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名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含答案)

大庆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
高一年级历史开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3分,共20小题计60分
1.考古研究发现,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明中存有数千里之外的红山文化特征的玉器,更与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有着一定的渊源;距今4300年前,龙山时代文化间的交流在其中心或都邑性遗址中的表现出现高峰,甚至形成一波浪潮。由此可见,早期中华文明( )
A.逐渐趋向于一致性 B.渐次迈入文明社会
C.萌生华夏认同观念 D.呈现出交融性特征
2.有学者指出,西周是以一个“小邦周”的身份灭了“大邦殷”的,武王面临着人多势众的殷遗民的严重威胁,在夜不能寐的情况下而采纳了周公提出的“使其各居其居,田其田;无变旧新,唯仁是亲”政策而始行分封的。由此可见,周初分封制( )
A.深受儒家“仁政”理念的影响 B.借鉴了商王朝统治的经验教训
C.实为收揽民心的安抚怀柔政策 D.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3.下图是汉初藩封历史变迁图。这一变迁( )
A.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 揭示了土地兼并严重
C. 反映了“推恩令”的成效 D. 表明了人口大量增加
4.汉魏时期,北方边疆胡人喜食奶酪,中原地区极少食用。北魏成书的《齐民要术》不但记载酪酥、干酪的制作方法,还全面总结了当时的中原地区流行的乳酪生产加工技术。这种变化说明( )
A.贾思勰非常重视奶制品的生产加工 B.北魏鲜卑人强迫汉人改变饮食习惯
C.中原地区和北方经济联系互动频繁 D.中原饮食习惯受到民族融合的影响
5.《隋书·食货志》记载,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往往散居,无有土著……又岭外酋帅,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饶,雄于乡曲者,朝廷多因而署之,以收其利。这说明( )
A.地方豪强威胁中央集权 B.南方地区得到一定开发
C.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开始 D.史籍记载受到政权影响
6.《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有:“(唐)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则送尚书省执行。”这一制度反映出唐朝( )
A.中枢权力运转高效合理 B.皇帝专制权力遭到削弱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产生 D.注重中枢决策的科学
7.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朱熹说:“人欲中自有天理。”又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其体现的主旨是( )
A.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B.主张克制过度的欲望
C.建立社会伦理道德秩序 D.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8.行省是元朝统治时期广泛设立于全国的地方行政区。“省”的本意为“宫禁”,引申为中枢机要、行政机构的名称,因此行省最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
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元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
B.行省一直是中央派出的临时机构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和对中央集权制度的挑战
D.行省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官府的双重性质
9.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被赋予“公”“保”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表明( )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 B.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
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 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
10.下表是 1840年后一段时期内英国输华商品总价值统计表,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 1842 1845
英国输华商品总价值 524 969 2390
(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 价值单元:万英镑)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B.通商口岸的开放和关税主权的丧失
C.英国工业品物美价廉 D.中国人口众多带来巨大消费和市场
11.1898年粤汉铁路修筑权被美国合兴公司攫取,引起国人不满。后该公司违约把三分之二的股票出售给比利时,至1904年,修筑权已呈易人之势。对此,湘人“大动公愤,纷电政府疆吏,立持废约之议,自行筹办”,鄂、粤两省亦有此议。这反映出( )
A. 保路运动广泛开展 B. 列强在华利益一致
C. 民主革命思潮兴起 D. 民众路权意识增强
12.如表是一些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以下材料可以看出几位学者都认为辛亥革命
观点 出处
辛亥革命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 郑艳凤《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吴建红《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教育价值刍议》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 卢淦明、李俊宏《浅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贡献》
A.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相继
C.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 D.最早在中国传播了马列主义
13.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全部中国史中,五四运动以后二十年的进步,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材料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C.对中华民族复兴具有深远影响 D.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作为中心工作。自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共领导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27年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将农村作为工作重心。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正式提出
C.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D.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15.1936年7月,某救国会发出联合声明:“在联合战线上的各党各派,尽可以有不同的主张,政府和民众,中央和地方,也尽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只要在抗日救国的一点上,求得共同一致,大家相互宽容而不互相倾轧、互相攻击,联合战线就建立起来了。”该声明旨在
A.发动各党派一致联合抗日救国 B.强调反抗日军侵略的紧迫性
C.阐述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途径 D.积极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6.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初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采取了发行土地公债的方式,征购地主的多余土地,规定由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进行承购。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中共中央提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这一变化在当时( )
A.结束了中国乡村的剥削关系 B.犯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D.促进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17.1957年,外国专家沙博理参观西安时,获悉城市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A.“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B.西安成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8.从1964年开始,西南地区围绕建设常规兵器工业基地、船舶工业基地等目标,先后迁建、改扩建和新建了项目,形成了以国防工业、民用机械、冶金、化工工业为骨干,轻纺工业相应发展,门类较齐全的现代工业生产体系。这
A.体现了中东部地区的衰落 B.打断了国民经济调整的节奏
C.有利于调整国家工业布局 D.优化了农轻重产业投资比例
19.小说《暴风骤雨》原型地——元宝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建起了铅笔厂、筷子厂等企业。2012年,该村铅笔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被称为“亚洲铅笔之乡”。昔日“光腚屯”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这说明( )
A. 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B.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C. 城乡经济实现均衡协调发展 D. 新型城镇化战略已全面实施
20.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前,我们面对的形势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为我们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与此论断相关的史实是( )
A.中国积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C.达成“九二共识”谋求统一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杭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8分)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经济无法向近代转型的原因。(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摘编自《中国外交统计年鉴》
根据图中的时间标尺,概括图中任意两个时期中国外交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说明。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所谓“大一统”观念,就是主张华夏族和四方的“五方之民”在一个统一的政权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战国时还实现大一统,但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许多著作都讨论了“大一统”这个课题。《禹贡》、《周礼》等主张中国、四夷“四海会同”,统一由“王”来集权专制治理,并借用周代许多“设官分职”的成法制定出统一集权的官僚体制。
——《礼记》
认识到中国、蛮、夷、戎、狄五方之民各自都有其居、住、吃、穿、用使用器物的特点,这是不同的经济、文化、习俗造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所以,治理各族人民要尊重他们的民族特点,不要随便地改变他们的习俗。
——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
材料二
在皇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汉武帝主导的文化建设迅速推及全国各地,并对各地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俞伟超先生曾经指出,从考古学发现来看,西汉初年各地都存在形态各异且独立发展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特质直接继承自战国时代的六国文化。到了武帝时期,各地文化开始趋同,渐形成一个整体,而六国文化基本消失,真正意义的汉文化出现了。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批判,无论是陈独秀、鲁迅、吴虞,都还是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人文主义、个性主义为武器;用进化论而不是历史唯物论来作为理论基点;而且又多表现出强烈的“全盘否定”文化传统的非历史主义倾向。因而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敢于砸碎精神枷锁的气魄是伟大的。
——林岷编著《中国文化史概述》
(1)依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大一统”观念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观念产生的历史影响。(6分)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汉武帝时期出现“真正意义的汉文化”的原因。(4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鲁迅、吴虞等人文化心态的成因。(4分)
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题答案
选择题:
1-5:DCADB 6-10:DBDBB 11-15:DBCDA 16-20:DACBD
21:
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商品化;工商业城市经济繁荣,南北地区工商业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8分)
(2)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统治者忽视商品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制度僵化。(6分)
22.
示例:
变化:鸦片战争至一战后,中国外交由被动走向主动。
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动卷入国际外交体系中,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近代中国参与的外交活动多数是屈辱外交,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系逐渐被条约制度取代。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向世界展示了新的国家形象,并且参与了世界新秩序创建的过程。同时,巴黎和会上中国向全世界坚定提出了修正不平等条约、争取国际平等地位的要求,这反映了中国人对国家主权的维护,促进了近代中国外交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推动了中国外交逐渐与现代国际政治接轨。
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外交走向了主动,但是要实现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23.
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雏形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影响:为秦朝的统一奠定基础,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6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结束了各学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汉王朝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4分)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要求维护民主共和;北洋军阀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并试图复辟帝制;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失败;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促使新文化运动兴起。(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名校2023-2024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含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