济职能,A项正确;材料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庄园的政治独立性,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制是中世纪欧洲农业的主要劳作方式,推动了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而非阻碍,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据材料“城市为君主提供了财政、军事、人力乃至理论上的支持”并举图卢兹城的例子,可以看出城市的兴起有助于强化王权和统一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城市为国王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所以国王的权力很容易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而不是削弱,排除A项;城市为国王提供支持的目的是消除封建割据,所以削弱封建贵族的势力,加强了国王的势力,排除B项;材料中未提到基都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中世纪的欧洲地图将地球绘成光盘状,中心为耶路撒冷,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向四周辐射开来,代表三座已知的大陆,标注着伊甸园和《圣经》记载的其他地方”和所学知识可知,耶路撒冷为基督教圣地,造成当时地图形状的主要原因是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据支配地位,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欧洲缺乏对世界其它地区的了解,故A错误;当时中西方已有了联系,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到元朝,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D错误。
14.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廷巴克图是西非马里重要的文化中心,故选C;阿克苏姆是兴起于埃塞俄比亚的古王国,排除A;摩加迪沙位于东非,特诺奇蒂特兰位于墨西哥,排除B、D。
15.C
【详解】材料“西欧的封君封臣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体现的是封君封臣制之间强调契约关系,以土地为纽带,双方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1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共和国借鉴古代雅典,实行有别于王权的政治制度,并形成了丰富的政治文献,阐释了民主思想等,表明意大利发展了早期民主政治模式,A项正确;意大利正式确立民主共和政体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12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尚未产生,材料也未体现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迅速,排除C项;启蒙运动直到17世纪才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原因: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答出2点即可)
途径:政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斗争。(答出2点即可)
(2)有利于商品经济(或: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自治(或:市民阶层壮大);一些城市以财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
(3)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影响:英国、法国、荷兰等商业强国崛起;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答出2点即可)
【详解】(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商品交易活动频繁”可知西欧城市商业的繁荣;据材料“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知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据材料“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可知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第二小问方式。据材料“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可知政治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斗争。
(2)理解。据材料“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可知有利于商品经济(或:工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自治(或:市民阶层壮大);据材料“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可知一些城市以财力支持王权,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王权的加强,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据材料“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可知城市兴办大学,推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基督教会对思想的束缚。
(3)第一小问变革。据材料“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可知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可知英国、法国、荷兰等商业强国崛起;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18.(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
(2)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详解】(1)依据材料“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玉米传到了欧洲,又伴随着殖民的扩张和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玉米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2)依据材料“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来看,玉米的传播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依据材料“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来看,玉米的传播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19.(1)特点:一神教;政教合一;高度集权;某些教义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成为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思想基础。
(2)原因:结合其他宗教如犹太教等;从多神教演变而来。
【详解】(1)伊斯兰教的特点,根据“伊斯兰教尊奉独一的真主安拉,摈弃偶像崇拜,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可以看出一神教和高度集权;根据“《古兰经》是穆斯林尊奉的宗教经典,也是阿拉伯国家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和法律制度的经典”可以看出政教合一;根据“伊斯兰教反对血亲复仇、近亲婚配和弃婴,禁止高利贷和赌博行为,提倡赈济贫民、宽待和释放奴隶,强调保护财产的私有权”等信息可以看出某些教义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根据“这些措施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可以看出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根据“从而为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思想基础”可以看出成为阿拉伯半岛统一的思想基础。
(2)从全球史的角度分析伊斯兰教产生的原因,根据“穆罕默德参照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将其中他认为阿拉伯人能够接受的教义和阿拉伯原始宗教中的一些教义设法结合起来”可以看出,结合了其他宗教如犹太教等创立了伊斯兰教;根据“以一神崇拜代替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等信息和所学可知,是从多神教演变而来。
20.示例一
论题: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
阐述: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阿拉伯人借鉴波斯君主专制传统,建立哈里发制度。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阿拉伯帝国也仿照波斯传统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波斯人重视官僚体系建设,阿拉帝国在哈里发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各类事务。
总之,阿拉伯人善于吸收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文化。提升了帝国的统治效能。
示例二
论题: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阐述: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慧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总之,阿拉伯人吸收了古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详解】论题:根据材料“……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的哈里发制度深受波斯文化影响。阿拉伯帝国自倭马亚王朝(661~750年)开始就沿袭波斯人的行省制……”,可知,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由此可拟定论题为: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波斯的政治文化。
阐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伯人对波斯的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升华。
本题为开放试题,还可以拟定论题为“阿拉伯人在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阿拉伯人吸收、融合、传播东西方文化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升华。
【点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检测题(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