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单选题
1.1988年,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发表《论脱钩》,强调第三世界国家最终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脱钩”不是“闭关自守的同义语”,而是要“不受世界范围内活动的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统治”的影响。上述观点反映了( )
A.逆全球化潮流的兴起 B.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向往
C.民族独立思想的觉醒 D.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诉求
2.冷战时,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3.2023年8月22~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会议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这次扩员体现了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这表明金砖国家( )
A.倡导丝路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亚欧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和平发展
4.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2月参加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时提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扩大粮食、能源、金融、医疗等领域务实合作。这反映了中国( )
A.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B.推动大国之间协调合作
C.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完善 D.促成地区热点问题解决
5.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职后为特朗普退出巴黎协议致歉,当晚宣布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停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行政措施。联合国方面对于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示欢迎。这表明( )
A.美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世界新秩序已然建立
C.国际问题需合作应对 D.联合国主导国际事务
6.老子《道德经·道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理念。下列文化现象,体现了这一理念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面对近期的巴以冲突,王毅部长指出:中方反对和谴责一切伤害平民的行为,并指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同时强调,中方愿同沙特等阿拉伯国家一道,继续支持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的事业,推动巴勒斯坦问题重回“两国方案”正确轨道,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这一言论反映出中国( )
A.倡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致力于落后国家的民族复兴
C.注重维护国际正义与和平 D.积极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亚投行成员有资格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开放;开业半年发放的首批4个项目共计5亿美元的贷款中,有三个项目都是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联合融资。这说明亚投行与现有其他国际多边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具有
A.合作、互补性 B.主导、替代性 C.开放、竞争性 D.补充、从属性
9.2021年3月,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更团结。此后奥委会全会通过决议,将奥林匹克宣言修订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C.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D.建立国际体育新秩序的迫切性
10.当代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第三世界日益崛起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D.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
11.有学者指出:从冷战中我们的得到的重要教训就是,单边军事干涉对谁都没有好处,在当今世界上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就是各国在承认多样性的同时促进交流,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多边行动对灾难性事件加以预防。该学者意在强调
A.冷战后世界各国根本利益趋同 B.全球治理主体应朝着多元化发展
C.各国要独立自主开展外交活动 D.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不断走向稳定
12.亚太经合组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各国经济协作和共享发展,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尽管其成员国在国力、制度、文明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这并没有成为推动经济合作的阻碍。这说明( )
A.世界各国政治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 B.尊重文明多样性有利于推动区域合作
C.多极化趋势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
13.普遍贫困是许多前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主要特征,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尽力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收入水平,消灭贫困。但只有少数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实现了目标。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 )
A.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 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经济增长依赖于发达国家 D.社会内部贫富分化严重
14.下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
C.美苏争霸,美国仍然处于上风 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
15.如表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 )
时间 大事 时间 大事
1945年 联合国成立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52年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56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2001年 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
1961年 不结盟运动形成 2023年 巴以冲突爆发
A.联合国维护了世界和平
B.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
C.世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D.各国积极参与区域集团化以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16.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10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进联合国决议。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1)概括材料一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美国这种心态的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合上述,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3年、2014年、2015年涌入欧洲的难民数量分别约为6万、21.8万和50万,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预计至少有85万难民通过地中海前往欧洲,而2015年的难民主体中有80%来自叙利亚……另一方面,海难频发使难民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救助与难民治理的矛盾上升。受近年发生的中东变局深刻且持续的影响,此次涌向欧洲的大多是西亚、北非地区的战争难民……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成为受难民冲击的一线国家。逃难者的生存工具是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脸谱”等社交网络媒介,这些媒介给逃难者提供了重要信息,使他们知道向哪一方向移动。
——摘编自方华《难民保护与欧洲治理中东难民潮的困境》
材料二联合国难民署在应对难民问题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首先,1951年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将难民的定义局限于政治难民,这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其次,难民来源国无力管控难民大规模流动的情形,难民收容国承担了过重的难民安置责任,这也让难民来源国与收容国在难民安置和管控的责任分担上出现裂痕;最后,联合国难民署作为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核心机构,面临赋能缺失和与国际移民组织分工不明等多项挑战……虽然2016年召开的联合国大会第71届会议通过了《关于难民和移民的纽约宣言》,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但是由于每个国家或地区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承受能力不同,所以“难民大规模流动”的认定一方面需要参考《关于难民和移民的纽约宣言》中的四点因素,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个案,在具体情形中判断“难民大规模流动”的规模和影响。
——摘编自谢垚琪《联合国难民署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困境与出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13年以来中东难民潮所呈现的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难民大规模流动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指出联合国难民署的应对出路。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月,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9日,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包括“三角洲”特种部队在内的特种部队进驻后,艾迪德派武装强烈报复,不断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与美军进行激烈抗击,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10月3日,美军特遣队指挥官威廉 盖瑞森获得情报人员密报,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将于当日下午前往位于摩加迪沙的奥林匹克饭店参加秘密会议,美军侦察机迅速飞临共成功抓获24名索马里俘虏。得知美军直升机入侵的消息后,艾迪德的部队立即用扩音器向索马里人广播:“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为援救身处危险中的特种队员,在盖瑞森的不断催促下,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碰商,救援部队终于组成。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与城中坚守的部队会合整个救援活动持续至次日6时30分。此战造成美军直升机2架被击落,19名精锐战士阵亡,70余名受伤。
——摘编自张苗林陈彬《美军永远的痛——摩加迪沙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军侵入索马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侵入索马里战败的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反映了二战以后的世界现实,在国际关系史上,雅尔塔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后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体系。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背景和内容来看,该体系同样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当它们对东欧、巴尔干、中国及远东其他地区进行安排的时候,既不与当事国协商,也不考虑当事国的利益。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且这些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而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埃及学者的意思是发展中国家要减轻对发达国家或者对资本主义世界国家的依赖,所以其目的是要改变当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反映了改革全球治理体系的诉求,D项正确;这一观点实质上是要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并非是逆全球化兴起,排除A项;当今世界的主流就是和平与发展,因此并非是对和平与发展的向往,排除B项;1988年的埃及早就是民族独立国家了,所以并非是民族独立思想的觉醒,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材料强调了冷战之后“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也就反映了发展经济、追求和平成为了时代的主题,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差距加大的信息,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制度也未涉及可持续发展,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D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23年(世界)。根据材料“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决心,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可知,金砖国家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寻求合作共赢,D项正确;根据材料“会议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可知,金砖各国在扩大金砖组织成员国和伙伴国,会带动“一带一路”的发展,并不是倡导丝路建设,排除A项;埃及、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国家,所以范围不仅仅欧亚,排除B项;金砖国家的宗旨是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2年12月(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中国推动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扩大多领域务实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中国为世界的发展提出中国方案,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完善,C项正确;材料是中国发展和阿拉伯国家间的关系,不是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多领域合作,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没有推动大国之间协调合作,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地区热点问题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1年美国。依据材料概括可知: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和世界卫生组织等,说明美国重新参与世界问题的解决,联合国方面对于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示欢迎,说明国际问题需合作应对,C项正确;材料表示美国仍然是世界重要一员,国际问题的解决需要美国的参与,未涉及国际地位的下降,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新秩序的建立,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联合国主导国际事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和近代世界。题目中的理念是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①为李冰和都江堰工程,利用自然造福人类,④《寂静的春天》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都符合这一理念。②是毕昇发明印刷术,③印象派《日出·印象》与题目中理念无关。故选D项。
7.C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面对巴以冲突,我国政府始终站在正义的一方,不仅呼吁冲突双方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还呼吁国际社会加速推动巴以问题的公正、和平和根本性的解决,以维护世界和平,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注重维护国际正义和和平,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对巴以冲突问题的和平解决,这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无关,排除A项;中国注重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发展,但“致力于”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推动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亚投行成员有资格向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开放,他们合作融资,故关系是合作的,具有互补性,故A正确;通过材料得不出亚投行与世界银行具有替代性,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竞争,故C错误;材料没有从属性,故D错误。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可知,“当今世界彼此依靠,单靠个体已经无法解决目前而临的挑战。为了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我们需要更团结”,这要求全人类要互相团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A项正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方案,而非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真实想法,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C项只强调“和平与发展”,表述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只是把奥林匹克宣言作了修订,无法体现国际体育新秩序的构建,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故B项正确,D项错误;AC项是B项的具体表现。
11.B
【详解】依据材料“在当今世界上解决冲突的唯一办法就是各国在承认多样性的同时促进交流,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通过多边行动对灾难性事件加以预防”,可以看出该学者在强调当今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来共同解决问题,B项正确;“趋同”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合作,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虽然在国力、制度、文明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并没有成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障碍,可见尊重文明多样性有利于促进区域合作,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世界各国政治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国际关系民主化”,排除A项、C项;亚太经合组织只是众多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之一,仅凭此不能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只有少数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实现了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但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除少数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外,大多数国家仍处于普遍贫困中,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依赖于发达国家,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并不平衡,并非是其社会内部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并以文字信息强调“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实际上体现了两极格局解体后,美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依然坚持冷战思维,将俄罗斯当作其竞争对手,B项正确;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仅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苏冷战时期,A项错误;随着苏联解体,美苏争霸已经不复存在,C项错误;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不能理解为世界存在多个力量核心,不是多极化趋势的体现,D项错误。
1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从材料中“联合国成立、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等大事中可以得知:世界各国人民关注发展、极力维护和平,也就说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反恐”旗号入侵阿富汗、巴以冲突爆发”等事件中得知世界并不安宁,B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当前世界还有动荡,所以并不能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无法体现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排除AC项;材料内容也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成立联合国,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设立“世界环境日”,加强在保护世界环境时团结协作等,均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致,是世界人民在谋求本国发展时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行动,①②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冷战”是美苏争霸的产物,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③不符合题意,排除与之组合的ABC三项。故选D项。
17.(1)含义: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原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雅典国力进一步强盛。
(2)德国完成统一,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组建三国同盟。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不同方式: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雅典)。第一小问含义,据材料一“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可知,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强大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角度进行说明,如政治上,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军事上,希波战争使雅典国力进一步强盛。
(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德国)。据材料“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及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完成统一,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组建三国同盟。对于英国而言,英国扩军备战,调整大国关系,形成三国协约,最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3)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美国、苏联)。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及所学冷战爆发背景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同盟基础消失;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冲突;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第二小问不同方式: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德竞争最终走向战争,美苏对抗选择冷战。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可知,“修昔底德陷阱”是因为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这告诉我们面对新兴国家的崛起,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人类命运的相关性,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防止战略误判。
18.(1)难民数量不断增加;流动方向主要是从中东经过地中海前往欧洲;海难导致难民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救助与难民治理之间的矛盾上升;难民潮的出现受中东变局的影响;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社会网络媒介影响逃难者的移动方向。
(2)原因:中东社会变局造就了越来越多的难民;欧洲社会稳定,社会福利较高;欧洲的人道救助政策;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社会网络媒介的影响。出路:实行经济援助和法律保护,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减少难民的产生。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2013年以来中东难民潮所呈现的特点根据“2013年、2014年、2015年涌入欧洲的难民数量分别约为6万、21.8万和50万,2015年和2016年这两年预计至少有85万难民通过地中海前往欧洲,而2015年的难民主体中有80%来自叙利亚……另一方面,海难频发使难民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救助与难民治理的矛盾上升”得出难民数量不断增加;流动方向主要是从中东经过地中海前往欧洲;海难导致难民死亡人数不断攀升;人道救助与难民治理之间的矛盾上升;根据“受近年发生的中东变局深刻且持续的影响”得出难民潮的出现受中东变局的影响;根据“逃难者的生存工具是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脸谱’等社交网络媒介,这些媒介给逃难者提供了重要信息,使他们知道向哪一方向移动”得出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社会网络媒介影响逃难者的移动方向。
(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之所以出现难民大规模的流动,首先是中东社会变局造就了大量难民;其次是欧洲社会稳定,社会福利较高,同时欧洲实行人道救助政策,吸引了难民向欧洲的涌入;最后是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和社会网络媒介也影响了难民的流动方向。联合国难民署的应对出路主要是实行经济援助和法律保护。同时还应该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减少难民的产生。
19.(1)背景:两极格局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索马里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索马里武装派别的反抗给美国造成损失。
(2)原因:美军侵入索马里战争的非正义性;索马里人民的顽强抵抗;得到了国际援助。
【详解】(1)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92年(世界)。背景:依据材料“1992年12月9日”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依据“索马里西亚德政府被推翻,各派军阀混战,局势持续动荡不安,人民苦不堪言”可知,索马里国内军阀混战,政局动荡;依据“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依据“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维和部队在索马里的行动引起索马里最大武装派别——艾迪德派的不满,并与联合国部队屡次发生冲突”、“造成部分美军及大量平民伤亡”可知,索马里武装派别的反抗给美国造成损失。
(2)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1992年(世界)。原因:依据材料“美军打着人道主义救援的旗号出兵索马里”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军侵入索马里战争的非正义性;依据“出来,为你的家园战斗吧”、“他们用AK﹣47自动步枪和RPG﹣7火箭筒对美军进行猛烈射击,并在主要路口燃烧轮胎,设置路障”、“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成功突破索马里武装的封锁”可知,索马里人民的顽强抵抗;依据“驻索最高指挥官蒙哥马利少将经过与多国部队长达4个多小时的反复碰商,救援部队终于组成”可知,得到了国际援助。
20.示例:
论题:雅尔塔体系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雅尔塔体系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正义事业的产物;雅尔塔体系在美苏实力平衡的基础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雅尔塔体系通过大国的妥协与合作,建立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协调了国际争端,维持了战后世界和平;雅尔塔体系将苏联与欧美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对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十分有利;其主张的和平、民主与自由,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失,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
总之,与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旧国际关系格局相比,雅尔塔体系虽然仍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但总体上更具历史进步性。
【详解】论述:首先阅读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材料中“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的产物”“对世界和平与战争状况有着重大影响”“对战后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宝贵遗产”等信息,可得出论题——雅尔塔体系具有历史进步性;确定论题后,综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论述,如通过分析雅尔塔体系确立的背景、作用和现实意义等,说明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旧国际关系格局相比,雅尔塔体系虽然仍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但其总体更具历史进步性;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持理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练习(含解析)---2023-2024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