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仿真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 )
A.北京、上海 B.北京、杭州 C.天津、扬州 D.洛阳、杭州
【答案】B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大运河,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 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文景时期,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将其赋税和徭役。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工程,减轻百姓负担。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生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成为“开元盛世”。由此可知,①③符合题意,C正确;
科举制是隋朝时期诞生的,文景时期,还没有科举制,②错误,AB排除;
文景帝时期,推行垦荒政策,④错误,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知道汉文帝和汉景帝、唐太宗、唐玄宗都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3.唐藩联姻的故事是我国的千古佳话,请说出唐太宗把唐朝哪位公主嫁给吐蓄赞普松赞干布( )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西施
【答案】B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B项正确;
金城公主是唐中宗时期嫁给了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排除A;
王昭君是西汉元帝时期和亲匈奴,排除C;
西施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4.长安城的繁荣是唐朝繁荣的缩影。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以上唐诗体现了唐朝( )
A.农业发达,海陆畅通 B.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C.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D.城市整齐,商业繁荣
【答案】D
【知识点】盛唐经济的繁荣
【解析】 由材料“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可知,这反映了唐朝长安城的整齐,由材料“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可知,这反映了唐朝商业繁荣,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经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5.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知识点】遣唐使;鉴真与玄奘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①项,唐朝时期,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19次遣唐使,日本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故①项正确。②项,唐朝时,鉴真东渡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故②项正确。故B符合题意;
③项,唐朝时期,玄奘西行是学习他国文化,故学习③项错误;④项,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故④项错误。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由于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社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答案】B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唐朝由盛转衰”并结合所学可知,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集权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正确;
大泽乡起义发生在秦朝末年,排除A项;
黄巢起义发生在唐朝末年,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排除C项;
黄巾起义发生在东汉末年,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唐朝的盛衰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素养。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7.以下关于“安史之乱”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B.“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
D.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答案】C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A 描述正确;
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B 描述正确;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D 描述正确;
881年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 C 描述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史之乱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8.下列有关北宋科举制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表述准确的是( )
①创立的殿试制度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②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③促进 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④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 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 创立的殿试制度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是在唐朝时期,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能记得准记得牢。
9.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及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赵匡胤——澶州之战提振士气 B.耶律阿保机——创制西夏文字
C.元昊——陈桥驿兵变 D.宋真宗——御驾亲征击退辽军
【答案】D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
【解析】 据所学知,澶州之战提振士气是的是宋真宗,排除A;
创制西夏文字的是元昊,排除B;
发动陈桥驿兵变的是赵匡胤,排除C;
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 项正确;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国家建立巩固 B.时代繁荣开放
C.民族政权并立 D.盛世危机四伏
【答案】C
【知识点】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
【解析】 本题考査两宋时期的时代特点,根据题干“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和西夏、辽对立,南宋和西夏和金对立,体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 C 项正确;
材料体现了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特点,和国家建立巩固无关,排除 A 项;
材料仅仅列举了两宋和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关系,不能看出“时代繁荣开放”,排除 B 项;
材料体现了两宋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看不出“盛世危机四伏",排除 D 项。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1.现在我们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宝、人民币等等。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可选择的支付方式是( )
A.交子 B.会子 C.瓦子 D.人民币
【答案】A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商业繁荣,于是在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会子,不符合题意;
C.瓦子,不符合题意;
D.人民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比如时间等,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这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12.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金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⑤蒙古灭西夏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②③
【答案】A
【知识点】蒙古族的兴起与蒙古灭夏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依所学可知,12世纪中后期,蒙古草原上各部彼此征战不已,人民长期处在战争的苦难中。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通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了周围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于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于大都,元世祖就是忽必烈,元朝于1276年灭南宋,1279年灭抗元势力,完成统一,综上分析先后排序为④⑤③②①。
A项④⑤③②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识记知识的能力。
第Ⅱ卷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 。
【答案】杨坚(隋文帝)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故答案为:杨坚(隋文帝)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没有什么技巧。
1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是 。
【答案】武则天
【知识点】女皇武则天
【解析】武则天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故答案为:武则天。
【点评】本题考查武则天,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唐朝时, 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答案】鉴真
【知识点】鉴真与玄奘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故答案为:鉴真。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6.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 的局面。
【答案】藩镇割据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答案为:藩镇割据。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没有什么技巧。
17.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答案】景德镇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的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故江南制瓷中心是景德镇。
故答案为:景德镇。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8.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如图描述的是 (水利工程的名称)?
(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4分)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3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分)
【答案】(1)隋朝大运河.
(2)北京;杭州
(3)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4)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知识点】大运河的开通
【解析】(1)图中此水利工程由北往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可以判断此水利工程是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本题需要识记隋朝京杭大运河的示意图,包括京杭大运河的四段、沟通的五大水系和连接的城市。
(3)京杭大运河由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C段)、通济渠(D段)、邗沟(E段)和江南河(F段).由B余杭出发去洛阳,需要经过江南河(F段)、邗沟(E段)、通济渠(D段)三段.不可能经过永济渠(C段)。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点评】要熟练掌握大运河修建的时间、三点:中心-洛阳;北-涿郡(今北京);南-余杭(今浙江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水: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北-南)。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2分,共2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力?(3分)
(2)该朝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什么?有何影响?(3分)
(3)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2分)
【答案】(1)始于唐朝;拥有土地权、兵权、行政权和财权。
(2)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3)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安史之乱
【解析】⑴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唐朝;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节度使拥有土地权、兵权、行政权和财权;
⑵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唐代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安史之乱;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使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⑶依据所学可知,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点评】本题考查藩镇割据,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导向性非常好,既考查基础知识,又有史料做支撑。
20.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3分)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被称为什么?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3分)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言之有理即可)(3分)
【答案】(1)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重要粮仓、占城稻。
(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4)①应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②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③重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1)据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农业产量提高,丝织业发展起来;据材料“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可知,宋代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据材料“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可知,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两宋时期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占城稻。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到南宋最后完成。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应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重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故答案为:(1)原因: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2)重要的粮仓;占城稻。
(3)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4)①应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②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③重视科技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仿真模拟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隋朝大运河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它们分别是今天的( )
A.北京、上海 B.北京、杭州 C.天津、扬州 D.洛阳、杭州
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封建社会的治世局面的出现原因时,发现共同点有(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治世出现的前提 ②统治者善于用人,注重科举选才
③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百姓负担 ④统治者推行垦荒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唐藩联姻的故事是我国的千古佳话,请说出唐太宗把唐朝哪位公主嫁给吐蓄赞普松赞干布( )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西施
4.长安城的繁荣是唐朝繁荣的缩影。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以上唐诗体现了唐朝( )
A.农业发达,海陆畅通 B.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C.胡汉交融,中西贯通 D.城市整齐,商业繁荣
5.唐朝时期,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物质文明等方面联成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有( )
①日本遣唐使来华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6.“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社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期。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7.以下关于“安史之乱”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B.“安史之乱”的主要领导人是安禄山和史思明
C.安史叛军攻入长安,建立了政权
D.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8.下列有关北宋科举制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表述准确的是( )
①创立的殿试制度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②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③促进 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④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及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赵匡胤——澶州之战提振士气 B.耶律阿保机——创制西夏文字
C.元昊——陈桥驿兵变 D.宋真宗——御驾亲征击退辽军
10.如果把“西夏建立、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岳飞抗金、偏安一隅”提炼为一个学习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国家建立巩固 B.时代繁荣开放
C.民族政权并立 D.盛世危机四伏
11.现在我们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宝、人民币等等。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可选择的支付方式是( )
A.交子 B.会子 C.瓦子 D.人民币
12.下列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建立元朝 ③蒙古灭金 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⑤蒙古灭西夏
A.④⑤③②①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⑤④②③
第Ⅱ卷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5分)
13.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人物是 。
1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以为女皇帝是 。
15.唐朝时, 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16.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 的局面。
17.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18.请你仔细观察如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如图描述的是 (水利工程的名称)?
(2分)
(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4分)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不能填字母)
(3分)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2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12分,共20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力?(3分)
(2)该朝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什么?有何影响?(3分)
(3)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2分)
20.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3分)
(2)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被称为什么?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3分)
(4)你认为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言之有理即可)(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 七年级下册历史 期中仿真模拟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