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度
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4月份月考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范围:八下第一二单元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时的场景照片。它可以成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 )
A. 口述史料 B. 间接史料 C. 第一手史料 D. 第二手史料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 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 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3.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 B.
C. D.
4.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这次典礼标志着( )
A. 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 历史学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诞生
C. 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6.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7.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8.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为部队开通前进道路,舍身堵住机枪眼的英雄是( )
A. 杨根思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黄继光
9. 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表明我国参战的目的是( )
A. 打击美国霸权 B. 保家卫国 C. 维护朝鲜独立 D. 民族解放
10.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材料中的“他”是( )
A. 罗盛教 B. 彭德怀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11.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主要得益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2.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这一比重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分田包干到户逐步推广 D.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3. 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
A. 1949年南京解放 B. 1949年开国大典
C.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 1952年第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4. 某班同学正在编排历史情景剧:“1951年,青年杨某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赴朝作战。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积极投入到川藏公路的建设,因表现优异,荣获部队表彰。”该剧中杨某某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A. 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B. 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C. 第一个五计划、三大改造 D. 抗美援朝、第一个五计划
15. 1953年春,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培训港口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班,聘请苏联专家授课,并将报告整理为新中国第一部港工专业论著,向全国推广。由此可知,苏联专家的援助( )
A. 促进人才培养和新中国建设 B. 有助于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
C.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强国基础
16. 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
A. 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
B. 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
C. 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
D. 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
17.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 下面是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表。这反映出我国( )
类别 工业总产值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1957年 704亿元 535万吨 1.31亿吨 193亿千瓦时
比1952年增长 128.6% 296% 98.5% 164%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 )
A. 大力发展农林水利事业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D. 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20. 徐特立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下图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通过此次会议,他可以见证( )
A.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21. 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 B.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C.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都主要受欧美民主政治的影响
22. 如图中,老年妇女捧着她的“选民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 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 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23.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说道:“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是指( )
A. 中共十四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4.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赎买政策 B. 廉价收购 C. 无偿没收 D. 按劳分配
25. 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变为国有资本等手段,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工业化建设需要
26.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下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主题
时间 事件
1956年9月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3年底 大庆油田进人全面开发建设
1966年夏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A. 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7. 1961年,毛泽东主席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决策旨在(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
C. 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D. 解决国民经济的困难
28.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 B.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D. 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29.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王进喜 D. 雷锋
30. 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工人阶级模范人物的代表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雷锋
D. 王进喜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时间 历史事件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911年 辛亥革命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3年 抗美援朝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2)上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33.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成就瞩目】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2)请你举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并说说从他身上你汲取了哪些精神力量?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重大失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四: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5)据材料四,指出“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指的是哪些反革命集团?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广东省德庆县德庆中学2023—2024学年度
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4月份月考卷
(考试时间:80分钟 范围:八下第一二单元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 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时的场景照片。它可以成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 )
A. 口述史料 B. 间接史料 C. 第一手史料 D. 第二手史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图片材料是第一手史料,C项正确;口述史料、间接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都不是题干史料的类型,排除ABD项。故选C项。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 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B. 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
C.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D.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主人士”等,结合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A项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制定,排除B项;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56年4月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
3.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下列哪一图片所示内容是本次会议上决定的?(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B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党旗在1949年之前已经决定,排除A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在1950年决定,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颁布,排除D项。故选B项。
4.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这次典礼标志着( )
A. 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D.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项正确;毛泽东主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时间是1954年,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5. 历史学著作《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共产党诞生
C. 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指的是秦朝建立后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指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久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D项正确;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体现的是经济,不是政治和社会结构,排除A项;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只是一个单纯的结果,不能反映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诞生实在1921年,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6.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A. 近代化的探索
B. 抗日战争的胜利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 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时间轴的时间分别是“1921、1927、1936、1945、1949”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36年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由此可知,题干的时间轴描述的主题是中共成立以及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项符合题意;A项包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事件,与题干内容不符;B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不能全面反映数轴,不符合题意;C项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7.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 B.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D项正确;开国大典举行时,解放战争尚未取得完全胜利,排除A项;1952年底土改完成,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排除B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8.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其中,为部队开通前进道路,舍身堵住机枪眼的英雄是( )
A. 杨根思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黄继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继光是上甘岭战役中的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所在的一个被敌人占 领的高地,当冲人火力阻击时,黄继光在已经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D项正确;杨根思在1950年11月29日在朝鲜战场阻击美军南逃任务战斗中牺牲,排除A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排除B项;1952年1月2日,罗盛教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崔莹而英勇献身,排除C项。故选D项。
9. 毛泽东在国务会议上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表明我国参战的目的是( )
A. 打击美国霸权 B. 保家卫国 C. 维护朝鲜独立 D. 民族解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分析可知,我国参战的目的是保家卫国,B项正确·;题干材料表明我国参战的目的是保家卫国,不是打击美国霸权、维护朝鲜独立、民族解放,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在已经受伤、手榴弹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材料中的“他”是( )
A. 罗盛教 B. 彭德怀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D项正确;罗盛教牺牲生命救朝鲜落水儿童,排除A项;彭德怀是抗美援朝的指挥官,排除B项;邱少云为了掩护潜伏部队,被火烧死,排除C项。故选D项。
11.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主要得益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结合所学,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农业生产,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1949年,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实施初步改变我国工业落后局面,排除C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2.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这一比重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分田包干到户逐步推广 D. 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在1954年发生了变化,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A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未涉及分田包干等内容,C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D与材料无关。
13. 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时间及标志是( )
A. 1949年南京解放 B. 1949年开国大典
C.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D. 1952年第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近3亿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就标志着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D项正确;1949年南京解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排除A项;1949年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排除B项;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获得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
14. 某班同学正在编排历史情景剧:“1951年,青年杨某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参军,赴朝作战。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积极投入到川藏公路的建设,因表现优异,荣获部队表彰。”该剧中杨某某经历的历史事件有( )
A. 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B. 抗美援朝、西藏和平解放
C. 第一个五计划、三大改造 D. 抗美援朝、第一个五计划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赴朝作战”可知,杨某某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根据“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3年我国开始第一个五计划,修建了川藏公路,D项正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不符合“战争胜利后,他回国并被部队安排到西藏”,排除AB项;根据“赴朝作战”可知,杨某某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该剧中杨某某经历的第一个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排除C项。故选D项。
15. 1953年春,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培训港口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班,聘请苏联专家授课,并将报告整理为新中国第一部港工专业论著,向全国推广。由此可知,苏联专家的援助( )
A. 促进人才培养和新中国建设 B. 有助于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
C. 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D. 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强国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3年春,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培训港口建设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班,聘请苏联专家授课,并将报告整理为新中国第一部港工专业论著,向全国推广”可知,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这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和新中国的工业建设,A项正确;苏联专家的援助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C项;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6. 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
A. 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
B. 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
C. 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
D. 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行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黑色柱体代表的是工业,白色柱体代表农业,工业和农业持续增长,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工业大幅增长超过农业,C项正确;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被消灭,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而题中图片显示农民与地主阶级土地占有持续上升,这与题中图片内容不符,排除A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以1956年之前不会存在社会主义,排除B项;中国引进外资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7. 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第一个五年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故①②③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结束,大庆油田于1959年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故④错误。综上故选A。
18. 下面是195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表。这反映出我国( )
类别 工业总产值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1957年 704亿元 535万吨 1.31亿吨 193亿千瓦时
比1952年增长 128.6% 296% 98.5% 164%
A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数据表可知,1957年时我国工业总产值、钢产量、原煤产量、发电量比1952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我国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年-1957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A项正确;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就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仅凭题干中经济发展的部分统计数据表不足以说明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D项。故选A项。
19.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 )
A. 大力发展农林水利事业 B.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D. 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为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至1957年底,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培养建设人才,B项正确;一五计划时期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排除A项;一五计划时期没有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排除C项;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
20. 徐特立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下图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通过此次会议,他可以见证( )
A. 《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排除A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施行土地改革,排除B项;1984年全国人大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21. 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
1912年 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 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 B.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
C.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 D. 都主要受欧美民主政治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近现代颁布的法律文献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故A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没有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故B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是民主与封建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受欧美民主政治的影响,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2. 如图中,老年妇女捧着她的“选民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 )
A. 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B. 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中信息“1954年”“选民证”可知,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喜悦来自于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起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D项正确;“选民证”体现的是选举权,与土地无关,排除A项;农业生产合作社与“选举制”无关,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时间是197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23.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中说道:“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是指( )
A. 中共十四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中共八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题干“1954年”“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D项正确;中共十四大在1992年召开,排除A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召开,排除B项;中共八大在1956年召开,排除C项。故选D项。
24. 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赎买政策 B. 廉价收购 C. 无偿没收 D. 按劳分配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A项正确;廉价收购、无偿没收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C项;按劳分配属于分配制度,与公私合营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5. 党的十五大指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变为国有资本等手段,到1956年底,中国完成了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一转变得益于( )
A. 中共八大的召开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工业化建设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项正确;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之一,B项不全面,排除B项;“工业化建设需要”是三大改造实行的背景之一,不是三大改造完成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
26. 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将下表中的信息归纳到一个主题中,这个主题应该是( )
主题
时间 事件
1956年9月 中共八大召开
1958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963年底 大庆油田进人全面开发建设
1966年夏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A. 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1976年为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制定我国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中共八大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其中大庆油田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1966年“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因此归纳主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项正确;1949-1953年,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包括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排除A项;1953-1956年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7. 1961年,毛泽东主席要求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搞个实事求是年。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一决策旨在( )
A. 改变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
C. 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D. 解决国民经济的困难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了调整国民经济,解决困难,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D项正确;八字方针并未改变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A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纠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排除B项;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C项。故选D项。
28. 雷锋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他甘当革命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身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 B. 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 D. 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结合所学可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好事做了一火车”,体现了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也是这一时期不畏艰辛、艰苦奋斗的体现,C项正确;雷锋精神与舍生忘死无关,排除A项;雷锋是解放军战士,没有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排除B项;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与雷锋精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9. 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全党全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涌现出了大批时代楷模。其中,被誉为“铁人”的是(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王进喜 D. 雷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铁人”,他曾在大庆油田发生井喷险情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C项正确;邱少云烈士和黄继光烈士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与题意中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雷锋同志做好事不留名,是解放军好战士,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火热年代的英雄模范人物,但他的荣誉称号并不是“铁人”,排除D项。故选C项。
30. 尊崇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工人阶级模范人物的代表是
A. 邓稼先
B. 焦裕禄
C. 雷锋
D. 王进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石油工人王进喜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D符合题意,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焦裕禄被誉为“党的好干部”,雷锋是“解放军的好战士”。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本题的关键词是“工人阶级”。
二、非选择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31. 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侵略者不断侵略我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抵御外侮,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人民的“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时间 历史事件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
1911年 辛亥革命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3年 抗美援朝
【答案】论题: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
论述: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华北)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但都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了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综上可知,中国近代经过一系列探索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要求可知,围绕题目“救国之路和强国之路”进行阐述即可。结合表格中具体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抗美援朝事件的主张和影响进行解读,最后进行总结。论述: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主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活跃在山东、直隶一带(华北)的民间组织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掀起了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但都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进行了抗美援朝,巩固了新中国,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综上可知,中国近代经过一系列探索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的原因。
材料二:
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2)上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的作用。
【答案】(1)历史事件:抗美援朝。原因:我国安全和国际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2)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标志:三大改造的完成。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抗美援朝。原因:根据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可知,我国安全和国际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小问2详解】
时期:根据材料二“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标志:根据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作用:根据材料二“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3.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成就瞩目】
材料二: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2)请你举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并说说从他身上你汲取了哪些精神力量?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重大失误】
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四: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5)据材料四,指出“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指的是哪些反革命集团?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答到工业落后即可)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
(2)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王进喜: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焦裕禄: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3)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4)“大跃进”运动。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答出一点即可)
(5)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状况:根据材料一中“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建国初期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小问2详解】
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不畏艰辛、艰苦奋斗、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焦裕禄:鞠躬尽瘁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
[小问3详解】
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小问4详解】
事件:根据材料三中“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的困难,因此,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小问5详解】
集团:根据材料四中“‘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革命集团指的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或四人帮)。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告诉我们要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庆中学2023-2024八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