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表1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遗址发掘墓葬随葬品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此时( )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
C.私有制产生 D.神权色彩浓厚
2.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3.(2023高一上·济南月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4.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禹死后,其子继位,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B 安阳、济南分别出土过商朝青铜铲、青铜镰刀 商朝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C 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 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
D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 武王” 分封制度消亡
A.A B.B C.C D.D
5.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颁布法律、编制户籍
迁徙豪强、整顿风俗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6.下表是汉初统治者针对地方治理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
统治者 措施
汉高祖 铲除异姓王,代之以同姓王; 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 地方诸侯国有军队但无调动权, 须受中央节制
汉文帝 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国为七个诸侯国,分淮南国为三个诸侯国
汉景帝 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收夺诸侯自置吏、“得赋敛”的权力
A.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B.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 D.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7.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8.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前秦 B.②——西晋 C.③——梁 D.④——后汉
9.“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下列各西域疆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1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对汉唐的相制有如下评论: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朝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相制的变化(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削弱了君主权力
C.使官僚机构膨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11.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了《登科后》,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列选项中,与诗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一致的是( )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12.“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辰时(7:00—9:00): 去晋商票号取钱
B.巳时(9:00—11:00): 泛舟运河之上
C.戊时(19:00—21:00): 赴娱乐场所看戏
D.亥时(21:00—23:00):逛临安夜市
13.图1、图2能够反映出西汉与元朝(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统治者注重革新地方制度
C.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 D.中央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
14.《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15.玄奘西行求法一事发生在唐代,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书中多有涉及明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书中所述下列内容能佐证《西游记》成书年代的有( )
①刘全……来见唐王。王传旨意,教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②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
③三藏道:“就是我王驾前丞相,姓魏名徵。他识天文,知地理,辨阴阳,乃安邦立国之大宰辅也。”
④行者闻言,正了声色,接了八戒的榜文,对众道:“你们想是看榜的官么 ”太监叩头道:“奴婢乃司礼监内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3高一上·龙泉驿月考)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相关条约 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 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 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17.(2020高二下·沧县月考)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
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18.右边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年代 满汉总督比例 (年代) 满汉巡抚比例
1860 5: 5 1860 6: 9
1861 5: 5 1861 4: 11
1862 4: 6 1862 2: 13
1863 3: 7 1863 1: 14
1864 2: 8 1864 0: 15
1865 1: 9 1865 0: 15
A.最终被满汉地主阶级武装联合镇压
B.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
D.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③“是书何以作 …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20. 法国学者白吉尔指出:“就现代工业领域而言,中国并没有因战争(一战)蒙受多大损失,不过是错过了若干获取利润的机会而已。这表明,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材料表明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
C.清政府进一步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21.(2022高二上·成武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了一种“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致力于使总统政治资源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该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临时总统制 B.三权分立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22.(2020·肇庆模拟)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 )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3.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
阶层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 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 40% 23% 25% 10% 极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24.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中央发行借谷票向群众借粮,原则是:产谷多的地方多借;群众对革命认识深刻的地方多借;在边区受国民党压迫程度严重的地方不借。借谷票可用于抵纳当年土地税,相抵后仍有余者,可向政府领还现款。这一做法客观上( )
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 B.巩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C.有利于为战略转移准备给养 D.有助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计52分)
25.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
材料四
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与北宋相比,指出材料三中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
2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很多城市留下了辛亥革命的足迹,图10展示了其中的几个城市。
材料二
高一历史 第 7 页 共 8 页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云南宣布独立讨袁,昆明“全城悬旗结彩,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士兵则欢声雷动……”。1917年张勋复辟消息传出,“普天同愤”……各省军民,“来电反对,高可盈尺”。各地拒挂龙旗,上海“一体悬挂国旗三日, 以表拥护共和, 尊重民国之决心”。
——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等
材料四
不缠足观念为妇女接受,至民国初年,“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 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摘编自黄炎培《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3个城市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 ”处自选一个城市,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影响。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的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封建贵族所有庄园的农奴部分被解放,佃户受地主束缚的程度降低,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新社会出现。
其二,封建贵族专政的特权被削弱,科举制度的公平、开放有利于平民百姓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强了平民参与政治、受教育的权利。
其三,产生了新兴市民阶层,城市格局中封闭式的市制和坊制被瓦解,即市(商业区)与坊(居民区)之间相互区分、隔离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各种商店沿街开设,居民区与商业区相混杂,连成一片。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宋代都城汴京川流不息的人群、繁盛的商业活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及风土人情,再现了宋代都城一片繁华的城市风貌。
——摘编自戴雨薇《宋元时期瓦子勾栏乐人群体研究》
从材料中提炼任意一条宋代社会变革的表现,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遗址发掘墓葬随葬品数量统计表”可知,随葬品数量有多有少,说明当时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现象,C正确;
材料和畜牧业发达无关,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排除B;
陪葬品和神权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器时代的文明,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答案】D
【知识点】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
【解析】【分析】周边的楚、越在春秋时期,原本视为“戎狄”或“蛮夷”,在战国时期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D正确;
A错在“开始”,排除A;
秦朝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B;
材料没有强调兼并战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华夏认同观念,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知识点】孔子及其思想主张;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内容,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韩非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利益,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此时封建社会尚未形成,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诸子百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期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解析】【分析】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说明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禹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排除A;
结合所学可知,商朝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很少用于农具,排除B;
D项“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综合,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答案】A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与郡县制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秦朝暴政,排除B;
统一车轨和文字,开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的不是汉武帝,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汉朝,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材料中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在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为汉武帝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B正确;
汉武帝基本消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排除AD;
材料没有体现黄老无为思想,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初政治制度,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7.【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历程;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解析】【分析】材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体现了汉朝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和昂扬进取的精神,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忠君意识,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功利思想,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宗法观念,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朝社会特点,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8.【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统一于西晋,后西晋亡于内迁少数民族,北方陷入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后统一于前秦、北魏,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方则以此为东晋、宋齐梁陈,故①为西晋,②为北魏,③为梁,④为北周,故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9.【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民族事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①中的行省可知是元朝;根据②中的伊犁、乌里雅苏台可知是清朝;根据③中的安西都护府、北亭都护府、节度使可知是唐朝,根据④中的西域都护府并结合所学可知是西汉,由此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①②,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疆域管理,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唐朝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A正确;
三省六部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机构的膨胀,排除C;
相制的变化强化的是君主专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强化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1.【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孟郊考中进士”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是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指的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阶层流动加强,婚姻观念出现变化,C正确;
A是秦的军功爵制,排除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2.【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晋商指的是商帮,票号等都是明清时期出现的,A不可能出现于南宋,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打破了时空限制,南宋首都为临安,故BCD都有可能出现于南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经济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图1为西汉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强大,引发七国之乱,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图2为元朝行省,结合所学可知,行省有一定权力,提高了地方效率,行省代表中央统治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地方统治,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的成熟,D正确;
材料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
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并非强调“革新”,排除B;
材料和民族凝聚力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强调内阁权力的扩大,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内阁权力扩大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D正确;
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丞相权力来源于制度,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排除A;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排除B;
内阁首辅权力提升不是材料本质,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5.【答案】B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南瓜”是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①正确;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监察机构,②正确;
明朝废除了丞相,故“我王驾前丞相”不符合明朝政治制度特点,排除③;
司礼监是明朝机构,④正确,综上,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6.【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这些不平等条约条款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是从清政府的态度来看,说明其对列强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A正确;材料未涉及天朝上国的观念,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列强侵华本质认识不清,C错误;材料与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的说法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本题以不平等条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归纳。
17.【答案】D
【知识点】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看出对于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主张运用万国法以及欧洲国家进行调节,导致中国没有作战前准备,由此可知,说明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差异,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进行分析即可。
18.【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后,汉族督抚数量急剧上升,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A;
C和材料无关,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洋务运动,“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进行作答。
1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1905年中国同盟的纲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出自《海国图志》;“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故正确的是时间排序是③②①④,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近代化历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20.【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 ”强调外部环境不是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由此可推出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B正确;
材料强调经济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国内环境,排除A;
一战期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1.【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12年3月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更为重要的是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必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与题干中“‘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相一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人而设”,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实行的是临时总统制,A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行政体制,但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该项内容,B项错误;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其实施的是民主共和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目的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五四运动前后,民主从侧重“思想民主”疏离政治转变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体现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转变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D项正确;
转变前后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A项错误;
材料与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未改变,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 五四运动前后,民主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3.【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可知,组成国民党的阶层比例较为广泛,尤其是包含大量的工人和农民,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即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党中有大量的工人和农民,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还没有国民党,排除AB;
土地革命是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农民和工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民革命运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4.【答案】C
【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解析】【分析】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共产党由于左倾错误,战事不利,中共中央分情况、有原则的向苏区借粮,为之后的战略转移奠定了物质基础,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排除A;
土地革命是将土地分给农民,和材料中的共产党借粮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
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战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5.【答案】(1)直接原因: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破解: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
(2)共同点:都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都注重对前代政治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都加强了对官员权力的制约与
监督,强化皇权。
(3)变化:元朝在中央废除三司和中书门下,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等地的事务;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
五级制代替北宋的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进一步精简机构,初步缓解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率。
(4)措施:创立由中央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中央专设理藩院管理藏族等民族事务。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1)直接原因:根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概括出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破解:根据“皆为郡县”可概括出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
(2)共同点:根据“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概括出都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根据“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可概括出都注重对前代政治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根据“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可概括出都加强了对官员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强化皇权。
(3)变化:根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行省”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元朝在中央废除三司和中书门下,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等地的事务;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代替北宋的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进一步精简机构,初步缓解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率等角度分析总结。
(4)措施:根据材料四“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所学知识,可从创立由中央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中央专设理藩院管理藏族等民族事务等方面总结回答。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26.【答案】(1)东京:中国同盟会在此成立。
武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自选城市:
檀香山:兴中会在此成立。
广州: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成都:见证了保路运动的爆发。
(2)积极:结束了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妇女解放;推动了移风易俗;推动了思想解放;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局限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城市地位:材料给出了东京、武汉、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武汉爆发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选城市:考生可选取美国檀香山、广州、成都等城市,如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广州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成都见证了保路运动的爆发。
(2)影响:根据材料“各地拒挂龙旗,上海 ‘一体悬挂国旗三日,以表拥护共和,尊重民国之决心’”“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促进妇女解放、推动移风易俗及推动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7.【答案】表现:社会出现自由平等的趋向。
说明:北宋时期,农奴、农民受到庄园主或者地主的人身束缚相对较小,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人身不完全自由且受到束缚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通过誊录、密封等方式强化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扩大平民阶层参与科举考试的范围,强调公平竞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自由平等发展。总之,宋代社会出现的平等趋向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任意一条宋代社会变革的表现,并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封建贵族所有庄园的农奴部分被解放,佃户受地主束缚的程度降低,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新社会出现”“封建贵族专政的特权被削弱,科举制度的公平、开放有利于平民百姓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强了平民参与政治、受教育的权利”可概括出表现为社会出现自由平等的趋向。说明可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科举制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农奴、农民受到庄园主或者地主的人身束缚相对较小,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人身不完全自由且受到束缚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通过誊录、密封等方式强化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扩大平民阶层参与科举考试的范围,强调公平竞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自由平等发展。总之,宋代社会出现的平等趋向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社会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镇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表1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遗址发掘墓葬随葬品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此时( )
A.畜牧业发达 B.早期国家形成
C.私有制产生 D.神权色彩浓厚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石器时代的人类与文明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遗址发掘墓葬随葬品数量统计表”可知,随葬品数量有多有少,说明当时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制现象,C正确;
材料和畜牧业发达无关,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国家,排除B;
陪葬品和神权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石器时代的文明,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 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式形成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
【答案】D
【知识点】华夏认同的表现及影响
【解析】【分析】周边的楚、越在春秋时期,原本视为“戎狄”或“蛮夷”,在战国时期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D正确;
A错在“开始”,排除A;
秦朝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B;
材料没有强调兼并战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华夏认同观念,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2023高一上·济南月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说明这些思想家都( )
A.努力恢复西周制度 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适应封建社会要求 D.追求理想社会秩序
【答案】D
【知识点】孔子及其思想主张;老子及其思想主张;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克己复礼是孔子的思想内容,排除A;B、结合所学知识,韩非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平民利益,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此时封建社会尚未形成,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无为而治”,“兼爱”,“非攻”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诸子百家针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期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禹死后,其子继位,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B 安阳、济南分别出土过商朝青铜铲、青铜镰刀 商朝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C 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 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
D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 武王” 分封制度消亡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解析】【分析】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说明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禹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排除A;
结合所学可知,商朝青铜器主要用于礼器和兵器,很少用于农具,排除B;
D项“消亡”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综合,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颁布法律、编制户籍
迁徙豪强、整顿风俗
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
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
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
【答案】A
【知识点】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影响;皇帝制、三公九卿与郡县制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秦朝暴政,排除B;
统一车轨和文字,开创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的不是汉武帝,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汉朝,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6.下表是汉初统治者针对地方治理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 )
统治者 措施
汉高祖 铲除异姓王,代之以同姓王; 王国的傅、相由中央任命; 地方诸侯国有军队但无调动权, 须受中央节制
汉文帝 实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分齐国为七个诸侯国,分淮南国为三个诸侯国
汉景帝 削夺王国封地;平定七国之乱; 收夺诸侯自置吏、“得赋敛”的权力
A.消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B.为汉武帝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C.体现了黄老无为的统治思想 D.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
【答案】B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析】【分析】材料中汉高祖、汉文帝和汉景帝都在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为汉武帝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B正确;
汉武帝基本消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度的弊端,排除AD;
材料没有体现黄老无为思想,排除C。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汉初政治制度,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7.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丝绸之路的开辟及其发展历程;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解析】【分析】材料“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匈奴未灭,无以为家”“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体现了汉朝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不怕困难和昂扬进取的精神,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忠君意识,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功利思想,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血缘宗法观念,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汉朝社会特点,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8.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前秦 B.②——西晋 C.③——梁 D.④——后汉
【答案】C
【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三国统一于西晋,后西晋亡于内迁少数民族,北方陷入十六国的战乱时期,后统一于前秦、北魏,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南方则以此为东晋、宋齐梁陈,故①为西晋,②为北魏,③为梁,④为北周,故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9.“西域”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多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诸多国家和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下列各西域疆域图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古代民族事务机构
【解析】【分析】根据①中的行省可知是元朝;根据②中的伊犁、乌里雅苏台可知是清朝;根据③中的安西都护府、北亭都护府、节度使可知是唐朝,根据④中的西域都护府并结合所学可知是西汉,由此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①②,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疆域管理,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对汉唐的相制有如下评论: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朝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相制的变化(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削弱了君主权力
C.使官僚机构膨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A
【知识点】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根据“唐朝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A正确;
三省六部制强化了君主专制,排除B;
材料没有体现官僚机构的膨胀,排除C;
相制的变化强化的是君主专制,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强化专制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1.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了《登科后》,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列选项中,与诗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一致的是( )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解析】【分析】根据“孟郊考中进士”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是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 婚姻不问阀阅”指的是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阶层流动加强,婚姻观念出现变化,C正确;
A是秦的军功爵制,排除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指的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
材料“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指的是察举制,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2.“南宋人的一天”云展览聚焦南宋时期临安城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以游玩体验的视角切入,带领观众感受南宋时期精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南宋人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美学。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辰时(7:00—9:00): 去晋商票号取钱
B.巳时(9:00—11:00): 泛舟运河之上
C.戊时(19:00—21:00): 赴娱乐场所看戏
D.亥时(21:00—23:00):逛临安夜市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商业发展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晋商指的是商帮,票号等都是明清时期出现的,A不可能出现于南宋,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打破了时空限制,南宋首都为临安,故BCD都有可能出现于南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经济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13.图1、图2能够反映出西汉与元朝(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统治者注重革新地方制度
C.民族凝聚力得以增强 D.中央稳定地方统治的意图
【答案】D
【知识点】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蒙古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解析】【分析】图1为西汉郡国并行制,诸侯国势力强大,引发七国之乱,冲击了中央集权体制;图2为元朝行省,结合所学可知,行省有一定权力,提高了地方效率,行省代表中央统治地方,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地方统治,标志着地方行政制度的成熟,D正确;
材料强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
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强化,并非强调“革新”,排除B;
材料和民族凝聚力无关,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4.《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答案】D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强调内阁权力的扩大,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内阁权力扩大体现的是皇权的强化,D正确;
内阁权力来源于皇帝,丞相权力来源于制度,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排除A;
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排除B;
内阁首辅权力提升不是材料本质,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学生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结合材料关键词和所学知识推导出正确答案。
15.玄奘西行求法一事发生在唐代,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书中多有涉及明代社会的实际情况。书中所述下列内容能佐证《西游记》成书年代的有( )
①刘全……来见唐王。王传旨意,教他去金亭馆里,头顶一对南瓜,袖带黄钱,口噙药物。
②那国王急降金牌:“着锦衣卫快到金光寺取妖贼来,寡人亲审。”
③三藏道:“就是我王驾前丞相,姓魏名徵。他识天文,知地理,辨阴阳,乃安邦立国之大宰辅也。”
④行者闻言,正了声色,接了八戒的榜文,对众道:“你们想是看榜的官么 ”太监叩头道:“奴婢乃司礼监内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明清时期的农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小说《西游记》成书于明代,“南瓜”是明清时期传入中国的,①正确;
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监察机构,②正确;
明朝废除了丞相,故“我王驾前丞相”不符合明朝政治制度特点,排除③;
司礼监是明朝机构,④正确,综上,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朝政治和经济发展状况,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考生平时应加强相关习题的练习,不断总结相关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16.(2023高一上·龙泉驿月考)以下表格描述了清政府对不平等条约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
相关条约 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 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 免致小事酿成大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 B.“天朝上国”的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 D.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
【答案】A
【知识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材料中的这些不平等条约条款体现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但是从清政府的态度来看,说明其对列强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A正确;材料未涉及天朝上国的观念,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列强侵华本质认识不清,C错误;材料与对中英外交博弈的态度的说法无关,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本题以不平等条约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旨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生要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辨别历史事实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解题关键是材料信息的准确归纳。
17.(2020高二下·沧县月考)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
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答案】D
【知识点】晚清时期的边疆危机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看出对于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李鸿章主张运用万国法以及欧洲国家进行调节,导致中国没有作战前准备,由此可知,说明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项正确。
AB两项是对材料的误解,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差异,故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考查了学生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根据材料“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进行分析即可。
18.右边图表的内容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
年代 满汉总督比例 (年代) 满汉巡抚比例
1860 5: 5 1860 6: 9
1861 5: 5 1861 4: 11
1862 4: 6 1862 2: 13
1863 3: 7 1863 1: 14
1864 2: 8 1864 0: 15
1865 1: 9 1865 0: 15
A.最终被满汉地主阶级武装联合镇压
B.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C.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腐朽的专制统治
D.促使清朝对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后,汉族督抚数量急剧上升,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排除A;
C和材料无关,排除;
太平天国运动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洋务运动,“内政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进行作答。
19.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挽救危局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③“是书何以作 …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
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及其意义;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及表现
【解析】【分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1905年中国同盟的纲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指的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是书何以作?……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出自《海国图志》;“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一切的黑暗”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故正确的是时间排序是③②①④,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近代化历程,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20. 法国学者白吉尔指出:“就现代工业领域而言,中国并没有因战争(一战)蒙受多大损失,不过是错过了若干获取利润的机会而已。这表明,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随着欧战结束,中国的工业才真正步入了它的‘黄金时代’。”材料表明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
C.清政府进一步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大规模开展
【答案】B
【知识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材料“外部有利条件即便对非独立的经济体而言,影响也极为有限 ”强调外部环境不是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由此可推出中国工业“黄金时代”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国内政治环境变化及政府的支持,B正确;
材料强调经济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国内环境,排除A;
一战期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排除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21.(2022高二上·成武开学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构建了一种“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致力于使总统政治资源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该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临时总统制 B.三权分立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12年3月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更为重要的是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必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这与题干中“‘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相一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因人而设”,其目的在于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项正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实行的是临时总统制,A项错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行政体制,但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涉及该项内容,B项错误;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其实施的是民主共和制,而不是君主立宪制,D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总统的表面特权’(尊严)与‘总理的实际权力’(效率)并存的二元体系”,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其目的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2020·肇庆模拟)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 )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五四运动前后,民主从侧重“思想民主”疏离政治转变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体现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转变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D项正确;
转变前后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A项错误;
材料与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未改变,C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以 五四运动前后,民主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23.下列为中国近代某一历史时期,一些阶层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统计表(整理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的《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这一历史情形,最有可能出现于( )
阶层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 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等
占国民党党员的比例 40% 23% 25% 10% 极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解析】【分析】根据“农民、工人、学生、商人、军、警、法、政、自由职业者”可知,组成国民党的阶层比例较为广泛,尤其是包含大量的工人和农民,结合所学可知,国民革命即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党中有大量的工人和农民,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还没有国民党,排除AB;
土地革命是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中不可能含有大量的农民和工人,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国民革命运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4.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共中央发行借谷票向群众借粮,原则是:产谷多的地方多借;群众对革命认识深刻的地方多借;在边区受国民党压迫程度严重的地方不借。借谷票可用于抵纳当年土地税,相抵后仍有余者,可向政府领还现款。这一做法客观上( )
A.保证了反“围剿”的胜利 B.巩固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C.有利于为战略转移准备给养 D.有助于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答案】C
【知识点】红军的长征
【解析】【分析】1934年,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中,共产党由于左倾错误,战事不利,中共中央分情况、有原则的向苏区借粮,为之后的战略转移奠定了物质基础,C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而告终,排除A;
土地革命是将土地分给农民,和材料中的共产党借粮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
大生产运动是在抗战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征,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计52分)
25.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
材料四
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与北宋相比,指出材料三中元朝的行政机构发生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
【答案】(1)直接原因: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破解: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
(2)共同点:都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都注重对前代政治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都加强了对官员权力的制约与
监督,强化皇权。
(3)变化:元朝在中央废除三司和中书门下,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等地的事务;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
五级制代替北宋的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进一步精简机构,初步缓解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率。
(4)措施:创立由中央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中央专设理藩院管理藏族等民族事务。
【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解析】【分析】(1)直接原因:根据“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概括出周王室衰落,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破解:根据“皆为郡县”可概括出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推行郡县制。
(2)共同点:根据“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可概括出都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根据“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可概括出都注重对前代政治经济制度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根据“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可概括出都加强了对官员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强化皇权。
(3)变化:根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行省”并结合所学可概括出元朝在中央废除三司和中书门下,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设立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等地的事务;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代替北宋的路、州(府)、县三级制;元朝进一步精简机构,初步缓解北宋政府机构重叠、官僚队伍膨胀等问题,提高了行政效率等角度分析总结。
(4)措施:根据材料四“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所学知识,可从创立由中央册封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中央专设理藩院管理藏族等民族事务等方面总结回答。
【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本题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家国情怀。
2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外很多城市留下了辛亥革命的足迹,图10展示了其中的几个城市。
材料二
高一历史 第 7 页 共 8 页 材料三
1915年袁世凯称帝之后,云南宣布独立讨袁,昆明“全城悬旗结彩,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士兵则欢声雷动……”。1917年张勋复辟消息传出,“普天同愤”……各省军民,“来电反对,高可盈尺”。各地拒挂龙旗,上海“一体悬挂国旗三日, 以表拥护共和, 尊重民国之决心”。
——摘编自来新夏《北洋军阀史》等
材料四
不缠足观念为妇女接受,至民国初年,“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 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摘编自黄炎培《我亲自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3个城市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历史地位,为“ ”处自选一个城市,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影响。
【答案】(1)东京:中国同盟会在此成立。
武汉: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
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自选城市:
檀香山:兴中会在此成立。
广州: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成都:见证了保路运动的爆发。
(2)积极:结束了封建帝制(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妇女解放;推动了移风易俗;推动了思想解放;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局限性: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
【知识点】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城市地位:材料给出了东京、武汉、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武汉爆发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或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或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自选城市:考生可选取美国檀香山、广州、成都等城市,如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广州黄花岗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成都见证了保路运动的爆发。
(2)影响:根据材料“各地拒挂龙旗,上海 ‘一体悬挂国旗三日,以表拥护共和,尊重民国之决心’”“已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定,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结束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促进妇女解放、推动移风易俗及推动思想解放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的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封建贵族所有庄园的农奴部分被解放,佃户受地主束缚的程度降低,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新社会出现。
其二,封建贵族专政的特权被削弱,科举制度的公平、开放有利于平民百姓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强了平民参与政治、受教育的权利。
其三,产生了新兴市民阶层,城市格局中封闭式的市制和坊制被瓦解,即市(商业区)与坊(居民区)之间相互区分、隔离的传统格局被打破,各种商店沿街开设,居民区与商业区相混杂,连成一片。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宋代都城汴京川流不息的人群、繁盛的商业活动、人民日常生活的场景及风土人情,再现了宋代都城一片繁华的城市风貌。
——摘编自戴雨薇《宋元时期瓦子勾栏乐人群体研究》
从材料中提炼任意一条宋代社会变革的表现,并予以说明。(要求: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答案】表现:社会出现自由平等的趋向。
说明:北宋时期,农奴、农民受到庄园主或者地主的人身束缚相对较小,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人身不完全自由且受到束缚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通过誊录、密封等方式强化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扩大平民阶层参与科举考试的范围,强调公平竞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自由平等发展。总之,宋代社会出现的平等趋向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社会变化
【解析】【分析】材料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任意一条宋代社会变革的表现,并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封建贵族所有庄园的农奴部分被解放,佃户受地主束缚的程度降低,以自由平等为原则的新社会出现”“封建贵族专政的特权被削弱,科举制度的公平、开放有利于平民百姓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强了平民参与政治、受教育的权利”可概括出表现为社会出现自由平等的趋向。说明可从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科举制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农奴、农民受到庄园主或者地主的人身束缚相对较小,社会上长期存在的人身不完全自由且受到束缚的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宋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通过誊录、密封等方式强化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从而扩大平民阶层参与科举考试的范围,强调公平竞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自由平等发展。总之,宋代社会出现的平等趋向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点评】本题考查了宋朝社会的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镇安中学2023-2024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