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安徽省 中考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三)(教师版 学生版)


2024年中考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下列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考古发现。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A符合题意;
文献记载、 神话传说、 调查问卷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考古发现的作用与地位。
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诗《咏汉高祖》。下列各项中,与汉高祖刘邦无关的是(  )
A.推翻秦朝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建立汉朝
【答案】B
【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解析】A:公元前207年,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A项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可知,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者,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B项符合题意;
C: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争夺天下,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C项不符合题意;
D: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为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汉高祖刘邦的相关事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汉高祖刘邦事迹的准确把握。
3.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C.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故选项C符合题意;
A.都江堰,不符合题意;
B.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不符合题意;
D.长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中外文明交汇融合”,拿它来分析备选项,这就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这些文明成果的来源。
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藩镇割据
【答案】B
【知识点】安史之乱;唐朝的文学艺术——唐诗、书法、绘画
【解析】提取答题关键信息“《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反映了唐朝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垂老别》‘万国尽征戍……’”,反映了社会混乱动荡,杜诗说明了唐朝由强盛转向衰弱,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导致了西晋衰亡,不合题意,排除A项。
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天宝年间爆发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发生于东汉,加速了东汉衰亡,不合题意,排除C项。
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加速了唐朝衰亡,不合题意,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安史之乱,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安史之乱的相关史实。
5.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答案】A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转型,但对中国的社会效应不大,故A项解读不准确,所以选A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故B项正确,不合题意,排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合题意,排除。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故D项正确,不合题意,排除。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四大发明的相关史实。
6.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戚继光抗倭 B.丝绸之路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答案】A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对外交往的方式分为和平友好和暴力冲突,A项为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应属暴力冲突;BCD项均属于对外和平友好交往。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本题难度适中,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相关人物。
7.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B.①辛亥革命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C.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D.①新文化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近代前期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先后顺序是器物(洋务运动)——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①②③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C符合题意;
ABD顺序错误,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 D.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C
【知识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孙中山、张謇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仁人志士,他们的选择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救亡图存,C项正确;
推翻清朝政府说法片面,排除A项;
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法片面,排除B项;
建立民主共和国说法片面,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三人的共同目标都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考查学生对中国人民近代化的探索的识记情况。
9.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答案】C
【知识点】海、陆、空军的建设;导弹部队的组建与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中“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及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C符合题意;
依据已学可知,北海舰队、南海舰队、东海舰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试题难度不大,解题时需要对中国军队建设的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
10. 对于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C.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D.这一制度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
【答案】D
【知识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依据题干中“民族区域自治”“不正确”等信息及所学可得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因此“不利于”的表述不合史实,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为逆向思维选择题,解题时需要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去理解判断出准确答案。
1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雨果的预言有他的历史依据,因为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就源于(  )
A.查理曼帝国 B.克洛维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答案】A
【知识点】查理曼帝国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凡尔登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选项A符合题意;
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B排除;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CD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查理曼帝国的相关史实。
12.美国黑人作家亚克斯·哈里的《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葡萄牙在南亚、东南亚建立殖民地 D.法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答案】A
【知识点】英国的殖民扩张与“三角贸易”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1760年”“西非”“白人”“贩卖到美洲”,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方殖民者进行的罪恶的“三脚贸易”,A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捕捉黑奴贩卖到美洲的历史,与之直接相关的是“三脚贸易”,不是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葡萄牙在南亚、东南亚建立殖民地和法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BC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三脚贸易”,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在学习中掌握“三脚贸易”的内容,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13.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A.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 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许多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反映的是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新的工业制度一工厂制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工厂制度是题干描述的新生产制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相关内容。
14.1860年,在达尔文恩师亭斯洛的主持下,尔伯福斯与赫胥黎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牛津论战”。这场论战针对的进步思想是(  )
A.神创论 B.相对论 C.进化论 D.地圆说
【答案】C
【知识点】近代世界的科学思想家及其成就
【解析】解题关键词“1860年”“达尔文恩师主持”“人类起源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论战缘由是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思想,故C项正确,排除神创论;相对论出现于之后的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地圆学说早在古希腊已提出,新航路开辟已得到科学证明,故排除ABD。
所以,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与材料分析解读,主要知识考点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解答此题要熟练地掌握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相关史实。
15.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答案】A
【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可知,这是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故A项正确;
B项与实际不符,排除;
C项表述错误,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排除;
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相关史实。
二、辨析改错(8分)
16.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误期到达渔阳。   
【答案】错误:误期到达渔阳;更正:秦的暴政。
【知识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解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故答案为:错误:误期到达渔阳;更正:秦的暴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
17.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虎门条约》
错误   改正   
【答案】《虎门条约》;《南京条约》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结合题文,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古老封闭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史上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第一次较量是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故题文中《虎门条约》应改正为《南京条约》。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签订。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做这样的题,没有什么妙法可寻,准确识记基础知识才是解题的关键。
18.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所在的城市是南京。
错误:   ;改正:   
【答案】南京;武汉
【知识点】交通、通讯的发展
【解析】 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7年底完成,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它是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故答案为:把南京改为武汉。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9.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错误:   改正:   。
【答案】错误;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的;
故答案为:错误,应把象形文字改为楔形文字。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进行判断,发现有错误,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51年 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材料三: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材料四: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1) 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一描述的事件的?此后,清政府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2分)
(3) 材料三中“逆子孤臣一稚儒”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产生的影响。(3分)
(4) 给以上探究的问题拟定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2分)
【答案】(1)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2)主要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平定叛乱、设置机构、颁布法令等。
(3)主要贡献: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知识点】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1)事件:根据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隆帝调集军队入疆,最终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新疆的稳定。
机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立了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2)方式:根据材料二中“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可得出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以加强管辖。
根据材料二中“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可得出平定叛乱。
根据材料二中“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可得出设置机构管辖。
根据材料二中“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可得出颁布法令。
(3)贡献:根据材料三“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逆子孤臣”指的是郑成功,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影响:根据材料四“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由此可知,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综合上述史料分析可知,突出反映了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对边疆管辖治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得到巩固与发展。
故答案为:
(1)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2)主要方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平定叛乱、设置机构、颁布法令等。
(3)主要贡献: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清朝对新疆的管辖,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清朝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3)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清朝对台湾的管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清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的相关史实。
(4)本题为综合性总结,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拟定学习主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1.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亿万人民的世代相传夙愿,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A: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B:
(1) (梦想蓝图)中共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一百年来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3分)
(2) (梦想理论)下列AB两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作用? (4分)
(3) (梦想前行)下列图片见证了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案】
【答案】(1)两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3)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物资极大丰富、科技进步、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知识点】“中国梦”
【解析】(1)依据题干中“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第一小问的作答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小问的作答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理论是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行动指南。
(3)第一小问的作答需要由“粮票”“扫码支付”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图片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随意挑选;从现金支付到扫码支付(或移动支付);第二小问的作答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物资极大丰富,科技进步,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中国梦的相关史实,综合分析作答。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对比学习】
【图说历史】
【思考感悟】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一填写完整。(4分)
(2)图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请分析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4分)
(3)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结合“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科技带来的“潜在的危险”及其应对方法。(4分)
【答案】(1)①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汽车
③电力和石油
④电气时代
(2)发展趋势: 呈上升趋势。原因: $1750-1860$ 年期间, 政治上,美国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经济上, 完成了第一次丁业革命, 美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增加。1860-1900 年期间, 政治上, 美国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 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美国是科技成果最突出的国家, 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大大增加,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潜在的危险”: 科学发展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 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等问题。应对方法: 面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 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及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主要能源是电力和石油,19世纪80年代,德国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所以①19 世纪六七十年代;②汽车;③电力和石油;④电气时代。
(2)根据材料《中国、美国和德国制造业份额》可知,1750—1860年期间,政治上,美国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经济上,完成了第一次丁业革命,美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增加。1860—1900年期间,政治上,美国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科技成果最突出的国家,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大大增加,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根据所学可知,科学发展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故答案为:
(1)①19 世纪六七十年代;②汽车;③电力和石油;④电气时代。
(2)发展趋势:呈上升趋势。原因:1750—1860年期间,政治上,美国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经济上,完成了第一次丁业革命,美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增加。1860—1900年期间,政治上,美国南北战争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是科技成果最突出的国家,占据世界工业份额大大增加,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3)“潜在的危险”:科学发展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等问题。应对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等。
【点评】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回答。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下列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2.“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诗《咏汉高祖》。下列各项中,与汉高祖刘邦无关的是(  )
A.推翻秦朝 B.巨鹿之战 C.楚汉战争 D.建立汉朝
3.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
忆昔(节选)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节选) 万国尽征戍, 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 流血川原丹。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巾起义 D.藩镇割据
5.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6.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A.戚继光抗倭 B.丝绸之路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7.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将中国人知不足后进行的探索活动填在下面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洋务运动 B.①辛亥革命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C.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新文化运动 D.①新文化运动 ②洋务运动 ③辛亥革命
8.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推翻清朝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挽救中华民族 D.建立民主共和国
9.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10. 对于建国后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区域自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一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这一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统一
C.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 D.这一制度不利于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
11.法国大作家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雨果的预言有他的历史依据,因为欧洲大陆上的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就源于(  )
A.查理曼帝国 B.克洛维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2.美国黑人作家亚克斯·哈里的《根》中讲到,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葡萄牙在南亚、东南亚建立殖民地 D.法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13.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以别针生产过程说明新的生产制度:“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过程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工序。”这种新生产制度是( )
A.手工工场制度 B.工厂制度
C.手工作坊制度 D.家庭生产制度
14.1860年,在达尔文恩师亭斯洛的主持下,尔伯福斯与赫胥黎进行了一场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牛津论战”。这场论战针对的进步思想是(  )
A.神创论 B.相对论 C.进化论 D.地圆说
15.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
C.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
二、辨析改错(8分)
16.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误期到达渔阳。   
17.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虎门条约》
错误   改正   
18.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第一座长江大桥所在的城市是南京。
错误:   ;改正:   
19.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象形文字。
错误:   改正: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材料二:清朝西藏地区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清军入藏平定扰乱地方的准噶尔蒙古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清朝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51年 清朝在西藏地方设立噶厦,授权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材料三: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材料四: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1) 清政府是怎样处理材料一描述的事件的?此后,清政府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2分)
(3) 材料三中“逆子孤臣一稚儒”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产生的影响。(3分)
(4) 给以上探究的问题拟定一个恰当的学习主题。(2分)
21. “中国梦”关乎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亿万人民的世代相传夙愿,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A: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B:
(1) (梦想蓝图)中共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一百年来安排,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3分)
(2) (梦想理论)下列AB两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这些理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作用? (4分)
(3) (梦想前行)下列图片见证了我国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人民生活方式的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22.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对比学习】
【图说历史】
【思考感悟】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表一填写完整。(4分)
(2)图二反映出美国制造业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请分析形成这种发展趋势的原因。(4分)
(3)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结合“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科技带来的“潜在的危险”及其应对方法。(4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安徽省 中考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三)(教师版 学生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