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历史练习
练习内容:(第1课至第6课)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下表的相应位置)
1.“2023年国庆长假期间,各地红色旅游景点人气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厚植家国情怀。”某旅行社设计了“上海—井冈山—延安—北京”这样一条红色旅游线路,这条旅游线路的设计展示了( )
上海“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井冈山“开创革命新路” 延安“敌后战场指挥中枢” 北京“新中国的象征”
A.国民革命的过程 B.红军长征克服艰难险阻
C.抗日战争的历程 D.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
2.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影作品情景演绎 B.开国大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新闻评论 D.相关文学艺术作品
3.“它在一个人口占人类总数近四分之一的大国里,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因而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支持。”材料描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A.背景 B.标志 C.进程 D.意义
4.如下图是关于1950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出的两个方案,方案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C.维护国家安全需要 D.致力实现国家统一
5.如下图这张知识卡片所摘录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 )
A.增产节约,支援前线 B.士气高涨,战无不胜
C.以礼待人,诚信友善 D.热爱和平,抗击侵略
6.202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下选项,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民问题关切的是( )
A.没收地主和富农全部财产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对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7.陕西农民侯永禄在日记中记下了分地时的场景:“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走起路来抬头挺胸,扬眉吐气,真是心情舒畅,干劲冲天”。这反映出土地改革( )
A.巩固了人民政权
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C.提高了农民的地位和生产热情
D.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8.下图所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主要工业品和粮食产量变化柱状图。下列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社会主义建设的推动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9.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该报告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动高峰出现在1952-1957年,城市职工的人数从1603万增加到3101万,当时东北三省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动( )
A.适应了土地改革的需要 B.加快了农业集体化进程
C.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有力支援了工业化建设
11.初教—5飞机试飞成功,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由修理阶段跨入制造阶段;1956年9月,国产B2—34中型坦克发动机问世,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对这一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C.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D.武器研发,军事强国
12.如下图漫画题为《敬祝进步》(缪印堂):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该漫画反映了( )
1954年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
1953年说:“哈!我相信你!”
A.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B.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信心
C.封建土地制度废除后的喜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称:“中国在不能制造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的条件下,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较多的时间。”这说明我国( )
A.实现工业化的条件尚不成熟
B.加快实行工业化的可能性
C.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艰巨性
14.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国(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工业实现均衡发展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15.下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3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 )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 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
16.“十四五”规划是2021—202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17.1953年下半年,上海市报社、出版社和剧团纷纷通过宣传画、连环画、故事书、越剧、沪剧、话剧、相声、说唱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当家作主的主题。这些宣传( )
A.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营造舆论氛围
B.说明朝鲜战争使我国国际地位提高
C.表明我国“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D.说明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
18.1956年,北京市长彭真欣然宣布:“我们的首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彭真市长基于怎样的史事判断北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了( )
A.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一五”计划的顺利开展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1961年,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制定一五计划 D.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20.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人民公社体制被废除 B.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拨乱反正”的开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图二开国大典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数千年的封建压迫,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一齐被中国人民葬入坟墓,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过去了,从此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1)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图一与图二之间的联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时代”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材料三: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提倡吃饭不要钱。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都归公社所有。许多果树被砍、家禽被屠宰。
(1)材料一是1958年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它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次严重失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有哪些并谈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1950年分田分地 图二一五计划厂纪念邮票
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1.7%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私营工业户数的99%和私管商业户数的82.2%实现了公私合营。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图二所示时期党和政府的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的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除了图一反映的事件外,还有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反映的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从材料一中的图一所示改革到材料二中的改造,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3分)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欢天喜地】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时间+事件)?(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
材料二: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依据材料指出,“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天换地】
材料三: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3)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写出采取这一措施后我国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它们的共同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历史练习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D D C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A A A D D C
21.(1)联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一系列决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22.(1)积极作用: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
(2)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缺乏建设经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经验教训: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3.(1)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关系: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原因:新生政权得到了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3)主要方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变化:由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或:由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4.(1)标志:1949年,开国大典。
(2)事件:抗美援朝。影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改变:由地主所有变成农民所有。原因:土地改革。改变: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
(4)作用:巩固了新中国。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第二中学、第四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