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2023辽宁大连二模)宋代规定:“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民赖其用”“催科不扰”“户籍增减”等都是考核知州政绩的主要内容。这表明宋代( )
A.强化重农抑商
B.加强监察地方官员
C.重视农业经济
D.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2.(2023湖北十堰调研)北宋时,棉花在两广以及福建南部普遍种植起来,之后向北推广到江西、两浙等地。南宋时,在江南东路、两浙路,小麦成为冬季的重要种植作物,稻麦轮种的耕作制度逐渐确立。这说明两宋时期( )
A.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B.南稻北麦格局开始被打破
C.经济重心逐渐完成南移
D.棉花是南方主要经济作物
3.(2023广东湛江二模)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铧、耘锄、镰、手铲、耪、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
A.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
B.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
D.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4.(202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初唐史学家李延寿著成《南史》和《北史》,宋人所修《新唐书》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但到了清代,因“《南史》以王、谢分支,《北史》亦以崔、卢系派”,《四库全书》评说其“惟以姓为类,分卷无法”。这能印证隋唐以后( )
A.门阀政治影响日趋衰微
B.史书编写依赖私家著述
C.社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文献体例标准渐趋严密
5.(2023江苏扬州调研)据《都城纪胜》记载,临安的茶馆三教九流汇聚,不仅张挂名人书画,插四时花,还有弦歌和说书。对茶馆主来说,茶水费的收入有限,故他们往往兼营其他生意,如兼卖酒、汤、果汁等。这反映了宋代茶馆( )
A.集中分布南方 B.凸显理学观念
C.运营手段灵活 D.经营收入微薄
6.(2024广东部分学校联考)北宋湖州乌程县浔溪村民徐三,“至秀州魏塘,为方氏佣耕”。安阳人制飞“尝为人佣耕”。南宋时尚属边疆之地的四川茂州,当地之丁“半市人无月给,半有为夷人佣耕者”。据此可知,宋代( )
A.生产关系发生质变
B.雇佣关系已经普遍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D.社会分工日趋深化
7.(2023重庆模拟)宋代书籍出版业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由此形成了许多印刷出版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出版业中各类书店集编辑、印刷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据此可知( )
A.印刷技术发展推动经营方式变革
B.商业资本主导城市手工业发展
C.理学传播促进文化教育走向兴盛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8.(2023福建龙岩三模)据统计,北宋熙宁十年的酒税,除利州路、势州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以及福建路以外,总计1 164万贯;宋神宗年间的茶税,每年达190万贯。这两项税收约占当时国家财税总收入的五分之一。这表明,当时( )
A.粮食品种日益丰富
B.自然经济的基础发生根本变化
C.饮食商品化程度高
D.商业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9.(2023广东二模)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 )
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
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D.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10.(2023广东深圳高三模拟)北宋之初,“衮冕缀饰不用珠玉,盖存简俭之风”;到了北宋中后期,“在京及诸道州府臣僚士庶之家,多用锦背及遍地密花透背段等制造衣服”“庶民之家,必衣重锦、厚绫、罗縠之衣,名状百出,弗可胜穷”。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理学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
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市民文化冲破了礼制束缚
D.百姓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1.(2023广东惠州一模)北宋设立街道司,专门负责管理城市里的摊贩。通过丈量街道,为商贩规划出可以摆摊的位置,流动的或是固定的个体户小商贩甚至免缴课税。这说明北宋( )
A.地摊经济成为支柱
B.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传统经济政策瓦解
12.(2023北京丰台一模)朱熹在《劝农文》中指出“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既赖田主(地主)给佃生借以养活家口,田主亦藉佃客耕田纳租以供赡家计……今仰人户(佃户与田主)递相告诫,佃户不可侵犯田主,田主不可挠虐(阻挠虐待)佃户”。从中可以看出朱熹主张( )
A.世间存在普遍的天理
B.废除租佃中的门第观念
C.佃户与田主相互依存
D.减轻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13.(2023湖南师大附中三模)周敦颐认为,我与天地之间在于皆有生意。二程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家庭,天地是父母,人是儿女,人人都应该孝敬上天。朱熹提出,对万物的盛衰,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皆所当理会”。这体现了理学( )
A.将个人、社会与宇宙联为一体
B.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C.用哲学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
D.包含一定的自然观
14.(2023湖北武汉四月调研)宋代投壶盛行(如下图),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与矢。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投壶,射之细也。燕饮有射以乐宾。”司马光则认为“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宋代投壶( )
A.反映了民族交流加强
B.凸显了儒学价值取向
C.体现了门第观念淡化
D.折射出教育的平民化
15.(2024湖北黄冈调研)北宋前期,士大夫主要以诗人眼光看待和评价杜甫,其影响力有限。但到了中后期,宋人评价杜甫着眼于“道”与“文”两个方面,甚至称杜甫“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杜甫得到包括官方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崇扬,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 )
A.儒学教育的平民化
B.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
C.商品化趋势的加快
D.市民文化的逐渐形成
16.(2023河北衡水二模)下图所示为某学者对元代科技文献学科分布的统计(单位篇)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
注:图中的“数学”不包括天文历象推演和占卜类的数学著作
A.重视实用技术传播
B.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科技著作助力海外探险
D.战争需要推动科学研究
17.(2023广东韶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宋刻本技术的发展。为避免虫蛀,宋刻本会选用纸性坚韧耐久又可以杀虫的椒纸。它刻印精致,“字画刻手古劲而雅,墨气香淡,纸色苍润,展卷便有惊人之处”;元祐年间刻印的司马光写的《通鉴考异》还得到了乾隆皇帝“是书字体浑穆,具韩柳笔意”的评价,不仅字刻得好,错谬之处也少,是宋刻本的一大优点。宋代国子监除了刻印经史外,还会刻印《脉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等医书,这样做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推动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宋刻本是举世公认的珍贵文物,它的刻印艺术是后世的模范,对后世的书籍制度有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黎世英《宋代的图书印刷业》
材料二 西方印刷术,始于15世纪中叶,德国的谷登堡改进和发明了铅活字,他还排印了西方首部印刷品《四十二行圣经》,曾一度轰动欧洲。……西方对印刷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铅合金、印刷机、油墨等一整套印刷工艺上,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西方还发明了石印、影印、珂罗版等印刷技术。19世纪初,西方印刷术引入中国。鸦片战争后,西方印刷术陆续进入我国,既冲击了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又改变了我国印刷业的分布格局,大大推动了我国由手工印刷转为机器印刷的进程。
——摘编自骆伟《近代西方印刷品及其版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刻本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图书印刷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登堡印刷术的历史意义。
18.(2023安徽“皖南八校”高三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流动”的宋朝
材料一 “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
——《宋史》
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
——《宋会要辑稿》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典卖倚当庄宅田土,并立合同契四本,一付钱主,一付业主,一纳商税院,一留本县。
——《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下面是南宋嘉定(宋宁宗年号)六年“四选”官员人数统计表。
官员 科举出身 荫补出身 其他
尚书左选 925 1380 86
尚书右选 77 2105 1684
侍郎左选 9458 6926 622
侍郎右选 415 11702 3484
——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材料三 太宗时,置榷署于京师,诏诸蕃香药宝货至广州、交阯、两浙、泉州,非出官库者,无得私相贸易。
宋初制定的《私茶法》规定,“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
“流动”是宋朝社会变化的典型特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动”的宋朝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合理,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
1.C 据材料可知,宋朝政府以农业生产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标准,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选C项。
2.A 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棉花种植经历了由南向北的推广过程,小麦则由北向南推广种植,反映了当时南北农业经济交流的加强,故选A项。
3.A 据材料可知,辽、金时期的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体现了农具的传承,反映了北方地区精耕细作模式的传承发展,故选A项。
4.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史》和《北史》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的政治影响力较大,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推行,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门阀政治的影响力日趋衰微,故选A项。
5.C 据材料可知,宋代茶馆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商业利润,反映了灵活的运营手段,故选C项;材料仅列举了临安的茶馆经营情况,并没有全国茶馆的布局,无法得出集中分布地点,排除A项;理学强调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而茶馆“三教九流汇聚”,明显与理学理念冲突,排除B项;茶馆通过“兼营其他生意”来获得更多额外收益,排除D项。
6.D 据材料可知,宋代湖州乌程县浔溪村、安阳、四川茂州均有“佣耕”现象的存在,说明宋代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据所学知识可知,推动这种雇佣关系发展的原因有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制度的变迁、农民的流动性增加、技术进步的推动以及社会分工的深化,所以材料现象能够反映社会分工的深化,故选D项。
7.A 据材料“出版业中各类书店集编辑、印刷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可知,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书店已经不是单一的经营活动,而是集多种经营方式于一体,印刷技术发展推动经营方式变革,故选A项。
8.D 据材料可知,以酒税和茶税为代表的商业税在当时的政府财税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故选D项;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古代自然经济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始终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酒和茶在当时是民间家庭日用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都来自饮食商品化,排除C项。
9.C 据材料可知,宋代的职业流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流动性增强,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出现佛、道的思想,无法得出佛、道思想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职业的流向多元,但传统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租佃关系,排除D项。
10.B 题干所示为北宋初期和中后期,人们服饰从简朴简约到推崇奢华,这一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故B项正确;A项说法和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冲破了”说法欠妥,排除;题干不能说明百姓生活状况有较大改善,排除D项。
11.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选C项。A、B两项与史实明显不符,排除。北宋对地摊经济的宽松政策,并不意味着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意味着该政策的瓦解,排除D项。
12.C 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佃户和田主相互需要,主张通过政府的规范让佃户和田主互利互惠,说明他支持佃户和田主相互依存,故选C项;普遍的天理是宋明理学的观念,和材料中佃户和田主的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门第观念,只强调和佃户和田主两种身份之间的相互依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佃户和田主良性关系形成的维护,并未反映出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放松或者减弱,排除D项。
13.D 从周敦颐的“我与天地之间在于皆有生意”到朱熹的“甚至大大小小的动植物,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它们”说明理学家对于自然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体现出一定的自然观,故选D项。
14.B 据材料“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可知,宋代将投壶活动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故选B项;宋代内部流行的活动,不能说明民族交流状况,排除A项;仅从投壶,不能得出门第观念的状况,排除C项;投壶活动体现的儒学价值取向,无法得出教育的平民化,排除D项。
15.B 据题干可知,对杜甫的评价经历了从“诗人”视角到“道”与“文”两个方面的变化,尤其是“与孔孟合”,说明受到时局变化和理学发展的影响,对杜甫的评价也出现了变化,据此可知,题干所述反映出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故选B项。
16.A 据材料可知,元代科技文献主要集中在地理测绘上,其次是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这些都属于实用技术,故选A项;明清时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排除B项;元代的地理测绘是立足于国内,并非境外的地理测绘,科技著作助力海外探险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元代助力战争的是火药武器,地理测绘、农学、医学和天文历法的研究与战争无关,排除D项。
17.参考答案 (1)特点:重视选纸;制品易长期保存;刻印精致、错漏少;对后世影响深远。
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技术的发展;社会崇文氛围的影响;文教、医学等事业的发展。
(2)意义:推动了基督教文化在欧洲的传播;有利于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近代西方印刷业的发展;有利于近代西方国民教育的普及;传入中国后推动了中国印刷业的近代化进程。
18.参考答案 示例
表现:一方面,宋代经济流动性强,表现在水运交通网促进商品流通,榷场促进边界贸易,契约促进土地流转。
另一方面,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表现在随着科举制发展,门第观念淡化,婚姻不问家世。
宋朝在阶层、商品等方面的流动性不断发展,但是其流动性有限。
成因:以上流动性的特点与宋代经济变动以及维护集权统治密切相关。一方面,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庶族地主壮大,推动社会流动性增强。另一方面,政府为增加税收,继续推行官营专卖制度,同时为维护统治阶层的稳定,推行恩荫制度等又使得流动性有限。
认识:宋代的流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它仍然是封建社会下的局部变化,不应被夸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0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