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
A.“漫天星斗” B.“多元一体”
C.“本土多元” D.“兼容并蓄”
2.“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该思想家( )
A.主张统治者应遵循无为而治 B.提出“施仁政于民”的思想
C.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和诉求 D.主张以法为治理国家的工具
3.美国学者米高邦曾在22个东、西方国家开展华人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这说明上述东亚国家( )
A.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 B.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
C.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 D.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4.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A.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5.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具有( )
A.连续性 B.包容性 C.多样性 D.本土性
6.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
A.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
C.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D.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
7.下页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时期 孔子遭遇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末年(李贽) 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晚晴时期(康有为) 尊孔子为改革先师
民国时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新文化运动时 “打倒孔家店”
改革开放以来 “孔子热”(海外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
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C.“历史都是思想史”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8.南宋郑樵在论及《诗经》中指出,风者,出于风土,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雅者,出于朝廷士大夫,其言纯厚典则,其体抑扬顿挫,非复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能道;颂者,其辞严,其声有节,以示有所尊。据此可知
A.《颂》成为祭祀文章的典范
B.《雅》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C.《风》没有太高的文学价值
D.《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
9.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为新教做舆论宣传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10.夏桀“武伤百姓”导致夏王朝的灭亡;商纣重蹈覆辙,武王“吊民伐罪”而周兴。这让周公明白“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周公的这一思想( )
A.颠覆了夏商的“天命观” B.注重保护小农经济
C.对先秦儒学有较大影响 D.弱化了对天的信仰
11.《诗经·氓》描写了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买丝,借机搭识。可是两人成家没几年,丈夫却抛弃了她。她愤怒地指责丈夫,又告诫其他女子不要轻信男子。这反映了《诗经》的创作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人文主义
12.下图是历史上某一时期的古城平面图(文庙: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羽)。根据此图可判断古城修建于
A.两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13.图1、图2可用于说明,当时( )
A.中日两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 B.唐王朝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C.日本的建筑技术源自于中国 D.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吸引力
14.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据此指出唐宋之际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
A.迎合统治者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挑战
C.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的需要 D.儒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15.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南朝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下列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类似的是( )
A.“檐下花仍在,禅心但坐忘” B.“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C.“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这些变化出现于( )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有人指出,“今之忧世君子,睹神州之不振,悲中夏之沧亡,则疾首痛心于数千年之古学,以为学之无用而致于此也。”1912年底至1913年初,民国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将大学分为文、理、法、商、医、农、工七科,正式取消了大学经学科。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儒学地位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弘扬儒学精髓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提升儒学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产生了中国与西方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物品大交换。原产于中国的桃和杏被丝绸商人带到了西方,梨和桃也传入印度。同时,西方的大量植物也随着商业交流而遍布中国的土地,如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四大作物,还有胡麻、胡葱、黄瓜等;印度和罗马的马戏和戏法也从西域传入中国,《汉书》更是总结了戏法的所有形式。这些异域的文化加上舶来的植物、马匹,共同丰富了汉代的社会,促进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摘编自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有别干拉丁字母的方块字一方面引起了西欧人的广泛兴趣。另一方面也成为西欧人学习汉语的一大挑战。在欧洲汉语人才稀缺、双方接触受到限制及汉语教材匮乏的情况下,西方学者创造了汉字记忆术、从索引学角度理解汉字、通过推测研究汉字、从部件构形认识汉字等独特方法,还编写了很多汉语教材,如《西国记法》《大中国志》《中国图说》《华语言话语法》《汉语札记》《通用汉言之法》等,由此逐步了解中国,学习和研究悠久的中华文明。与此同时,伴随西方“汉语热”的兴起,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
——摘编自严靓雯《明清时期来华西方人所编汉语教材中的汉字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中国与西方“物品大交换”产生的历史条件,并概括汉代中西交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语引起西方人广泛兴趣的原因及中华文明的西传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中国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它所主张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与骨气,“莴目而忧世之患”的忧悲意识,“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以及艰苦朴素的美德,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文化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并在当代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戈钟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材料“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于本土多地区,体现了“本土多元”特征,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漫天星斗”的特征,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多元一体”的信息,故B排除;“兼容并蓄”表现为兼收吸取其它文明,材料并未体现,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本土多元”特征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墨子的观点,其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和尚贤,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C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A项;“施仁政于民”,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以法为治理国家的工具,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调查数据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可知上述东亚国家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方文化精华,排除A项;材料强调东亚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宗教信仰的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依据材料“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可知,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墨学的复兴,C项正确;“科技转型”表述错误,排除A项;“一脉相承”表述错误,排除B项;中国古代科技是以经验为主,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认为商朝继承发展了夏朝的文化,周朝继承发展了商朝的文化,夏商周时期的文化具有连续性,A项正确;包容性指的是对其它文化的包容,多样性强调的是文化的多元多样,本土性强调其归属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材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理学家们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价值观念,儒佛互补,直至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B项正确。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化趋向虽明显,但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动摇,D项错误。
点睛:通常而言,我们可以说宋明理学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就是强调理学以儒学为正宗,同时糅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材料就是表达这个意思。一般而言,材料很难标新立异的,所以掌握基础知识,能冲抵一定阅读能力的不足。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西汉以来的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孔子在不同时代得到的评价是不同的,这是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受制于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具有多样性和主观性,排除A项;题干强调时代对历史认识的影响,C项讲思想对于历史认知的重要价值,排除C项;“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史学观,否认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雅”“颂”的艺术手法代表不同的阶层,反映《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颂》成为祭祀文章的典范,而是强调《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雅》是《诗经》的核心内容,而是强调《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比《雅》《颂》有价值得多,排除C。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8世纪(中欧)。据本题材料可得出主要结论:伏尔泰借用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说来反对西方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是借古讽今,意在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伏尔泰抨击否定君主专制政体,不是否定君主政体,排除A项;为新教做舆论宣传的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不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推动中西文化交流并非伏尔泰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公的这一思想是指“敬天保民”思想,体现了原始的民本思想,孔子的德治思想即从中演变而来,C项正确;“颠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这一时期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弱化对天的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这首诗描写了这个女子与人恋爱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经历,同时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在创作手法上属于现实主义风格,选项B正确;《诗经》是古典文学,但起写作风格不是古典主义,选项A排除;现代主义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诗经》时代不符,选项C排除;人文主义不属于写作风格,排除选项D。
12.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建筑呈现文庙祭祀孔子;武庙祭祀关羽的分布格局,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3.D
【详解】根据材料“唐长安城平面图”,“八世纪初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长安城平面图与八世纪初日本平城京平面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说明唐朝时期,唐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较大,D项正确;根据两张都城平面图,无法得出中日两国都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主旨为唐文化的影响力较大,而不是唐王朝注重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断定日本的建筑技术源自于中国,排除C项。故选D项。
14.B
【详解】根据“唐宋之际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即理学产生的原因,依据“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结合所学可知,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挑战,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是理学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
【点睛】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将儒家忠义的思想等同于佛心,体现了佛教与儒家思想的结合,与材料中的现象类似,C项正确;“檐下花仍在,禅心但坐忘”体现的是清新自然的禅意,“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体现的是由慧入定的禅法修行,均没有体现与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或本地化的趋势,排除A、B两项;“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体现的是道家超然独立、洒脱不羁的境界,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出现了,他们受到了儒家学说的熏陶,并且通过了科举考试,在理学思想的影响下,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决心承担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C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是两宋时期,非魏晋时期、隋唐时期及明清时期,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1)民族危机;西方近代文化冲击;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近代工商业及资本主义发展;传统儒学的内在困境。
(2)增进文化自信;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利于民族复兴;为世界作出贡献。
【详解】(1)由材料“20世纪初”“神州之不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期儒学地位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近代中国遭遇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儒学受西方近代文化冲击;由材料“1912年底至1913年初,民国教育部公布《大学令》和《大学规程》……取消了大学经学科”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并颁布了一些教育改革措施,削弱了儒学的地位;另外结合所学,可再从经济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从经济上看,近代工商业及资本主义发展使得传统儒学的经济基础发生了一定变化,这必然也会导致儒学地位的削弱;从文化上看,传统儒学自身也存在创新不足的内在困境,因此它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使自身的影响力有所下降。
(2)由材料“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可知,弘扬儒学精髓可以增进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由材料“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可知,弘扬儒学精髓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由材料“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可知,弘扬儒学精髓有利于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最后结合所学可知,儒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此弘扬儒学精髓可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8.(1)主要内容:忠孝。
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等。
(2)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得出忠孝。主要措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设立太学等。
(2)新内涵根据“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得出家国天下和世界意识。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19.(1)历史条件: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政府重视发展对外关系;西汉社会的经济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国力的空前强盛。
特点:交流具有双向性(外传和引进);主要受商业(商贸)影响,商人发挥重要作用;交流物品种类繁多,涉及作物、戏法等;以陆路通道为主。
(2)原因: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巨大吸引力;新航路开辟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影响:丰富了西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详解】(1)历史条件: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西汉”及所学知识,从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政府重视发展对外关系、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国力的强盛等角度分析即可。特点:结合材料“中国的桃和杏被丝绸商人带到了西方”“印度和罗马的马戏和戏法也从西域传入中国”等信息可知,汉代中西交流具有双向性(外传和引进),交流物品种类繁多,交流中商人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的中西交流以陆路通道为主。
(2)原因:可结合材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中华文明对西方的巨大吸引力、新航路开辟后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角度回答。影响:根据材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西欧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如丰富了西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推动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促进了西欧向近代社会转型。
20.论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
论述: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紧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维护专制主义统治,形成了“忠君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与骨气,“莴目而忧世之患”的忧悲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影响。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支柱,小农生产过程和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形成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以及艰苦朴素的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中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变化多样,形成了包容开放、和贵中庸等文化心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优秀文化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并在当代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
【详解】材料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的因素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题目要求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考生可就材料主要内容选择一个角度作为论题。比如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的因素,拟定论题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诸要素的综合产物。论述过程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角度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测试(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