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2023山东实验中学二模)下面的方向示意图描绘的是清代前期( )
A.高产作物推广
B.国内人口迁移
C.粮食区域运输
D.商帮长途贩运
2.(2023江苏4月联考)下面采自明代《便民图纂·耕织图》,图旁的文字信息为:“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上述图文信息反映出当时( )
A.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征
B.农民努力克服地形制约
C.高产作物得到了推广种植
D.江南地区耕作技术发达
3.(2023广东茂名一模)江西省多山,粤闽农民素善耕山,至江西承佃者十居五六,“始则向田主佃田,饵以现银数两,名曰退价,又曰顶耕,必令业主写立退字付执。……继则多贪退价,将田私佃他人。竟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
A.政府对土地的交易管理严格
B.粤闽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C.土地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跨地区经济活动成主流
4.(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明清以前,法律规定土地买卖需“先问亲邻”,即卖地者的亲邻优先购买。明清时,政府的土地买卖法律中取消了“先问亲邻”的规定,雍正时期甚至明文规定“及持产动归原先尽亲邻之说,借端……希图短价……俱照不应重律治罪。”据此可以推知,明清时期( )
A.农业生产关系变化较为频繁
B.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C.农村的商品化生产发展较快
D.宗族亲缘观念开始淡化
5.(2023福建泉州三模)清代年画《女十忙》(下图)描绘了当时妇女将棉花制成布的情景。这一作品( )
A.呈现了手工工场的雇佣关系
B.表明了劳动妇女地位的提高
C.体现了家庭式手工业的特征
D.描绘了市井女子生活的艰难
6.(2023山西临汾一模)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
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
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7.(2023重庆联考)明清时期,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一田二主”的现象:一块土地分为田底和田面,田底持有人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的权利;而田面持有人享有耕作权,并有向田底持有人交租的义务;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双方互不干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D.小农经济发展受阻
8.(2023广东潮州二模)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时期 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 每公分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
14世纪后半期 17.19 58.17
16世纪前半期 20.19 49.52
16世纪后半期 23.00 43.48
17世纪前半期 32.19 31.07
A.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B.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
C.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D.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9.(2023北京顺义二模)明朝时期实行朝贡贸易,诸国进贡携带的物品分为三类:一是国王贡献方物,名曰正贡;二是国王附搭品,名曰附来货物;三是使臣自进贡货物。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这种“贸易”形式的影响是( )
A.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
B.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10.(2023山东威海二模)复兴的儒学是明朝的正统学说。但在王守仁看来,这一正统学说似乎已经僵化并误入了歧途,他认为无论真理、知识还是美德都属于人心中的“天理”,无需经过儒家学说的长期训导而获得。这一思想( )
A.动摇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B.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否定了伦理道德的标准
D.影响了哲学的发展趋势
11.(2023广东名校联盟联考)王守仁认为,圣人不是生知,不是先知,亦不是无所不知。圣人虽也有才力大小的不同,但论其为圣,是不分知识和才力的。圣人原与凡人一样,并没有全知全能的天赋。由此推知,王守仁意在强调( )
A.圣人应该加强道德修养
B.儒学家应为底层民众服务
C.知识对于成长的必要性
D.发现内心良知的重要价值
12.(2023辽宁锦州一模)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提出,“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的政治伦理原则,他甚至说:“宁丧天下于庙堂,而不忍使无知赤子窥窃弄兵以相吞啮也。”据此可知,王夫之( )
A.主张彻底废除君主专制统治
B.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百姓命运
C.宣扬了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抨击程朱理学严重脱离现实的弊病
13.(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王阳明认为:“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 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这表明心学思想( )
A.提倡追求个性自由
B.强调探究客观世界
C.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D.引导人们学以致用
14.(2023广东六校联考)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下面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①第一次热潮反映治国思想的变化 ②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的交融 ③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第四次热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河北沧州一模)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说:“里中儿代庖(下厨)而创其指,不呼痛,或怪之。曰:吾顷从玄妙观听说《三国志》来,关云长刮骨疗毒,且谈笑自若,我何痛为!夫能使里中儿有刮骨疗毒之勇,推此说孝而孝,说忠而忠,说节义而节义。”由此可见,其时的小说( )
A.蕴含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
B.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
C.成为儒学传播的主要途径
D.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嬗变
16.(202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面是来自一部据14世纪中国戏曲《琵琶记》改编的晚明小说插图。这在一定程度上( )
A.反映了古代社会安宁的情景
B.体现出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
C.说明了当时农业经济的衰退
D.凸显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17.(2023广东深圳一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常熟的士大夫毛晋,将“田数千亩,质库若干所,一时尽售去,即以为买书刻书之用”,他所开刻书工场规模极大,雇佣印工20多人,刻工数百人,因此家业富饶,商贾之家也出了不少名公巨卿、学者文人,如李贽先世是泉州商人,经营海上贸易,徐光启之父“尝业贾”“逐什一之利”。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分解加剧,“士”与“商”两个判若霄壤的等级分解最为剧烈,社会上出现了三个新群体,即绅商群体、知识分子群体、军人群体。“商”则大部分成为绅商集团的主体,“商”的地位的提高,“士”的消失,这两种趋向都不是清朝统治的喜讯,“士”“商”分解及两者的溶而为一带来了新的政治内容和时代特征。
——摘编自曹大为等《中国大通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说明其影响。
(2)简析材料二中“士”“商”分解加剧的原因与历史作用。
答案:
1.B 图片中迁移的方向上有向台湾、江西和四川、东北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明末清初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故选B项。
2.B 根据材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图描绘了灌溉工具翻车,且“只愿高低不做荒”体现了农民将水从低处引向高处,反映了农民努力克服地形制约,故选B项。
3.C 据题干可知,明清时期大批粤闽农民跨省到江西省承佃,后又“私佃他人”,以致“竟有以一主之田,分佃至数十人,甚至任意典卖”,体现了土地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故选C项。
4.A 根据材料“明清以前……‘先问亲邻’……明清时……取消了‘先问亲邻’的规定”可知,明清时期取消了亲邻优先购买土地的政策,这反映了土地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土地买卖较为频繁,政府作出政策调整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5.C 据材料《女十忙》年画内容可知,其将传统经济下纺织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轧棉、弹花、纺纱、摇线、织布等环节一一展现于同一个平面上,这幅年画表现了在当时中国小农经济中家庭纺织业的实际情况,记录了传统的家庭式手工业中女子的劳动生活,故选C项。
6.C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性,地区间进行了经济的互补,可见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达,故选C项。
7.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随着租佃制的发展,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并可以自由独立进行买卖、典当、馈赠等,这反映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排除B项;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突出,排除C项;租佃制有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8.C 据表格可知,从14世纪后半期到17世纪前半期,每公石粮价越来越高,每公分银能购得之米越来越少,这说明白银的购买力下降,故选C项;据表格内容仅能知道米价提高了,米的产量的持续上升应该带来的是米价下降,排除A项;材料中仅呈现了米价,无从体现农业的经营方式,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出现贸易范围及区域,故无法得出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排除D项。
9.C 根据材料“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可知该政策会刺激外商来华贸易,但是过多的赏赐同时也会加大政府的财政压力,故选C项。
10.D 材料反映了王守仁“致良知”的心学理论,王守仁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影响了哲学的发展趋势,故选D项。
11.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守仁提出一套“致良知”为核心的理念,“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材料中王守仁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不在于先知先觉,也不在于全知全能,而在于发现内心“良知”,故选D项。
12.B 根据材料“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可知,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关心百姓的命运,说明王夫之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并关心百姓命运,故选B项。
13.C 据材料可知,下定决心用功,就一定会有收获,体现了王阳明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故选C项;“立志用功,如种树然”“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强调立志用功,功到自然成,并非提倡个性自由,排除A项;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并不强调探究客观世界,排除B项;材料中王阳明以种树为例,强调用功,而非“致用”,排除D项。
14.B 商周时期,周朝的“宗法制度”“敬天保民”,把社会重心从“神”拉到了“人”,即治国思想的变化,故①正确;魏晋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争斗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即魏晋名士倡导“个性自由”,否定了两汉以来的“名教礼法”,故②错误;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主要是因为科举制的完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宋朝处于多民族政权的并立时期,没有巩固国家的统一,故③错误;晚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财富的追求成为社会时尚,出现从“道德”到“功利”的现象,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
15.A 通过冯梦龙描写的“里中儿”的事例,体现了话本小说中蕴含的儒家忠孝节义对民众的教化作用,故A项正确;忠孝节义并非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明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并未发生变化,排除D项。
16.B 从图中可知,这是反映晚明时期地方政府在荒年开仓赈济灾民的情景,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社会关注民生的治国理念,B项正确。
17.参考答案 (1)现象:“士”“商”相互流动。
影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
(2)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训练题第13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