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3-2024度(下)八年级第一阶段历史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下)八年级第一阶段检测(历史)
参考答案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历史兴趣小组开设有关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役专题网站,下列战役能够入选的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淮海战役 D.上甘岭战役
2.“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这段话中的“敌人”是指(  )
A.美军 B.日军 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3.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道:“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
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②农民分到了土地
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
5.下列对我国1954年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中
B.规定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是我国的国家根本大法
D.是真正能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6.中共“八大”提出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开展土地革命
B.使我国成为工业国
C.镇压反革命
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7.1959-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打倒一切,怀疑一切
D.抓革命、促生产
8.表格为《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据表格信息可知( )
年份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前三项合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 1.5 0.7 3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A.私有经济已不存在 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
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D.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9.民歌《土地还家》中唱道:“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呀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这是在下列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中国第一部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中国是真正独立的国家
D.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1.1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中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
(1)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事件?(2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我国的历史影响。(2分)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哪场战争?(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战争的影响?(2分)
(3)材料二中所述事件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分)
1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1分)
【人物篇】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中人物的名字,以及图三中军队的名称。(3分)
【成就篇】
(2)下图是什么时期的成就?(2分)请列举两项此时期交通运输建设取得的成就?(2分)
图四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图五解放牌汽车下线
(3)图四、图五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2分)
【感悟篇】
(4)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从国弱民辱到国强民安,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2分)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有何历史影响?(2分)
材料二 如下图。
(2)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事件是什么?(3分)
(3)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参考答案:
1.D
【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役”,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D项符合题意;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出击日本的大规模战役,A项不合题意;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B项不合题意;1948年11月,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以徐州为中心发动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详解】
2.A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抗美援朝战争,其中的“敌人”指的是美军。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3.C
【详解】材料是对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的描述,①②④均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C正确;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性质是私有制,③错误,ABD排除。故选C。
4.D
【详解】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私有制经济占有很大比重;而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符合题意;ABC均与图示信息不符。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图片切入,结合三大改造进行思考,本题难度较小,与该题相关的三大改造的内容,意义也要掌握。
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是1957年完成的,故A项符合题意。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BCD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故B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进行了土地革命,故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故排除C项。1953-1956年,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故排除D项。故选B。
7.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恢复发展生产。故A项正确。以阶级斗争为纲、打倒一切,怀疑一切、抓革命、促生产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故排除BCD项。故选A。
8.D
【详解】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公有制经济取代了私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选项D符合题意;通过表格信息可以看到1956年,我国私有制经济占比非常低,但是依然存在,A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通过表格数据无法得出。故选D。
9.C
【详解】题干民歌表明农民分得了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与题干材料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土地改革的法律性文件。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故C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故D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3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知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故排除A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没有体现通过。故排除D项。故选B。
【点睛】做材料选择题一定要注意选项必须遵从题意,不能篡改题意。例如A项,本身这句话正确,但是材料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所以学生们容易选错。注意到了这一点,联系所学知识可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11.(10分)
(1)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2分)
抗美援朝。(2分)
影响: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想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分)
(3)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2分)
12.(11分)
(1)毛泽东;邱少云;中国人民志愿军。(3分)
(2)一五计划;(2分)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2分)
(3)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4)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分)
【详解】(1)分析图片可知,图一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图二,体现了抗美援朝时期视纪律重于生命,被大火吞噬的邱少云;图三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分析图片可知,体现了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3.(9分)
(1)我国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2分)
历史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2)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2分)
【详解】(1)由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材料三中,图A为“文化大革命”;图B为“大跃进”运动;图C为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总路线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遵循的原则有:要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注意稳中求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第1页,共2页
"/" ()
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3-2024度(下)八年级第一阶段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